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說課稿2.75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接下來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我對本課的認識和設想。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是人教版思品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中的第二框的內容。

從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來看,前面兩課着重讓學生明白人貴有自尊自信,爲完善自我,還須走自立之路。本框題又是前一個框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的邏輯發展。前一個框題我們是對自立的含義、表現以及意義的理論學習,那麼這節課就是方法論的學習,引導學生如何自立,同時這一框題也爲下一課《人生當自強》的知識學習和行爲實踐作了有力的準備,因爲只有自立的人才能自強,因此本節課從內容的整合上看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從知識學習上看能夠幫助學生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其次,從現實的教育角度來講,我們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自立自強,但是,僅只有這個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才行,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爲真正自立的人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將要學習和探究的問題,因此,本課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2.教學目標:

設立依據: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本課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 結合七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不能一味依賴,中學生需要學會自主,走向自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認知目標:瞭解依賴的危害,懂得自立的方法

(3)能力目標 :初步形成自立的能力,增強合作、探究活動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按照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結合如今學生的生活實際如:自己無法自主學習,缺乏生活獨立意識等,將以下知識設定爲本課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自立能力的方法, 依賴思想的危害

(2)教學難點:正確認識自立不是拒絕幫助

二、說學情

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思想發展還不成熟,不能夠獨立的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對成年人的依賴成分依然很大。一方面,很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過於溺愛滋生了孩子們拒絕長大的心理;另一方面,家長常常根據自己的認識設計孩子的活動,不給孩子創造獨立解決問題的環境,從而剝奪了他們自我發展的機會,使他們缺乏獨立性,不會處理問題。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也想爲自己作主,這時不具備自立的能力的他們就陷入到了矛盾之中,因此,需要老師在此時給予必要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三、說教法

1、設定教學方法的依據

關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指出:要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據此設定如下教學方法:

2、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1)直觀演示法―――透過對相關圖片和視頻的直觀演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情境式教學―――透過設定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 透過學生真實的感悟,生成認識

(3)活動探究式―――引導學生透過參與活動的方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思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教學手段

手段:採用多媒體直觀教學

目的:從直觀角度入手便於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 說學法

理論依據:根據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以及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教學理念,講求理論聯繫實際,本着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的思路,將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放在首位,使其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具體學法指導及目的:

自主探究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思考評價法:動腦動口相結合,自覺生成認識

理論聯繫實際法:理論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理論指導實踐

四、說流程

教學過程

(一) 視頻匯入

《我的大學之告別依賴(一)》

設計意圖:透過生活中故事,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現代社會如此多的大學生無法正常規劃自己的生活?透過學生思考討論得出想要的結論——依賴。這樣的匯入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他人的故事中生成自我優越意識,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直奔主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二)講授新課

1.方式:以活動爲主線,以情境爲核心,結合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按照情境發展展開討論分析,逐級分層講授本課內容。

3.運用直觀演示法與情景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突破本節課的重點,依賴的危害,自立的方法

運用活動探究式教學化解本節課的難點內容,自立並不是拒絕幫助,本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設計此項活動,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分析解決問題。

1.情境(1) 高才生的致命傷——依賴的危害

2.視頻播放:我的大學(二)——要自立先自主

3.自立豈止說說而已 ——多實踐多鍛鍊 自立的方法:

4.視頻播放:沙漠中的狐狸

5.活動設計:你來問我來答——依賴不是拒絕幫助

2. 目的:

a透過情境設計貼近生活,容易引起學生共鳴。

b活動及劇情使學生表現欲增強一種自我優秀意識形成,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c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用辨證的方法去認識問題,引導學生處理好自立與幫助,自立與自主的關係

在這裏,我要特別指出的是在突破本課重難點上我的一些認識

突破重點:主要透過視頻播放沙漠中的狐狸以及當今中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景,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從人與動物的雙層出髮指出自立需要從小做起,多實踐多鍛鍊,進而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破重點。

化解難點:主要採用情景式和探究活動式展開教學,學生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進行充分的探究,生成自我認識,產生自我優秀意識,以及運用質疑的方式加以必要的引導,以追問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化解本課難點,使學生懂得依賴思想的危害以及依靠不是拒絕幫助。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立,自立不是拒絕幫助,依賴不是依靠。相比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的我們,長輩的閱歷豐富,看問題比較全面,他們的意見可以作爲我們的參考。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被人的幫助,但是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必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四)小結

