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叩問課堂讀後感

讀後感3.2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叩問課堂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叩問課堂讀後感

扣問課堂是一本好書,它爲我照亮教育中前進的道路,解開我心中困惑的結,讓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方向。

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深刻剖析課堂之病症,讓我陷入沉思,並獲得心靈的頓悟。

書中闡述的一些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並有了新的認知。

觀點一:跳出課堂看課堂。

課堂對於教師而言,猶如人的臉面。

如果就課堂論課堂,拋開課堂背後的本質,就會背離教育,漸行漸遠。

這如同僅從美化臉面上做文章,塗脂抹粉,而不顧及人的內在品質。

我們應該跳出課堂看課堂,離課堂遠一點,才能把課堂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就會消除對課堂已充溢的感性,培育更多的理性,即從自身專業素養、外部條件等課堂外的宏觀認識上去理性思考,這樣也許會對課堂教學問題認識得更深刻、更持久。

像這樣跳出課堂看課堂,讓我們老師換個角度看自己的課堂,作爲一個旁觀者理智的分析自己的課堂,換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

爲我們的反思成長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

書中幫助我們分析了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1)教師教學思維不夠清晰與接受的'邏輯訓練有關。

這是教師在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疏忽而導致的。

書中告訴我們,哲學課程與教育學課程都以培養教師的教學邏輯思維能力爲主,爲我們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指明瞭方向。

(2)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與非重點知識的混淆,在於教師對學科知識與教學大綱的理解不夠。

很顯然作爲一個專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在專業上過硬。

觀點二: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對教師的愛”的“教師對學生的愛”纔可能提高課堂效率。

是的,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搞不好會“因愛致恨”,如果把“關心學生”轉換成“關心學習”,在學生看來是功利的表現,對於考的差的學生他們或許不需要教師討論成績好壞,而是需要教師理解他本人的辛酸。

同時作者還告訴我們,教師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給學生以尊重和關愛,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學生會愛上教師。

決定師生關係的並不是教師是否應該愛學生,而是教師對學生付出的愛,能夠換回學生對教師的愛的比率,要想提高這個比率需要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簡單的增多感情投入。

因爲感情投入越大,感情的使用率越低,學生的反感就越厲害。

爲了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學習,我們應該採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的方法。

從書中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實質上,學生無心於課堂的責任還在於教師。

我們的課堂就好比一個劇場,不管上演的是多麼精彩的劇情,旁觀者註定是要離場的。

學生如果當不上導演,甚至連羣衆演員也當不上,也就註定了他們離場的必然。

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儘量讓每一個孩子參與課堂,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只要能讓孩子有所收穫,參與課堂,學生就是學習的主人,課堂就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今考試成績不僅僅是學生的命根,她還是教師的命根、學校的命根、家長的命根。

問題在於,一旦學生的考試成績成了他人的命根時,學生也就成了追求考試成績的工具與手段。

所以,把考試成績作爲他人,而非學生的命根,這纔是應試教育的病根。

正是考試分數主體多元化、考試分數功利化與教育教學眼前化等現象,異化了當前的教育教學。

我們教師無力改變大環境,可我們有責任把自己的課上好,並潛移默化地調整學生的態度和思想。

當教師是一份良心活,我們既爲人師,就要用心搞真教育,走真正的育人之路。

社會上每個人都應有各自的位置,而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作爲教師,我們在上好自己課的同時,還要時刻懂得如何關心差生、尊重差生和熱愛差生。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必將使差生在學習過程有良好的心境、愉悅的情緒來激發積極認識和意志活動

教師要像愛護自己子女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朋友、鼓勵他們大膽發問,不厭其煩地給予解答、從內心深處注意發現他們的難處和可愛之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及時地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找回自尊、樹立信心。

這本書,耐人尋味,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給我帶來深刻的震撼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