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音樂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反思1

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爲重要的。我校的學生由於大部分都是農村對音樂感受能力較差。現將我在教學中的感受一列如下:

音樂活動反思

一、教材內容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於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

這裏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恁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變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

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爲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爲音樂老師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取長補短。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爲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爲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爲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透過教學我感覺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常有教學與教材緊密相關,切忌追求課堂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

2、教學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學生,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音樂課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爲重要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爲本的教標。

音樂活動反思2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髮展與深化,廣大教師把研究的方向聚集在大力發展創新精神,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在課堂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上。課堂教學學生主題地位的實現,就是教師角色的轉換,轉化成爲教師導,學生演,使主導和主體達到統一。

融入到教學中,就以唱歌爲例。我發現一些學生唱歌平鋪直敘,一些學生大聲喊叫,這樣長久下去肯定會使他們的嗓音受到損傷。我們知道學生正處在發育階段,聲帶生長還沒有定型,所以,應指導科學的練喉。每每上課前,總有些看似單調的發聲曲,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透過畫畫和相應的幾句談話,讓學生比較直觀的感受到發聲曲的意境。

記得貝多芬說過:“音樂可以使人們的精神迸發出火花”,音樂教學中應貫穿這一主線音樂形象的整體性,從教學氛圍到教師範唱、範奏;從學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曲的處理,都應強調音樂形象的整體性,使學生能在美好的音樂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樂的美。

唱歌的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我們要充分挖掘音樂本身的美感再去感染學生。着教學改革的不斷髮展與深化,廣大教師把研究的方向聚集在大力發展創新精神,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在課堂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上。課堂教學學生主題地位的實現,就是教師角色的轉換,轉化成爲教師導,學生演,使主導和主體達到統一。

融入到教學中,就以唱歌爲例。我發現一些學生唱歌平鋪直敘,一些學生大聲喊叫,這樣長久下去肯定會使他們的嗓音受到損傷。我們知道學生正處在發育階段,聲帶生長還沒有定型,所以,應指導科學的練喉。每每上課前,總有些看似單調的發聲曲,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透過畫畫和相應的幾句談話,讓學生比較直觀的感受到發聲曲的意境。

記得貝多芬說過:“音樂可以使人們的精神迸發出火花”,音樂教學中應貫穿這一主線音樂形象的整體性,從教學氛圍到教師範唱、範奏;從學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曲的處理,都應強調音樂形象的整體性,使學生能在美好的音樂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樂的美。

唱歌的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我們要充分挖掘音樂本身的美感再去感染學生。

音樂活動反思3

這學期學校安排我一年級音樂課教學,透過給一年級學生上音樂課,有一些心得,對這些活潑好動的學生我覺得摸索適合他們的方法尤爲重要。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透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爲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音樂的“問好歌”來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段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

新課標新教材下一年級音樂課的內容非常豐富,欣賞,創編,器樂,歌唱教學等等幾乎每堂課都有涉及。內容看起來非常的豐富而有趣,可是如果把握不好,課堂就會顯的很亂而教學任務完不成。我覺得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爲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所以在我的課堂裏,一般都是遊戲和活動貫穿的,把我自己也變成了他們的年齡,融入到他們當中去。那樣小孩子的興趣很濃厚。

因此,在一年級的課堂設計中,將節奏、旋律、歌詞、演唱等各種音樂課的常規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各項音樂課常識、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我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學生合作活動 。透過這些師生合作的遊戲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本領,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爲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心。在課堂中採取遊戲、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式的改變能夠讓老師教得輕鬆愉快,學生也學得快樂,並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着濃濃的人文氣息。

孩子就象一張白紙,你給什麼就留下什麼。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改善與加強自己,努力使音樂課堂的學習充實有效!

