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論文

論文2.44W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類心理活動和意識活動的發生順序爲“注意、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能力”,可見注意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那麼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淺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論文

一、教師的語言要有吸引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腦力勞動的效率。”在教學中,資訊的傳遞、反饋和情感交流等雙邊活動,教師對學生進行意志、性格和能力的培養,多數是憑藉語言爲中介進行的,教師要用智慧多變的語言,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

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也許專業但晦澀難懂的話是聽不進的,更不要說長時間的注意了。而活潑逼真、形象有趣的語言容易吸引學生。如把慣性說成是“惰性”,即物體本來怎麼樣它就愛怎麼樣,懶得改變,直到有外力來改變它。浮力可以說成是向上託的力,同時用手向上比劃一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講失重時這樣問學生:在外太空,在你的頭上先後放一團棉花和一座大山,你的感覺會如何?講質量和重力的區別時問:你的質量是因爲你有血有肉而產生的還是因爲地球把你向下吸引而產生的?這樣通俗的語言能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的感知,思維活動容易處於活躍狀態。另外教師的語言要隨機應變,切忌學生懂的你還反覆嘮叨、學生不懂的你又浮光掠影,這樣學生當然興味索然、昏昏欲睡。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中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如果在一節課上反覆使用同一種教學手段,學生會厭煩。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在教學手段上不斷標新立異。教師應當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1.實驗法

實驗是科學課堂上最容易吸引學生注意的外部刺激,所以教師一定要儘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實驗讓學生動手,獲得最直接的感知。新課匯入時用實驗往往能懸念疊起,像磁石引鐵一樣把學生吸住。如研究壓強時,先準備兩張質量、形狀相同的凳子,在一張上系一根細細的釣魚線,然後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透過凳腳和釣魚線用手提起這兩張凳子,請其他同學注意這兩位的表情。兩位同學的手受到的壓力其實相同,但爲什麼一個同學表情輕鬆而另一個表情痛苦呢?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壓強的概念及影響因素,整個過程學生討論得很積極。

2.辯論法

可精心設計一些需要新知識而又容易被舊知識或生活錯覺干擾的情境,使大部分學生“上當”,進而產生矛盾,再透過老師和學生進行課堂辯論,錯誤就一目瞭然,使學生“吃一塹,長一智”。例如講二力平衡應用時,請一位學生上來水平推講臺,沒推動,問:爲什麼推不動?許多學生回答:摩擦力太大了,推力太小了。師:摩擦力大於推力的話桌子會靜止嗎?如此不斷地層層深入,直到學生心服口服。 3.提問法

教師提問學生的.目的不僅是爲了得到學生的正確答案、獲取教學反饋,更是爲了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及興趣。透過課堂提問,可以啓迪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及時調控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溶解度的概念後,學生都以爲掌握得差不多了,略有鬆懈。其實這個概念不是那麼簡單的,於是爲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我馬上安排了以下幾個問題:(1)20℃時,在100克水裏溶有甲物質30克,則20℃時甲的溶解度是30克,對嗎?(2)20℃時,在100克甲物質的飽和水溶液裏溶有甲30克,則20℃時甲的溶解度是30克,對嗎?(3)20℃時,在50克水裏最多可以溶解甲30克,則20℃時甲的溶解度在50克水裏時是30克,對嗎?(4)在100克水裏最多可以溶解甲30克,則甲的溶解度是30克,對嗎?這幾個問題許多學生都答錯了,他們立刻乖了很多,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看溶解度,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起來了。

三、善於利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交替

無意注意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實現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覺而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不斷交替和轉換,是正常的心理狀態。學生單憑無意注意是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因爲學習內容不可能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干擾。教師要精心組織,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如在給初一學生上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時,取同樣的兩張紙,把一張撕碎,再用打火機把另一張點燃,比較這兩張紙的“下場”有何不同。學生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過來。

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得好: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所以,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有效提高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透過各種活動,千方百計地吸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和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我們的課堂纔會是生動有趣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如密《教學藝術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師範教材中心組《心理學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