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說課稿1.41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神祕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藍色的海水中生長着花紋漂亮、形狀多樣的魚類,它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對象之一。本課就設計了“對稱剪刻、遊戲活動、繪畫表現”三個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感受、表現魚和海洋生物的形狀特徵和海底世界的各種色彩變化,從而瞭解對稱和不對稱之間的區別,並在創作表現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象。

2、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海底世界》是一節集欣賞設計、造型表現、合作探索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剪刀等工具進行作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的知識,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摺紙、剪紙方法。本節課正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折、畫、剪、粘等方法來進行創作,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3.課時安排: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本課的知識容量,我把前兩個活動“用對稱剪法剪紙魚、剪手擺魚”作爲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活動三“用繪畫的形式展示海底世界”爲第二課時的內容。我現在做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兩個活動。

4、本課的教學目標:

我根據美術課標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瞭解魚的基本特徵和形狀,並能畫、剪各式各樣的魚。

(2)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掌握基本的繪製方法。

過程與方法:新課標強調,掌握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探究過程,選擇的過程,製造的過程,是學生形成基本美術素養、創新精神以及逐步形成正確世界觀的過程。這節課就是讓學生親歷觀察,嘗試自己探究,動手製作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魚,經歷親自動手的過程,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感受創作表現的成功。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在集體活動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的良好品質,提高觀察、想象、探究、聯想的能力,培養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操。

教學重點:用對稱法剪刻各式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繪製魚的不同形狀以及使用剪刀、刻刀剪出魚形和花紋。

二、教 法:在教學本課時,我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把握“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理念,運用

1、情境體驗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地探究與發現,並用啓迪、暗示、設疑、點撥、講解示範等方式,展示學習全過程,充分發揮師生間的互動作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努力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與和諧的教學氛圍。

2、激勵評價法 評價時遵循“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教學理念,採用多維和多級的評價方式,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幫助每個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學 法

1、自主探究法 這是提高學生內驅力的有效方法。 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透過欣賞、感受、觀察、體驗、發現、對話、思考、討論、嘗試以及表現等活動,體會到了美術學習的樂趣,發展了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了設計意識與創新精神,陶冶了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2、互助學習法 讓同伴之間典型帶動,互助合作,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具、學具:,我根據學生以形象爲主的思維特點,準備了幾種海洋魚成品以及半成品,繪製了《海底世界》掛圖;爲讓學生自主探究,還給每組準備了2份魚的模型,裝進信封中。同時準備視頻儀、剪刀、刻刀、膠水等工具,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視覺效果,爲紮實掌握技能提供條件。 學生自備彩紙和舊掛曆紙數張以及剪刀、刻刀、膠水等工具。

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經驗形成的過程,它指向經驗的產生,又是經驗得以生成的情境。因此,教學過程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反思,推動學生髮展的過程。教學實施中,我本着“以學定教”的課程教學過程觀,運用“作品引入感知美-----剪刻創作表現美——課堂延伸創造美”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成爲合作、探究、表現的主體,成爲美的創造者。

(一)作品引入 感知美

1播放課件,展示海底魚類讓學生欣賞。提問:看到這各種各樣的魚兒你想向大家說些什麼?

2.談話交流

(1)談收穫。

(2)教師評價學生的表現後小結:大海真是一個色彩斑斕,充滿生命活力和神祕色彩的世界,當你看到這麼美的世界時,你不想把它描繪出來嗎? 現在老師就把這海底世界請到咱們教室,(出示海底世界圖,激發審美期待)你發現這海底還缺點什麼?今天,咱們就用自己的雙手,來裝扮這海底世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美的事物總是給人以嚮往與憧憬。當看到千姿百態的小精靈魚兒以及色彩斑斕的植物時,無不被鮮活的生靈所感染,所震撼,無不渴望進入那神奇的海底,觸摸海的脈搏。激發起探究的興趣和動手製作的衝動,爲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奠定了情感基礎。)

()剪刻創作 表現美

1、學習剪紙魚

談話:海底世界這麼豐富多彩,我們先做什麼呢?

板書:剪魚

⑴ 檢查材料及工具準備情況

談話:要想剪一條漂亮的魚該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你準備好了嗎?