音樂活動反思4

《我和星星打電話》是一首充滿童趣和幻想的對答式的領唱、齊唱歌曲。本節課,我精心創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及創造能力,"以人爲本",教學氛圍和諧。

教學一開始,我從孩子們的生活入手,透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先玩了一個打電話的小遊戲,知道了應該怎麼打電話,緊接着透過給航天英雄打電話致以歌聲的問候,巧妙地讓孩子們進行了發聲訓練,再透過航天英雄的回話,激起學生想跟星星交朋友、打電話的興趣,繼而引出了充滿好奇、喜歡探索的,並與星星都交了朋友的奇奇,巧妙地創設了情境,讓奇奇搖身一變成了音樂小神童,將自己與星星之間的事編成了一首歌,讓學生在欣賞奇奇才情的同時,還激勵學生們一邊專心、投入的聽音樂搖擺,一邊期待着他將小電話放到自己的手裏與他交朋友,這種交友式的導課方式,充滿童趣,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既培養了學生們仔細聆聽的習慣,又讓學生們聽時興趣濃厚、充滿期待。

然後再創設情境,並不急於先讓學生用言語來表達聽歌的心情,而是讓學生們先別急着說,暫時保密,用眼神和表情傳達自己聽歌時的心情,再次激起學生聆聽的興趣,充滿樂趣和神祕之感。

在感受音樂時,我更是不斷創設情境,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每一次的聆聽都有不同的收穫。學歌曲前,又巧妙地創設情境,激起學生想聽、想唱的慾望,引導學生有節奏的讀歌詞——對口型唱——輕聲唱——縱聲、如癡如醉唱——歌曲感情處理——深情唱——領、齊唱。

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對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如:學生拿書姿勢、唱歌姿勢、靜靜聆聽等常規性的習慣養成)的培養,言語詼諧幽默,示範準確而又生動、形象、有趣,評價語自然、貼切而又趣味橫生,引導到位,讓學生們體會到音樂的美,不僅用眼、耳朵,甚至用心靈去體會,便“要我學”爲“我要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濃厚、主動性高,體現了"以審美爲核心"的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覺中將音樂的美紮根在學生心裏,對音樂課興趣昂感。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更好的鑽研教材和學生,不斷尋找適合學生髮展的新方法,讓師生水平在教學中都有所提升,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

音樂活動反思5

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纔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用心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活動反思6

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任教小學音樂這短短的`兩年的時間內,我便有這樣的體會:老師重視識譜的教育,但是學生對識譜的教學是最沒有興趣的,也可以說是最弱的,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運用反向教學

按照傳統的規律教學,上課的時候一般是先練聲,接下來是試唱練耳,然後講樂理知識,最後是上欣賞課或者學習新歌,學習新歌的時候基本上是讓學生先學樂譜,然後再把歌詞帶進去唱歌,在學唱樂譜的過程當中學生感覺很難,有時甚至是應付式的隨便哼一哼,這種教學方式的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學生不僅沒有學到應該學的東西,反而對樂譜失去了興趣。

鑑於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我採取反向的教學方式,在學新歌的時候,我們先學歌曲,在歌曲已經很熟悉、情感也處理得很好的情況下,再唱曲譜,這樣學生不僅能很好地把握節奏,而且也由以前的厭倦曲譜變成現在的對曲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覺得運用這種反向的教學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進行識譜的集中教學

我在網上看到過金彩雲老師講到的“識譜集中教學法”,我覺得很有道理。長期以來,我們的音樂教育都是把識譜根據年級分散開來教學,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在小學階段基本完成簡譜識譜任務,在初中階段基本完成五線譜的識譜任務。事實上,這個任務一般都不可能完成。因爲分散的識譜方法違反了記憶規律。音樂課不是每天都有的,也不是每堂課都教識譜的內容,很難及時組織複習。學生往往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其效果不佳。所以有些小學學了兩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無法獨立試唱簡譜。

識譜的集中教學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選擇。就是把原來需要用整個小學階段來學習的識譜內容集中安排到小學的一個年級的一個年級來完成。這樣,學習內容緊湊,可以克服記憶方面的困難,學生也可以掌握簡單的獨立視唱技能,進一步激發興趣,到小學或初中畢業是,他們就基本具備了應有的識譜技能,能夠比較熟練地聽唱和視唱簡單的曲譜了。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一改以往的灌輸,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求學生的創造意識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走入美妙的音樂自己去尋找和創造,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力、審美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音樂活動反思7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因爲,愛是教育的橋樑;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尊重學生人格,是熱愛學生的突出表現。但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係;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任何情況下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更不允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受教育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

