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5以內減法》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5以內減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5以內減法》教學設計

《5以內減法》教學設計1

一、背景

5以內減法是學生學習減法意義的開始,也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加減法的基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省編義務教材的編寫意圖是這樣的:當學生看圖列出算式5—2後,老師問:5—2=?怎樣算?然後師生根據前面所學的數的組成的知識,5可以分成2和3,得出5—2=3。相對來說,由於省卻了課堂討論和多次指名的時間,所以課堂練習的時間多了,再經過不同層次的口算練習,達到正確口算的教學目的。但學生在計算時是按老師的方法完成運算,老師向學生提供只有一種可能或一種答案,一題一解,拉着學生按單一的思路進行算法的探索,長期這樣訓練則容易導致思維僵化,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人教版教材關於5以內減法的教學是另一種形式,當學生列出算式5—2後,老師引導學生得出倒數法,5的組成知識和數數法,雖比省編的教學思路有所發散,但我覺得還是沒有完全放開。

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以建構主義心理學等理論爲基礎的新編數學教材,教材重視問題的探索性,題材的豐富性和資訊呈現形式的多樣性,重視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和答案的不唯一性,這些都十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二、案例

“5以內減法”是第一冊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5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並能正確進行5以內減法計算。從整體上說,課文沒有給出具體詳細的算法,教師可以引入自己喜愛的方法,學生也可以發展他們自己的方法,教材這樣編排的意圖是爲了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留給學生選擇的自由。所以我是這樣進行例題教學的:

當學生看圖列出算式5—2後,我問5—2等於幾?

學生齊說:5—2等於3

我又問:你是怎樣算的?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學生準備後,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小組討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出現了以下算法),再派代表回答:

甲:看圖數數1,2,3

乙:倒數法:4,3

丙:因爲5比2大3,所以5—2=3

丁:因爲2+3=5,所以5—2=3

戊:因爲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己:5—3=2,所以5—2=3

(看,學生的算法是如此多樣,有幾種連我備課時都沒有想到的。)

然後,老師不點明哪種算法好,或要求學生用那種算法。接下來要求學生有次序地,即不重複、不遺漏地把5以內減法全說出來,並看板書說說發現的規律,最後進行不同層次的練習,達到正確口算5以內減法的教學目的。

但是,這樣教學,最後練習時我只進行了一個基本練習,即看算式說得數(開火車口算)和綜合遊戲:幫小鴿子找家(看算式找得數)。對於新課的學習,我發現個別優生不但已會正確口算,而且也能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大多數學生會正確口算但不熟練,個別學困生有時還出現算錯的現象。而接下去按教材編排又是新課,那麼上一節課沒有徹底解決拖下來的問題怎麼辦呢?毫無疑問肯定要到課後去補,要給學生“開小竈”。而學生由於當堂知識沒有當堂消化,做起作業來,也肯定質量不高,交上來批改後又要訂正,又要“開小竈”,引起惡性循環。

三、反思

上面片斷的教學中,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於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雖然算法的多樣化對於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思考的能力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又覺得如果每節課化太多的時間側重於思維品質的培養,教室裏看上去總是熱熱鬧鬧,而老師不去管學生的基礎知識會不會紮實,基本技能有沒有掌握,那麼學生應該會做的題目不會做,應該會解決的問題不會解決,各種考試成績出不來,合格率和優秀率沒有達標,成績太差,在現行素質教育還沒有完全或真正替代應試教育的觀念下,家長會怎麼想?他們會認爲學校沒有發揮優勢,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把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地結合,充分地取長補短?

我認爲:

首先,應該端正認識,明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完全對立,不可調和的,兩者完全可以有機結合,取長補短。

再者,在平時備課時我努力遵循教材編寫的宗旨,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以培養、發展、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爲根本目的,儘可能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內化過程,積極形成一種“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教學模型,即老師創設諸如生活情境、動畫情境、遊戲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來,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從而開動腦筋從數學的角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達到學以致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利於學生身心愉悅地發展。

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書中創設了購物的情境,我讓同桌二人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商店有15支鉛筆,售出9支,還有幾支?學生探究算法,有的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1;有的用連減法:把9分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再算5+1;也有想加算減,還有一根一根地數數法等,方法多樣化,人人動腦參與學習過程。接着我出示同類問題,讓學生把這種算法應用到同類問題中,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達到了學思結合。

再次,以教材爲主線,充分吸取教材的優點,如追求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技能牢固等,撇開它們有時教學思路單一、死板的缺點,所以平時備課時,根據需要把教材的內容補充進去,新授時靈活採用教學方法,新授之後努力提高課堂練習密度,深度與廣度。有時,根據內容需要,再上一節練習課,以達到鞏固熟練的目的;有時,新課的知識點較多,學生掌握有些困難,就分兩教時教學。

或許同仁們會有更好的辦好,我只想以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以期拋磚引玉。

《5以內減法》教學設計2

內容;

講例1—例3,處理第20頁至21頁

目標;

1認識減號和減法算式:

2探索減法的算法

3養成看圖的習慣,能提出數學問題,並會解答

重難點;

從連動性的三副圖中提出減法問題的算理

教具準備;

例1多媒體課件;送信卡片;找朋友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5分

小朋友,前面我們學習了5以內的數,想一想,還會數嗎?

1從0數到5

2倒數呢

3聽師拍了幾下

4師說數,生拍

5對口令,找5的對子數

二引入(2分);請看;這有幾支鉛筆?(5支)送給小朋友3支,還剩幾支?會算嗎?這節課我們就一齊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比一比,看誰這節棵聽講最專心,舉手最積極,回答音最亮

三新課達標20分

(一)學例1

1請看大屏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2哪副是第一副?你是怎麼知道的?什麼記號?

3你能看着這兩幅圖提個數學問題嗎?

4用算式表示:3—1=2

5認識減號—表示從3裏面減去1個還剩2個

6讀算式;領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指名讀

(二)學例2

1齊讀算式5—2=

2算式表示什麼?

3四人一組拿出小棒動手擺一擺

4交流;5—2=3

5想一想除了擺小棒還可以怎麼算?

6彙報用數數的方法,還可以用分成

7看算式擺小棒5—1=5—4=

8口算4—3=3—2=4—1=

(三)學例3

1師指導生在田字格里書寫算式,先描在算,比一比看誰寫得最規範,最標準

2評比

3聽算5—3=4—2=3—2=

四課間放鬆11分一二拍拍手

三四點點頭

五六甩甩背

七八跺跺腳

九十我坐直

五達標訓練8分

1填在書上書第22頁

2找朋友遊戲(師那得數找算式)

3送信遊戲(郵筒上寫得數站在前,聽口令,拿着信封上寫着算式的學生上前投信。其餘學生說;小小郵遞員

真是不簡單

送信快又準

人人都稱讚

4奪紅旗比賽男女生各五名

六佈置作業3分

口算;5—4=4—3=3—2=2—1=5—3=4—2=5—1=

七全課總結1分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