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談禮貌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1

我們經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上,應讓學生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錘定音的絕對權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或學習中的某種情況,或予以示範,或予以點撥,或組織討論、辯論,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採用表演等方式以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突破學習上的難點。《談禮貌》一課,爲了讓學生透過三個小故事體會以禮待人、正確使用禮貌語言的重要性,對這三個小故事適宜進行課本劇表演,從而加深理解。而學生要想表演好的話,就必須主動進行朗讀、感悟,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編寫出劇本。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就成了他們走向作品深處、在學文中學習做人的過程。學生的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得以充分張揚,創造性得以充分發展。如有可能的話,讓學生尋找屬於自己的“漁”吧!

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只要把兒童解放出來,小孩也能辦大事,也能互教互學,自己當‘小先生”’。所以課堂中要改變傳統的都是老師在“教”的做法,有些知識教師只要適當引導,完全可讓學生透過互教互學來完成,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又學得輕鬆愉快。這樣的課堂纔會是有效的。

教學《談禮貌》這篇課文時,我先引導學生理解“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這句古訓的意思後,出示了岳飛和牛皋問路時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以及結果,讓學生反覆朗讀,從故事中悟到了“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這道理。然後,告訴學生,這篇課文都是透過一個故事來講清一個道理,請同學們自己從課文中來尋找後,再來講給大家聽。學生自讀後,有兩個學生透過表演再現了公共汽車上發生的糾紛這一幕,表演完了,還鄭重地告訴大家“禮貌待人可以減少相互間的矛盾。”有一位學生把“朱師傅替周總理刮鬍子”這個故事向大家娓娓道來,讓大家真切地感到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溝通了人們的心靈。在這堂課上,連平時最不願說話的學生都願意來學學牛皋來“吼”一聲,更不用說一些佼佼者,在讀、表演、點評中把人物表現得活靈活現,把道理講得清清楚楚。和諧互助的課堂中的學習是優效的。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2

古代有這樣一句俗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只要把兒童解放出來,小孩也能辦大事,也能互教互學,自己當‘小先生’。”這兩句話講的都是一個意思: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在教師有效學法指導的前提下,放開手腳束縛讓學生自主學習,就一定會取得令人出乎意料的可喜效果。

在本節課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思想爲前提,透過充分的學法指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以及大膽地展示探究,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能夠大膽地交流和展示,並且在達標測評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如果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那麼我教學的這節課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透過反思,總結出以下問題:

第一、合作交流問題設定過細,學生思考問題還是受教師問題限制。這樣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拓展,不利於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特性體驗和批判性意見。我的考慮是學生剛剛接觸新課堂新的學習方式不久,主動研究自主提問會有一定難度,因此設定的問題提示較爲詳細。但是現在想來,總不能因爲怕小孩子跌倒就讓他們永遠坐在搖籃裏,這樣他們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及奔跑。

第二、學生的點評語言較爲單一,還是教師在平時重視不夠。生生評價也可以起到發現問題、互相勉勵、激勵提升的作用。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是老樣子只是教師評價,剝奪了學生評價的權力,結果導致本節公開課學生雖然表面看起來點評熱鬧,實則語言單一、枯燥單調,充滿重複機械的.語言。今後應該注意。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本節課中我還有很多的缺點,但我深陷局中看得並不周全,希望各位領導老師還是多多提出我的缺點,我將虛心接受,你們的寶貴意見將幫助我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3

在這課教學中,我重點完成兩個教學目標,即:初步認識議論文;透過理解文字,讓學生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並落實到行動上。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在教學第一個事例時,我抓住牛皋和岳飛各自的動作、語言來體會,並設定了補白:假如,你就是那老人,看到岳飛彬彬有禮,你會這樣想。

對於第二個事例,我抓住本自然段結句,也是中心句“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樑,減少相互間的矛盾”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生經過認真閱讀課文,結合起來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髒後的例子,抓住“微笑”“沒關係”等詞語,有的感到女青年不但沒有責怪小男孩踩髒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禮相待,這是小男主動地道謙,使用禮貌用語的結果。有的學生感到女青年的“微笑”就是對小男孩冒失的諒解,理解了小男孩此時懊悔的內心。有的學生認識到,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應該用好禮貌用語,同學之間纔會和睦相處。

