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

論文2.79W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1

初中是學生從小學向高中過渡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學生的身心都會有一些變化,他們不再是小學生那般的幼稚,但是也沒有高中生那般的成熟,而是處於從幼稚蛻變到成熟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或好或壞,再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作爲初中生的班主任,如何管理好學生,處理好學生的逆反心理成爲了他們所有人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本次論文所研究的問題,以下是具體內容的分析。

一、班級管理誤區需避免

我們平時在聽班主任們進行交流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班級的孩子們可乖、可聽話了。”好像在他們的眼中,一個好班級就是有一羣聽話的學生,這正是許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的一大誤區。我們都知道,初中生正處於一個青春期最旺盛的時期,孩子們的思想都是非常活躍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事物,他們都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想去嘗試一下。但是,如果說爲了去培養一個聽話的班級而“一棍子打死”所有學生的好奇心,顯然是一個很愚昧的做法。作爲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考慮的是如何正確地運用學生這一階段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走上一個正確的道路。

用刻板的管理方式去管理孩子反而會束縛了孩子們的思想,從而導致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一個合理的、充足的培養。所以,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組織一些可以發散學生思維的活動,進行一些娛樂性的學習活動,比如說比賽用各種方法搬運氣球,但是前提是手不能觸碰氣球。在這些活動中就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們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讓學生的思想活躍起來。

第二大誤區也是在文章開頭所提出的一點,作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他不僅僅是要在學習方面對學生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在生活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很多時候老師會把班主任的定位放的很小,僅僅侷限在管理學生的學習方面,從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學習好的班級=優秀的班級”的現象發生。這種認識就是很顯然的片面的.認識,班主任不僅要在學生的學習方面着重管理,學生的平時生活方面也不容忽視。曾經有這麼一個案例:班上有一個小男孩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模範代表,可是同學們卻好像總是有意無意的不願意和他一起玩。

後來,小男孩的班主任因爲班級裏的一次打架事件也關注到了這一點,他和班裏的孩子們進行了交流後才明白,原來小男孩一直很內向、很自卑,不願意和別人多交流,所以同學們都認爲他成績太好了肯定不好相處,因爲這樣的誤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被一點點放大,最終導致了打架事件的發生。透過這個案例可以很明確地證實一點,作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面,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方面,注意他們平時的狀態是否較爲活躍,然後再進一步的去引導學生積極地和大家的相處。

二、有親和力的班級管理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老師與學生之間會有着“不可跨越的鴻溝”,會存在很顯然的階級差別。但其實,一個真正優秀的班級,它的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相處反而是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班主任給學生最大的感受是像朋友一樣,可以和她分享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各種小事,這便是我們所強調的“有親和力的班級管理模式”。爲了深入班級,瞭解更多關於學生的心情,班主任應該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級的管理之中。

比如說,給學生們準備一本班級留言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把自己對班級的想法記錄在小冊子上,然後班主任每一星期收集一次大家的想法,在之後的班級管理中逐漸地去改變。正所謂付出就會有回報,班主任對學生投入的精力越多,學生就會反饋給班主任越多,所以班主任對學生投入的情感越深,和學生越親近,學生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這樣及拉近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激發的學生的學習動力,給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共同促進班集體的良性發展,讓整個班級都自覺主動的團結在一起。

三、總結

總而言之,要做好初中生的班主任這個工作,不可缺少的就是班主任的“愛”,這個“愛”不是小愛,而是大愛,是包含着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的寬容,對學生的責任。以親和的方式與學生交談,避免兩大誤區的產生,積極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一步一步的和學生深入的相處,讓學生能夠自己自覺主動的去爲班級出一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從而更好的將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班級管理模式。

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2

近年來,伴隨着道德教育呼聲的高漲,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紛紛投入到探討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上來,並提出“育人爲本,德育爲首,注重實效”的教育理念。的確,把道德教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讓德育貫穿於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是培養學生,乃至影響學生一生的重中之重。然而,就目前初中生的道德教育現狀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爲此,作爲班集體的教育者和組織者,班主任有責任抓好道德教育工作。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着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是學生效仿、學習的直接對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思想、行爲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

我們知道《中學生守則》是對學生日常言行最基本的規範,但它畢竟是書面規則,班主任應在此基礎上把道德精神和理念傳達給學生,做好德育工作,筆者認爲這是一項協同工作,需要學生、教師家長和必要的社會活動參與。

一、班主任應做好道德榜樣,提高自身德育素質

由於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經常與學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行爲舉止、道德品質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初中生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年齡,價值評價體系並不成熟,缺乏對事物的評判能力,常常“有樣學樣”。基於此因,班主任作爲學生的“影響源”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爲舉止得體的重要性,即所謂“言傳終於身教”。另外,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王逢賢指出:“德育素質的內涵是隨着德育觀念和德育實體的不斷完善、德育經驗的不斷豐富、德育理論成果的科學化,不斷呈現擴展和嚴謹的趨勢”。因此,班主任應隨時代發展加強德育理念的學習,及時鞏固既有的經驗成果,並能科學的運用於實際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處於薄弱環節,班主任可以透過定期研討、培訓更新教育理念及鞏固教學方法,真正發揮“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方針。

二、德育與心理學的融合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同樣是邁向人生的轉折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不滿足於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由於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因此,單純的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學的。

中學生正處於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礎教育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心理多變,情緒不穩,思想活躍,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醜惡現象的侵蝕和危害。因此,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針對青少年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採取多種多樣、易於爲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歷史教育和形勢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良好教育環境中,成長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這時候的德育工作要靈活,掌握好“無聲”與“有聲”方法的運用。在處理某些事情時班主任並不必須要施以言教,無言的關愛也許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情。此外,由於初中生身體急劇變化,第二性徵凸顯出來,會讓不少學生產生羞澀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已長爲成人,並開始用評判的視角審視周遭,一部分學生還會對教師和家長產生抵制情緒,即所謂的“叛逆期”。由此,作爲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投入更多的關愛與耐心。班主任實則也是學生的“心理諮詢師”,對有心理遇挫的學生班主任應憑藉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現,並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誠懇的談心。用教師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並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與此同時,不同年齡段的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其年齡的優勢,展現友情、親情的關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體驗到情感的歸屬。總之,教師德化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學生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儘管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智並不成熟但身爲“心理諮詢師”的教師應秉持一份耐心與智慧,靈活應變學生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三、家訪或與學生家庭保持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師、家長共同的參與。但很大一部分學生極其厭煩班主任家訪的,怕班主任“打小報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單親家庭或貧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變換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方式,逐漸地透過師長雙方的感染,樹立起學生的信心,敢於坦然面對現實,並在此基礎上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

四、必要的社會生活的參與是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環節

班主任要充分發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募捐活動、照顧孤寡老人、做環保倡議等等。最後根據每週一次的主題班會上學生們的發言討論作出科學的德育評估,以便教師能合理地安排接下來的德育工作。每學期組織一次大型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形式有:走進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走進蔬菜大棚,接受勞動教育;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祭掃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些活動的開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空間,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內涵,將學校與家庭、社會緊密地系起來,充分發揮了德育網絡的教育功能。

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不能“單打獨鬥”;重在堅持、重在落實,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從小抓起,從基本的行爲習慣抓起;才能達到應有教育效果。

作爲學校及家長的委託,班主任與其說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不如說是起着引導者的作用。作爲一名班主任,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透過對學生的引導,完善學生的道德教育,爲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學生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