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精選4篇)

論文1.12W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淺談課堂教學論文(精選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精選4篇)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1

一、明確教學內容重點,促進體育課堂高效化

體育鍛煉是體育教學的重要載體,體育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過於追求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不斷利用遊戲與競賽的方法,讓學生進行體育練習,忽略了體育教學內容的規則性,體育教學內容缺少系統性。要促進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加關注教學內容中的基本動作要領,給學生自主權進行自由探究與學習。就拿籃球課來講,教師可以先爲學生講解與示範正確的運球動作與投籃動作,引導學生進行短暫的結構性練習。之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與比賽,使學生將剛剛學習的動作要領運用於實踐中,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提高。

二、結合教學與社會,促進體育課堂高效化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將初中體育學習與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相結合。教育社會化是教育進步的一種表現,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體育學習閃光點,掌握一項或者更多的體育技巧,有利於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與體育相關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先建立起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知識與鍛鍊方法。最後,發掘最適合學生的體育運動,對其進行專項訓練。

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體育課堂高效化

教學方法對於初中體育教學效率有着直接的影響,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有利於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化。

1.教師要勇於培養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初中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強,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育能力特點,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育學習需求,自己想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

2.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安排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要考慮到學校的基本設施水平。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體育教學活動,纔能有利於體育課堂效率的提高。比如在江南水鄉,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水上浮木橋的項目。但是在教學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體育內容時,老師要嚴格注意學生的安全,使體育課堂的效率提高具有最基本的保障。

3.教師要合理應用遊戲與比賽,促進體育學習氛圍的活躍

體育氛圍的活躍,是服務於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的。在課堂匯入時,教師可以利用遊戲來代替傳統的熱身活動,利用健美操或者追蹤遊戲組織學生熱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在講解彈跳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女學生開展編花籃活動,組織男學生進行青蛙跳比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在課堂的結束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坐下來共同討論本節課的收穫,讓學生疲憊的身體得到休息,深化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不僅得到了提高,還有利於學生接下來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當今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體育水平是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體育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才能在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2

摘要職業學校必須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致力於課堂有效教學,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畢業生質量,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學質量 教學效率有效教學

中等學校旅遊專業主要爲旅遊企事業單位培養高素質的酒店服務人員和旅行社導遊等工作人員,旅遊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較高的文明素質和外語水平,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過硬的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進行積極大膽的嘗試,更新傳統教育觀念,注重以誠信和敬業爲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提高學生能力爲目的,以轉變學生行爲爲條件,以變革教學內容爲前提,實施分層次教學,嘗試項目(任務)教學,貫徹落實“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指導思想,突出旅遊教育特色,提高教育質量。而要提高教育質量,則必須聚焦課堂,強化課堂有效教學。

一、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主體,致力於課堂有效教學

實施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技能,培養能力,點子應該打在學生的身上。如果教而不學,或教而不會,那是做無用功。所以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由知識本位向人本位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傳授知識向重發展能力轉變,由重專業理論學習向重專業技能學習轉變。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使學生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看重的是在教學後,學生能做到哪些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尤其是要高度重視課堂有效教學,使我們的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高度吻合。求真務實,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並能運用知識與技能,提高能力素養,這是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只有學會了,才能會學。

課堂教學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但要真正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很難的。課堂中,我們關注教師的教態、語言表達、板書等基本功,關注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技巧和傳授知識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是如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一堂課,不僅僅是評價教師,更重要的是評價學生,並透過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來評價教師的教學。學生的表現,是衡量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水平的準繩。課堂教學中一定不要忽視學生,要儘快地熟悉我們的學生,要能記住學生的名字,同時要了解學生的一些背景材料、情況。

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問題,把握不同的時間,請適當的同學來回答,這是對任課教師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教師都能瞭如指掌,就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能夠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從根本上讓學生有成就感、滿足感,以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主體地位。

我們堅持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最根本的就是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不僅具有了自主學習的習慣,而且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是學習的落伍者,進入職業學校他們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厭學、棄學,但是他們學習的潛能是客觀存在的,如何開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潛能,是我們課堂有效教學的靈魂。