最後一個事例聽樣在讀好周總理語言的基礎上補充理解周師傅的內心活動。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4

《談禮貌》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告訴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人交往的時候,以禮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文中透過三個生動的事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講究禮貌的重要性。如何使學生明白文中所闡述的事理,又瞭解使事理明晰突顯所採用的說明方法呢?在教學中,我以“三個故事中哪些語句能表現人物禮貌待人”一線貫穿,讓學生自讀感悟、圈畫批註,寫出自已的感受,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表達的時空。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揣摩人物心理,並調用想象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正反事理的比照中,在具體詞句的感悟中,既理解語言表達的妙處,又明白文中事理,水到渠成。

在這課教學中,我重點完成兩個教學目標:(一)初識議論文,(二)透過理解文字,讓孩子明白禮貌待人的意義,並落實到行動。

在教學第一個事例時,我透過抓描寫牛皋和岳飛各自的動作、語言句子,讓學生比照研讀體會禮貌待人的好處,並設定了補白:假如,你就是那老人,面對他們兩人的問路你會怎麼想,又有什麼樣的反應?讓學生感受到禮貌待人就體現在細節中,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第二、三事例的方法,即:從人物的一言一行來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妙用。

對於第二個事例,學生經過認真閱讀課文,結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髒後的例子,抓住“對不起”“微笑”“沒關係”等詞語,讓學生感到女青年不但沒有責怪小男孩踩髒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禮相待,這是小男孩主動地道歉,使用禮貌用語的結果。透過讓學生即興表演不禮貌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今後的生活中,應該用好禮貌用語,同學之間纔會和睦相處。

最後一個事例在指導學生讀好周總理語言的基礎上補充周總理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明白周總理寬容、和氣;這一句話連用了三個‘您’,可以看出周總理對朱師傅的十分尊重,他的心中時刻裝着老百姓。可見禮貌待人還能體現一個人的思想素質和文化修養。

這節課教學我主要採取“由扶到放”的教學模式。透過:一讀明理,二討論交流,三感情朗讀的三個模組對第二自然段進行學習方式的指導,並且按照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依次去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如此安排,不僅調動了每個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更加讓學生學會了一種自學的方法,教學效果非常好,每個學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初次看到這篇課文,覺得文章淺顯易懂。但是,上完了這節課,我再回過頭來看我當初所想的,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認識不到位。

三個事例的寫法是一樣的,在教學這三個事例時,我把重點放在第一事例上。因爲學生最感興趣的是這個,而這個事例也是最能講出語文的味道來的。其他兩個事例,我由“扶”到“放”,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語文課終究不是思品課,我們只能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語文課,應該更多的是一種交流,一種對話,是雙向互動,師生、生生之間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在交流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得到教育。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潛詞造句的準確、傳神,培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以及在此過程中實現禮貌教育。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5

5月14日上午,我上了《談禮貌》的第一、二課時,現將兩節課一起進行教學反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好的方面:

1、巧借文字結構,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本文的三件事例都是分總結構,都是“故事+總結句”,這三件事例是從不同角度全面指出學生該如何正確的禮貌待人。所以,在教學“問路”時,我採取了這樣的方法:讀+畫+找+讀。即:讀自然段→畫總結句→(根據總結句中的關鍵詞)找出故事中表現關鍵詞的詞句→(藉助所畫詞句)有感情讀。然後我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踩裙”、“刮臉”。這樣一系列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解讀文字的能力。

2、利用文字,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作爲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較多的學習語文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又要貫穿於日常教學中。所以,我在平時就很注重這方面的教學。在這兩節課中,我從這些方面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解讀課文總分總的結構、選擇課文中的三件事例、在事例中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動作、神態、語言、心理),這些我都在教學中十分重視的,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一讀書就動筆。在解讀文字時,我都要求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文中的關鍵詞句,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在書上畫畫關鍵詞句、寫寫句式置換,寫寫近反義詞。這是我一直都喜歡的一項教學方法。

