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單元分析模組四第四單元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1、 本單元學習古代人物傳記。所選作品分別出自《史記》《漢書》《後漢書》等正史。主人公或以政績品德名垂青史,或以科學和文學成就享譽後世,都令人景仰和追慕。

2、 體裁:古代紀傳體散文

3、 重點:(1)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閃光之處,體會作者感情。(2)學習傳記作品成熟多樣的敘事寫人技巧。可讓學生想一想他們各是什麼樣的人物,概括其個性特點。看看作者是怎樣選材、怎樣組織材料達到恰當表現人物的豐富性和獨特性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 瞭解范曄及《後漢書》。

(2) 梳理掌握文言知識及相關文體文化知識,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 學習人物傳記寫人敘事的方法,說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詳略得當的剪裁方法。

(2) 採用質疑導讀法,讓學生在自讀實踐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透過探究張衡成爲世界史上罕見的才華橫溢、全面發展的偉大科學家的原因,引導學生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鑽研、注重社會實踐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瞭解張衡在文學、科學、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從而瞭解傳記文學的寫作特點。

2、體會本文凝練簡潔的語言。

教學策略:1、 設計藝術: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讓學生課前蒐集資料,聯繫課文,以“我看張衡”爲題,在班裏做一次三分鐘演講。

2、 重難點突破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質疑導讀法、聯繫舊知歸納法。

教學計劃: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1、疑難詞句的處理。

2、 探究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表現在什麼地方。文章重點記敘了張衡的科學成就。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匯入:同學們,我們在小學二年級就學過一篇文章《數星星的孩子》,可見主人公從小就對天文感興趣,長大後刻苦鑽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今天我們透過學習范曄《後漢書》中的《張衡傳》一文,進一步瞭解和認識這位被郭沫若稱爲“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的漢代科學家張衡。 二、 學案導學:(學案導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倡導先學後教,當堂消化。提前印發給學生,讓學生依照導學學案預習。)

1、知人物:作家及張衡簡介(見註解①及教參142頁《張衡的生平及成就》。)

2、識常識:文體常識:人物傳記,包括傳記特點及種類等。

3、課前結合書下注釋梳理我國古代文化常識。

⑴三輔、太學、五經、六藝。

⑵管職升降與人才選拔:孝廉、公府、公車、舉、闢、召、徵、郎中、太史令、拜、遷、轉、出、視事、乞骸骨等。

4、正讀音:

請大家認真聽課文錄音朗讀,將生字詞注音注在原文上。

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注意文言斷句。

提示學生讀全文,注意屬、璇、罔、蟾蜍等字的讀音。

5、釋詞義:

⑴重點詞、疑難詞,依據書下注釋理解詞義,進而理解句子含義。

⑵通假字:

①員徑八尺(員通“圓”)

②形似酒尊(尊通樽)

③一時收禽(禽通擒,擒拿)

⑶古今異義詞

①舉孝廉不行。(不行,古義:沒有去應薦。今義:不能走路。)

②衡下車(下車,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指從車上下來。)

⑷活用詞: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奇,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爲……奇特)

⑸多義詞:

徵:①公車特徵拜郎中(徵召)②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證據)

③兵未戰先見拜徵(預兆)④挾天子以徵四方(征伐)

舉:①舉欣欣然而告之(全,都。)②舉孝廉不行(被舉薦)

③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介詞,拿,用)④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攻取)

⑤何不作以上,莫令事不舉(成功)

觀:①因入京師,觀太學(遊學)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③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建築物的.一種)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看見)

⑤無嘗疑乎是,僅以蔣氏觀之,猶信(看)

施:①傍行八道,施關發機(設定)②靡計不施,迄無濟(施用施行)

致:①猶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用)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達) ③閒情逸致(情致,情趣)

6、知句式:

⑴判斷句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也”表判斷)

⑵被動句

舉孝廉不行(他被舉薦爲孝廉不去應薦)

連闢公府不就(他多次被公府徵召也不去就職。)

⑶賓語前置句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自從有書典記錄以來,不曾有過這種儀器。)

⑷狀語後置句

驗之以事

猶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⑸省略句

(張衡)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

諷議(於)左右

果地震(於)隴西

三、 問題設定:

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張衡的?文章記敘的重點是什麼?(採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結構。)(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明確:⑴文章從三個方面寫張衡:第一部分(第1段)記敘張衡的學業、品德以及在文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第二部分(2——4段)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貢獻;第三部分(5——6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爲。

⑵記敘的重點是張衡在科學上的才能和貢獻。

2、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傑出才能表現在什麼地方?

