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以學習論爲基礎建構體育教學策略論文

論文1.25W

[關鍵詞]體育教學策略 學習方式 建構

以學習論爲基礎建構體育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體育教學策略的實質就是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的整體的可調整的預先謀劃過程。體育教學策略的建構必須是圍繞着學生的學,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三種學習方式,是建構體育教學策略的三種取向。

體育課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體育教學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不喜歡體育課,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學生沒有得到相應發展。這是體育教學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且需要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其中一種方案就是如何使得體育教師擁有教學策略的理念和方法。透過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可以促進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教學策略出發,在目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討體育教學策略,試圖建構一種合理的體育教學策略框架,併爲體育教學行爲提供一些建議。

一、體育教學策略的內涵

教學策略是教學實施中進行的系統決策活動的一個動態過程,是透過概括性思考對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的預先謀劃。體育教學策略是教學策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關於體育學科的教學策略。依據對教學策略的界定和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策略可以定義爲:在體育教學實施中進行系統決策活動的動態過程,是透過概括地思考對體育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的整體性預先謀劃,是根據體育教育規律,作爲體育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情境中爲適應學生體育學習、活動的需要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而對多種體育教學方法的整合,並隨體育教學情境變化而進行適時的調整。

二、學習方式——體育教學策略的學習論基礎

與傳統的他主學習、接受學習、個體學習相對應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是當前課程改革強調的三種學習方式,也是當今世界範圍內學習研究的重要主題。倡導執行這三種學習方式的目的在於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和以書本爲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自主、協作、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發展。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是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可分爲三個方面:第一,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第二,是對自己實際學習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第三,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調節、修正和控制。結合自主學習的定義,可以把自主學習的特徵概括如下:第一,能動性。自主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第二,獨立性。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中儘可能自己做出選擇和控制,獨立地開展學習活動。第三,有效性。自主學習的出發點和目的是儘量協調好自己學習系統中的各種因素達到最優化的學習。第四,相對性。自主學習不是絕對的,而是介於絕對自主或絕對他主兩極之間的,如學生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等許多方面都不可能完全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由自己來決定。

(二)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爲載體、以主動探究爲特徵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從現代學習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我國學者提出的研究性學習概念,還是國外學者提出的相關概念,本質上都是一種以問題爲依託的學習。從過程上講,它是一種問題解決過程,是學生透過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與藉助教師或他人呈現問題、講解問題、得出答案的問題解決過程相對。概括言之,研究性學習也就是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的學習方式。

(三)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能夠改善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習得團體規範、形成社會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種友愛、合作的人際關係。根據前面對三種學習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作爲j種學習方式,各自強調的側重點不同。自主學習強調個體獨立、主動、自覺、自我負責地學習,強調對學習的自我定向、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問題爲依託,以探究、發現的方式來習得知識和技能。合作學習強調以學習小組爲依託,以羣體的分工、協作爲特徵來進行學習。三種學習形式強調不同的側重點,在實際的學習情境中,這三種學習方式存在着一種相互支援、互爲補充的關係。

三、體育教學策略的建構

21世紀是以知識創建和應用爲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已經成爲影響整個民族生存狀況的基本因素。我國傳統的以“選拔、甄別”爲特徵的應試教育正在逐漸向“着眼於發展”的素質教育轉移,在此過程中以創新精神爲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成爲必然。以創新精神爲核心的教育理念只是素質教育本質性的教學觀念,並不能構成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它進入教學的`前提是以教學策略爲中介透過教學實踐具體到學生的學習中。對於教學來說,教師的教必須圍繞着學生的學去工作,透過學生真正的內化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因此,使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這i種當前新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習方式,作爲以創新精神爲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解釋,以及建構體育教學策略的三種取向。

(一)實施自主學習的體育教學策略體系

1.內涵。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爲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生,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得獨立處理和運用體育資訊、體育資源的能力,建構完整人格。

2.意義。終身體育的觀念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透過終身體育鍛煉身體和生活娛樂將會成爲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有必要學會體育學習以便在終身體育提供的種種機會和條件中受益。因此,教會學生體育學習,使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體育能力,是時代賦予學校體育教育的使命。

3.原則。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形式上的選擇,賦予學生相應的權利,並使學生行使自己的權利。

4.方法。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選擇,給予自學的機會,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採用異步指導。具體來說:

(1)給予學生自學機會。在充分相信學生的前提之下,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做到“先學後教,先練後講”。這種先學先練是作爲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直接制約教師的教授。同時,也只有教師的教授從學生的自學情況出發,學生才能真正重視先學先練的機會。

(2)指導自學方法。主要考慮三方面的學法指導:第一,一般性體育學法指導。包括觀察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模仿的方法、練習的方法等等。指導一般性體育學習方法常常是滲透在體育課堂教學環節和學生具體身體活動中,以使之具體化、可操作化。第二,結合教學環節的學法指導。包括針對課堂內容中如何確定自學目標,如何獨立學習(獨立觀察、獨立練習、自我評價、自我改進等),如何展現學習結果,如何接受評價。第三,結合具體項目的學法指導。把不同項目的不同學法歸類概括,系統化結構化地呈現給學生,促使學生形成遷移能力。

