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評析

《記承天寺夜遊》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到任職。

《記承天寺夜遊》一課,是一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節課 。丁老師紮實的語文功底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從他的課堂教學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突出了一個字,那就是“實”,各項教學目標均落到了實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落實了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

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以及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對於意蘊豐富的文言文,怎樣從“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入手,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層次品讀。這一教學目標準確的體現了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爲文言文教學提供了正確的導向。

本堂課落實這一課標要求到位,效果顯著。如:教師引導學生對“解衣欲睡”的“欲”;“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的“欣然”;“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引導從“念”到“遂”到“尋”到“亦”到“相與”到“步”,這些字表現出的“遇月、尋友”的過程;引導賞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句子,引導賞析“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而”中的兩個問號和“蓋”字等等。

引導學生在品讀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走進文字,批文入境,批文入情,賞詞析句。錢夢龍先生曾於1997年提出這樣的看法:“目前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弊病是什麼?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無„文‟。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言”“文”的關係問題反而變得更爲突出。“在新課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學將有怎樣的突破?如何處理好„文‟與„言‟的關係?”——“兩極中的均衡”,“文與言的和諧”,對此本節課進行了有益的探討。爲糾正言而無文、落實新課程標準提供了方法上的保證。

2、落實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到課堂上,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要尊重學生的質疑。丁老師從標題問難、釋義問難、賞析問難、情感問難這四個方面進行了教學。在各個環節自始至終都貫穿着學生積極的思考,情感的調動,個性思維品質也彰顯鮮明,不少學生對文字的關鍵語句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和自主理解,其中有學生對“庭下如積水空明”一句提出的'大膽解讀很有詩意,是在丁老師層層引導下學生情感體驗的自然生成和高度昇華。圓滿完成了尊重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積累語言,在思維碰撞中昇華認識的教學目標。

3、落實了以朗讀爲基礎的教學要求

朗讀教學是文言文教學的靈魂。語文新課標要求:文言文要以誦讀爲基礎。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應多讓學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辦法就是誦讀。丁老師的整堂課“從讀中來,到讀中去”。咬文嚼字讀、聲情並茂讀、創設情境讀,音樂渲染讀,重點字重讀、拖長重點字音讀、稍快一點讀、稍緩一點讀、結合身體語言讀、由動作推想朗讀。。。。。。方式豐富多樣,讓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體驗,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體會出作者蘇軾的清閒、悠閒、安閒,指向文眼“閒人”。透過反覆朗讀、多角度、深層次品讀文字意蘊,將作者賞月的欣喜、貶謫的悲涼、人生感慨這樣複雜微妙的心境表達出來。引導到位。師生共同營造一種情感上的“和諧共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情境。

4、落實了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檢測

課堂是錯綜複雜且變化多端的,要觀察到課堂裏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課題組從研究解決的問題出發,從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文字的誦讀三個維度制訂了三個觀測量表,從不同的維度來考量課堂的達標度,使課例研究有果可尋,有因可找。落實了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檢測

5、值得商榷的問題:

①„文‟與„言‟的關係。突出“文”固然重要,但“言”是基礎,兩者之間關鍵要保持一個合理的“度”。課例中對句子的疏通和理解,教師沒有給學生時間質疑,致使學生的情感體驗的調動較弱。因爲從下個環節賞析品味語句的效果來看,學生對句子本身含義的把握還是沒有到位,影響了其對句子深層意蘊的體悟。

②課例選文寥寥八十餘字,言約義豐,內蘊深醇,適合“三備兩磨”,對於篇幅較長的文言文是否具有推廣參考價值,有待在實踐中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