熱愛學生的內涵十分豐富,其中嚴格要求是重要內容。古語說,教不嚴,師之情。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包括:嚴而有格要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嚴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於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嚴。決不是無標準、無規格、隨心所欲的嚴,更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而有度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特別強調從學生知識結構、個性、生理、年齡等實際出發,提要求,定措施。這種要求、措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或經過努力以後的可達到性。超越學生可接受的"度",嚴,就向其他方向轉變了。嚴而有方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教育是一門藝術。特級教師魏書生對犯錯誤學生的教育形式別具一格。他通常叫犯錯誤的學生唱一首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說明書。

唱歌,可陶其情;做好事,可促其行;寫說明書,可練其功。由於方法科學,效果明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當前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適用於商品生產的等價交換規律被有的教師不正確地運用教育活動中。有的教師甚至給多少錢,出多少力,只講報酬,不願奉獻。多關心了學生,要算加班;多講了幾遍,要算報酬。這不是師德的內涵,更不是熱愛學生的表現。因爲教師的工作很難出現在8小時以內,教師的付出與報酬很難一一對等。教師們應該懂得,教會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職責,爲了學生,應該做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在結束這篇短文的時候,我特別希望廣大教師記住教育家陶行知的話和聞一多先生的詩: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把你和學生的生命放在大衆的生命裏,這纔算盡了教師的天職。請將你的脂膏,不息的流向人間,培育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音樂活動反思8

音樂<大鴕鳥>活動反思  最近,我們在開展<小鳥你好>的主題活動, 歌曲《大鴕鳥》就是其中的一個活動,這首歌曲旋律輕快、活潑,歌詞生動地描繪出大鴕鳥的主要外形特徵。歌曲中襯詞“哎喲喲喲喲……”的節奏一長一短,給歌曲添加了趣味性.本次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感知樂曲的結構和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首先,我以猜謎語的方式匯入,較好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由於這幾天都在開展鳥類方面的活動,幼兒對於鳥已有一定的認識,當我一說謎面,幼兒的反應很熱烈,說出了一些鳥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幼兒很快猜出了謎底.接着我從八分音符出發,讓個別幼兒來拍打,並讓其他幼兒來分辨是否正確,並帶領幼兒一起進行了此節奏的練習,再進一步在此節奏下加條橫線x x x x,讓幼兒從節奏外形上進行分辨,都能看出多了一條橫線,有幼兒說:“這個要快一點”,但是請幼兒來試時,他們把握不準。於是我帶着幼兒打這個節奏,並用語言引導,在教師的提示下,幼兒很快學會了節奏。然後利用歌曲中的“哎喲喲喲,喲喲”來練習:x x x x  x x和x x x x  x,幼兒學得很投入。再讓幼兒感受歌詞,透過拍手念歌詞,有節奏的念歌詞,幼兒很快的記住了。繼而學唱歌曲,採用集體演唱、分組輪唱以及看指揮演唱,還有最後的加快速度唱等等, 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幼兒還能夠用肢體動作模仿大鴕鳥的走路、跑步等形態,更好地發展他們的表演能力,但也有個別幼兒唱歌時不夠認真。

要組織好一節音樂活動,首先教師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做好準備,認真分析教材,找出重難點,設計好活動,不怕自己做不好,只怕自己不敢做。以後,我要不斷反思積累經驗,讓每位幼兒都喜歡音樂活動,愛動、愛唱。希望自己下次的音樂活動有更好的效果。

音樂活動反思9

《小小的船》是一首童年的歌謠,以優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圖。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透過各種形式反覆朗讀體會所表達的美感。

課的伊始,我就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幅一彎月亮掛在藍天上的畫面,爲孩子們創設了一個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當我問孩子們“你覺得月亮像什麼?”時,孩子們不假思索地說出了月亮像小船,像香蕉、像鐮刀、像牛角等。孩子們的想象力出乎我的意料。

其次,課上,我先透過範讀,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我又透過播放課件,使學生對文字的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還和學生一起透過邊讀邊做動作,充分感知了月兒那種“彎彎”、“尖尖”惹人喜愛的形象。這一節課的閱讀我還讓音樂貫穿始終。不管是我的範讀,學生的自由讀和個別讀,還有學生的表演讀和想象讀,音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的氣氛是活躍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豐富多彩的個性得到張揚,童真童趣在自然狀態下表露。