根據學生的準備情況,教師把自己多準備的補充給學生。

⑵ 觀察模型,分析魚形及製作步驟和方法

談話:“小魚兒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早就跑到大家的課桌上的信封裏了!開啟看看。我們要剪出魚的哪幾部分呢? 要想順利剪出漂亮的魚兒需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呢?”然後讓學生合作觀察探討,教師提示學生爲了觀察得更仔細可以把作品拆開、合併反覆研究。最後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幫學生梳理魚形特點,總結制作過程並板書:

對摺-----畫------剪

⑶教師重點引導點撥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①爲什麼要對摺?瞭解對稱形和不對稱形的區別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老師做小結:“看,(出示剪好的形狀對稱的小魚)象這樣兩邊大小,形狀一樣的物體屬於對稱形,剪時,先對摺是個好辦法,這樣省時省力,剪出的魚兒才美麗大方。觀察一下,圖上這幾條魚哪些是對稱的,哪些是不對稱的?”

②在哪邊畫,畫什麼?瞭解魚的多樣性,避免錯剪。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因勢利導:“剛纔我們已經瞭解了魚的形狀,你可知道,全世界有2萬多種魚兒呢,畫圖案時,你大膽想象一下,心目中最美的魚兒長的什麼樣,把它畫下來,這一步可決定你剪的魚兒是否漂亮。在哪邊起筆魚兒纔不會被剪碎?”邊說邊演示繪製時要在不開口的一邊起筆,這樣才能保證把小魚剪成功。

③剪刻時你能提醒大家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教師提醒:小魚兒的衣服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刻刀刻;用刻刀時應該墊上墊板,以防損傷課桌;剪刻時要均勻用力,不要傷到手。

設計意圖:形象的作品最能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衝擊學生的視覺效果,因此,學生欣賞模型魚時也會興趣盎然,產生動手製作的慾望。製作的過程及方法都是讓學生去發現,去總結。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我的發現得到大家的認可,我的存在很重要。再加上教師的及時性評價,讓他們體味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先生拿做來教方爲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爲實學.)

⑷學生剪刻 教師指導

儘管透過觀察和點撥理清了剪刻的步驟及方法,但鑑於目前學生動手操作少的特點,剪刻的過程仍是教學的難點。在剪刻過程中我採用典型帶動、互助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實踐,即教師在巡迴指導過程中隨時找出操作熟練的學生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的繪製及剪刻進行幫扶。

⑸評魚賞魚 分享快樂

展示成果是學生獲得最大滿足的過程。爲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我採用三個步驟:展魚-----擺魚-----評魚。

展魚 是每位同學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組內進行展示,並儘可能的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

擺魚 是每個小組選擇有特點的作品擺在老師繪製好的海底世界圖上,剩餘的作品各小組可在課桌上擺出一幅海底世界魚兒嬉戲的場景。讓孩子們給親手剪刻的魚兒選擇一個舒適的家。

評魚 是讓學生對黑板上的作品和各小組的作品進行互評、自評、師生評。剪的那條魚最漂亮,色彩選擇是否合適,形狀姿態是否生動,剪刻的是否精緻,你認爲怎樣改進可能更好一些等方面進行品評。在品評的過程中一方面創造美,感受美,另一方面讓學生展現自我,分享快樂。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透過作品的展示、品評,既提高了審美能力,又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表現欲。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們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勞動中體驗到感受到自己的榮譽、自尊,能爲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2、製作手擺魚,體驗動態美

這一環節既是製作的繼續,又是課堂的高潮。爲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同學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親自剪出那麼美的魚兒,看,真正成了魚的海洋,成了充滿生命力的世界,還真感謝你們這些小巧手,創造了這麼令人心動的作品。你能想出什麼辦法讓魚兒遊動起來?”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深入,將活動推向高潮。

(1)演示 老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出示事先備好的手擺魚讓學生演示。

(2)製作 觀察成品,放手讓學生製作,教師講解注意事項,重點是三個方面:A對摺後要畫整條魚的形狀;B剪出的魚形比手要大;C粘和時魚尾不要粘在一起。

(3)表演 用手中的魚編演海底世界的趣味故事。

當學生還沉浸在自己創作的成果中,我因勢利導:看,一條條活潑可愛的小魚遊得可真快樂,有的像在尋找媽媽,有的像在遊玩,有的像在捉迷藏,大家何不編演一個小故事,讓你的魚兒玩得更有趣?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演得生動形象?誰歡迎老師加入你們的行列。趕快行動吧!