(3)異步教學。在學生先學先練的基礎之上教師進行教授,學生自學結果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差異,使教師更容易發現、照顧學生的差異,從而便於教師採用異步教學。異步教學主要按照學生的差異分層,在教學目標、要求、指導、考覈等方面採取區別對待。

5.注意問題。在放權自學和教師指導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學生個體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差異。只有承認差異、認識差異、針對差異的體育教學才能夠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而差異教學也是透過對自主學習的必要指導實現的。

(二)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體育教學策略體系

1.內涵。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去解決教材中或生活中的未知因素,透過“問、思、學、練”等方式,獲得體育知識,增長體育能力,同時發展選擇資訊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2.意義。從人才的角度看,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是人才的重要素質。站在時代發展與未來社會進步的高度思考,教育改革就要從培養人才“關鍵能力”的角度出發。所謂關鍵能力,指選擇資訊的能力、主體性探索問題的能力、人際關係的能力等。可見,研究能力在人才能力結構中是關鍵能力中的關鍵,透過研究性體育學習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是符合現代學校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的。

3.原則。在體育教學中以體育運動或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爲依託,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透過探究、發現的方式來習得知識和技能。

4.方法。從體育運動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創設情景,透過學生髮現問題、蒐集處理資訊、身體實踐練習、表達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直接經驗,發展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具體來說:(1)創設合理、科學的情景。透過啓發誘導,在現有條件下,以經過選擇的教學內容爲基本探索內容,將學生自身生活中的實際需要納入到研究問題,達到問題本身具有真實性。爲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討論、研究的機會,讓學生透過多種嘗試活動,解決實際問題。(2)培養研究能力。第一,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和分析資料、設計方案、親身實踐、交流體驗等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知識、經驗、能力和體育研究方法,發展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培養收集、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幫助學生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圍繞研究主題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判斷和識別資訊的價值,並恰當地利用資訊來設計方案。第三,培養實踐體驗的能力。研究性體育學習的重要特點就是身體活動,也只有透過學生親身體育運動實踐,才能檢驗各種資訊的可靠性和設計方案的有效性。要鼓勵學生勤於實踐、積極活動、大膽嘗試促進體育實踐能力。(3)引導學生把體驗、感悟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和經過親身活動體驗後,要根據體育教學要求和學生研究的情況,歸納和概括要點和要領,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本質,找出體育活動的規律,從而使學生把研究實踐中獲得的體驗、感悟上升到理性認識,尋求出解決該類問題的規律。

5.注意問題。研究性體育學習是一種具有自主性、開放性特徵的體育學習方式,需要強調學生透過親身參加體育活動實踐體驗體育學習,需要綜合運用已有的各方面知識、經驗、技能解決自身的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實施合作學習的體育教學策略體系

1.內涵。在體育教學中藉助體育活動團隊的形式,以小組爲形式,透過學生分工、合作、配合共同學習,發展個體的體育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2.意義。交往是作爲個體的人生活與學習的基本方式,個體在交往中可以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明確自己的社會使命和責任,實現社會化。隨着高科技的發展,社會已進入了全球化資訊時代,當代社會已經成爲了全球化的交往社會。無論從個體發展還是從社會進步來看,人必須把交流、合作作爲生活與學習的方式,共享交往中的豐富資源,實現自我完善和對生存狀況的改善。因此,藉助體育活動多以團隊形式進行的特點,透過合作性體育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3.原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相互積極配合。重點培養協作、分享精神,爲學生在社會性的羣體中的適應和發展做準備。

4.方法。以小組成員合作性體育學習、活動爲主,以小組總體成績爲評價標準,透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交流、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來克服差異、共同進步。具體來說:(1)建立小組和確定分工。採取學生自願組合與教師適當調整的原則進行異質分組,把不同類型的學生組合起來,使組內成員之間保持一定的差異性,爲他們進行互補性的交流創建條件。同樣以學生自願和教師適當調整爲原則,根據學生的特長在學習、活動進行之前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合理的分工。(2)培養合作意識和能力。必須使學生意識到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小組的一分子,他們之間是榮辱與共的關係,只有合作才能成功。教導學生如何寬待別人的失誤、如何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意見、如何參加討論、如何指出別人的缺點和失誤。(3)小組自評。小組自評是小組成員對小組的工作進行反思、總結。透過小組會議考慮哪些成員行爲對小組有幫助,哪些沒有幫助,決定哪些行爲可繼續,哪些行爲該終止。小組自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小組成員工作的有效性以達到小組目標。

5.注意問題。合作性體育學習是一種小羣體的分組學習形式,要關注個體間情感交流,彼此鼓勵,互相配合、幫助,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效果。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體育教學策略是建構在策略的特定範疇內,是教學策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透過概括地思考對體育教學全過程的整體性預先謀劃,是可進行適時調整的動態系統決策活動過程。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理論是建構體育教學策略的學習理論基礎。體育教學策略的建構必須是圍繞着學生的學,新課程改革中強調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三種學習方式,是建構體育教學策略的三種取向。

(二)建議

體育教學策略對深化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加強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與運用,需要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需要教育理論研究者和體育教學理論研究者加強研究,爲體育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更有力的支援和更好的理論指導。廣大體育教師需要加強體育教育理論學習,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吸取其他教師的經驗,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完善、創新體育教學策略,構建適合教師個體的教學策略,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