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運用資訊技術打造魅力英語課堂

運用資訊技術打造魅力英語課堂

運用資訊技術打造魅力英語課堂

平頂山市六中 王 丹

內容提要:本文從“運用資訊技術,爲匯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運用資訊技術,展示課堂教學結構與過程,優化學生思維”、 “運用資訊技術,能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等六個方面,論述了資訊技術作爲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的優越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合理巧妙運用資訊技術,就一定能更好地爲英語教學服務,打造魅力英語課堂。

關鍵詞:資訊技術 激發興趣 營造氛圍 形象生動 魅力課堂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習科目,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往往侷限在單純的教師講解和聽錄音上,而作爲學習主體的學生卻因此失去了實踐和鍛鍊的機會。英語課堂教學資源嚴重匱乏造成語言環境與生活環境脫節,於是產生了聾啞英語。現代資訊技術的介入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爲學習者提供全方位學習的交互環境,打造魅力英語課堂教學,綜合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因此,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應用資訊技術來優化英語課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資訊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把資訊技術融入到中學英語教學中。

一.運用資訊技術,爲匯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鍾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塊磁鐵一樣牢牢吸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的求知慾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課堂教學中,運用資訊技術,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爲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如:我在仁愛版九年級下冊講有關星座知識時,先用多媒體放映星座圖,並介紹學生所熟悉的明星的星座,一開始,學生就被這些鮮活的畫面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並由這些圖片逐漸變化而深思,引導學生用英語說出這些星座以及每個星座所代表的人的特性。整堂課,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沒有一個學生偷懶打瞌睡,尤其是說到自己的星座和特性時,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所採取的導語設計也不同,不管採取哪種方式,都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爲一堂課做好一個開始。

二、運用資訊技術,展示課堂教學結構與過程,優化學生思維  

現代資訊技術能系統地將文字、圖片、聲音和圖象直觀地展現出來,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形象,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識的認知活動中去。使得他們的認知活動從文字走向圖象、從無聲走向有聲、從單調走向多彩、從單一走向多元,由此產生豐富的內心體驗,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深刻性和多向性。運用這一技術,形成了程序性教學,構建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在此過程中,除了善於啓發學生思維,教師還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學11-20之間的數字時,就把這些數字根據它們的讀音規律讓學生進行歸類,然後利用我們前面所學的0-10以內的數及句型What's…and…?圍繞一個數字,四人一組討論,說一說這個數字可以由哪些數字組成。同一個數字有了這麼多精彩的答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各抒己見,不僅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而且起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作用。讓他們在快樂中接受教育、在不斷探索中迸發創新意識,在實踐中滲透語言知識,讓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使他們腦子裏的感性知識多於理性知識,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這一過程的實現,就要充分發揮現代資訊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將枯燥字母的"形"用生動的畫面顯示出來、將抽象的語言材料與具體事物聯繫起來,幫助學生透過形象思維來領會語言知識,讓他們的語言與思維在現代資訊技術的輔助教學下更加具有立體性。

三.運用資訊技術,能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充分體現了多媒體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並茂的特點。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爲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我在“現在進行時的時態”教學時,用ppt呈現了大量的圖片,而且這些圖片都呈動態狀態出現在學生眼前,像“鳥兒正在飛,學生正在課堂上睡覺、吃東西”等圖片,這些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我忙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 now?”在講“過去進行時的時態”教學時,運用動畫Flash的形式,展示了昨天晚上班級某個學生在家裏做作業和看電視以及和家人共進晚餐的情景。當學生們看到這個學生後,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我緊接着問:“Tom was doing his homework at home at 8 yesterday evening.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紛紛舉手,課堂氣氛變得很活潑,語法難點迎刃而解。可見,運用資訊技術講解知識點尤其是大家感覺枯燥的語法,能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無味的東西變得有趣,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收效甚佳。