(4)評價 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談話:“哪個小組最先展示自己的成果呢?其他同學當好小觀衆、小評委,我們還要選出今天的‘表演獎’‘口才獎’‘創新獎’‘小巧手’呢!”然後師生共同在海底世界這個大背景下表演節目。評價時學生先對自己今天的表現進行自評,並說出該獲得的獎項,也可自己命名;然後再評價他人的表現。教師綜合各組成員的表現進行點評激勵,延續他們的創造熱情。

設計意圖: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應視爲一種文化學習。這一環節,師生共創濃郁的文化情境,創設有聲有色的美術課堂,用畫面,用語言,用音樂,激起學生創造的火花,推起學生愛護美、呵護美的波瀾。)

()課堂延伸 創造美

1、談話:“今天的課咱們把海底世界搬到了課堂上,下課以後就得把它搬走。你想搬到哪裏去呢?”

教師在肯定學生想法的基礎上提議: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走廊的牆壁上,讓其他同學也能欣賞到海底世界的美麗景色;

大家可以把海底世界搬到你的臥室裏,讓海底的魚兒與你一同入夢。

2、“除了用剪刻的方法外你還能想出哪些方法來表現海底世界?”

那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來創造海底世界的美麗吧!

3、課堂寄語:

同學們:你的智慧就在你的手指尖上。讓我們充分利用美術課堂給我們這雙小手賦予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記住:一點點時間+一點點創意=無窮無盡的快樂、美麗、溫馨,並讓我們珍惜呵護這美麗的家園,熱愛神奇的大自然。

4、溫馨提示課下請同學們小心收拾好工具,把製作材料裝進方便袋,增強學生愛護教室環境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設計意圖: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發展學生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能力。此環節的設計,就爲學生的自由呼吸和翱翔創設了一片碧草藍天。)

六、板書

本節課把《海底世界》圖張貼在黑板的正中作爲板書的主體,增強學生的視覺效果,讓他們在豐富圖畫的基礎上充分感受海底世界的多姿多彩。製作魚的步驟在一側板書,便於學生掌握製作的過程。整個版面既簡潔明快,又突出主題,既加深學生的記憶,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以上幾個環節只是活動開始前的周密設計,但師生互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着活動的不斷開展,新的目標將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將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我會用十二分的耐心和愛心,努力給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多姿多彩,充滿樂趣的課堂!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生活中冷色》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想想、畫畫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點和所表達的感受。認識色彩冷暖的相對性。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正確運用冷色調畫一幅畫,初步瞭解冷色調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知道冷色調所表達的感受,提高色彩審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畫、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激趣匯入

首先我讓學生欣賞一段音樂,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學生帶入音樂的世界中,讓學生體會音樂帶來的色彩感覺,爲後面設計冷色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生活中的冷色。

2、引導啓發

瞭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啓發瞭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先感受什麼是冷色,然後尋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透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然後我設計了一個小測試,讓學生自己區分冷暖色,以此來引出色彩的相對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試着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上到這裏學生都會有一點疲勞的感覺,注意力開始分散,所有我隨之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學生自己判斷畫面的冷暖,也以此來檢測學生的學生情況。在這些畫中我有意選擇了幾幅冷暖色兼具的畫,引導學生探討冷色調畫中有暖色出現,有什麼作用?然後就是畫法的不同表現,嘗試不同的畫法,體會不同造型特點的樂趣。

3、大膽創作

設計一個情境,爲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符合本課的要求。在整堂課中,播放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4、展示 交流 評價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交流評價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爲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爲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5、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與家人共同分享。

總之本節課透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各種造型,理解彩燈的審美性和實用性。

2、體會彩燈增添節日氣氛的情趣,漂亮的彩燈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3、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小組爲單位準備彩色紙、卡紙、竹篾、膠水、水筆、金色的錫箔紙等。

2、教師準備一些彩燈圖片及一些製作彩燈的實物材料。

三、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分小組,並確立組長,統一小組意見。

2、匯入:

扎糊是 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廣泛用於彩燈、風箏等工藝品的製作,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用扎糊的方法制作一個彩燈。板書課題:第8課 扎扎糊糊

3、新授。

(一)欣賞扎糊的彩燈的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見到過 扎糊的彩燈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彩燈的世界。

教師逐張出示彩燈的圖片,你們可要看清楚了哦:我們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你喜歡哪種呢?

