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爲什麼夜遊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記承天寺夜遊》作者爲什麼夜遊,歡迎閱讀與收藏。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爲什麼夜遊

寫作特點

這篇短文,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文在寫作上有如下特點:

1.信筆抒意,隨物賦形。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

(《文說》)

不妨據此來賞讀這一篇隨筆性的小文章《記承天寺夜遊》。

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餘,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它雖然自然流出,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裏幹什麼。究竟幹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過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麼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着便寫景。“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爲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裏怎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作者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了這一切,寫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幾句,便戛然而止。明代王聖俞在選輯《蘇長公小品》時說:“文至東坡真是不須作文,只隨事記錄便是文。”這是一種“百鍊鋼化爲繞指柔”的藝術境界。

2.描寫月色,如詩如畫。

文中描寫月色只有三句話:“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只用了18個字就描繪出一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着實令人神往。籠罩着月色的庭院,彷彿從上而下都充滿了澄澈的水。“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和一般人的用法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在這裏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是先不出現本體——月光,寫人們的錯覺,用“庭下如積水空明”這個隱喻先聲奪人。接着進一步寫清澄的水中的藻荇,它們參差錯落,互相交接。這樣觸類生髮,把隱喻又推進了一層,使人感到撲朔迷離。院子裏怎麼會有“空明”的“積水”?又怎麼會有藻荇類的水草?擡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空明的積水卻是一瀉千里的月色,水中的藻荇卻是月光照出的竹柏的影子。這樣運用比喻別出心裁,一個寧靜淡雅的境界出現在作者的筆下。作者這樣狀物達情,從大處落筆,抓住瞬間的感覺,把冷月清光寫到極處。這一寫景,歷來被人認爲可與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媲美。

3.語言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本文之所以能夠成爲宋以後散文小品的範文,除語言簡潔、準確、形象,觀察事物細緻入微,抓住了瞬間佳境最敏感的特徵外,還在於它以極少的文字,包羅了較多的內容,凝練含蓄,饒有餘味,將複雜熾熱的內心世界用清雋的詩意美表露出來。如第一部分中的“欣然起行”一句,歷來爲評論家所稱道,它不僅襯托了月色的美妙,也點出了作者當時的心境。文中寫作者賞明月,看竹柏,自適其適,自樂其樂,但並不得意。他那“自適”“自樂”,其中隱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記承天寺夜遊》的字裏行間,特別結尾數句的字裏行間都表現了這種特殊的心境,不過表現得比較含蓄罷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兩句反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作結,提示了不乏良辰美景,但缺乏閒適賞景之人的意旨。這個“閒”字,一方面,它反映了作者當時身爲“閒”官的現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作者安閒自適的心境。同時,還包含着作者對世人忙於名利而辜負了良辰美景的慨嘆。文中這幾句貌似達觀自得,實含惆悵、悲涼之意。

總之,本文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言簡意賅,比喻精當,情景交融,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爲什麼要夜遊呢

解答:

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爲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裏,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

拓展:記承天寺夜遊原文及賞析翻譯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考慮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裏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裏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賞析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解析:採納了擬人的修辭伎倆,妙在“入”字,將月光寫活了,並且突出了蘇軾的豁達的胸懷。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解析:寫景抒情。“空明”寫月光澄清明亮,很形象。將月下竹影、樹影比喻爲水中藻荇交錯,很妙。觀賞如此細緻清楚,可見二人“清閒”盡現。

3.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爾。

解析: 敘事簡淨,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閒”。入“夜”即“解衣欲睡”,“閒”;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閒”;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哪麼仔細,那麼清楚,兩個人都非常“閒”。“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地,卻只有“吾兩人”,因爲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閒人”。結尾的“閒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閒”反襯“吾兩人”的“閒”。惟其“閒”,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閒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究詘瞳,都歷歷如見。實際上對生活有熱愛、追求之意,可謂“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