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音樂說課稿4篇

說課稿1.3W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說課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說課稿4篇

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音樂第六冊第四課<音樂會>裏的一首歌《我是小音樂家》。

2、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樂家》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

歌詞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美好的願望和共同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爲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

3、教學目標

①透過聽,唱《我是小音樂家》感受音樂的表現力,瞭解“吉他、提琴、法國號”幾種樂器的音色,及幾個地區所在的國家。

②引導學生唱準歌詞的弱位起唱;掌握八分休止符。

③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發揮想象,自編歌詞。

4、教學重點

準確完整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樂家》。

5、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自編歌詞。

二、說學法

1、綜合運用示範法、講解法、聽唱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主動性。

3、以正確的範唱和伴奏,用藝術形象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的美,使之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說學法

本課主要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瞭解"吉他、提琴、法國號”幾種樂器的形狀,音色和倫敦、柏林、巴黎及歌地區所在的國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並在教學中領會到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就必須好好學習文化課,長大了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服務於社會。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匯入<討論"說說自己的理想”>

這個環節使學生透過實現自己的理想,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從小好好學習長大有真本領,有了真本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了理想才能服務於社會。

第二環節:聆聽範唱

教師放錄音範唱,請同學們注意聽,然後告訴老師歌詞唱了些什麼?教師課再用手風琴伴奏範唱一次。

採用聆聽範唱可使學生熟悉旋律,瞭解歌詞的內容與情感,爲後面的學唱和表演打下基礎。

第三環節:學習歌曲《我是小音樂家》

1、瞭解相關文化知識

板書:英國→倫敦;德國→柏林;法國→法國號;

吉他→彈奏;提琴→拉奏;法國號→吹奏;

2、歌曲歡快、活潑、速度較快,弱起節拍貫穿全曲,演唱時尤其注意弱起節怕(每句開頭)

3、用聽唱法,分段學唱,在學習中插入八分休止符,讓學生能在歌曲中感受其效果。

4、跟着老師的琴聲完整演唱多遍。

5、自編歌詞、

老師指導學生,模仿歌曲中的歌詞,發揮想象編寫新的歌詞,並唱出、

第四環節:小結、

採用這一環節,可概括本節的主要內容、總結一節的情況,表揚表現較好的同學,要求學生以後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服務於社會、

音樂說課稿 篇2

課題:歌曲《葦葉船》

資源簡介:

葦葉船出自於湖南文藝出版社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十一課

教材分析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中秋、除夕之夜,漂泊異鄉的遊子們特別盼望歡聚和團圓,思念之情猶爲強烈。音樂最能抒發情感。湘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十一課就以“團圓”爲主題。《葦葉船》表現了大陸與臺灣的小朋友手牽手共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心願,讓學生從體驗“根相連”的情感。歌曲旋律簡單,歌詞通俗樸實,爲了讓歌詞更流暢,可引導學生改動歌詞“夢裏我們把手牽”。

一、教學目標:

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葦葉船》,透過學唱歌曲,體驗大陸與臺灣小朋友手牽手,盼望祖國早日團圓的深切感情。

二、教學過程 :

1.上課前學生聽音樂走進教室。

[設計意圖:從一首歡快的音樂入手,讓學生的情緒自然融入到音樂課堂中,爲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2.唱《摺紙船》

(意圖:結合三年級已學過的一首盼臺歸的歌曲相結合,引入到今天的新歌學習,因爲兩首歌曲有個共同點就是盼臺歸)

3、出示中國地圖,學生找出臺灣的位置。

(利用地圖則使學生對臺灣的認識更形象、更具體。)

4、朗誦歌詞——爲歌曲演唱做好情感鋪墊。

5.模唱旋律,強調聲音位置,爲演唱好歌曲做準備。

6.分角色演唱。(貼切體驗兩岸人民相思情)

三、拓展欣賞《那不勒斯舞曲》(淡化傳統教學模式,感受音樂旋律線條美,情境美,開闊學生思維)

四、學生在《大中國》的歌曲聲中走出教室情感延伸,昇華了本課德育主題主題。

設計理念:

新課程體系強調,音樂教育應具有發展性,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摒棄傳統的封閉式課堂。要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具有開放性,既要關注知識技能目標,更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葦葉船》這首歌曲以通俗的語言講述了大陸與臺灣的小朋友手牽手共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心願。歌曲旋律簡單樸實,意境深遠,歌詞“河流歸大海,葦葉根相連”很好地表達了“臺灣是祖國的一部分,臺灣與大陸根相連”的深刻內涵。

音樂說課稿 篇3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

教學目標

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我們的田野》。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手風琴

 教學重點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我們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

《我們的田野》由管樺作詞、張文綱作曲。張文綱是我國的作曲家,創作了四百多首音樂作品。1953年他與詞作家管樺合作創作了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們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歌曲一經演唱便很快的流傳開來,久唱不衰,深受人們喜愛。還別選入“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是一首非常優秀的兒童歌曲。