(1) 張衡的高尚品德表現在:○1“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2“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不行、不就、不應。○3憂國憂民,作《二京賦》,收拿奸黨。

(2) 其“才”高於世表現在○1善屬文○2善機巧○3善數學○4善政事。

3、張衡爲什麼有如此的文學才華?(讓學生聯繫文章原句多角度探究問題原因。教師巧妙運用質疑導讀法,鼓勵學生將疑難問題分解成三個小問題,逐步啓發引導,讓學生學會聯繫文句自己組織答案。)

師問(1)張衡博通經典,才學非凡,在文章第一段找出相關語句,並概括說明其中原因。

生答:張衡“少善屬文”。

遊三輔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因———————————果

聯繫上下句道出各種原因

概括: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原因之一)

教師順勢引導啓發:(2)張衡成爲博學多才的偉人,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哪些原因?

生:“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學生查字典,疏通難點“從容淡靜”)不慌不忙,鎮靜,淡泊寧靜。

譯文註釋爲:舉止穩重,神態淡泊寧靜。

啓發(3)有哪些句子爲“從容淡靜”作了註解?

生:“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累召不應”“衡不慕當世”

概括:謙遜持重,鄙視名利。(原因之二)

生:“精思博會,十年乃成”“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

“言甚詳明”。

概括:執着專一,治學嚴謹。(原因之三)

4、引導學生自讀第四段,給“員、尊、飾、形、首、隱、際、所在”等詞作注,要求學生參照課下注釋逐字逐句翻譯,同學以個人思考爲主,然後討論交流共性的疑難詞句,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

本小節不足二百字,是如何介紹候風地動儀的?概括要點。(學生討論逐句概括) 同樣分解成兩個小問題:

⑴該段的語言有記敘有說明,分別指出。

生:從“陽嘉元年”到“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是說明性語言,以下爲記敘性語言。

⑵具體說出本文說明文字的說明順序。

明確:依據事物內在聯繫,簡明而具體地介紹了候風地動儀的製造和使用:

○1製作時間和儀器名稱。

○2儀器的材料、大小、形狀、裝飾。從外形介紹入手給人總體印象。

○3儀器的機關內外構造。說明內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龍的作用。

○4功能和作用。

○5儀器的效果。靈驗如神,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們對這個新儀器的認識過程。

○6交代儀器正式投入使用。(這一小段文字像一篇小型說明文,說明詳而不雜,有條不紊,形象具體,以致可以根據這個說明來複制候風地動儀。)

5、爲了表現張衡的政治才幹,作者寫了那兩件事?突出人物怎樣的性格?

生:一件就是交代《思玄賦》的由來,突出了張衡心思細密,小心謹慎。另一件就是寫張衡出任河間相時和姦黨鬥爭的事。

教師引導(1)“明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說明什麼?

生:說明張衡很聰明,很有政治才幹。

再引導(2)“上下肅然,稱爲政理”又說明了什麼呢?

生:說明張衡政績顯着,也反映了他爲民除害,深得人心。

四、 深入探究

1、郭沫若曾評價張衡“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讓學生課前可以上網蒐集資料,聯繫課文,以“我看張衡”爲題,各寫一篇讀後感,在班裏做一次三分鐘演講,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同學們先組內初評,然後各推薦一人上臺演講,各組競爭。

這樣從文字表達的角度進一步幫助鞏固閱讀成果的遷移訓練。

五、 疑難探究

1、除課文中介紹的事蹟外,同學們對張衡還有那些瞭解?

方法:將相關知識引入自學過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課前佈置預習:我瞭解的張衡情況。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有效資料,透過個人鑽研以及同學間的交流、切磋用自己的語言評價張衡是檢驗閱讀效果的較高層次的要求。討論交流是自學活動的主要方法。

六、課堂小結:學習文言文必須在落實字詞句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瞭解課文內容之後又反過來幫助我們識記文言詞句。這篇傳記僅以七百餘字就概括了張衡一生中善屬文、善機巧、善術學、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寫出了一個真實的人、偉大的人。課下熟讀課文並完成課後練習二翻譯練習。

七、作業

1、 完成課後練習二翻譯句子。

2、 梳理本文出現的通假字、多義詞、異義詞、活用詞、虛詞(乃、於)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並且稍作拓展。

八、板書設計

善屬文無驕尚之情不行

才高於世善機巧品德高尚從容淡靜不就

善術學(不慕當世)不應

善政事憂國憂民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

(1) 人物傳記的寫作要領。

(2) 作者選材組材的方法。

(3) 品味本文凝練平時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本文是一篇典型而又精彩的人物傳記,以詳實的文筆全面記述了張衡一生。描述了他在文學、科學、政治等領域的諸多才能。而且詳略得當,重點介紹了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其間貫穿了作者對張衡品行的由衷景仰之情。接下來我們就來探究作者是如何將一位博學多才、從容淡泊的文人學者形象展示給讀者的。

二、問題設定

1、 從傳記中可以看出張衡經歷了幾位皇帝?(學生總結,教師板書)

東漢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和帝——安帝——順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足

(由此看出人物傳記多按時間順序組材。本文在介紹人物時正是以時間爲經線,時間雖長,敘述的時間線索卻很清楚。)

2、 對於張衡的博學多才,傳記中是如何反映的?

