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題西林壁

蘇軾《題西林壁》說課稿件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想知道《題西林壁》的說課稿嗎?快來看看吧!

蘇軾《題西林壁》說課稿件

一、說教材

古詩《題西林壁》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題西林壁》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啓示。

大家都知道《題西林壁》是蘇軾在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峯怪穴,流泉飛瀑山亭雲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緻,卻另闢蹊徑,抓住廬山姿態,談遊廬山的感受。前兩行寫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峯迴路轉,目不暇接。橫着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峯陡峭,高聳入雲;從遠處看雲霧迷濛,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危崖險巖,滿目青蔥;從高處俯瞰深溝幽壑,妙曼如歌,從山下仰望重巒疊障,巍峨險峻;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說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爲什麼呢?他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二、 說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誦並背誦古詩,默寫詩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分享。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古詩,理解詩句含義。

難點:體會詩句含義,明白詩歌寓意,體會詩人心境。

四、說教學準備

1、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時拍攝的廬山照片。

2、瞭解作者和詩歌背景。

2、製作微課。

五、說教法、學法

1、播放微課,透過複習古詩學習的一般步驟,引導學生自學預習,達到先學後教的目的。

2、課堂上檢查自學情況,梳理知識形成框架,答疑解惑,深入挖掘詩句內涵,實現課堂翻轉。

3.課外拓展,加深對詩句哲理的感悟,實現課堂的延伸。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談話:同學們,從我們學校出發,一百多公里外,有一個風景優美,景色秀麗的地方,此時正是上好的避暑勝地,你們知道是什麼地方嗎?(廬山)

2、出示廬山風景圖片。

3、廬山風景如此美麗,那在古代文人騷客的筆下又是什麼樣呢?一起走進今天的《題西林壁》。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檢查生字讀音,試讀詩句。

3、範讀、指名讀、齊讀,讀準字音和節奏。

三.理解詩句,答疑解惑。

1、回顧詩歌學習方法,自讀自悟。

2、結合註釋,解釋詩題。

3、學生試着串講詩意,學生討論補充。

4、提出疑難,全班交流,交流中教師出示圖片、課件等補充、深入講解。

四.品讀感悟,課外延伸。

1、啓發談話:作者遊覽廬山,不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爲什麼看到的廬山各不相同呢?只因爲——身在廬山之中。你從中悟出了什麼呢?

2、小結: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生活中有類似的經歷和事情嗎?出示《畫楊桃》

五.誦讀鞏固。

由於微課製作技術不夠熟練,對翻轉課堂領悟也不夠深刻,所以本節微課製作粗鄙,希望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附錄:《題西林壁》賞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爲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人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爲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人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