二、明確教學目標,研究教學藝術,提高課堂有效教學

在我們旅遊專業現行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着諸多問題與不足,而最爲可怕的問題是,一些課堂教學中,教師不知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教?授課老師沒數,學生更是莫名其妙。或者爲了讓那些不願意學習的學生在課堂內保持相對安靜,“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看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或關聯極少的影像來打發時間,將教學任務置之度外,無效地重複着一節又一節的教學。有的教師也許知道要教什麼,但講多少,講到什麼程度,怎麼講,心裏沒數。只是書上有的,照講罷了,至於學生能否聽懂、學會,那也只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完全看學生個人的造化了。

課堂教學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而且教學目標要按照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和認知順序來設計,要突出教材的重點,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抓住關鍵。依據學習能力與學習目標的不同,將學生劃分幾個層次,然後依層擬定相對應的各層教學目標,爲隨後的分層施教和分層評價確定依據,充分體現“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的人性化教育理念。每一堂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無論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都要準確地定位。課堂上無論是教師講,還是學生練,每一個環節都緊緊圍繞這個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最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這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目的。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教師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十分重要。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學校的教學中已經被廣泛運用,符合職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新。我們的課堂教學要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有效運用方法和手段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旅遊專業一定要堅持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要以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爲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無論是知識的傳授,還是實際的操作,都應該把着眼點放在能力的培養上,努力使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有效結合起來。讓知識轉化成能力。課堂有效教學應落實到知識和能力的雙重提高上,尤其是能力的提高方面。作爲旅遊專業的課堂教學,還應十分注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與文明素養的教育,爲學生今後的實習與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樹立優良教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有效教學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是德育的主渠道,重視課堂教學才能真正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質量。精心準備每一節課,不打無準備之仗,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踏踏實實,認認真真,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善於反思,做好總結反饋,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沉下心來,認真研究、探索旅遊專業教學規律,認真研究、探索我們學科的知識,言傳身教,用知識的本身來吸引學生,會讓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課堂紀律組織與教育的時間。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學無止境,必須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用理論去指導我們的實踐。而現實中,除了參加繼續教育,參加教師的一些業務考試,我們很少有教師認真地去看一些大部頭的教育專著,或很認真地系統地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大家都在呼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果學生不喜歡自己,找一下自身的原因,是不是因爲我們還不夠讓學生喜歡?如果無法說服教育學生,想一想是不是我們還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來說服教育我們的學生?如果學生課堂上聽不懂,思考一下,是不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讓學生聽懂的方法?實際工作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解決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它需要我們去進一步地思考,努力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或途徑,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辦法總會比問題多,而自覺學習是關鍵。

總之,課堂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就在於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使有限的教學時間、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極大的開發和利用,從而更好地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服務。只要我們找準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之所在,確立優良的教風,在正確教育觀念的指導下,紮紮實實地研究課堂有效教學,必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3

摘要:創新教學作爲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創新教學要切實實行起來,而非簡單作秀。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善於延展教學內容。在充分提升自身素質基礎之上,用創新教學的方式塑造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課堂充滿人文氣息,讓學生真正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也面臨着更高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反思,以此才能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得到進展和突破。本文就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之下,提出了有效實施課堂創新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創新教學;實踐研究

創新教學是在素質教育基礎上開發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爲基礎,改變以往的“授人以魚”教學模式,轉變爲“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培養學生的潛在創新力。創新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十分具有影響力的一種教學思想。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十分注重對學生的基礎教育。那麼,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怎樣做纔能有效地實施創新教學策略呢?筆者認爲應當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做好學生的引導者,實施創新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學生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做好學生的引導者,筆者認爲師生都應當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在進行上課之前,要先讓學生透過預習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高中語文預習可以透過讀書筆記並記錄蒐集資料的形式進行,這些記錄必須和下節課即將學到的內容相符,記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一篇課文的背景和作者。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也能夠信手拈來,在腦海中還原情境,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知識。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將不會的字詞標註出來,並透過自主查閱進行解決。隨後在第一遍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遍朗讀,第二遍朗讀就需要大體瞭解課文的內容,在第三遍閱讀之後再正式上課。教師在整個預習的過程中都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學生的自我創新思考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營造愉悅課堂氣氛,實施創新教學

