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宋代教育學家朱熹也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教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可見,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學會質疑是創新的開端,學會質疑是啓智的關鍵。所以只有教學生學會質疑,才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智慧發現和解決問題。那麼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深入閱讀並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會聯想

愛因斯坦認爲:“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人類的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學會聯想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必要前提。而豐富靈活的聯想能力是構建知識的重要成分。聯想對於學生髮散思維也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讓他們學會聯想,至關重要。

有些詞語,如孤立地看,或許難以明白其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質,或許不能引起讀者對其含義的關注,但聯繫上下文語境進行聯想思考,情形就不同了。《祝福》中稱帶祥林嫂到魯四老爺家做工的衛老婆子爲“中人”;祥林嫂被婆婆搶奪回去,“中人”衛老婆子向魯家道歉:“總是我老發昏不小心,對不起主顧。”“中人”舊謂爲雙方介紹買賣職業等並做個見證的人。在《祝福》裏,“中人”表面上是介紹職業,實際上是介紹買賣。衛老婆子那“對不起主顧”的話,就是註腳,如果由“主顧”聯想到“中人”,學生就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在魯鎮人的眼裏,祥林嫂爲什麼被視爲商品了呢?”

聯想,有時候能幫助學生觸及文章的底蘊。如《荷塘月色》在寫到由蟬聲和蛙聲把“我”從“另一個世界裏”拉回到現實裏來時這樣寫道:“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學生讀到這裏,會覺得“我”在羨慕蟬聲和蛙聲的“熱鬧”。如果聯想到前文,“我”是爲排遣“頗不寧靜”的心情而獨處“幽靜的荷塘,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的,又怎麼會心儀“熱鬧”呢?熱鬧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如果再聯想到前文,“像今天晚上在蒼茫的月色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一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就會發覺“熱鬧”在這裏的實際意思是“自由”;樹上的蟬和水裏的蛙,想怎麼樣叫就怎麼樣叫,想叫多久就叫多久,不是很“自由”嗎?但這種“自由”是蟬和蛙的,“我”什麼“自由”也沒有呀。至此,不獨是“熱鬧”的真正含義可以明白了,就連“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這個含蓄的文眼的底蘊,也被揭示出來了。客觀事物是互相聯繫着的,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理解也應該是互相聯繫的。中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一定的閱讀知識和一定的人生閱歷)後,在閱讀中就有能力透過“聯想”發現問題。

二、善於比較

毛澤東說過:“有比較纔有辨別。”比較是一種很好的認識問題的方法。如果將有可比意義的幾篇文章或幾段語段等放在一起進行分析比較,從中發現問題並進行質疑探究,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每一篇課文的整體把握,還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祝福》和《守財奴》中各有一對主僕:《祝福》中魯四老爺和祥林嫂;《守財奴》中葛朗臺和拿儂。學生可將前後出現的這兩對主僕關係加以比較。葛朗臺從女兒手中搶到金梳妝匣,拿儂當着主子的面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總得講一次理吧。”作爲主子的葛朗臺竟對女僕一針見血的指責毫不在意。試想假使換成《祝福》中的女僕祥林嫂對主子魯四老爺講半個“不”字,情形會是這樣呢?爲什麼兩者會如此不同?難道把親生女兒的人生權利剝奪的一乾二淨的葛朗臺真的會對女僕寬容嗎?如果教師因勢利導,把這兩對主僕關係加以比較,就一定會對這兩篇課文中的人物及所反映的社會和文化背景有一個較爲深刻的認識。

一般來說,中學生透過“比較”提出問題,比透過“聯想”提出問題要來的順利,所以我們要多利用“比較”這一手段,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三、大膽假設

心理學上的“假設”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嘗試性的思維過程,而我們這裏所說的“假設”,是面對一種正確的語言現象,假設用另一種語言現象去取代,然後透過比較,證明面對的語言現象是正確的,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多此一舉,但事實上能夠激發學生研究語言現象的興趣。

透過“假設”提出問題,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假設不用“這個”

《紀念劉和珍君》有這樣一句話“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吧!”假設不用“就”這個副詞呢?這個詞在某省高中畢業會考就出了個題要求解釋,結果大多數考生茫然不知。如果閱讀時能夠提出假設不用“就”這個副詞的問題,就會透過分析“就”這個副詞的作用,表明“就”在這裏做“僅僅”解釋這個問題,就應該不算難題了。

2假設換用“那個”

《祝福》中描寫魯四老爺書房裏掛着的對聯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這是下聯,如果是上聯“品節詳明德行堅定”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麼影響呢?《祝福》把表現魯四老爺維護封建禮教那個骨子裏頭的東西的上聯“鬆鬆的捲了放在長桌上”是有道理的。因爲那是不外露的。而下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則能與本節文字前後關於魯四老爺的'“大罵其新黨”和“不早不晚,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等既不“事理通達”又不“心氣和平”的醜態相照應。

透過“假設”,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一些問題,尤其是作文題目的審視上。作文題目往往加一個字,減一個字,換一個字,就改變了題眼,改變了題旨。學生透過“假設”審視題目,就能準確地把握題目的要求,不致於寫得文不對題了。

四、抓非同尋常語言

讀書不是一掠而過的學生,往往會首先在異乎尋常的語言現象上發現問題。《孔乙己》的結尾:“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對於孔乙己的死,爲什麼同時用上“大約”和“的確”這樣互相矛盾的副詞呢?活着的孔乙己在人們眼裏不過是一個笑料;他死去,也只不能供人們取笑罷了。“的確”死了是事實,但是在冷漠無情到叫人窒息的社會裏,孔乙己“的確”死了,和“大約”死了自然不會有多大區別。如果學生理解了這對互相矛盾的詞語,那麼這篇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克服一掠而過的讀書習慣,自然可能在讀書時提出問題,但是如果僅僅滿足於一知半解就往往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那些非同一般的詞語,及時引導學生質疑,並且幫助學生釋疑,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得到了逐步地提高。

葉聖陶曾說過:“教就是爲了不教。”作爲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給學生學習質疑的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提倡質疑的意義,並不在於解決了多少疑問,而在於使學生養成無疑處質疑的學習習慣,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在培養學生學會質疑的同時,要重視設疑方法和釋疑途徑的引導,讓學生的質疑更能抓住課文的重點,釋疑的方法更具科學性,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

 

長路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