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數學第五單元總複習教案設計

數學第五單元總複習教案設計

數學第五單元總複習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複習內容:

1。小數乘、除法的意義

2。運算定律、混合運算

3。多邊形的面積

4。簡易方程

5。應用題

複習要求:

透過總複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的。

複習重點:

1。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2。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解簡易方程。

4。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

複習安排:六課時

第二課時

複習內容: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總複習第5題,練習三十二第5~8題。)

複習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多邊形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繫,掌握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多邊形的面積。

複習重點: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複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邊長12釐米,這條底邊上的高是()釐米,面積是()平方釐米。

(2)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一個梯形的面積是()面積的()。

(3)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X高2,當上底等於零時,梯形變成(),這時面積=();當上底與下底相等時,梯形變成( )形,這時面積=()。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X。)、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2)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2平方釐米,與它等底等高酌三角形的面積是41平方釐米。()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是7釐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49平方釐米。()

(4)一個三角形底長3分米,高2分米。將這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3平方分米。()

(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則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2倍。()

(6)梯形的上底要比下底短。()

二、複習指導

1.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推導。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匯出來的?(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割補成一個長、寬分別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的長方形,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必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底邊上的高。)

(2)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它們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使學生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是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推匯出來的,要加深對這兩種圖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內在聯繫的認識。

2.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師出示P。136頁總複習的`第5題,請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後,指名學生說出計算結果,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58題。

第三課時

複習內容:簡易方程(總複習第6、7題,練習三十二第911題。)

複習要求: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用字母表示數,表示運算定律、計算公式和數量關係;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複習重點:解簡易方程。

複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填空。

(1)王師傅a天做m個零件,平均每天做()個,做一個零件要()天。

(2)17比a的3倍少多少,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3)商店運來18筐蘋果和x筐梨,每筐蘋果重a千克,每筐30千克。商店運來的水果和梨共重()千克。

(4)5a-3a+2a的結果是()。

2。判斷。

(1)3a+4b=7ab()

(2)23x=23x()

(3)22=22,33=33()

(4)5x=0不是方程。()

(5)長方形的周長是C米,長是a米,寬是(C-2a)米。()

(6)al0=lOa()

(7)種松樹a棵、柏樹b棵,種的松樹和柏樹是松樹的(a+b)a倍。()

(8)從15裏減去a與b的和,求差,用式子表示是15-a+b。()

(9)方程5-3。2=3x與方程5=3x-3。2的解是相同的。()

(10)35(x+5):35x+355()

二、複習指導

1.用字母表示數。

(1)師出示P。136頁總複習的第6題,請學生按照題目要求用字母表示。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

求工作總量C的公式:C=at

2。解簡易方程。

(1)師出示P。137頁第7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說一說:解簡易方程的依據是什麼?解簡易方程寫時應注意什麼?

使學生明確:解簡易方程都是依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阿關係。關鍵是弄清未知數在等式中相當於一個什麼數,然後再根據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求解。求出解以後,還要對求出的解進行檢驗,看是否符合題意。解簡易方程在書寫時應注意:首先在方程的左下方寫解字,未知數x寫在等號左邊,上下等號要對齊,不能連等。

3。列方程解文字題。

(1)師出示練習題,生獨立完成。

①8。5減去4個0。875的差,除以一個數,商是20,求這個數。

②比2。5的4倍少x的數是3,求x。

(2)生做完後,指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理解的。結合題目,教師說明:列方程解文字題,首先應設要求的數爲x,(題目中出現了未知數x的可以不寫,)再把文字敘述的形式翻譯成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即方程),題中怎樣敘述等式就怎樣寫,順序一般不要改動。列出方程後,按簡易方程的解法求出解來。

三、課堂練習:練習三十二第9~11題。

第四課時

複習內容:應用題(總複習第8~10題,練習三十二第12題。)

複習要求:使學生掌握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正確地分析應用題中數量間的關係,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複習重點: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

複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答: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什麼?

先讓學生多說一說,然後教師板書:

1.弄清題意,並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分析題中數量間的關係,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後算什麼;

3.確定每一步怎樣算,列出算式,並且算出得數;

4.進行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

二、複習指導

1.分析數量關係,用不同的思路解答應用題。

師出示總複習第9題。

(1)指名學生讀題,並說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請學生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題。

(3)學生做完後,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

解法一:72+7232

解法二:723(3+2)

2.複習行程問題。

教師出示總複習的第10題。

指名學生讀題,並說出第(1)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麼,然後讓學生做第(1)、(2)題。

學生做完後,教師啓發學生回答:解答第(2)題,需要哪些條件?第(2)題與第(1)題有什麼關係?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使學生明確第(2)題是求每輛車各行駛了多少千米,知道了每輛車的速度,還要知道行駛的時間,所以要把第(1)題的問題作爲第(2)題的條件。