生:突出科技成就,詳寫候風地動儀,文學成就及政治才幹較略。

教師小結人物傳記寫法:○1以時間爲序組材,概括人物一生。○2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安排得當。

3、語言凝練平實是本文的突出特點。請同學在文中找出這樣的句子或段落細細品味,然後與大家“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生:第四段,介紹地動儀的這段說明性文字就很精簡,不到兩百字,就詳盡介紹了地動儀的製造時間、材料、大小、形狀、內外結構、裝飾、功用等。比如在介紹結構特點時用“中”、“傍”、“外”、“下”四個方位詞爲序,便從裏到外,從上到下簡要而清楚地寫出了地動儀的構造特點。

生,補充一點:在描寫地動儀的形狀時用了一個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體,接着又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誇張描寫和“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的熱烈讚歎着力描寫了地動儀的準確無誤。

師評:這兩位同學都着眼於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的文學,談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評價有材料有觀點。回答思路清晰,語言上也做到了言簡意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屬文”四個字就說明了張衡具有先天的文學稟賦,而“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說明它注重社會實踐。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紮實的基礎,並不斷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經,貫六藝”而且還連用“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表現他不睦當時的高潔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幾句話就把一個德才兼備的學者形象勾勒出來,如在眼前。

師:這位同學的評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聲)

生:課文在介紹張衡的政治才幹時也是惜墨如金,“陰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表現了張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肅然、成爲政理”說明張衡政績顯着,也反映了他爲民除害,深得人心。簡短的幾句話卻寫出了一位真實可感,形神豐滿的廉吏。師:作者寫作時絕少用形容詞,儘量抓住史實,描繪是惜墨如金,沒有半句贅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將張衡一生中在諸多領域中的大師級交待得清楚詳明,有條不紊。

三、深入探究

1、 學習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啓示?下列課題僅供參考。

(1) 罕見的科聖——張衡。

(2) 張衡的成才之路。

(3) 張衡若在今天。

(4) 張衡的創造性思維。

四、疑難探究

1、 本文和《屈原列傳》相比,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見教參140頁)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結合課文的寫法,總結了人物傳記的寫法,希望同學們仔細體會,以便在今後的人物傳記寫作中借鑑。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曾經這樣說過。我們青年一代又該作何感想呢? 六、作業:

1、

結合課文,思考張衡一生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原因。

2、以“我能成爲第二個張衡嗎?”爲題,寫一篇讀後感。、

七、板書設計

人物傳記

以時間爲經

事蹟爲緯

以記敘爲主

介紹候風地動儀

又以說明爲主

詳略得宜

重點突出

人物形象特點鮮明

凝練平實

八、學科組長點評:這份教學設計既體現新課程改革要求,又能切合學生實際。特別是質疑導讀法的運用,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法,只要認真落實、長期實踐一定能夠切實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

九、教學反思

《張衡傳》教學反思

李家深高中張景剛

在本文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採用質疑導讀法,用來指導學生在自瀆實踐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從確定自讀目標、指點自讀門徑、授以自讀方法三個方面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不足之處在於:沒能真正找到語文學科文言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最佳結合點。

十、精彩片段(實錄)

正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張衡傳》精彩片段

語言凝練平實是本文的突出特點。請同學在文中找出這樣的句子或段落細細品味,然後與大家“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生:第四段,介紹地動儀的這段說明性文字就很精簡,不到兩百字,就詳盡介紹了地動儀的製造時間、材料、大小、形狀、內外結構、裝飾、功用等。比如在介紹結構特點時用“中”、“傍”、“外”、“下”四個方位詞爲序,便從裏到外,從上到下簡要而清楚地寫出了地動儀的構造特點。

生,補充一點:在描寫地動儀的形狀時用了一個比喻:“似酒尊”很形象很具體,接着又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誇張描寫和“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的熱烈讚歎着力描寫了地動儀的準確無誤。

師評:這兩位同學都着眼於介紹張衡的科學成就的文學,談了自己的感受和品味,評價有材料有觀點。回答思路清晰,語言上也做到了言簡意賅。

生:在第一段中,作者用“少善屬文”四個字就說明了張衡具有先天的文學稟賦,而“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說明它注重社會實踐。也正是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紮實的基礎,並不斷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經,貫六藝”而且還連用“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表現他不睦當時的高潔品德。作者只是寥寥幾句話就把一個德才兼備的學者形象勾勒出來,如在眼前。

師:這位同學的評述有的放矢,句句精彩(掌聲)

生:課文在介紹張衡的政治才幹時也是惜墨如金,“陰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表現了張衡的政治智慧,“上下肅然、成爲政理”說明張衡政績顯着,也反映了他爲民除害,深得人心。簡短的幾句話卻寫出了一位真實可感,形神豐滿的廉吏。 師:作者寫作時絕少用形容詞,儘量抓住史實,描繪是惜墨如金,沒有半句贅言。也唯其如此,才能將張衡一生中在諸多領域中的大師級交待得清楚詳明,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