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接納孩子的情緒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隨筆3.04W

自主遊戲剛結束,就聽到女孩A一邊哭一邊對男孩c說:“我不要你幫忙!”看到一旁的c手裏拿着積木愣在那兒,我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經過。我摟過哭泣的A,溫柔地說:“你是不是想自己收拾玩具,不想c幫忙?”A點點頭。然後我轉身對c說:“A想自己收拾玩具,你看,A都哭了,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呢?”c垂下腦袋,低聲說:“對不起。”事情似乎就這樣解決了。

接納孩子的情緒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然而c低下頭沮喪的樣子讓我感覺到自己的處理方式有問題,那麼究竟哪裏有問題呢?我對自己的言行作了剖析。看到A哭泣時,我習慣陛地摟着她、安慰她,卻忽略了c的感受。這種以“哭”來定立場的做法顯然有所不公。哭的孩子有情緒,不哭的孩子也有情緒,作爲教師應該關注衝突雙方的情緒,才能讓孩子信服。

其實,在聽到A哭訴時,我雖然嘴上沒有說,心裏對c有了評判:“別人不用你幫忙,你幹嗎非要幫忙呢?”我想當然地認爲c的做法是多餘的,而忽視了他想要幫助他人的意願和事實。

我問c“你覺得可以怎麼做”,看似在徵求孩子的意見,其實已經將教師的意志強加給了他,因爲“可以怎麼做”的前提是“她已經哭了”,潛臺詞是“你把她弄哭了你看怎麼辦吧”。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顯然居高臨下,沒有給孩子訴說的機會,只是急於安撫哭泣的孩子、快速處理事件,所以c會沮喪,會感到受傷。我想c的“對不起”並非是心悅誠服的道歉。

如果當時我能夠抓住這個契機,既保護c助人爲樂的積極陛,又引導孩子們討論“想幫別人忙但別人不需要幫忙的情況下雙方可以怎麼做”,那結果肯定會不一樣。

不久以後,又發生了一件孩子間的衝突事件,這一次我改變了做法。那天午睡後,我正在給一個女孩兒扎辮子,看到建構區裏z推了L,然後L用右手抓住z,兩人扭在了一起。

我立刻趕過去把兩個人拉開,用手臂擋住了“攻擊”餘波,我說:“我知道你們兩個都很生氣。對不對?”看到他們停止“進攻”,我心平氣和地說:“誰願意先說因爲什麼事情這麼生氣?”z氣呼呼地指着L:“他把我的‘基地’撞到了。”L理直氣壯地說:“我在開汽車。"z聲音更大了:“但是你把我的‘基地’撞到了!”L沒有說話。我面對L平靜地說道:“z說你把他的‘基地’撞到了。”L說:“我是要去加油。”我轉頭向z複述道:“他說他要去加油。”z說:“我這裏不是加油站,是宇宙空間基地,還沒有搭好呢。”見L沒有說話,我又轉述:“他說這不是加油站,是宇宙空間基地。”L說:“哦,那我搞錯了吧。”聽L這麼說,z便說:“我的宇宙空間基地很大,這裏是不能開車的,那裏可以開車。”z在旁邊劃了個圈,L就把車子向z劃的圈開了過去。接着,兩個人就繼續遊戲。

上述兩個中班的男孩因爲一方的“汽車"把另一方建構的.“宇宙基地”撞倒而引發衝突。我先是冷靜地阻止了兩個男孩相互傷害的行爲,然後以中立的態度與孩子對話,對雙方的情緒表示理解、接納,使兩個男孩的情緒有所緩和。接着,我拋出“因爲什麼事情這麼生氣”的問題,讓孩子表達自己的訴求,孩子的不滿情緒也在敘述過程中得到宣泄。在兩個男孩的對話中,當一方不能馬上作出迴應時,我便採用重複孩子的話的策略。這種不帶評價的重複,一方面讓孩子覺得教師沒有偏向任何一方,使他們願意袒露想法;另一方面,可幫助孩子去傾聽對方,瞭解對方的想法,從而爲孩子解決問題提供空間。值得欣慰的是,後來L說是自己搞錯了,儘管沒有說“對不起”三個字,z也因此釋然。

同樣的衝突,因爲教師觀念及處理方法的改變,而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這讓我認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拋開成人的權威、拋開偏見及固有的思維方式,耐心地瞭解孩子、接納孩子,這樣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