大部分學生可能是用每輛車的速度乘以時間來求出每輛車行駛的路程。如果有些學生先求出一輛車行駛的路程,再用兩地的距離減去這輛車行駛的路程,求出另一輛車行駛的路程,這種算法也是可以的。要鼓勵學生靈活地應用各種方法解題。

問: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找出第(3)題的條件?怎樣能很快地算出甲車比乙車少行多少千米?啓發學生說出利用第(2)題算出的乙車行的距離減去甲車行的距離,就可以直接求出來。如果有學生用兩車的速度差乘以時間,這種算法也是可以的。

第(4)題,要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解題。330-(34+32)2。5和(34+32)(5-2。5)這兩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第(5)題,讓學生想一想,求兩地距離,需要知道什麼條件,能

不能在前幾道題中找到這些條件。使學生明確需要知道速度和時間,速度是已知的,時間在第(1)題中已經求出來了。讓學生編完題後,再列式解答。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1215題。

第五課時

複習內容:列方程解應用題(總複習的第11、12題,練習三十二第16~19題。)

複習要求:使學生能正確地分析應用題中數量間的最基本的相等關係,恰當地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應用題。能根據應用題中數量關係的特點,靈活地選擇解題方法。

複習重點:根據應用題中數量關係的特點,靈活地選擇解題方法。

複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總複習第11題。

說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它與算術方法解應用題有什麼不同?

先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然後教師補充。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並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它與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區別:在算術解法中,爲了求出未知數,需要把已知數集中起來加以分析,找出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聯繫,未知數不參加列式。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可以讓未知數和已知數處於相同的地位,按照題中敘述的等量關係,直接參加列式運算,直接地反映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特別是在算術中需要逆解的題,用列方程來解往往比較容易。

二、複習指導

1.總複習第12題。

指名學生讀題後,教師不限定解題方法,讓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做完後,教師請用方程解的同學說一說解題過程,再請用算術方法解的同學說一說解題思路和步驟,然後請學生比較一下,這道題用哪種方法解答更簡便一些。

使學生認識到,在解答應用題時,如果題中沒有限定用什麼方法解答,就可以選用比較簡便的方法來解答應用題。

2.練習三十二第1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做完後,再指名讓學生說出題目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以及所列的方程。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

解題方法一:

大象體重37。5+12=鯨的體重

x噸162噸

方程式:37。5x+12=162

解題方法二:

大象體重37。5=鯨的體重-12

x噸162噸

方程式:37。5x=162-12

解題方法三:

鯨的體重-大象體重37。5=12

162噸x噸

方程式:162-37。5x=12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1719題。

第六課時

練習內容:綜合練習(練習三十二第2029題和思考題。)

練習要求:透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練習重點:計算的速度、正確率以及解題方法的靈活運用。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三十二第20題。(口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訂正時,指名算得比較快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練習三十二第2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規定做題時間,瞭解有多少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做完,並達到要求。看一看有多少學生沒做完或做完了但錯誤率超出了要求。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對於有錯誤的同學要讓他們知道是怎麼錯的。

二、指導練習

1.練習三十二第2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做完後,指名學生說解題方法,集體訂正。

這道應用題有兩種解法:一種是先求出原來做1800套制服的布有多少米,再求現在可以做多少套;另一種是先求.現在做1800套制服比原來共有布多少米,省下的這些布現在還能做多少套,再加上1800套,就是現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法一:3。81800(3。8-0。2)=1900(套)

解法二:0。21800(3。8-0。2)+18叩:1900(套)

2.練習三十二第27題。

可以這樣思考:實際提前5天完成任務,那麼原計劃5天要修的可以平均分到前面(20-5)天中去修,所以45(20-5)就是原計劃5天要修的米數,從而可以求出每天要修的米數是:45(20-5)5=135(米)。

3.練習三十二第28題。

這一題中條件和問題的單位不統一,要注意統一單位。在求出了300穴水稻的佔地面積後,要把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再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長方形的長,即可求出長方形的寬。

綜合算式:(3300100)3.6=2。5(米)

4.練習三十二第29題。

玉米地的形狀是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組合而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是相等的。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加上三角形的面積,就可以求出玉米地的面積。

綜合算式:7520+75242=2400(平方米)

5.思考題(1)。

此題與教材第63頁思考題的思路一致,所不同的是先要求出隊伍的長。隊伍的長是:(3462-1)0。5=86(米)。排頭兩人上橋到排尾兩個人離橋共需要的時間是:(889+86)65=15(分)。

6.思考題(2)。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實際動手用四張數字卡片擺一擺。答案是:這樣組成的能被2整除的數有6個:12、32、42、14、24、34。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指導他們尋找解答這種題目的規律。根據題目要求,要找的是能被2整除的兩位數。因此,根據能被2整除的數的規律,只能把2或4這兩張卡片放在個位上。當2放在個位上時,組成的兩位數有3個:12、32、42;當4放在個位上時,組成的兩位數有3個:14、24、34。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22~2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