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析小學音樂課堂的情景教學論文

論文2.7W

物體規則震動發出的聲音稱爲樂音,由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就是音樂(英文名稱:Music;法文名稱:Musique)。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淺析小學音樂課堂的情景教學論文 ,歡迎閱讀。

淺析小學音樂課堂的情景教學論文

摘要:在大量的隨堂聽課和觀摩聽課活動中,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評論:“這堂課比較有創意,這堂課把我們帶到美的情景中去了,聽了學生的歌唱,使我們身臨其境,這堂課如果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再細些,則情景可能會更深刻些……”。可見,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正在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景教學

Abstract:in a large number of attending church and to observe the class activities, teachers often can hear such comments: "this class more creative, this class took us to the beauty of the scene to, listen to their singing, so that we be personally on the scene, this class if the art songs to fine some, scenario might be a little deeper......". Visible, situational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usic course is by the majority of music teachers.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usic; situational teaching

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爲:音樂情景“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對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表現中。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味,這時情景既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情景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情景,存在於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那麼,如何創設小學音樂教學情景呢?

一、努力挖掘教材因素,營造教學情景

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內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記號、情感標記等,以充分發掘教材的音樂情景因素,並運用它來爲情景教學服務。教師應當運用自然界的五彩繽紛來引導學生想象和表現音樂色彩。如教學《秋天多麼美》一課時,精心製作金黃色稻穗的頭飾,繪製金黃色田野裏稻浪滾滾的圖畫,準備農民在金黃色田野裏開鐮收割的鏡頭,學生就會被金黃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猶如置身在碩果累累的金秋情景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節奏,演唱《秋天多麼美》,臉上也會露出像金燦燦的秋天那麼美的笑容。

二、用多媒體充分展示音樂教學情景

學生在多媒體有聲、有色、有形、有象的薰陶下,很快就能進入緊扣教材的特定的音樂情景中。例如:我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精心剪輯了一組電影電視鏡頭,學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樂家聶耳在簡陋的斗室裏,在昏暗的燈光下,創作《義勇軍進行曲》→隨着聶耳搞音樂創作的臉部特寫鏡頭漸漸拉近,疊印出抗日將士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衝鋒陷陣的場景,同時響起了衝鋒的號角:強勁的軍號聲激發了聶耳的創作靈感,激勵着聶耳在粗糙的五線譜紙上奮筆疾書《義勇軍進行曲》→隨着《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聲由弱到強,又疊印出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涌的畫面……→在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萬人注目着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這一組影視鏡頭的播放,具有整體上的跌宕起伏、剛柔相濟的藝術效果,使學生既瞭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過程,又很自然地進入了《國歌》的音樂情景,併產生了強烈的學唱願望。

三、充分運用樂器渲染情景

鋼琴家肖邦曾經用鋼琴演奏,把一批調皮的孩子帶到夜色朦朧的大森林的情景中去,他用琴聲向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大森林的故事,竟使這些調皮鬼安靜下來,並一個個進入了夢鄉。這說明作爲樂器之王的鋼琴,在音樂情景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如教學貝多芬寫的A小調歌曲《土拔鼠》一課時,按A[,m]→D[,m] →E[,7] →A[,m]和絃的連接與進行,用左手連續滾動式分解和絃爲右手八度主旋律編配,使織體更富有流動性。從而渲染出歌曲中的“我”爲了生活而背井離鄉到處流浪的音樂意境。再如教學《閃爍的小星》一課時,用和聲節奏音型,爲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透過和絃的節奏性變化,來展現滿天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音樂情景,就能取得較好的情景教學效果。

 四、用風趣的語言描述情景

教師在音樂教學時,還必須用風趣的語言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情景。如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時,當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着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後,又及時啓發學生想象,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學生在進入音樂語言情景後,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讚歎不絕,激動萬分,並有一種急於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

 五、用形體來表現情景

音樂教師還應運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情景。如範唱《可愛的羊羣》時,可以用一個較大幅度的緩慢擡手、遠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遼闊的草原意境。又如演奏《碼頭工人歌》的時候,可以用沉穩的演奏姿勢,痛苦而憤怒的臉部表情,來表現受盡煎熬的碼頭工人掙扎反抗的情景。音樂情景的形體表現,應以教師爲主導,在組織學生的積極參與中,促使情景教學的直觀形象化。

六、用歌唱來讚美情景

學生一旦真正進入了音樂的情景,就會用非常自然的歌唱來讚美它,而這種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還要動人心絃的。例如教學《小紙船的夢》一課時,用聲情並茂的範唱,把學生帶到一個神奇的夢境中去,在教師富有魅力的鋼琴伴奏下,學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紙船的夢》,用動聽的歌聲讚美神祕的夢境,而神祕的夢境又使孩子們的歌聲更加動聽。

總之,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是培養少年兒童審美情趣,增強少年兒童審美意識,完善少年兒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我們堅持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使少年兒童具有優秀的審美品質和高尚的審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