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小學資訊技術翻轉課堂教學課件

篇一:小學資訊技術四年級《真情傳遞》翻轉課堂教學

小學資訊技術翻轉課堂教學課件

真情傳遞是本學期上網知識中比較重要的一節,電子郵件的申請和使用,在孩子一生中都比較重要的內容。課前學習任務中利用微視頻,學生學習申請和收發郵件的方法。課上學生登入郵箱進行收發郵件的練習,以及小組成員合作探索郵箱中通訊錄,刪除郵件等深度功能,然後透過彙報學習郵箱功能深度使用。

一、教學目標

1、 能自己申請免費的電子郵箱,瞭解電子郵箱的介面。

2、 能夠自己接收和發送普通電子郵件。

3、 郵箱功能深度開發

1、2是重點,3是難點。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可以自由的瀏覽網頁,但是還沒進行過網上的註冊,有可能會出現,申請時忘填某項內容不透過,申請後忘記密碼等情況。

三、課前任務設計——任務單(發給學生)

1、認真學習真情傳遞視頻(按住鍵盤最左下角的ctrl鍵點下面的地址:)/programs/view/Gx2Y2ShaC98/

2、透過學習,申請一個126的免費郵箱,並給老師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地址:,主題:班級+姓名)。 **一定要記住自己的用戶名和電子郵件的地址。

申請成功後你的電子郵件地址就是:你的用戶名@

四、課前學習資料

1、 小學資訊技術教材第四冊第二單元《真情傳遞》

2、 126網易電子郵箱的申請過程,電子郵件的發送和接收視視頻。

3、 課前任務單

將視頻和資料放在雲平臺教師的資源空間以及優酷網站,學生上課前一週前發放視頻和學習任務單,前兩天截止,教師進行統計。

五、學習策略(ARCS)

A(注意):透過自學微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R(關聯):聯繫生活實際,體驗網絡的便捷。

C(信心):任務難度適中,經過努力認真便可完成,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S(滿足):對學生髮送的郵件給予肯定,對完成嘗作業的學

生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到滿足。

六、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分析課前任務完成情況:

教師開啟郵箱,總結學生課前任務完成的情況,對發送郵件主題格式有錯誤的進行糾正。

教師演示查找問題,學生演示解決辦法。

設計意圖:課前課上利用此處進行關聯,不讓課前學習流於形式,利用課上的督促,可以以後的翻轉課堂實施更加順利。

(二)、小組比賽一——發送郵件

小組內成員每人給教師發郵件,每組5人,每人發送成功加2分。主題是小組名加學生名。(小組間可互相協助,但不可以代勞)

教師開啟郵箱與學生共同評分。

設計意圖:以比賽形式,鞏固課前學習效果。 透過小組共同計分的方式,讓學的快的同學去輔導接受慢的同學,感受同伴互學的效果。教師也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在學生身邊,給學生以輔導,使全班同學都掌握本課的內容,增加其信心。

(三)、小組比賽二——深入探究

小組成員合作探索,郵箱內的功能的深度開發,每人發現一項功能,要組內交流後,板書到黑板小組框內,一項加

5分。

全班交流評分。讓小組成員將開發的特殊功能進行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找一找,郵箱內各項功能,然後在組內先交流,再板書到黑板上,保證組內成員先學會,然後再全班交流,體會集體智慧的結晶。

(四)投票。

給你認爲今天學習狀態最佳的同學發送一封主題爲“爲你投票”的郵件。比一比誰得的票數多,誰是今天的學習冠軍。

設計意圖:學生髮送郵件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且把學習評價環節交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纔是課堂的主人。

