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勸學

《孫權勸學》道理啓示

勸學5.02K

《孫權勸學》對我們有哪些啓示?大家知道嗎?我們爲大家整理了《孫權勸學》道理啓示,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孫權勸學》道理啓示

孫權勸學

代:宋代

作者:司馬光 撰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爲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與呂蒙討論議事,(魯肅)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當年的吳下呂蒙了!”呂蒙說:“讀書人離別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爲朋友,然後分別了。

《孫權勸學》道理啓示

(1)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爲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於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並去做。

(4)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6)勸人要講究策略。

(7)不要找藉口不聽從別人。

(8)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9)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10)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並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願意,你就會成活併成長。

《孫權勸學》寫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趣。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並且,他還很愛才。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爲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調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係,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