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2.31W

【摘要】陝西高校公共藝術專業授課目的與其他專業課有所不同,公共藝術專業強調的是透過提升高校學生藝術人才的感知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而雕塑與陶藝作爲公共藝術專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藝術特色爲直觀性、公共性、社會性。目前陝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藝術專業人培養模式建設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在認識方面有待提高,就以雕塑與陶藝方向爲例。本文針對地方高校公共藝術專業課程產、學、研方面的問題,簡要闡述高校藝術人培養模式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問題研究上的一些觀點。

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關鍵詞】陝西高校;公共藝術;雕塑與陶藝;研究

公共藝術專業目前是高等藝術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和高校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下,陝西高校爲了順應改革趨勢潮流,在省內廣泛的開設了公共藝術課程,開設公共藝術專業課程旨在增強高校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高校生創造力、發散思維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公共藝術專業雕塑與陶藝藝術對大學生的綜合發展的潛能作用越來越被陝西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高校重視。陝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藝術專業雕塑與陶藝方向的課程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雕塑與陶藝的創作現狀也令人堪憂,許多高校藝術類學生對雕塑與陶藝的學習認知不高,有種“養在深閨人不識”的窘境。由此可見,陝西高校在針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上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陝西高校公共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所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藝術類學生對公共藝術專業課程內容瞭解不夠

目前,陝西部分高校學生學習此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修夠學分,對課程內容本身其實沒有多大興趣。這其中包含深層次的原因:第一,課程內容實用性不強,所學知識與企業所需脫節。第二,社會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而且非常強調透過團隊合作解決企業內部的問題,但是現今高校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的培養尚不夠重視,教學內容過於理論性而實踐環節較少,學生體驗操作實訓不夠,輸出的畢業生往往不適應企業的需求。

(二)部分高校藝術類教學課程設定不很合理

目前,陝西部分高校開設的公共藝術類課程尚未達到教學的相關要求,且在教學質量評價上缺乏統一的、行之有效的標準。還有一些高校選取的教材不很實用,應用性不強,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例如雕塑與陶藝專業對教學實踐性要求很高,現有些老師不太注重此方面教學,從而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得不到身體感官體驗,這種狀況直接影響高校培養學生的質量。

(三)公共藝術課授課方式不當、教學設施滯後

陝西高校在公共藝術課的授課方式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授課效果不理想,課堂秩序亂。當前,部分高校科本出身專業老師相對緊缺,對於要求專業性很強的雕塑與陶藝專業課程教師授課的有效性和學生聽課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影響。我們都知道,聽課人數多的時候教師的手勢、板書、模型展示等都會受到侷限,本來很具藝術性的課程失去了本有活力和生機,這樣就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總體的效率都受影響。

二、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雕塑與陶藝方向的現狀

我國的雕塑和陶藝工藝歷史悠久,陝西作爲中國物質文化遺產的發祥地在雕塑和陶藝上獨具特色。然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現今的藝術評判標準對許多傳統工藝品持評價不高,“學院派”雕塑和陶藝的創作思路與“企業現實派”的具體需求存在脫節的問題,造成畢業生工藝品的設計製作的作品處境尷尬,選修這類專業的學生甚至表現出對未來就業感到迷茫的心理。同時,雕塑和陶藝設計本身具有非常巧妙的藝術想象空間,形式多樣,工藝要求嚴格,創作思維空間巨大,應運技巧要求很高等等,這些因素給廣大學生提出了非常高專業要求,他們面臨着諸多方面的挑戰。

(二)藝術人培養模式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傳統的雕塑與陶藝的發展歷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國人不斷創新的過程,這類藝術品不僅需要在外進行塑造而且還需富含豐富的時代文化內涵,它需要創造者透過其敏銳的思維和創作天賦,充分挖掘其市場價值,將一般材料塑造成優秀的工藝製品,以此實現雕塑與陶藝藝術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我們陝西高校要在藝術人培養模式與產、學、研一體化建設下足功夫,將傳授、教學、推廣、研究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以此爲紐帶,廣泛的培養藝術人才,讓廣大雕塑與陶藝藝術能夠實現自身價值。