3、注重新舊知識的連接。蘇教版課本中有些課文之間有着一定的聯繫,或結構相同,或情感路線相同,或體裁相同。《談禮貌》和《說勤奮》體裁相似,課題也相似。所以,一開始,我將兩篇課文的題材和課題進行了比較,既複習了舊知,又明確了課文的主題是說理性的課文。

二、不足之處:

1、應該更好的利用文字,回到文字。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恰當”這個詞能去掉嗎?爲什麼?怎樣纔是“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了一些,但都不是很到位,於是我就直接告訴學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其實課文中的“刮臉”事例,周總理對朱師傅說的一番話,不正是對“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的最好解讀嗎?我應該回到課文,讓學生讀讀周總理的話,這樣理解“恰當使用禮貌語言”,既利用了文字,又讓學習文字有一個整體回顧。

2、有些教學環節過於急躁。在提問學生一個問題後,我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學生。

3、我上的這兩節課是第一、二課時。掃清生字讀音,應該是一上課在初讀時完成。可我卻在教學事例“問路”時,纔來強調“校場”“校”的音、“離鐙”“鐙”的音和義。

4、細節上應該讓學生學得更紮實有效。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進行了一定的解讀,學生的理解也比較到位,但我沒有讓學生背誦這一段。這一段既是課文的中心段,又對古訓進行了清晰地解釋,我應該在學習後馬上叫學生試背誦,馬上將所理解的鞏固下來,讓學生學得更紮實有效。

5、學會“偷懶”。有時作爲教師可以適當地學會偷懶(這是我的指導老師伍校長教的)。比如板書課題之類的。課題中的“貌”,我在書寫中強調了字型和偏旁。但如果能讓學生自己上臺來寫寫或在書上寫寫,效果會比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更有效。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6

《談禮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這篇課文目的是教會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並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引入課堂時候,我創設情境。我和學生互相問候時,我故意表現無禮的舉止,讓學生談談我的表現。再次和學生問候,我表現有禮的言行舉止,也讓學生談談我的表現。前後兩次不同的問候,這樣匯入很自然,且讓學生初步感知有禮貌的重要。

課文透過古人、普通人、偉人三個故事教會學生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我教學時採用教――扶――放――的教學方法。第一個故事引導學生精讀,透過品析人物神態、動作、語言、性格特徵,讓學生明白禮貌待人的重要。後兩個故事讓學生在學習第一個故事的方法基礎上合作學習。這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學時滲透寫作方法。《談禮貌》是說理性文章,和四年級所學《說勤奮》表達方法一樣,我先讓學生複習《說勤奮》表達方法,再讓學生知新。本節課還設計了《談誠信》小練筆作業,教學時滲透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讓學生快樂學習。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徵,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學生自由組合表演第一個故事,課文第二個故事相關情節師生共同合作表演。讓枯燥無味的課文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快樂、輕鬆中學到知識。

朗讀是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我在朗讀指導時候方式形式多樣。齊讀、範讀、指名讀、賽讀、分角色讀,百花齊放。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方面做得不盡人意:

1、教學過程中舉止過於倉促,不夠從容,說話速度也快了一點。

2、提出問題的時,有時沒有讓學生充分的時間考慮,很快就叫舉手的學生回答。而且提問的學生都是舉手的學生,沒有舉手的學生從來不叫他回答。這樣不利於培養後進生的學習能力。

3、分析課文不夠細膩。分析課文忽視抓住關鍵字眼去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例如牛皋、岳飛向老人問路時候,牛皋問路時候是“吼”,稱老人爲“老頭”,稱自己爲“爺”,岳飛問路時候先“離鐙下馬”然後“上前失禮”,稱老人爲“老丈”。分析課文時候應該抓住這些關鍵詞語體會牛皋、岳飛的不同的性格、品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