(二)並列放置彩燈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的同時說說喜歡哪種,並說說理由

(三)扎糊的製作演示

⑴師:下面我先要講解扎糊的基本步驟

設計樣式----扎骨架----裱糊彩紙----剪紙貼花或是繪彩裝飾

⑵演示製作魚燈的步驟

①將一個竹篾彎成圓形,用繩固定住接口處

②在彩紙上畫出一條魚的形狀不能小於竹圓的大小

③用膠水將竹圓粘在魚形彩紙的背面,再用同樣的方法制作一個同樣的魚形,魚的表面用金色的錫箔紙進行裝飾

④將兩條紙魚的一端粘好,另一端用一張小卡紙連接固定,並留出空間

(四)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製作前先讓學生看看以前畫過的彩燈圖,如小雞,小兔,桃子等,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並大膽想象

四、作品評比。

教師將學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表揚有創意、有特色的作品,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

五、課後拓展。

平時多注意觀察,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什麼民間藝術的存在?(剪紙什麼的)

六、課程結束。

教師引導學生把熱烈的掌聲送給製作出最優秀作品的同學,結束本課。

《扎扎糊糊》課後反思

本節課我認爲成功的是:我能夠緊緊抓住教學重點,並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選擇了難度一般的彩燈來進行製作,親自示範製作過程,耐心指導學生製作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本節課也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課堂上示範製作彩燈的過程稍顯仔細使課堂時間把握不夠準確,有點拖堂。今後,我會努力鍛鍊自己,改掉不足,積極吸取其他教豐富的課改經驗,努力充實自己,爭取在以後的課堂上,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新穎的泥名片》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對作品、媒材、工具、製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學生初步對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2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製作泥名片的意義,形成用泥設計、制作文字和圖形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泥名片,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1、瞭解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和文字裝飾。

2、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會表達、學會交往。

教學難點是:製作得新穎,生動,作品美觀,富於個性。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2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爲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學生自我介紹。

2、引出課題。

3、教師出示自己的泥名片,感受泥名片的新穎之處,欣賞名片。

4、出示課題。

(二)、欣賞分析。

1、透過分析老師的名片,瞭解名片的組成部分。

2、瞭解更多的名片造型,開闊學生眼界。

(1)欣賞名片,總結特點。

(2)放手討論探究,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問,並自己解決。掌握製作方法。引導學生解決:

a 、這些名片是用什麼來裝飾的?裝飾的方法除了用橡皮泥粘,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藉助哪些工具?(還可以用壓、印的方式,尋找身邊的工具,請學生示範)

b、底板的形狀可以怎樣做?不同顏色的底板是怎樣做的?(教師發給學生各種形狀的卡紙底板,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底板進行製作。同時示範在卡紙底板上製作泥底板的過程,可採用搓、壓等方式。)

c、名字用什麼方式來製作?應注意什麼?(不要太粗了)

d、製作步驟:底板——名字——裝飾。

e、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小結:

這些同學的泥名片顏色鮮豔,形狀各異,圖案豐富,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品展示。

1、師:你學會了自己設計名片,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認識新朋友。(請學生拿着自己的名片來介紹)

2、活動:找朋友。

師:在找朋友的活動中你欣賞了很多新穎的名片,你最喜歡誰的?說說他的名片好在哪裏?