再次,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持久。因此我採用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學習漢字方法,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其中感覺最成功的還是“小老師”的活動。讓會的學生當小老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每次“小老師”一上臺,其他學生的情緒便異常高漲,注意力也格外的集中。而當了“小老師”的學生也顯得認真負責,“跟我讀”“我要提醒大家”,一招一式還真有模有樣,識字效率大大提高。當然“小老師”並不侷限於幾個人,學習好的可以做小組合作學習中檢查識字情況的“小老師”;學習中等的可以帶領大家學習難度不高的內容;膽子小的、學習較困難的更透過當“小老師”樹立信心,變被動爲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展。“小老師”的活動作用還真不小呢!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爲了能夠在一節課內完成任務,文章內容挖掘不深,沒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對於學生的回答,雖然給予了鼓勵性的評價,但還是較爲單一,不夠豐富。雖然課堂上照顧了大多數,但對於極個別的困難生,還是力不從心。這些,都有待於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探索,進一步改進。

音樂活動反思10

今天的藝術課上,進入了《我愛我家》這個單元,孩子們正在學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愛我的爸爸,也愛我的媽媽,爸爸媽媽都愛我呀,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可是孩子們的演唱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於是,我把歌曲暫時先放在了一邊,開始和孩子們“閒聊”起了家常。我問孩子們:“同學們,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你們關心他們嗎?你會如何向爸爸媽媽表達你們喜歡他們的情感呢?”孩子們聽後,爭先恐後地高高舉起小手。有的說幫媽媽捶背,有的說幫爸爸擦車,有的說幫媽媽掃地。同學們的精彩發言一浪高過一浪。

這時,二(2)班的胡琳站起來小聲地說:“我幫媽媽洗腳。”她的話音剛落,全班學生鬨堂大笑。胡琳立刻被笑得滿臉通紅,好像做錯了什麼事,神態很不自然。我立刻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機會,讓學生們說說:“你們的父母又是如何關愛你們的?”一位學生立刻舉手說:“我媽媽休息天從沒閒過,早上起來洗被子,然後擦桌子拖地,中午還讓我吃上香噴噴的飯菜。她真是個閒不住的媽媽。”又一學生說:“我媽媽是世上最好的媽媽。她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我,還教我怎樣做人。”每個人都能說出很多很多爸爸媽媽常常幫他們做的事,幫他們收拾書包啦,整理文具啦,做早飯啦,洗衣服啦……等等等等。總之,潛臺詞就是:爸爸媽媽可喜歡我啦,可疼我啦。

於是接着孩子們的回答,我和顏悅聲地說:“你們真棒,你們能感受到父母對你們的愛。你們真是懂事的孩子。小時候,媽媽爲你們洗腳,現在……”這時,又一位同學舉手說:“我在電視還看到一則廣告,一位眼睛長得大大的,個子不高的小男孩看到她媽媽爲外婆洗腳,立即從衛生間端來一盆快要溢出來的水,大聲喊道‘媽媽快來洗腳……’”我聽後立即稱讚道:“對,胡琳就是和廣告上的孩子一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他的母親表達愛。所以我要表揚胡琳,因爲媽媽腿腳不方便,她主動承擔起照顧***任務,而且做得很好,讓我們給她鼓掌……”說完,我帶頭爲這位學生鼓掌。學生們在我的正確引導下,也使勁地鼓起掌。這掌聲從教室裏傳出,傳得很遠,很遠。胡琳的頭隨着同學們的掌聲也昂了起來,而且昂得很高,很高,臉上的笑容也很甜很甜!

