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 -孫權勸學

語文 -孫權勸學1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語文 -孫權勸學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本文講了一個有關讀書的故事。三國時,孫權手下的名將呂蒙大字不識幾個。孫權勸他,你現在當權,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學習,後來果然大有長進。

 二、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三、閱讀分析

1.朗讀課文(老師範讀或聽錄音後,學生朗讀)

2請學生翻譯。(一人譯一句)

3.課文註釋補充。

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不過。多務:事情多。孰若:與……相比如何。遂:於是

4.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完成目標1)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鄧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反問句,強調並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5.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並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

6.提問:呂蒙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透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並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透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7.提問:爲什麼“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並歸納:因爲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問:請解釋“吳下阿蒙”並造句。(目標3)

討論並歸納:“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爲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9.提問:請解釋“刮目相待”並造句。(目標3)

討論並歸納:“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後,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10.當場背誦全文。

四、教師小結

本文透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爲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三。

2.背誦全文。

3.寫寫這篇文章給你的啓示。

語文 -孫權勸學2

一、謀篇立意

本文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的故事。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再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全文抓住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來寫,即先寫出事情的起因,緊接着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怎樣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怎樣學而有成,而是透過魯肅、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着重表現孫權的善勸,而完全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着重以二人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長進之快之大,至於魯肅與呂蒙“結友”,這最後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併爲其才略所折服的餘韻。

 二、以對話表現人物的寫法

課文着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善於勸說,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以他眼中呂蒙的變化之大竟然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需要指出的是,魯肅不僅地位高於目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可見呂蒙頗爲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現自己的才略長避之快之大。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肅、呂蒙兩人的話則有調侃意味,二者的情調不同。

 三、側面烘托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課文除正面記言外,對呂蒙這一形象還運用了側面烘托及對比的手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魯肅正是一個跳出廬山的旁觀者,呂蒙讀書的功效是透過他的話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他的驚歎襯托出了呂蒙今非昔比的事實。而話中的“吳下阿蒙又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變的結論,而呂蒙之變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四、精當的詳略安排

文章材料取捨精當,詳略安排得當。課文以對話爲主,其他內容均一帶而過,或簡說,或不說。如對呂蒙的學習情況,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加以概括,至於他讀了哪些書,又如何用功的隻字未提。後文中呂蒙二人的談話,只用一句與蒙論議來交代,兩人談論的是什麼話題,呂蒙的哪些見解讓魯肅起敬的都略去不寫。

 五、精煉的語言與緊湊的情節

人物的語言簡潔而傳神,極富表現力,毫無冗繁之處。其中的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簡意豐而流傳運用至今。除對話外的其他語言也非常簡省而意賅。情節發展上,孫權的刻意勸學終使呂蒙就學,他就學後的淵博學識又使魯肅驚歎,呂蒙又緊承其嘆發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語,上下文銜接自然,前因後果,井然有序。

 六、引導學生自讀的教學建議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文。篇幅短小,含意深刻。要讓學生藉助註釋閱讀理解,有些生字生詞,由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

要引導學生根據本文以對話爲主的特點,透過反覆朗讀,體會課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並當堂背熟全文。魯肅、呂蒙的對話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可抓住關鍵詞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來理解二人對話的內容,並細心體會這段對話的情味。教學本課,可採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如讓學生討論本文對自己有什麼啓發,進行快速背誦競賽,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等等。

標籤:語文 勸學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