在本課的總結過程中,我準對學生進行整體宏觀的引導,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回顧整理本節課內容。並及時進行人生觀教育,使學生們認識到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課堂實戰”

輔以必要的習題加以鞏固本節課知識,解決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思想品德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六)作業佈置

結合本節課內容,請學生們規劃出“我的大學……”

(七)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注重直觀系統適時的體現教材的知識點,利於學生理解掌握。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一、 不能在依賴

1、自立≠拒絕幫助

2、依賴的危害

二、自立與自主告別依賴的表現——獨立生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三、多實踐多鍛鍊

1、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2、在實踐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五、說效果預測

以學生自主分析討論爲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思考,聯繫生活實際和學生的親身經歷,結合教材,理解和運用教材的觀點,思考、踐行並自覺生成認識,這樣能夠很好的達到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教學目標。同時在上課過程中由於學生活動及發表觀點的時候較多,由於學生的思想還不是相當的成熟,爲了避免出現偏差教師應適時給予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當然在學生中所體現出來的新的正確的觀點,我也可以更好的加以利用,開發成創新的教學資源,以此鼓勵學生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並可以隨時調控教學秩序,把握教學節奏,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總之這節課我都是以活動爲線索,以思考爲核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爲目的,把時間放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鑽研,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由樂學,到會學,最終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設想和認識,還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2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十九課,屬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單元)的一篇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設想,說教學程序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寫了《燭之武退秦師》、《勾踐滅吳》、《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秋水》等古典散文的名篇。這些語言生動形象,精僻而富有特色,故事情節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與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透過自已比美這件日常小事設喻,使齊王廣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設喻,由已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明確鄒忌勸說藝術,及齊王納諫而使得國勢強盛的意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從一箇中心出發,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圍繞一個範疇,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本單元持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爲:

知識目標:

① 掌據文中的重點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 瞭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能力目標

① 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方言實詞的意義的能力。

②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較高的語言素養。

方法目標

學習敘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藝術手法,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 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除敝的歷史意義和今天借鑑的現實意義。

(三)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特殊名式現象。把握文字詳略處理,諷喻說理的特點。

(四) 教學難點

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一)、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並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

(二)、討論點撥法

從不同角度設疑,巧設疑,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髮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把握課文內涵。

(三)、情景激勵法、比較法、分析法、詮釋法、循序漸進法

針對重、難點,把課文分爲三部分,逐個層次分析,使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三、 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使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學生學法重點應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而整體把握課文時,可採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比較、仿寫法等。

四、說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並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

本課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遇有不通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或查找資料、請教老師,以完成學習、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師生交流探討。在課堂中,將課文的方法目標、能力目標及課文的重難點有機地結合起來,透過“引用典故,解題匯入”、“理解內容,探究寫法”

、“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分別從內容、結構、寫法、思想意義等方面給予分析,在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引用典故,複習匯入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你們可曾瞭解“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故事呢?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故事結果“百官荒廢,諸候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幕”。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今天我們將要繼續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是指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設計意圖: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匯入,請同學們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對題目的這個“兼語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習,整體感知

(一)學生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採用奇特的“三疊式結構”手法來表達文中主要內容的關鍵語句。(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納諫的三賞;納賞後齊國的三變。)

在內容上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琅琅上口。

(二)課文中的“比”

①類比、喻比(如:以“家事”比“國事”,私,畏,求)

② 詳比、略比(如:“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 側比、正比(如:“三問三答”側面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設計說明:“一字經緯式”的教學方法,加深對課文理解由點及面,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分析人物,互助探究,拓展遷移

① 結合課文,分析鄒忌人物形象,並讓學生思考,鄒忌是如何向齊王納諫。

② 分析齊王這一人物形象。齊王納諫效果怎樣?臣民怎麼進諫?

③ 總結,補充相關資料對比分析人物形象。

④ 請同學們談所瞭解到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⑤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應該怎樣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接受別人的意思。

(這一環節的設計:透過分析人物形象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並在拓展遷移中達到本課要達到的能力及方法目標。在互動中進往創作探究性學習。)

(三)贈記名言,師生共勉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基礎上,引用名言以加以共勉)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①小結知識要點

②背誦課文

③ 課外閱讀《觸龍說趙太后》比校觸龍與鄒忌的講話藝術

(設計意圖:小結,是讓學生強化及複習課文內容,強化對重難點的消化,背誦課文是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學習本文寫作技巧和提高模仿能力。知識結構環環相接,透過比較,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辨析能力。)

