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鄉愁》(語文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鄉愁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也是重要的主題之一。學生透過對本詩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朗讀技巧,培養學生的家國之情。由於中學生的人生閱歷,對本文鄉愁不能有深刻的體會。在匯入新課時,播放臺灣著名歌手費翔的《故鄉的雲》、引用一些學生熟悉的古代詩人思鄉之作的佳句;教學過程中融入有關練習,用與思鄉有關的歌和詩以及圍繞鄉愁展開的思維拓展練習將學生帶入鄉愁的情境之中。這首詩意象鮮明,教學過程中在理解意象的基礎上多點撥、多鼓勵學生使其充分的展開聯想和想象,於今後學生的寫作大有裨益。學習這首詩,以情爲線索,以讀爲載體,教給學生一些基本誦讀技巧,讓學生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品味其中蘊涵的豐富的感情。學習本詩對陶冶學生情操,拓展思維,豐富文學素養,大有好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詩歌中的四個“意象”的內涵;

2、品味詩歌高度凝練的語言;

3、掌握讀詩的技巧;

能力目標:1、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和聯想去感受生活,培養其寫作能力;

2、指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四個意象,誦讀這首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的情感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  誘發情感

   播放〈〈故鄉的雲〉〉

   剛纔同學們課前欣賞了一段歌曲,感覺怎樣,好聽嗎?聽過這首歌嗎,知道歌名和演唱者嗎?(學生回憶,教師適當補充)明確:這是我國臺灣著名的歌手費翔傾情演唱的一首歌<<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不停的向我召喚……歸來吧,浪跡天涯的遊子……”這唱出了歌者什麼樣的感情呢?明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是啊,每一個遠離故土的遊子心中總有一份難以排遣的鄉愁。歌者用歌聲來表達,詩人則訴諸於筆端,古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今更有“浮雲遊子意,隔海思鄉情”。今天我們來學習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思鄉之作--《鄉愁》,一起走進那如煙似霧的鄉愁的世界。

二、品讀詩文  增進情感

1、 教師配樂範讀全詩,學生整體感知。

2、 結合多媒體,讓學生理解本詩的四個意象

  ⑴鄉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情感,《故鄉的雲》借漂泊的雲來表達遊子的鄉愁,我們的詩人是借什麼東西來表達鄉愁的呢?

明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⑵爲什麼作者會用這種事物來表達鄉愁呢?它們和鄉愁有什麼內在聯繫嗎?

小活動: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然後讓學生分別來談這四個事物和鄉愁的聯繫,教師適當點撥、點評。明確:讓學生理解這四個意象對於表達鄉愁的作用,瞭解作者借物寄情的寫法,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在學生分析此問題過程中,進一步點撥讓其感受本詩情感的變化過程--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交融在一起,情感逐步昇華。

⑶思維發散練習。

現實生活中你覺得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寄託鄉愁呢?能否仿照詩作中“鄉愁是……”這一句式也來話一話鄉愁呢?

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可以討論。讓學生圍繞鄉愁充分的展開聯想,更深一步體會鄉愁。答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中國結、風箏、藕等,關鍵是學生能將事物與鄉愁聯繫起來。3、詩歌的語言

詩歌是透過高度凝練語言表達詩人充沛的情感,本詩中作者是如何用精練的語言表達鄉愁的呢?

明確: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古人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說明愁之多。而作者卻正語反說,反襯出鄉愁之濃烈4、指導學生讀

⑴學生自由朗讀

⑵教師指導

A、 朗讀這首詩我們應該帶着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去讀?

明確:低沉緩慢

B、 讀詩應注意語言的輕重緩急,教師示範。如輕讀、重讀、慢讀等

C、 學生掌握體會,請學生示範,教師針對性的指導

D、 讀詩要正確處理停頓

劃分停頓要求(通常情況下):a、以詞或短語爲單位劃分;

b、根據情感、內容表達的需要劃分

E、 學生劃分本詩的節奏,教師指導

⑶結合多媒體,投影出詩的節奏,學生齊讀全詩。

⑷結合多媒體,放映相關圖片,學生試背全詩。

⑸指導學生配合身體語言(手勢)讀詩

5、佈置作業

  以“童年是……”爲話題,寫一兩句優美的句子,長短不限

三、總結

   這首詩語言精練卻內涵豐富,抽象的情感卻有着鮮明具體的形象表達,看似平凡的詞句卻道出了作者濃濃的鄉愁。同學們有着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力,有着豐富的情感,我相信同學們也能在今後的寫作中寫出優美的詩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