這時的我提醒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帶着一份愛家的心再一次來演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這首歌,於是,教室裏迴盪起孩子們那充滿愉快、感激和自豪的歌聲……

音樂活動反思11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學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審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是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作到現在收益,而且終身收益。因此在音樂課的起始課上,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一)透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二)透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三)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如民歌,民間音樂,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學校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爲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學生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很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爲補充教學內容。知道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的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堂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的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需努力。教學反思《音樂課教學反思》一文

音樂活動反思12

一、活動設計

我設計這個音樂活動《大雨和小雨》的目標是:1、能用強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3、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對音樂的表現和創造力。

從這三個活動目標來看,我分析出幾個問題:1、教師在清唱過程中有意識的用強弱不同的力度唱歌曲,但當提問: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麼不同,幼兒的回答都沒有答到點子上,在開場播放的《大貓小貓》的音樂強弱不明顯,幼兒沒有從中得到感受。2、整個活動的重點——“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沒有達到,幼兒一直圍繞在表演動作,並且一開始幼兒第一次欣賞歌曲時我的動作太過單一,導致框定了幼兒的創作動作的思維。3、幼兒的常規沒有切實處理好,導致活動思路混亂。

二、感受與表現音樂節奏感的強弱

幼兒對聲音大小的感覺有許多生活經歷,其中下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雨聲有大有小,不同的變化形成了強弱的節奏。我在電腦上下載了大雨“嘩啦嘩啦”的聲音和小雨“滴滴答答”的聲音,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的聽覺有一個明顯的分辨。但活動後發現幼兒對下雨的強弱沒有得到吸收,如果在活動中透過“響響的拍手”和“輕輕的拍手”讓幼兒探索匹配雨聲,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觀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課件,幼兒就能較快的領悟歌曲的強弱關係了。

三、感受歌曲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詞模仿了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聲音。歌曲旋律流暢、節奏簡單,音樂形象鮮明,富有兒童特點。本單元的主題是有趣的聲音世界。聲音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如在幼兒進行表演唱時有一種形式是:當唱到大雨時,讓幼兒揚起手,唱到小雨時,讓幼兒放下手。另一種形式是:表現大雨時,讓學生們站起來,當表現小雨時,讓學生們坐下來。這種邊唱邊表演的形式,會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幼兒的積極參與性使得整堂課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但還需進行跟進式研討和磨課。

音樂活動反思13

音樂,作爲人類的第二語言,它與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它撥動着人們的心絃,觸及着人們的靈魂,對人的心靈有着積極的陶冶作用。現時,音樂又是一種表現藝術,音樂課上,學生或唱或跳或演或奏,透過對音樂的表現,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告訴我,現在的音樂課目的是培養學生感受美、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用音樂的方式表現和交流情感,並獲得創造、表現、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組合、運用、創新的能力。

本堂課的教學環節的設計,是逐步遞近,從猜雨、聽雨、唱雨到演雨,環環相扣。從匯入部分開始,聽雨聲,感受雨中的節奏美,再到跟着節奏身體的律動,從夏天的雨景中孩子們的歡快過渡到這節課要唱的歌曲,熟悉歌曲後的器樂伴奏,以及《雨中即景》的創編,整個過程既流暢又嚴謹,又能層層遞進。

在教學中,學生始終在愉快合作、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我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爲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做到既能促進學生智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歡樂。

這節課的難點,我將它都溶入到教授的過程中,在教中融化難點,讓學生在美中學,在學中感受藝術美。整節課既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有後半部分打擊樂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注意力一直都沒有離開過老師和對歌曲的學習,每一個步驟的設計,都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激發孩子們想學的心理,這樣,課堂效果自然是輕鬆、活躍的!

不足之處:後面打擊樂的部分,我先讓孩子們自由打擊,讓他們琢磨怎樣打擊更加好聽,孩子們在玩上打擊樂器後,一發不可收拾,很難再將心思投入到歌唱上來,在表演唱環節中都是幾乎沒歌聲,雖然小組都合作的不錯,但是我總覺得有所欠缺,而且影響了後面的創編環節。

一堂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老師對課堂的調控能力,課堂中對學生的收放自如,從容應對各種現象的發生,每個知識點的落實到位,以及自己的教學儀態等,都能反映一個老師的素質問題,新課程的理念之新,更讓我們做老師的從“裏”到“外”的煥然一新!