六、板書設計

妻 私:偏愛讚揚

三問 三答 妾 畏:卑微畏怯 三賞 三變

客 有求:逢迎敷衍

三比 ①類比,喻比(以“家事”比“國事”)

②詳比、略比(“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側比、正比(如“鄒忌比美”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5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起採集民族之花》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同有一個家》主題1《走進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小課題。縱觀本冊教材,上一個單元已經爲學生介紹了祖國的基本概況,學生已經從歷史和地理等方面瞭解到了祖國。三單元,設計兩個主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由於學生在匯入課《走進民族大家庭》裏已經瞭解到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分佈在祖國各地。透過中國主要民族分佈圖,已經瞭解了有幾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以及18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因此,《一起採集民族之花》一課在本單元起着統領作用,使學生從整體感知,感受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俗,他們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學生們樂於合作交流,課上表現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十分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對了解各民族獨特的燦爛的文化也很感興趣。由於在匯入課《走進民族大家庭》一課中,學生已經瞭解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因此我在上課前就佈置作業讓學生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少數民族的資料,從他們的服飾特點、飲食習慣、風土人情、傳統節日、歷史故事等方面來收集。由於我校地區郊區,家裏有電腦並且能上網的學生寥寥無幾,因此在查閱資料這一塊,教師要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三、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課標》的解讀,認真研究本課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絢麗的民族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2能力目標:透過收集資料,瞭解各民族的特點,同時提高學生的`收集資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形成各民族間相互瞭解、相互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

四、教學重點

透過收集資料,瞭解各民族的特點,絢麗的民族文化。

五、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各民族間相互瞭解、相互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

六、說教法

教法要服務於學法,要體現和滲透學法。《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這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視頻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小組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鍛鍊的平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有所獲。

3、知識競賽,鞏固學習。在課堂中開展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4、學習民族語言。學生對新知識都有比較強的學習慾望,這樣設計讓學會感受少數民族的語言魅力。

5、暢談所想,迴歸主題。本課的難點是形成各民族間互相瞭解,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透過以上幾個活動的設定,讓學生在學習以後情感得到昇華,從自身出發,談談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不同的風俗習慣,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七、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透過分析本班學生情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成爲愉快的體驗成功的過程。

八、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本課難點,我設計出以下七個教學環節。

(一) 複習匯入

我採用複習舊知的方法開始這一課的學習,三個問題“我們國家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少數民族是多少?我國有幾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內容。人的記憶有一個漸漸遺忘的過程,鞏固舊知的形式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很好得帶領學生一起回顧舊知識,一方面檢測學生上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面也很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視頻激趣

《課標》中指出,課程資源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我給學生播放一段關於蒙古族的視頻,並配上蒙古族的歌曲,在學生觀看以前,給出明確的觀看要求,“邊看邊思考這是什麼民族,你對這個民族又哪些瞭解?”這樣充分的利用資源,小學生對音樂,圖片比較感興趣,這樣能使他們對少數民族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爲後面深入瞭解其他民族埋下了鋪墊。

(三) 暢談所知,瞭解風俗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課標》中指出“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民族的資料,然後先在小組內交流,再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在全班交流。交流的形式多樣,可以以文字配解說的形式,也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錄像歌曲的形式,爲全班同學展現。這個活動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善學,樂學,真正的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也體現了教學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透過這個活動,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除了學生小組展示的方式,教師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主要從學生沒有介紹到的方面去補充。

(四) 知識競賽,綜合提高

這一環節教師準備一些關於各民族的題,由學生搶答。這一活動再一次使學生了解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絢爛的民族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這一活動是對上一活動的鞏固與提升,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對少數民族的認識。由於是競賽的形式,學生參與的興趣應該比較濃厚,積極性較高。

(五) 我也學一句

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後,這一個環節學生應該更加喜歡。因爲本班的學生都是漢族人,學生也少有到外地旅遊的機會,因此,他們對學習其他語言應該比較感興趣。在學生了解了少數民族基本情況以後,再讓他們學習少數民族語言,讓他們感受少數民族語言的魅力。

(六) 暢談所想

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領略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那面對這些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呢?由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認識到應該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七)總結昇華

透過一節課的學習,老師要對本課內容進行一個總結,教師的總結要突出本課重點。最後,學生齊唱《愛我中華》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教學。選擇這首歌一方面因爲這首歌在匯入課裏學習過,另一方面,音樂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這首歌正唱出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情感,使感情得到昇華。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說明:感悟用智慧與心靈寫就的篇章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裏盡情飄擺,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着長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起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逢到這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飛天空的風箏……”