3、總結:同學們的名片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給了我們美的享受,我們生活中還有很的美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吧!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泥名片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

(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新穎的泥名片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透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5

繞繞塗塗是專爲一年級學生而設的線條練習課,目的是訓練手的表達能力,控制能力與眼的觀察能力,它使孩子們空間的,動作的體驗與平面的模擬的描繪緊密的結合,巧妙的轉換,使兒童充分感受到線與形的關係,這一課首先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形狀,然後用線條表現形,激發學生對不同形體事物的感受,掌握繞塗的方法,表達出自己對形體的理解。根據以上要求,我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啓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塗繞出物體的形狀。

3、體驗塗繞的樂趣,激發繪畫熱情。

爲了讓學生從小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孩子從小學會觀察,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1、積極運用線條進行作業,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線條畫的特點,繞的方法。

2、爲了讓孩子們能夠畫出具有特點的作品。

3、大膽落筆,逐漸形成自己對物體形的感受能力。

教學環節

我設計從觀察------記憶------想象這一過程

1、 我在講臺上用繞的方法繞出了蝴蝶和蜻蜓,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醒大家,我們小朋友也有一雙巧巧手,能不能以線條的形式表現一幅作品?

2、我拿出實物-----菠蘿讓學生觀察,並在黑板上用塗繞的方法將菠蘿畫出來,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

3、 再次出示一些實物,並聯想到生活中一些其他的物體讓生動手繞一繞,塗一塗.並根據不同的學生分層次佈置作業。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十二生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五年級下冊教材的內容,這是一節工藝製作課,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教材的要求是:用彩泥製作十二生肖。也可以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我根據教材要求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用彩泥製作十二生肖。第二課時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這裏,我將第二課時內容作爲我的說課內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剪紙或拼貼製作,不僅是讓學生們接觸傳統剪紙方法,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誇張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等能力,在學習中體會手能創造美的樂趣,用剪紙或用拼貼的方法表現十二生肖,將童稚娛樂活動融於美術學習活動中,做到在玩中學,在玩中創造,寓教於樂。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既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又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爲本節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認知領域:

1、透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有關知識,在製作拼貼十二生肖的過程中,學習變形、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

2、學習紙條造型的方法,透過教學,把握用紙條造型的方法,能生動地拼貼生肖圖。

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以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用拼貼的造型方法,製作出自己喜愛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四、教學難點。

把握紙質造型的技巧,拼貼平整、牢固。

教具預備:彩色水筆、卡紙、鉛筆、彩紙、刀片。

五、教法、學法

爲了真正讓美術課活起來,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及思維特點,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我預備採用“直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啓發式教學”以及“示範教學法”。在學生的學法指導上我採用“觀察法、討論法,操作法,欣賞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我還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學生,透過這些教法、學法,指導學生用紙條拼貼的造型方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愛好,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更增強美術課的綜合性和個性化特點。學生們透過學習,製作出自己喜愛或自己的生肖造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教學流程

(一)、謎語先導,目標定向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我在教學用謎語匯入“一人有一個,你有我有大家有,全班有幾個?正確一計算,只有十二個。”同學們你們猜一下,這是什麼?(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集中學生的留意力,使學生對這節課佈滿好奇心。)

在學生回答“是十二生肖”後,我告訴學生:

“這是生肖,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生肖,像老師我就是屬——鼠,而小朋友們是屬什麼呢?(由此引出板書——十二生肖)

接着,讓學生交流十二生肖的 排列順序:現在有誰能告訴老師十二生肖的是怎麼樣的?(這裏可以給學生適當的提示:比如像老鼠排第一,牛反而排在後面……)

再出示十二生肖的彩泥製作作品,讓學生辨認十二生肖。

最後師生合作,動手排列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龍 6、蛇 7、馬 8、羊 9、猴 10、雞 11、狗 12、豬

(二)、聽講故事,竟猜生肖

我透過講一個貪財的知縣老爺在自己夫人生日和自己生日時,要手下送禮的故事,讓學生猜猜知縣老爺的生肖和他夫人的生肖。(在此插入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新知識,並會牢記本堂新課內容。)

(三)、演示創作,明確方法

1、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自己最喜歡的生肖。在動手做之前,請學生看一幅畫。(在黑板上出示十二生肖的製作範畫,這樣能讓學生更直接地知道自己本堂課要做什麼,並且能引起他們製作十二生肖的慾望。)思考回答,有誰能知道老師這幅畫是怎樣做成?