音樂活動反思14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擴大音樂視野,進行美育薰陶有着重要作用。在平時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我採取以下幾種做法:

一、圖文並茂,增進理解

欣賞教學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複習的過程。首先是音樂對欣賞者的主觀感受,透過欣賞者的知識結構、與生活體驗,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所以教師要給學生一個準確的音樂形象。在欣賞教學中適時出示圖片,介紹風土人情。如:在欣賞《花兒與少年》時,由於歌曲意境較成人化,學生比較難體會這種情緒,更別說引起共鳴,因此,在讓學生欣賞歌曲的同時配以影像畫面,展現草原蒼茫遼闊之美,白雲般的羊羣,綠毯上那星星點點的帳篷,在一輪紅日的映襯下,如詩如畫,再加上雄渾嘹亮的歌聲,學生的情感被牢牢抓住,爲明朗的草原氣息陶醉。學生很有感觸地看到樂曲描繪草原迷人景色,抒發了草原人民的爽朗情懷……

二、介紹背景,激發興趣

好多音樂作品,給人的感覺比較理性,況且學生年齡較小,閱歷不深,不能理解、分析、感受作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給學生介紹有關作品的小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在欣賞莫扎特的作品時,可以不忘重點圍繞“神童”、“生活清貧”,“學習刻苦”,“追求真諦”幾個方面來介紹“音樂神童”背後鮮爲人知的故事,向他們展現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後,再來聽賞他靈活,充滿陽光的作品,效果就不一樣了。有時,老師還可以親自爲同學演奏一遍,讓他們印象更爲深刻。

三、靜中有思,動靜結合

音樂欣賞較強調“靜”,因爲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如舒伯特的《搖籃曲》,老師可以讓學生用一段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說:夜深了,滿天星斗,微風如輕紗,吹走了白天的悶熱,連小蟲子都鑽進洞裏睡覺。小朋友說得這麼好,說明他對歌曲有一定高度的理解。欣賞《歡樂頌》時,由於歌曲情緒高亢,可以先讓學生輕聲跟唱,體會音樂情緒,感受樂隊驚心動魄的演奏,瞭解人民要求和平、自由、平等的感願望,更深地瞭解音樂家貝多芬的創作靈魂,學習他那不撓的堅強性格。與此同時,還可以創編一些律動,如擊掌,拍腿等,聽着歡快的音樂做不同的律動,讓學生陶醉其中。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注意引導,就能夠給學生一片絢麗的天空,學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爲創造的主人。

音樂活動反思15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間孩子們已經是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透過幾年對音樂的學習,孩子們對於音樂的感受能力和學唱能力已經明顯提高。音樂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並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參加到音樂活動中,提高幼兒感受、表現、創造美的能力。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唱歌,都願意大膽地唱、大膽地表現自己。

在本月的音樂教學活動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魚的夢》這首歌曲。這首歌曲旋律優美、氣氛柔和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幸福和快樂的感覺。在活動過程中我在範唱歌曲時,利用溫柔的聲音感染孩子,並引導幼兒用手在膝蓋上拍節奏、搖頭、擺臂等柔和肢體動作感受歌曲。接着在理解歌詞內容環節中,我運用歌詞中的情境去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裏有誰?小魚夢見了什麼?爲什麼?”並提出問題“天上星星落下來,爲他蓋了條什麼被子?爲什麼?”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師:“小魚在這優美的環境裏睡覺,一定睡得很香很甜,你們猜猜,它會夢見什麼呢?”這時孩子們都積極發言:“小魚夢見媽媽在給它唱歌,媽媽在親它。”在學唱歌曲的同時,我引導孩子們多融入自己的感情,將歌曲唱的更生動、好聽。在集體演唱和小組表演的過程中,我看到大部分孩子都能跟隨優美音樂,一邊演唱歌曲一邊拍節奏。

整堂活動下來,課堂氣氛是很活躍的。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都很高。我一開始透過拍節奏的形式進行匯入,接着讓他們熟悉歌詞,到最後孩子們能用溫柔、甜美的進行演唱。孩子們都能記住歌詞並能用溫柔、甜美的歌聲去表現搖籃曲的風格,目標已經達成。在利用故事理解歌詞環節,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小魚的夢表現的含義。不足的地方就是當幼兒熟悉歌曲後,沒有加深去引導幼兒用替換角色的方法嘗試創編歌詞的活動,如: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在做夢呢?都做了什麼夢呢?引發聯想,這樣幼兒就能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於音樂活動,我還是要多加努力,讓幼兒跟隨鋼琴聲演唱歌曲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