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建立雙軌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思考論文

論文1.09W

雙軌制的職業教育理念源於德國,該理念將企業與學校交互變換作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與訓練職業技能的場所,力求構建不同於傳統的以學校爲主體的職業教育的新型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培養具有紮實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職業技能的研究性實用人才培養制度。

關於建立雙軌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思考論文

初等教育專業注重培養掌握中小學學科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教學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中小學教師。本專業學生除了系統地進行理論學習外,還要重視實踐性的鍛鍊和訓練,以適應崗位的要求。本文將以初等教育(普師方向)和初等教育(英語教學)爲例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初等教育專業人才崗位標準與問題現狀

近些年來,在大規模的招生和就業一片繁榮景象的背後,思考初等教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卻還存在着不夠完善或者相對滯後的諸多方面。目前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包括:國有公立小學(包括農村教師特崗計劃)、私立教育培訓機構。畢業生應具備:

(一)基礎知識和基本素質

一方面,基礎知識是指所擔任教學任務的相關學科知識。另一方面,初等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是指職業道德和素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L.霍蘭德提出的著名的“人工互擇理論”列出的六大類職業中,教育事業屬於與人打交道的職業類型——“社會型職業”。這個職業類型要求其從業人員具備“合作、友好、慷慨、樂於助人、有責任感、舉止得體”等特質或者素養。

(二)教學知識和技能

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駕馭不同教學內容的能力。包括拼音、識字寫字、聽說、閱讀、作文和第二課堂等的教學基本功。小學英語教學側重於聽說訓練,而語音是聽說的基礎。此外,還要求初等教育專業學生具備教學常規管理能力,如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的能力。

(三)教師自身發展意識和能力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建立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更新理念的意識,以便更好地實施和組織教學。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具備公民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和教育回饋社會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二、透過雙軌制建立高職初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根據雙軌制職業教育特點確立高職初等教育專業教學理念

雙軌制的核心是工學結合。以此核心爲出發點,創立Trainee-oriented(立足學生)、Task-based(基於任務)、Training-phased(階段訓練)的教學理念。初等教育專業學生接受雙軌制職業教育,即一半時間在學校學習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另一半時間在公立小學或者私立培訓機構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技能訓練,以教學觀察、教學記錄或模擬教學作爲實訓內容,透過觀察和操作獲得直觀感受和直接經驗,提高了學習和研究教學的積極性和針對性,在校期間就承擔了學生和工作者兩種角色,畢業之後順利上崗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根據雙軌制職業教育特點確立高職初等教肓專業崗位標準

雙軌制培訓方的參與者是學校和用人單位。學校負責把關學生的知識世界的構建,引領學生進入系統並前沿的知識領域。而用人單位負責把關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處理問題的反應速度以及在限定標準內的靈活程度以及工作效率。

以小學語文教師崗位標準總體要求爲例:瞭解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準確把握理解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採用重視啓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鼓勵學生多讀多寫,鼓勵學生開發個性化學習方案;善於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用美好的情操薰陶感染學生,培養學生善於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發現中華文字和語言的美;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以小學英語教師崗位標準總體要求爲例:教師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掌握或者精通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具備較高水平的英語聽、說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語讀、寫技能;語音語調純正標準、英語口語表達流暢自如;英語水平應達到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二級標準;自如運用英語口語組織課堂教學,實現和學生的全英交流和互動;教學設計科學合理注重趣味性、教學實施環節完整、課堂活動安排合理效果明顯、製作生動有趣的教具、利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設計製作課件;能創設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能運用簡筆畫或者英文兒歌活躍課堂氣氛;性格活潑,有創新意識;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

(三)根據雙軌制職業教育特點確立高職初等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雙軌制有嚴格統一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標準。根據雙軌制確立的初等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學校和公立小學、私立培訓機構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後,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例如,將原有的普師、英師三年制第五學期教育見習提前到第一和第二學期進行,將原有的第六學期教育實習提前到第三和第四學期進行。在此期間,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安排學生在相應的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實踐學習,強化以育人爲目標的實習實訓考覈評價。健全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援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

(四)根據雙軌制職業教育特點確立高職初等教育專業課程標準

雙軌制將原有的學科學習變爲課程體系。這是一種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開放性的變革,也就是針對工作崗位核心能力,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來設計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高職初等教育專業基於雙軌制的課程體系建立學科銜接方案。此方案推行理論實踐結合,以就業爲導向,同時融入初等教育教師的職業標準和素質教育理念。將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知識技能與專業課內容優化組合、合理銜接創設學習情境及各情境的達標標準。推進專業設定、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銜接,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定、教學過程等方面的銜接,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定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

(五)根據雙軌制職業教育特點確立高職初等教育專業評價體系

雙軌制的職業教育評價體系是由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專家和教師組成考試委員會,以形成性評價考覈成績和“資格證書”組合構成評價體系。

雙軌制高職初等教育專業將形成性考覈和實習實訓表現、頂崗實習心得反思和畢業綜合技能成果彙報、全國教師資格證書納入考覈範圍,豐富畢業生評價體系內容,增加畢業生考覈角度,拓寬畢業生考覈領域。使考覈的效果反作用於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和實習實訓指導。

三、關於建立雙軌制高職初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

(一)雙軌制應是一種辦學模式

雙軌制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與用人單位相互合作、共贏共濟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從中尋求到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思路與方向,用人單位可以向學校提出用工的實際需求。這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更是一種合作辦學的趨勢。如果可以將這個思路或者趨勢制度化、規範化,那麼學校、用人單位、學生三方都將從中獲取最大利益,實現教學資源、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二)應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初等教育專業不僅要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聯繫,加大學生在用人單位的實踐教學時間比例,還應加強校內實訓室建設,例如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交互白板等。在校內實踐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和用人單位專家參與指導與測評,豐富學校教師的教學經驗,掌握用人單位和市場的需求和走向。

(三)鼓勵雙師型教師參與教學並編寫校本教材

雙師型教師既有前沿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雖然高職類教材鋪天蓋地,但是適合本校本專業學生,同時又適合合作辦學用人單位的標準的教材是需要量身定做的。鼓勵學校經過研修、具有在用人單位實踐學習的雙師型教師,根據本校本專業實際情況編寫教材,既可以促進教師團隊開展教研科研,經營教學團隊,又可以讓雙軌制合作辦學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不斷豐富校本教材的同時,就是專業建設、合作辦學成果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