2、在學生明白是用紙貼上去的後,讓學生明白製作步驟: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在此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糾正並進行總結板書。)

(板書:步驟:一、選畫;二、在卡紙板上畫稿;三、剪綵紙; 四、粘貼 )

3、在黑板上演示製作過程,並簡單說明每一個步驟,指出特殊該留意的地方。透過現場演示,能讓學生更直接地接受所學內容,更輕易把握製作技法,並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接受把握製作技法。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還充分考慮到學生參與的“面”與“度”,透過讓學生自己回憶、感受,再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夠動手、動腦、動口,相信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個性能得到張揚,能力也能得到極大提高。

( 四)、指導製作 培養能力 。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的課堂教學纔是成功的教學,我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拼貼比賽,拼貼自己最喜歡的十二生肖,看哪一組做得又快又好。透過比賽,使整堂課的教學形散神聚,學生的情感也在教師一步一步引導中、學習活動一步一步拓展中得到昇華。

( 五)、品評欣賞 培養情趣。

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自己組的最佳設計作品,教師做小結性講評。爲了能讓美術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除了精心設計匯入和各種教學活動外,在評價過程中我首先讓設計者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製作經驗,發表自己對作品的看法,讓每個學生都成爲主動參與者,這樣既使美術教學與生活融合,也能讓學生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喜歡美術課。

(六)、總結:

1、總結學習情況。

2、佈置課外作業。

利用課外時間,拼貼全家人的生肖圖有順序地掛在房間裏。

(這節課我充分利用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去挖掘、去體會,並以鼓勵爲主要方式,讓學生布滿信心與自信,更有愛好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七、板書設計

好的教學板書的效果是衆所周知的,教學板書各有不同的作用,我設計本節課的板書 是爲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把握用紙條造型的方法,能生動地拼貼生肖圖。因此,我的板書是 :

十二生肖

排列順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龍 6、蛇 7、馬 8、羊 9、猴 10、雞 11、狗 12、豬

製作步驟:

1、選畫;

2、畫稿;

3、剪綵紙;

4、粘貼

小學五年級美術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十課《風的魅力》,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課要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八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風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屬於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

領域。

教材的要求是引導學生認識風能,運用各種材料加工出風力玩具。在製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

本課是一節集欣賞性、科學性、創造性、樂趣性於一體的美術課。根據教材要求,本課用一個課時教學。

二、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精神和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2、過程方法目標:運用各種材料加工出風力玩具。

3、情感態度目標:在製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屬於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本節課的設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

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難點是:運用各種材料加工出風力玩具。

五、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爲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我將運用直觀教學法、示範教學法、啓發教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採用欣賞法、觀察法、操作法、體驗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六、說教具學具準備:

爲了使學生能成功的製作風箏,我準備了以下

教具:多媒體資料、老師和學生風箏作品等。

學具:紙、細竹條、彩紙、細線、剪刀等。

七、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設計實施本課教學。

(一)、體驗活動,匯入新課

1、展示同學們帶來的會飛的玩具——風車、各式各樣的紙飛機、飛碟等。

請同學們現場演示一番,學生會爭相演示,會飛的玩具成爲課堂的景觀。

經過體驗,讓同學們說說它們爲什麼能飛起來呢?小組討論得出是風能的作用。

及時補充風能是空氣中水平流動的氣流,由於空氣有一定的質量,因而流動時必然有一定的能量,這就是風能。

2、引導學生說說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如風能發電,風帆助航,風車提水,風力致熱等等,風能在給人類帶來好處的同時,還會帶來一些災難,如龍捲風、颶風等,我們應該合理利用強大的風能,爲人類造福。

引出本課課題《風的魅力》。

(本環節讓學生透過玩會飛的玩具,體驗風的作用,引出本課。本環節用時4分鐘)

(二)、設定情境,探究學習

1、首先播放山東濰坊風箏節視頻,讓學生置身風箏節,感受風箏節盛況和放飛風箏的樂趣。

再請一位同學根據課前收集到的風箏節資料進行解說:

濰坊是風箏的發祥地,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濰坊國際風箏節,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

在濰坊風箏博物館——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專業博物館——陳列展出,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2、問題:同學們放過風箏嗎?——放過

製作過風箏嗎?——沒有。

3、技法點擊:(板書步驟)

多媒體演示製作風箏的步驟:

1 將竹條綁紮成十字形

2 用兩根竹條做斜杆,用薄紙蒙在骨架上

3 用一根線拴在橫杆和豎杆的交叉點上,另一根拴在下端

4 美化風箏

(本環節透過觀看濰坊風箏節視頻,使學生身臨其境。並且以學生自己當解說,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對風箏有了更多的瞭解。透過現場示範製作步驟,使學生明確製作方法。)

(三)、學生創作,老師輔導

先請同學們欣賞別班同學的作品,並提議用和他們比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讓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集體討論創作構思,根據各自帶來的材料,進行製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並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

(四)、體驗放飛,總結經驗

製作完成後,風箏帶領同學們到學校操場,進行試飛活動。

有的小組的風箏不僅製作漂亮,而且飛的很好,有的小組的風箏可能會飛不起來。大家一起幫他們查找原因,並及時調整。

然後讓同學們集體選出最喜歡的風箏作品,並說出爲什麼喜歡,並從中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造型獎以及最佳工藝獎等。然後,讓製作者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製作經驗,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成爲主動參與者,也能讓學生對這堂美術課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歡美術課。

最後教師做小結性講評,回顧本課所學知識,並肯定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生活中也要多動手,勤動腦,享受生活的樂趣。

(本環節首先讓學生透過放飛自己製作的風箏,體驗風能的作用,並感受成功的快樂。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開展學生互評和自評,促進他們的交流學習。)

(五)、課後拓展

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風能玩具。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樹葉粘貼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在四年級上學期安排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部分教材要求貼出形象生動的小動物,是樹葉粘貼畫中最接進兒童生活的內容。樹葉粘貼畫說課稿就是這樣來的。樹葉粘貼畫說課稿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根據想象,有步驟的貼好動物畫。

教學目標: (1)掌握樹葉粘貼畫的方法。(2)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3)透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法:

美術教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透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說學法: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採用如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課件——動物世界、膠水、漿糊、剪刀、樹葉、範畫、投影片等。

四、說教學程序:

爲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設計教學程序的: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上課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好,今天我帶來許多小動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長的什麼樣?”接着播放多媒體課件——————《動物世界》。教師在學生看完錄象後,學生可以提問:你們看見了哪能小動物呀?它們長得什麼樣呢?學生不難回答:長腿的駝鳥、長脖子的長頸鹿,有胖乎乎的大熊貓等。

這樣的開頭,使學生熟悉動物的外形特徵,激發學生表現動物的創作慾望,爲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接着,教師拿出範圖——————《兩條魚》,並提問:我們這裏有小動物,同學們看是什麼呢?學生說,兩條金魚。然後,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髮現金魚是由不同樹葉拼成的,從而匯入新課,到了秋天,我們經常可以隨地撿到樹上落下的樹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樹葉粘貼畫。

板書課題:樹葉粘貼畫———————《動物》,這樣匯入,給學生一種自然、貼切的感覺。

(2)、分部講授新課:

學生在第一環節中產生對樹葉粘貼畫的極大興趣,處於最佳學習狀態,這時教師將範圖出示在黑板上,進行新授,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a、 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想動物”想想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麼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隻孔雀,教師引導:剛纔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後,還想一想,拼一隻怎樣的姿態,在幹什麼呢?匯入下一步:

c、 擺——————姿態

根據尾巴的樣子可以想象出,這是一隻正在開屏的孔雀,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圖。

接着,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形態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這是粘貼畫的最後一步。

這時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迴輔導。

大約十幾分鍾後,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針對作品情況進行評比,教師可以這樣說:“好,比賽結束,下面我們要評出優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師生共同評出佳作,並給他們一個“金葉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發現學習和美育相融,是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五、說板書: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圖、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小鳥的家》是人教版第5冊第6課。本課教材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用粉畫顏料、吹塑紙等多種材料和拓印的手段,讓學生體驗造型的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粉印版畫是用不透明的粉質顏料來套印版畫,顏色厚重,具有較強的覆蓋性,因此在印刷時可以先印重色,後印淺色。在講到畫面色彩搭配時,提醒學生回憶第8課“風景色彩畫”中講到的“色彩的明度對比和冷暖對比”。粉印版畫學生從沒接觸過,而本課後面“快樂的小鳥”、“有趣的臉譜”、“美麗的瓶花”這幾節課又都是屬於版畫類(有脫膠版畫和吹塑紙版畫),那麼,要上好這一節課就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這是一節“承前啓後”的課。而教參中本課只設1課時,我認爲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根據學情的需要,我把它改爲2個課時。