三十多年過去了,此情此景依然留在作者心中。讀完這篇文章,我也被文中的劉老師所深深的感動。《理想的風箏》這篇略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作者以學生的語氣,用樸實的語言描寫了一位殘疾老師的形象。文中的劉老師樂觀開朗、愛祖國、愛學生,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愛與執着的追求。

編者選編這篇課文,意在讓學生體會、學習劉老師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和頑強執着的精神,學習文中運用各方面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境界的表達方法。

爲很好地落實上述編者意圖,針對閱讀課文的特點,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爲:①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5個生字,瞭解課文主要內容;②過程和方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自主發現課文的敘述順序及從不同方面選取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③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瞭解課文透過哪方面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境界是本課教學之重點,而理解課題“理想的風箏”則是教學之難點。

二、教法學法:實踐自主互動平等對話的生命課堂

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一羣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喚醒、碰撞、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理想的風箏》一課,感情豐富細膩,文字簡潔明快,易於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適於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以自讀自悟,讀文悟情爲主,輔以小組合作探究。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引導者”,教學時,應遵循略讀課文特點,努力創設一種和文字相和諧的情境,用激勵性的語言誘發學生思維,用階梯式的環節推動課堂深入。在平等對話中充分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三、學程預設:分享精彩人生,叩響學生靈魂深處的感動

(一)故事匯入,激情鋪墊。

課前老師介紹聾啞舞蹈演員邰麗華的事蹟,並展示《雀之靈》、《千手觀音》等舞臺劇照,適時配以音樂渲染情境。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匯入:邰麗華用走出常人的毅力,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有一位年過半百的特殊的教師,用自己的行動締造出生命的尊嚴,演繹出一首完美的生命之歌,讓我們一起去分享這份堅定執着的生命歷程。教師相機揭題板書:理想的風箏

情景的渲染,感情的鋪墊,更容易讓學生從生活世界走向文字世界,滋生出對學習內容的期待,揭題板書水到渠成。

(二)檢查預習,順情引導。

課前,已經要求學生讀熟課文,此時老師透過言語誘發:看到一張張充滿自信的笑臉,可以肯定,你們一定進行了認真預習。現在誰能爲大家介紹主人公的特殊之處呢?

瞭解了主人公的身份,教師又順勢拋出這一問題:這篇文章又是透過哪些事情來表現這位特殊的劉老師的呢?這一環節,是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的反饋,也是對下一環節學習的自然匯入,在學生彙報交流時相機引導學生讀出文中有關句子,考察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讓學生明確本文寫的是一位左腿殘疾的老師,作者是從課上上課和課下放風箏兩個方面來寫的。幫助他們把握課文的主體內容,從感情上對劉老師有個初步印象。

(三)自主探究,感悟人格魅力。

1、自讀自悟,點滴傾吐。

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自己的老師,他的記憶中深烙上了老師的印象,;我們眼中看到的是一位身殘志堅的老師,心中激盪的又是怎樣的感情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到作者的文章中,去捕捉劉老師的生活鏡頭,去感悟劉老師的人格魅力。

在學生自主、自由、充分的讀書之後,將個人的體悟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體現“導”的價值,跟隨學生的發現去牽引指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引領學生傾吐胸臆,穿插合作朗讀體會朗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並適時板書:課上慷慨陳詞,跳躍旋轉,和藹可親;課下放風箏:稚氣純樸,生氣勃勃、頑強樂觀。不知不覺中走進劉老師的精神世界。

語文是用心靈感動心靈,用靈魂塑造靈魂,用智慧開啓智慧,用人格砥礪人格的語文。“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用心感悟,用情體驗,才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淨的底色。

2、厲練語言,真情告白

教師創設情境:在同學們的點滴傾吐中,平易近人的劉老師正拄着他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奔走、跳躍、旋轉,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劉老師說些什麼呢?

這一情境的設定,將讓學生一吐爲快。可以肯定,學生有了課文文字的依託,有了心靈的震撼,傾吐的將是劉老師的人格魅力,心中放飛的將是理想的風箏。課題“理想的風箏”的含義在此不講自明,本課教學難點也將迎刃而解。

3、有情賞讀,砥礪人格

導語:同學們,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進了劉老師,感悟到他的人格魅力,和作者產生了共鳴,就讓我們把心中的感受讀出來吧!你想讀什麼地方就讀什麼地方,想怎樣讀就怎樣讀!

