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策略論文

論文1.68W

摘要:數學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要實現創新教學,教師必須注重在解讀教材中培養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生學習方法的創新以及積極評價中鼓勵創新。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策略論文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創新;教育現狀

一、我國高中數學教育現狀

由於高中學習任務較重,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加之自身學習能力較差,常常在數學學習上力不從心。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作爲知識的傳播者,在課前要準備把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知識體系,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做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的知心朋友,讓這部分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重視,並用有效的方法積極引導他們,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做到這些還是不夠的,對於課堂生成問題和更多的實際問題仍然需要我們從學生實際出發,實現教和學的和諧統一。

二、教學中師生角色的改變

首先,作爲新時代的教師,要積極接受和更新教學理念,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和服務觀,要貫徹以人爲本的新理念,改變課堂教學中單純傳授學生知識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努力讓學生動起來,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引領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數學問題,並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教師不但要搞好數學教學活動,把傳統的數學課堂變成學生實踐活動的場所,還要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和運用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無數的數學問題,只要學生善於觀察,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就能形成數學問題的初步印象。此外,要想法設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大意義,使他們對數學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必須讓學生自己去探究,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真正體驗學習和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

三、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的要求

教師作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應具備整體把握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能力。作爲學生的引領者,教師自身要深入研究教材,準確領悟新課程標準精神,並以新課程標準思想爲指導,貫徹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去探索、去創新,提供把數學問題轉化爲數學模型並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在解釋和理解數學問題的同時,提高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教師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利保障。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要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材。在高中階段,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需要教師要有很強的理解和領會能力。在此基礎上,實現新舊教材的有效銜接,明白新舊教材的變化的地方,瞭解教材改革的要求,進而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整合和創新教材。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教材,運用教材,提高探索和創新能力。教師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並具備反思能力。課堂教學目標有沒有完成、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學生有沒有掌握教學內容、學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培養、是否還有遺留問題等。只有不斷總結教學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到有效解決方法,才能不斷充實自己,提升教學水平。

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首先,確並樹立教育目標。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因此,教師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課前做到認真研究教材,並形成知識框架,總結出教學重難點,選擇和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預設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以及掌握不靈活的內容,並設想好爲學生疏導知識的有效方法。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制定不同的教學階段。例如,在實際教學中,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難度適宜的習題讓學生討論思考並熟練掌握。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做一些有針對性的難題,促進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最後再透過階段性的測驗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對症下藥。其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是教學的目標之一。要想達到這種學習境界,需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構建不同的問題所產生的模型,並把這種模型和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使抽象的知識生活化、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並利用數學知識進行求解。再次,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教師的職責不單單是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勇於克服困難的勇氣,面對難題能用積極的心態想辦法解決。對一些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自信心缺乏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並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使其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能提出和其他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只要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哪怕是一種誤區也要給他們機會,然後給予指導和點撥,鼓勵學生改正錯誤,提高自我。最後,實際案例分析總結。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和應用新的教學方案能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馬上就能在自己的大腦中構建數學模型。比如,一位學生在遇到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當手中有4把鑰匙和4把鎖時,他就不能準確地說出哪一把鑰匙開哪一把鎖,最多試幾次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時大腦的構建過程:用其中一把鑰匙來試着開所有的鎖子,試四次就能產生結果了,然後在第二次的時候可以試三次,用這樣的計算方法,所有試的結果累加就是10次。這位學生沒有思考全面,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點撥,助其重新找到思路:在此一次的時候,只用一把鑰匙試三次,如果這幾次都不行的話,那就是剩下的那把鎖就與之匹配了,這樣累加的結果就是6次。成功的課堂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構建良性的互動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教師就要經常反思,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數學課堂的創新。

參考文獻:

[1]謝義華.關於新課程改革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5).

[2]楊要飛.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幾點體會[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2).

[3]吳佩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考[J].新校園旬刊,2013(7).

[4]覃月仙.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從“被教”到“我學”的轉變[J].讀寫算:教師版,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