根據《課標》提出的目標,本課教材的特點,聯繫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思維的特點,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 知識目標:讓學生關注小鳥和它的家,並能學會用粉印版畫的方法表現他們。

2、 能力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透過開放式的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3、 情感目標:透過欣賞小鳥的錄象,感受母愛的偉大,感受祖國大自然的美,從而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透過粉印版畫的製作,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美感及與生活美之間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粉印版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粉印版畫的方法把小鳥的結構形態及鳥窩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

二、 說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採取了情境法、啓發式教學法、賞析教學法、演示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爲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透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 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訊技術,創設融形、聲、畫爲一體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則只在關鍵之處作出精要的點撥或總結。這樣,學生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導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因此,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3.賞析教學法:賞析、品味祖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三、 說學法

1.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則誘發探索。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等,啓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 自學嘗試法: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一個人如果不具備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那麼他將再也無法生存和發展,更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說,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粉印版畫的製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說說、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 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及善於與人合作的精神。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協作關係,集衆人之智慧取長補短,是跨世紀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鑑。

四、 說教學程序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貫徹落實課程標準,我按照審美激趣、賞析探究、練習感悟、評價提高四個環節來設計這節課;還根據學情,將學生分爲8個組,每組6—7人,設有一個小組長。組長負責做好小組記錄和記分工作。下課前,將小組的分數統計,得分高的組會得到大家的表揚。

(一) 審美激趣

1、 創設情境:在輕音樂聲中,我讓學生輕輕的閉上眼睛,接着把音樂換成森林裏鳥鳴的樂曲。“讓我們用心來感覺,用耳朵去“看”,呆會兒,請大家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

2、 在音樂漸漸的由小變大時,我也讓學生漫漫的睜開眼睛。這時學生也七嘴八舌的說開了:看到了小鳥、森林、天空等。

板書課題:小鳥的家

3、 教師引導提問:播放有關小鳥生活記錄的課件,適時的放一些特寫鏡頭讓學生觀察,並不時的問學生:你看到了什麼?這小鳥的嘴是怎樣的?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組內討論並回答,小組長作好記錄。(引導學生從外形、羽毛、色彩、鳥窩等去觀察、討論)

4、 引導學生聯繫自然科知識,分析小鳥與森林的關係(食物鏈之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 賞析探究

1、欣賞幾幅有關小鳥的家的美術作品(課件演示),讓學生分辨作品的種類(國畫、油畫、剪紙、粉印版畫)及不同的構圖所帶來的形式美感,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對作品的感受。

2、指出粉印版畫這幅作品(每個小組中都有一幅,便於學生觀察)問學生: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引導學生在紙上試一試,找出正確的製作步驟。

3、小組內試着合作一張粉印版畫,注意表現出小鳥的神態特徵、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色彩的冷暖對比、鳥窩的多種表現形式。

(三) 練習感悟

每人制作一張粉印版畫的作品,引導學生注意用各種線條來表現鳥窩的機理效果。不斷的運用一些鼓勵性及強的語言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此時,教師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

(四) 評價提高

將學生作業全部在黑板上展貼,學生之間互評,引導學生從色彩、構圖、小鳥形態、等方面去評價。

(五) 評選出本課優秀小組及先進個人

(1)在音樂聲中,學生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引起學生們情感上的反響和共鳴。學生愉快的心情馬上高漲起來。

(2)電腦多媒體的優勢在於視聽結合、聲圖並茂。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持續長久。

(3)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習慣的培養,鼓勵獨到性和多樣性,教師不是把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問題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啓發學生自己思考去得出結論。

(4)綜合自然科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增強其環保意識。

(5)初步感知作品藝術美與生活美,激起學生藝術表現的慾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6)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深入感知階段,強調感悟和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在感悟中愛美、審美的情趣。

(8)使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品、審,發現自己與他人作品中的閃光點,提高他們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9)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

五、 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要突出 “美”的原則,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力求簡潔、形象,並充分體現課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