“以情帶讀,讀中悟情”是閱讀教學的立身之本。“以情帶讀”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體驗、想象、靈性的情,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情。“有情賞讀”旨在引領學生回讀原文,把讀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學生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地讀課文,帶着自己的情感去體驗作品,與書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劉老師對人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和頑強執着的精神將透過有“情”朗讀在學生的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四)梳理全文,情感昇華

1、質疑激思,自主發現。

此處,教師安排一個質疑環節:“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學到這,同學們,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在學生的質疑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導疏理,把問題指向學習寫作方法的切入點:課文開頭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情景?爲什麼看到這種情景,作者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老師和他的風箏?作者爲什麼要選取對工作和對生活兩方面的事件來表現劉老師的精神貌?它們之間有何聯繫?在小組合作探究之後,學生便會發現:表面上看,劉老師是個愛放風箏、性格開朗的人,深入的想一想,又不僅僅如此,他不因自己的殘疾灰心喪志,或者怨天尤人,他甚至比一個健康者更有活力。將工作與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完美地凸現人物的人格魅力;也能理解到“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種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2、詩文薦賞,昇華情感。

課巳近尾聲,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散文詩《理想的風箏》,和着曼妙的音樂,與學生一起低呤淺唱:“天,瓦藍,瓦藍,理想的風箏隨風飄蕩,每一個風箏都寄託着一個夢想,飛向理想的天堂……”。有了這樣的氛圍,有了這樣的基調,孩子們就能充實地,自主地,舒展地,幸福地生活在課堂上,此時的課堂一定是一個智慧飛揚,情韻生輝的和諧境界。

結束語:

“一個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對生活有着那樣純樸、強烈的愛與所示追求,一個活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作爲劉老師的學生,作者是幸福的,同樣,我也願意把這種幸福傳遞給我的學生。教學的進程其實就是師生共同分享精神財富的過程,在分享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快樂,交流的愉悅,成長的幸福。

朋友,讓我們在心靈裏點亮幸福的燈盞,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實踐幸福的課堂,去譜寫理想的樂章。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操場上》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這是學生學完拼音後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第4課。本課有一幅表現操場上熱鬧的圖,6個表示體育運動的詞語和一首兒歌。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分體育活動,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我上的是第一課時,在這節課上,我安排的學習任務是認識14個生字,正確流利認讀詞語,朗讀兒歌。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本班差生較多,上課的效率較低。所以要想辦法,把他們引到課堂中來,引導他們主動來參與到學習中。

 三、說教法

1、根據插圖看圖說圖意,出現詞語,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指導識字。

2、認兒歌中的生字,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兒歌,畫出五個生字,在引導學生識字。

3、學兒歌時,各種形式讀兒歌,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

 四、說學法

學生藉助圖、藉助拼音學習詞語、生字、兒歌,感受運動的快樂。

五、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 。

2、正確流利認讀詞語,朗讀兒歌。

過程與方法

1、藉助課件,認識活動,認讀詞語,歸類識字。

2、藉助拼音,獨立閱讀,識記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讀文識字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感受運動的快樂。

 六、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讀6個詞語,識記14個生字,正確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牢記14個生字。

七、說教學準備

有關課件。生字卡片。

 八、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文

1、同學們,你們喜歡在操場上活動嗎?(喜歡)那你們來說說你們喜歡在操場上做哪些活動?(指名回答)看來同學們特別喜歡在操場上活動。可同學們知道嗎?和我們一樣喜歡在操場上活動的小朋友可多拉!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去操場上看看吧!出示課題 《操場上》

2、請同學們齊聲讀課題吧。《操場上》

 二、看圖學習六個詞語,九個生字。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引出詞語。

(1)、看,操場上多熱鬧啊!這些小朋友都在幹什麼呢?(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

(2)、練習說話。

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有的同學在( ) ,有的同學在 ( ),有的同學在( ) ,有的同學在( ),還有的同學在( )。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2、師課件逐個出示詞語讓生認讀。

(1)操場上有六個詞語寶寶,我們跟着一起讀讀吧!(學生跟着讀)

(2) 二人小組,藉助拼音、自主認讀。

(3) 開火車檢查讀詞情況。(出示課件,點擊詞語,學生讀詞語)

(4)各種形式讀。

3、師課件逐個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1)同學們,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從這些詞語寶寶中單拿出來你還認識嗎?

