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班主任管理論文2500字

論文1.77W

老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下面小編帶來的是班主任管理論文25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班主任管理論文2500字

摘要:不拋棄,不放棄,關愛學生情感,傾聽學生心聲,批評與讚美並存。

關鍵詞:關愛;傾聽;批評與讚美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和其他班主任一樣,每天從晨光微露到星光閃爍,我都是步履匆匆地忙碌着、思索着。12年的班主任生涯讓我感受到快樂和充實。在班級管理中也有一些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感悟一:不拋棄、不放棄。“態度決定一切”,在教師的交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唉!我已經對班中‘xx’學生不抱任何希望了。如果‘xx’同學不在我們班該多好呀!”從教師的言語中我們已經體會到了,教師已經對這些學生失去了信心,從自身的思想上已經放棄了這些學生。這些學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問題學生。我的班級裏就有這麼一個叫A的男孩,下面就是他的成長過程。我很清楚地記得2009年的9月1日,新生一年級的孩子揹着小書包蹦蹦噠噠地跟着家長來校報到,之後進了教室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快到10點了有一個稍大的男孩被媽媽生拉硬拽地來了,報完到怎麼也不進教室,推進教室後媽媽一轉身,他就大聲地哭,媽媽狠下心來走了,A拎起書包就向外跑,好幾個老師拉着回了教室,他拿出新書就撕,弄得滿地是新書的碎片……最後他還是走了。看到這種情形我都傻了,班主任工作幹了十年也沒遇到過這樣的孩子呀!後來才知道他比同班的孩子大,也是因爲這種情形沒能堅持上學,被留級到我們班。家長表態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留級了。第二天他又這樣來了,媽媽走後,學校大門鎖緊了,反正他出不去。我試着和A交談,我說了兩句他不說話就是哭,等我說到第三句時,他開始大發雷霆……我就感覺這也太不正常了吧,這樣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下午我就和A的媽媽談話了,談話中瞭解到,這個學生還真是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家長說孩子有兩個腦室,有一個是空的在發育過程中也長,壓迫了另一個正常的腦室,孩子經常說頭疼,在多家醫院檢查過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孩子的記憶力也很差,發生過的事再回憶很難,他喜歡靜,不愛說話,麻煩了就頭疼、發脾氣。可作爲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上學。聽了家長的話,我下了狠心要拉他一把。一連幾天我就只是想辦法給他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其餘的由着他的性子,任憑他發脾氣,隨便鬧,接下來安靜了。我就留心觀察到他值日那一天,A同學沒偷懶,我就私下告訴他“你做值日比其他同學都好,你能不能幫老師一個忙,監督其他同學做值日。”他沒說話,也沒發脾氣。可行動告訴我,他照我的話做了……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三年,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不是令人滿意,可他已經盡力了。關鍵是我們相處得也很友好。每當提起A同學,我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爲,我沒有放棄他。作爲教師,只要我們用真心、真情去播種、去耕耘,相信,孩子總會有進步,這就是我們的驕傲。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眼中的問題學生並不是在每個方面都一無是處,在他們的身上有着不易被發覺的點滴才能和好的品格,每當這種光點閃爍時,那就是我們對孩子引導的最佳時機。因此,我們教師必須留心地觀察,細心地去尋找孩子們尤其是問題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閃光點,都要及時地當衆給予表揚、鼓勵。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讚美之中。反之,如果你對問題學生以消極的態度處之,他們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對於班級的管理也是非常不利。

感悟二:關愛學生髮展,傾聽學生心聲。不知老師們有沒有這樣的同感,孩子們在教師面前總有或多或少的不自在;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他會有好多理由來推卸自己的責任,迴避自己的錯誤;有時我們爲了弄明白一件小事,卻要費好大的周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我們應反思一下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我們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呢?傾聽不失爲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要積極去聽,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主動和他們談心,多方面地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和學生站在同一水平線,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學生一個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和學生們共同分享成功、勝利、進步甚至是失敗。讓學生們感受到你因爲他而快樂、而自豪,和他們共同承擔痛苦,這會是學生們受到的最大激勵。老一輩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如果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學生,帶着情緒去和學生交談,憑自己的主觀態度去處理班中方方面面的問題。那結果誰都知道,學生就是出氣筒,久而久之,學生和你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和老師鬥智鬥勇,班級的管理會越來越難。反之,我們把關心、愛心、耐心投入給學生,那每個學生都會成爲老師的'得力助手,班級的管理就會如魚得水。

感悟三:批評與讚美並存。教育者要尊重、理解與信任學生們,要時時激勵、寬容他們,那是不是要否認批評與懲罰呢?當然不是,教師們要走出這個誤區,否則,我們的教育將變成嬌縱。那在這兩者之間如何找到天平呢?其實我們只要擺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大膽地批評、懲罰。在《賞識教育》一書裏周弘告訴我們:人們往往會把“好朋友的提醒”特別是真誠的提醒作爲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加以接受。批評時講究點“幽默”是個好辦法。應該在充分鼓勵的前提下批評。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批評――“如果你能發現自己的缺點並改正就是很棒的學生”,或者是“還想做得更好嗎?那就和粗心大意說拜拜”。與學生們一起分擔他們的失誤或錯誤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況下,學生們犯錯誤,出現失誤都不是有意的。他們的內心已經是非常憂慮、傷心。作爲老師不能當衆羞辱,誇大其詞,小題大做。這時候,如果我們雪中送炭,真誠地安慰他們,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共同解決難題,孩子們就會和你成爲貼心的朋友,老師說話力度大大提升。教育管理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的心是天真無邪的,脆弱而又敏感的,經不起風吹雨打,需要教師用愛去滋潤,用教育藝術去薰陶,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在校園裏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