科學證明,在愉悅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神經將處於放鬆的狀態,課堂效率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學生大多都對教師帶着崇拜和敬畏之情,但正是教師的這種權威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尤其一些教師將姿態擺得高高在上,自以爲是,對學生的建議充耳不聞,並且在課堂教學中經常當面指責學生,心理學家發現,學生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產生排斥心理,不僅不利於教師教學,更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所以,教師應當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做一個平易近人的教師,與學生共進退。課堂之上,教師也只有不斷鼓勵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營造出更加輕鬆、休閒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比如,在複習沁園春雪這首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一個學生起來背誦,但是這個學生背誦到一半就記不起之後的內容,教師也不應該給予批評,而是應當給予更多的鼓勵,讓學生自信的回憶下半部分的內容。

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實施創新教學

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也是實施創新教學的有效策略。但與學生互動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筆者認爲教師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

1.培養學生自主能動性。對於每一位學生,教師都應當帶着積極的心態,在教學時不僅要不斷地鼓勵和讚揚他們,創造和諧的學習氣氛,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還應當透過課堂教學的互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另外,教師應當始終秉持啓發性教學的重要原則,課堂之上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並主動追求知識。與此同時,還應當注重珍惜學生渴望求知的心理,耐心地對未知的問題進行開導。

2.拓展學生思維。語文的學習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教學,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拓展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曾經說過,科學界的每一個喜人的成果都源於大膽地想象,這也正是獲得創新成果的起點。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透過一些手段來激發和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加強團隊精神大膽地想象應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應有的重視。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對於課堂創新教學也尤爲重要,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就需要安排學生自學一些新的知識和技能,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回答和提問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流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學生在團隊協作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堂創新教學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實施。

四、結語

創新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學生的主導者。語文學習要有一個發散創新式的思維,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前自學,還要在課後延伸思考。只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作爲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每完成一節課都要積極進行反思,改掉缺點,讓語文課堂煥發活力和生命力。雖然高中生面臨升學的壓力,但是教師一定要從中解放出來,以素質教育爲根本點,在教學過程中下工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適應新課程的改變,創新式的語文課堂一定會散發出不一樣的色彩。

參考文獻:

[1]吳玉梅.高中語文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範大學,2004.

[2]餘畫鳳.對話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實踐與反思[D].華東師範大學,2011.

[3]許高明.新課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及實踐[D].華東師範大學,2006.

[4]餘志芳.以學習需要爲導向的分層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範學院,2012.

[5]崔潔.高中藝術生語文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D].雲南師範大學,2013.

淺談課堂教學論文4

摘要:現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增加了生物科學史的內容,具體描述了有關研究的事例和方法。生物科學史不僅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還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地選取生物學史例,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啓發教育學生。那麼,生物科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價值是什麼?如何更好地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生物科學史?結合教學經驗談了這個問題。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課堂教學;科學探究;科學精神;教育教學功能

一、生物科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生物科學史料,蘊含着多種教育功能。科學家探究知識的'過程揭示了人們解決生物學問題的思想歷程,體現了科學家堅忍不拔的科學精神,教師要深刻理解生物學史料的這種豐富內涵,瞭解生物學史料教育功能的側重面,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學生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知識的歷程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研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進而發揮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教學功能。

1.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是生物科學史最主要的作用。和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較,融入了科學發現史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透過對科學發現史的瞭解和分析,自主的生成科學結論,往往印象更深刻;因此,學生對探索生物學新知識的慾望和興趣會大大增強。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是透過展示科學史例,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教師不再是權威,而是學生探索新知識的引路人。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學生的厭學情緒。

2.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的課程理念是《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基本課程理念之一。科學發現史的利用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材中科學家的經典實驗具有代表性,如果能將其轉變成在課堂上能夠完成的探究課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並且再發現和再生成已有的結論和知識。由此可見,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價值上,生物學史的教學和科學探究不但不矛盾,而且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生物科學史,可以讓學生領會生物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例如,光合作用的科學發現史主要有以下幾個史例:

史例一:1648年海爾蒙特柳樹實驗。

結論:柳樹營養生長物質不是來源於土壤,而是空氣和雨水相關。

史例二:1771年普里斯特利“綠色植物―燭―小鼠”實驗。

結論: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更新空氣。

史例三:1864年薩克斯“葉片半遮光―碘蒸汽”實驗。

結論:光合作用可能產生澱粉,並需要光。

史例四:1880恩吉爾曼“水綿―好氧性細菌”實驗。

結論:光合作用可產生氧氣,葉綠體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史例五:20世紀30年代魯賓和卡門同位素標記實驗。

結論: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全部來自水。

在光合作用科學發現史的教學過程中,用光合作用反應總式的規範書寫來貫穿於上述5個史例,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書寫光合作用總反應式,還有助於學生記住史例,並且從史例中得出結論,使得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任何科學結論的發現都離不開科學家堅韌的科學探索精神。孟德爾在維也納大學進修自然科學和數學,回到修道院潛心研究了八年,透過分析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達爾文歷盡千辛萬苦,進行了長達五年的環球考察活動,最終出版《物種起源》一書。逾越重重障礙,最後獲得巨大成就,這是所有科學家的共同經歷。更有甚者,需要幾十年乃至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產生了一項科學發明。

進行科學研究不僅需要堅強的信念,更需要修正自我,推翻原有理論的勇氣。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是科學家在“勇於存疑,敢於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指導下取得的。達爾文在環球考察之前是忠實於“神創論”的,但在經過了環球航考察,並認真比較和分析了世界各地的物種之後,打破了固有思想的禁錮,以堅強的意志確立了“自然選擇學說”。

科學史的介紹可以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感染,有效地培養學生不畏權威、勇於挑戰傳統的科學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科學發現過程的艱辛,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目的。

巴甫洛夫說過:“自然,人家是對的,很明顯,我們失去了一個發現真理的機會!”這就是一個科學家的坦誠。

二、將生物科學史融入課堂教學時應遵循的原則

儘管生物科學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生物科學史不可能成爲教材的主線。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選取相關生物學史料,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從而達到教育啓發學生的目的。

1.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突出教學重、難點

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選擇適當的科學史例。科學史有助於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所以對相關史料進行適當整理才能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過程中突出其主題和關鍵事件,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重、難點。

例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史例:

1951年春天,英國著名生物物理學家威爾金斯在意大利舉行的生物大分子結構會議上展示了一張DNA的X射線衍射圖譜。當時,科學界對DNA的認識是:DNA分子是以4種脫氧核苷酸爲單位連接而成的長鏈,這4種脫氧核苷酸分別含有A、T、C、G四種鹼基。

沃森和克里克以該DNA的X射線衍射圖譜的有關數據爲基礎,推算出DNA分子成螺旋結構,沃森和克里克嘗試了很多種不同的雙螺旋和三螺旋結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都被否定了。在失敗面前,他們並沒有氣餒,又重新構建了一個將磷酸——脫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鹼基安排在螺旋內部的雙螺旋。其中相同的鹼基進行配對,即A與A、T與T配對。但是當時的化學家提出這種方式違反了化學規律。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寫的《核酸的分子結構——脫氧核糖核酸的一個結構模型》論文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載。

在“DNA的分子結構”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融入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史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閱讀之後的感想,並從中找出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進而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融入該史例,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出了教學難點,同時也符合教學目標。

2.尊重科學發展的事實

如,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學說,對生物進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釋,但是由於受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對於遺傳和變異的本質,達爾文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所以凡科學理論都會受到當時各種條件的制約,而可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引導學生客觀地評價犯過科學錯誤的學者和他們的過失曾經成爲科學研究阻力的科學家,從而培養學生對相關史料進行科學而客觀評價的能力。

總之,只要科學史例選擇恰當,將生物科學史適當地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科學精神,使得生物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