歌詞好像一幅優美的圖畫,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音樂更是別具特色,詞曲珠聯璧合,成爲兒童歌曲創作的一個典範。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單樂段歌曲又不規則的三個樂句組成(5+6+6),旋律優美、流暢。全曲共有六處弱起小節,其中兩處是在強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即好像是流淌的河水,又好像是連綿不斷的羣山,使人產生美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

1.發聲練習

2.聽錄音,感受音樂的情緒

3.學生學唱歌曲

(1)跟隨老師學唱

(2)再演唱時要注意六處弱起小節

(3)在演唱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糾正錯誤的地方

(4)採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領唱加合唱、分組唱、獨唱等。)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手非常美麗的歌曲,使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秋天到了,同學們在閒暇時仔細觀察一下,北方秋天的田野是什麼樣的。

四、課後反思

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小動物們唱歌》是九年義務教育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音樂中的動物們”中的一節歌表演課,它是一首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個小節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於學生識記。歌曲中採用了動物們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們歡快的心情同時分辨聲音的強弱。爲今後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從而達到第三單元的單元總要求:透過歌表演、音樂活動、唱歌等多種藝術形式,理解並感受人與動物們之間的密切關係,豐富學生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們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表現、創造等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體驗學唱、表演、實踐、審美中進行簡單的歌詞或動作的創編。

根據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所熟悉的動物們叫聲,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2、學唱歌曲《小動物們唱歌》,並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歌詞和動作創編。

3、透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係,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學生的感受、鑑賞以及創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要結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爲:

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並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出來。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頭飾、實物投影、彩紙等。

二、說教法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爲主。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發學生以最大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學習與活動各個環節。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匯入法。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於是一開始我便採用“情境匯入法”,爲學生創設一個“動物們園”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覺。

2、遊戲互動法。課堂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沉悶的課堂氣氛必將導致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採用“遊戲互動法”便能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樂於參與,樂於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審美體驗。

3、直觀教學法。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較爲薄弱,課堂上過多講解與說辭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思想。所以,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動物們頭飾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直觀中領會、強化、提升。

三、說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爲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新理念。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徵,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於學習、樂於參與。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小動物們唱歌》的直播直播現場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律動)。

首先,我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用樹、動物們娃娃,彩色紙等在教室中創設了一個“動物們園”的情景。然後教師扮演小兔子,隨着《小兔子乖乖》的音樂,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跳走進教室。透過這樣一個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爲下面樂於參與全過程學習做好鋪墊。

(二)、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聲音的強弱。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等特點,我設計了猜一猜遊戲,比一比誰的耳朵靈的活動。透過播放各種動物們的叫聲,每次播放是以兩組動物們爲一組,強弱關係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獅子——小雞

引導學生聆聽,並模仿,從中進行比較兩種聲音的強弱。學生在玩中感受了聲音的強弱,自然地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三)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聲音的強弱。讓學生說自己熟悉的聲音,便是把音樂教學跟她(他)與社會生活緊密融合。

(四)新歌教學。

1、展示大歌單。一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出示大歌單,有助於學生初步更加直觀的瞭解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2、播放錄音。感受與鑑賞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學生養成喜歡傾聽的好習慣。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聽到了什麼?或者透過聆聽,你知道了什麼?

3、教師範唱。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雙簧遊戲,教師有表情的`自彈自唱,要求學生 根據老師的演唱裝嘴型(張口默唱) 。這樣既加深了師生互動的目的,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喜愛。

4、模唱旋律。也就是唱一唱歌譜,在這一環節,我採用小動物們的叫聲“喵” “汪” 或者 “啦”來模唱旋律。改變了傳統的一句一句的、單調的跟唱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小學一年級還不要求學生去認識學會旋律的音名和唱名。

5、朗讀歌詞。在學生熟悉和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後,朗讀歌詞就顯得極爲重要了。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讀歌詞,既加強了歌曲的節奏訓練,又爲學生能大聲的、流暢的、字正腔圓的演唱歌曲做下了鋪墊。

6、教唱歌詞。這個環節我採用低年級學生最實用、最直觀的聽唱法來教唱歌詞。學生在模唱了旋律、朗讀了歌詞之後,唱會歌詞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這個環節還要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的姿勢。比如擡頭、挺胸面帶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的處理。學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後,我再根據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強弱、以及用什麼樣的情感去表現歌曲。用自己的歌聲去打動別人。

8、創新。《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了“鼓勵學生創造”的理念。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創作環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演唱”“伴奏”“表演”“創編”等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學習,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張揚個性發展。

9、表演。讓學生把他們小組的創作表演出來。老師進行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評出“小小創作獎”、“大大方方獎”獎品貼額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10、音樂中深透德育教育。以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動物們園”中歡快地唱歌,快樂地跳舞,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從而無形中初步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於樂。

(結束語)整堂課,我力求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景,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愉快的學習,盡情的表演創造,身心都有一種“美”的感受。

整堂課,我儘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用自己的肢體去表演,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翱翔。

標籤:說課稿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