四、運用資訊技術,讓生活走進英語課堂

英語源於生活,是生活中人際交流的重要工具。爲了讓學生學有用的英語,運用多媒體,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並架起橋樑,使英語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英語。如:我在仁愛版七年級上冊講有關購物、就餐等這些貼近大家生活的對話時,除了拍攝與課文有關的對話錄像,還可以自編學生去超市購物,飯館就餐的對話小品。在具體教課前,先播放這段會話小品表演,學生們看到由自己熟悉的同學飾演的反映同學們日常生活的小品,極爲興奮。重播時,可將有關畫面定格,讓學生一一說出與畫面有關的句子,等第三次重播時只放畫面,不放聲音,由學生們一一說出錄像中的句子。最後請同學們模仿表演。用這種電教手段,可以把枯燥的文字加工成爲動態的視聽小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由對課文的機械記憶、半機械記憶過渡到知識的活用。 另外,我在教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訓練時,發現中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進行寫作的能力還比較低,在注重英語表達習慣的同時,往往還得求助於母語。因此,透過資訊技術,顯示生活中的幾幅圖畫或照片,先讓學生將從圖畫中獲取的資訊編成內容完整、意思連貫且容易用英語表達的小故事,互相表達、交流,明確具體內容和要點、具體事項和時間順序,選擇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語,按照文體和篇章要求組織完整的語篇,提高看圖會意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感到英語寫作和中文寫作是一樣的,都是寫生活。

五、運用資訊技術,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基於好氣心,以 問題 爲導向,在老師精心設計下學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爲核心的各種現代教育 媒體並把它們有機整合起來,具體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去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針對學習中的疑難,透過採用自主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探討,並對多種意見進行記錄、整理、分析 、歸納、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討論、探究,這既體現了“以學生的 發展 爲本”的教育思想,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如:我在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講環境污染時,透過對天氣的學習,學生已瞭解到了這一方面的知識,能用簡單的句子描述有關天氣現象。爲了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由於人爲因素而造成的天氣現象,並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結合學生實際,我從地理教材中透過掃描儀獲取了兩幅圖片:酸雨圖和沙塵暴圖。兩幅圖都配有動畫,展示它們出現的過程。課上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人類活動對天氣的影響 , 研究解決環境污染的有效辦法,試圖用英語寫成短文,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運用資訊技術,查找學習資料。

英語的教學不僅在課堂,更在課外獲取更多的網絡學習資源。透過引導學生課前上網查找資料,讓學生預習相關知識,爲課堂的學習儲備學科資料,以此彌補課堂教學在時間,內容上的侷限性,從而達到課內外學科知識互補性的積極作用。如:我在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講有關節日這一單元中,中西方國家的節日有很多,對於中國的一些節日同學們是再熟悉不過了。但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同學們僅對聖誕節比較瞭解,所以當我提到西方的萬聖節(俗稱鬼節)這個節日時,學生們充滿好奇,於是課前我要求學生們上網查找關於萬聖節的資料。課堂上,學生們帶來了自己查閱的網絡學習資料,“萬聖節是在10月31日…”“人們在那一天會帶着鬼的面具,穿上鬼的戲服,舉行化妝晚會,用南瓜做成鬼的頭部,裏面放上蠟燭,微弱的燭光透過南瓜的眼睛孔,鼻孔,嘴巴,形成令人驚恐的鬼光。”“小孩子們帶着面具挨家挨戶要糖果,或做惡作劇…晚上,人們講鬼的故事,算命…”學生們對萬聖節已有充分的瞭解,也滿懷興致,在課堂中,透過大家踊躍地發言,整個課堂彷彿也置於其境中一般,營造了真實的氛圍,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學習詞彙如Halloween(萬聖節),Happy Halloween!(萬聖節快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把資訊技術融入到英語課堂中去,發揮其主導作用,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英語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有得。在一定程度上,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達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增強了教學效果的目的。它給課堂教學改革開闢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我們只要積極不斷地研討、總結經驗和教訓 、合理正確地使用這一資訊技術,就一定能打造魅力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