三、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公共藝術課教學除了要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性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如何上好藝術類課程是陝西高校面臨的現實問題。在近些年的具體實踐過程中,也有部分高校摸索出了一套藝術人才培養和產學研一體化建設並重的教學模式。研究其成功的訣竅,需要從調整教學觀念、內容、形式三個方面實現。(1)以企業需求爲中心,科學設定藝術課程高校在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前,必須要先了解市場和企業的基本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然後再因時制宜的制定教學目標,只有以企業需求爲中心,因材施教才能保證教學的實用性。開課之前,各高校決策層須要依據企業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科學的.設定藝術課程,從而使藝術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評價指標具備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學質量有據可依。當下,各高校的教學大綱基本上由各高校自己決定,但是由於陝西的許多高等院校缺乏用人企業對藝術專業技能需求的市場調研,以致無法掌握企業的切實需求,因此造成了實用藝術教學方面的經驗不足,教學內容和方向差別較大,因而,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大綱不能僅各高校學自行制定。爲保證公共藝術專業課程教學大綱科學合理,必須根據國內的市場具體需求,制定出一套實用性強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2)調整教學內容,積極推進團隊合作的實踐教學現實教學中,爲實現實用與綜合素養並重的教學目標,必須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要以用人企業的需求爲出發點,整合所有可掌握的教學資源以豐富教學內容,轉變固有的、教條的教學理念。具體工作有:第一,教學大綱的制訂要更近針對性,每節課都要擁有一個明確的、實用的主題,要以“學以致用”爲目標,深入淺出,突出知識技能的應用。第二,積極推進合作化的教學方式,將藝術生分成若干小組,多布團隊合作類型的作業,以實現團隊成員的優勢互補、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效果。推進團隊合作的實踐教學的主要原因出於企業需求的考慮,未來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是非常重視團隊合作的,雖然許多藝術生都具備很高的藝術天賦,但在就業之後他們卻表現平平,主要原因是他們團隊意識不強,這就造成其很難融入到企業的團隊之中,因而無法正常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因而,在學習階段我們就要重視學生團隊合作和團隊意識方面能力的培養,只有具備了團隊的合作意識,纔有益於藝術生將來在職業生涯上取得成功。(3)立足“產學研”,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戰略要立足“產學研”實施創新型人才培養戰略,就要在大學原有基礎上實施變革,打破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更多的精力放到關注企業的實際要求上,採取“以需定產、因需定配”的人才培養戰略培養學生。高校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就是使畢業生將來能爲社會和企業所用,如果培養的學生不符合社會和企業的需求,自然就談不上什麼人才培養了,高校的人才培養只有逐步向企業的需求靠攏,才能從本質上提高畢業生的質量。立足“產學研”的建設,首先要增加教與學的互動,以增加興趣爲目標提高公共藝術課學生學習的參與率,使藝術生的創造性能力能夠有機會發揮。其次,開展專題講座,例如邀請業內專家開設明清陶瓷藝術專題課等以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達到提升效率和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雙重目標。再次,增加教學實踐,可以結合現代雕塑與陶藝的特點多組織設計實踐活動,透過教學實踐加深學生對知識實用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最後,積極與企業合作,各高校要透過多種渠道與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讓廣大學生能夠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的產品設計、工藝流程以及市場調研等具體工作之中,壓縮高校教學與企業需求之間的距離,使高校所培養的人才更加實用,更容易被企業所接受。

【參考文獻】

[1]曹煜璐.“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校企合作研發平臺的建設研究[J].藝術科技,2016(04)

[2]劉太雷.高職高專院校美術設計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問題淺探[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01)

[3]張華宣.加強校內輔修課基地建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走產、學、研一體化之路[J].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