(2)二人小組,藉助拼音、自主認字。

(3)開火車檢查識字情況。(出示課件,點擊生字,學生讀生字)

4、歸類識字,複習提手旁和認識足字旁、口字旁兩個偏旁。

(1)、師出示三個字:打拔 拍。讓學生找出共同點,複習已學過的偏旁提手旁,做相應的動作說說爲什麼都帶提手旁。

(2)、說說還認識哪些帶有提手旁的字。

(3)、出示2個字:跳 跑 。讓學生做“跑”、“跳”的動作,找出這二個字的共同點,引出足字旁。與足字做比較,引出口字旁。

(4)、出示課件開小火車讀這六個動詞,再全班齊讀。

(5)、學習生字“球”。用組詞的方法記“步”和“高”兩個字。(猜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擺中央,下面一扇門,門裏張着嘴。)

 三、學兒歌

(一)、 初學兒歌

1、今天我們學的詞語寶寶都是從操場上來的,這裏有一首兒歌也是從操場上來的,有一個小朋友看到操場上熱鬧的情景,還把它編寫成了一首兒歌呢。想不想聽聽?(課件朗讀)

2、好聽嗎?想不想學?開啟課本自己借拼音讀一讀。

3、生自由讀、齊讀、各種形式讀。

 (二)、學習兒歌中的生字

前面我們認識了9個生字娃娃,還有5個生字娃娃藏在了兒歌裏,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好嗎?

1、課件—出示兒歌,聽兒歌,找生字娃娃。請同學們在自己書上兒歌中找出這5個生字,一邊找,一邊喊出他們的名字。

2、 和同桌交流,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3、開火車檢查識字情況。(出示課件,點擊生字,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讀兒歌(齊讀、指名讀)

2、學生說說,讀了這首兒歌你知道了些什麼?(讓學生明白,天天鍛鍊身體纔會健康。)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的收穫可大啦,大家認識了六個詞語寶寶,認識了14個生字寶寶,學習了兒歌,知道了只有天天鍛鍊,身體纔會更健康。現在,又下課了,趕緊到操場上去做自己喜歡的活動吧!

 板書設計:

4、操場上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提手旁)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足字旁) 足 口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打 拔 拍 跳 跑 踢


說課稿 篇6

教學內容:

我上的這課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中的乘法口訣中的一個內容。

教材分析:

教材透過“一個星期有幾天”的情境,引導學生獨立編制乘法口訣,在7的乘法口訣中,前6句是學過的,只有後3句是新的。

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獨立編制7的乘法口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會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

“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教材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在很多教師的潛意識裏,“口訣”只是單純爲“計算”而存在。於是“熟記口訣”和用口訣計算題目成了教師構建課堂的兩個核心視點,這樣一來,數學口訣服務於數學計算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作爲數學口訣本身所具有的知識體價值卻沒有引起注意。鑑於這一點,我在設計這一課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分組活動來體現乘法口訣的知識體價值。

整個課堂教學中,我編制了四個板塊。即“在探究規律中感知口訣,在自主合作中創編口訣,在解讀品味中感悟口訣,在多維運用中深化口訣”。

上課伊始,我安排學生坐8組,每組7人,坐好後,每組抽調1人上前,利用“拍手”、“學小狗叫”的遊戲複習6的乘法口訣,然後學生回座位,引出七的乘法口訣。同時,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情節,引導學生在故事氛圍中生成探究材料,進而在數學活動中感知口訣原型。

緊接着,我透過開展分組自編口訣,分組交流口訣,分組彙報口訣,評價修改口訣等數學活動,充分體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小組活動的目標不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是相互間實現資訊資源的整合、拓展和完善自我認知的過程。其精髓是透過生生互動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所以,小組活動的內容選擇要具有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而且小組活動應考慮到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成員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因此,在分組活動時,我特意安排學生寫口訣、編口訣、交流口訣、彙報口訣,從而讓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透過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

然後,我根據學生對乘法口訣感悟的差異性着力引導學生觀察口訣的隱含規律,親自體驗誦記、交流口訣的記憶竅門等途徑增進這學生對乘法口訣的個性化理解。

最後,我設計了一組口訣運用的題目,遠及古代,計算唐詩字數,近到當前,計算一週喝水杯數,計算瓢蟲背上的黑點數,這樣讓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現實色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得數學教學不再是蒼白的說教,而是主體反思。整堂課基本能按自己的設計意圖完成教學任務。

最後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真心誠意的給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得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