(五)總結

總結今天的學習,表揚冠軍同學,冠軍小組。

設計意圖:總結比賽,爲今後此種方式學習,奠定基礎。

七、學習環境設計

在機房內,每五人一組,教師機有記分表。黑板有小組編號以及板塊,供學生書寫開發的項目。以組爲單位記分。不單獨爲個人記分。

八、設計思路說明

本節主要採用同伴教學法。小組合作,互相學習和幫助,讓每個同學都不掉隊,採用小組記分的方式,可以保證同伴之間的教學實施。

篇二:“翻轉課堂”模式在資訊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近期,一種名曰“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報紙、雜誌中頻頻看到。不僅有些專家、教師在研究其理論和實踐途徑,還更有如重慶聚奎中學那樣的學校,整體多學科推廣展示這一教學模式。總而言之,現在“翻轉課堂”很火爆。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一般被稱爲“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它並沒有用到什麼高科技。它只是把原來的教學流程進行了重構,將原本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由老師錄製下來,在課堂教學之前,連同相關的課程和學習材料,一併放置到網絡上,供學生課前學習。學生在自我網絡學習的過程中,透過網絡反饋學習難點給老師,老師課前加以歸納,以便於課堂上引導更有針對性;而在現實課堂上,學生重點針對個人的學習情況,尋求教師的個別化指導,或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加活動,將在線實錄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加以應用,來解決真實的問題。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在課上講授新知識,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複習,以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並將其遷移到其他相關情景之中。傳統課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很難針對每個學生的基礎、需求、進度以及學習風格。對於教師來說,往往只能照顧中間程度的學生,對於那些學得快的和學得慢的學生,往往難以兼顧。而翻轉課堂模式就能讓學得快的學生吃好,學得慢的學生吃飽。 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就來規劃設計翻轉課堂模式在我校資訊技術教學中的使用。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這樣四個問題是需要我們來思考面對的。

一、教師製作視頻精良是基礎

首先,翻轉課堂模式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前提供相關知識的視頻及相關素材,這就要求我們資訊技術教師能夠把相關的教學內容製作成視頻並能就重點講透。當然,這些工作對資訊技術教師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軟件和技能,足夠的服務器空間來處理相關的工作。但是難點就是如何讓學生只關注於教學內容,而不關心視頻中的其他無關情節或者使用電腦做其他的事情。實踐的時候需要資訊技術組全體教師分工製作某一章節的內容,然後形成整體作品。由於每個教師的風格不一致,講授、錄製的方法和角度都有所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有所轉移分散。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不是所有教師都掌握了必要的視頻拍攝、錄製、剪輯技術;都會使用錄屏軟件來製作課件;都習慣於在沒有學生的課堂講課。翻轉課堂其實上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學生課前深入學習是前提

其實讓課外真正發生深入學習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只是提前看看課本,如果只是提前做做習題,這不叫顛倒課堂的一部分,這只是預習而已。預習是淺層的,預習過後,課堂上依舊要花費大量時間用於知識點的講授。這種預習很早就有了,一點兒也不稀奇,不能誤把預習當成顛倒課堂。因而,能夠讓課外產生深入學習是要費勁一番心思的。由於學生不可能回家使用計算機來學習資訊技術課程內容,所以我們把學生課前學習也安排到課上。如果每週兩節資訊技術課時,第一課時用於學生的自我學習,利用教師提供的視頻和素材資源庫,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課後把學生透過網絡提出的問題加以總結歸納,形成第二課時的教學引導;第二課時用於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把第一課時中記下的問題,拿出

來相互討論,學生之間不能相互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加以點撥和引導。這裏遇到的問題就是學生一定要深入的思考相應的課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使課堂討論引導達到優良的效果。

三、教師課上引導精準是高潮

有了深入的學習,這使課堂內能夠展開面對面的思想碰撞成爲可能。課堂內如何產生思想碰撞,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某一層次地徘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我們非常容易在討論與分享中停滯於某一個層面,而難於深入。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來自於學生先前的準備不夠充分。學生沒有對應的課外學習體系支援,學習有的時候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準備。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缺乏課堂上有效的點破。一個好的問題可以帶我們走得很遠很遠。倘若課堂內沒有一人高於同級水平或者理解的層次差不多,這個時候又該如何呢?面對面地思想碰撞就顯得不是如此必須,也沒有了如此重要的價值。教師總結提煉能力、設計引導能力、啓發互動能力都是需要達到一定水平的。我們渴望最大化地提升面對面交流的最大效益。然而,現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依舊過多,我們沒有很好的辦法來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交流的機會。當然,如果課外學習得夠深入,夠充分,允許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個別輔導或者是分組輔導也是一種解決途徑。

四、師生課後總結提煉是昇華

翻轉課堂課後,教師和學生都把自己對這節課的體會和總結都放到視頻交流平臺上,從而對相關內容進行一個歸納,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也是一種思想的碰撞,思想的昇華,不僅僅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也利於教師的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視頻平臺的存在,也讓便於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後的複習和鞏固。也需要嘗試多種手段,例如:調查表、網上投票、網站短信平臺等。只有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於教師真正瞭解學生,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提升。

對於翻轉課堂的實踐,其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將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相關的視頻操作,這項工作如果能在更大範圍內推廣,我相信資訊技術教學肯定能更有吸引力,學生掌握的知識肯定更加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