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反思

孟子的這篇《魚我所欲也》文章語言自然流暢,節奏感強,適於朗讀、背誦。所以教學時要進行一定的反思,會對教學有一定的幫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反思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即“捨生取義”)昨天的語文課上,我和學生一起將腦意識和孟子的“捨生取義”思想進行對接,很可惜,在潛連接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將我的課堂偏離了正常軌道。

“老師,我不同意孟子的觀點。”一個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後有不少的支援者。 “還有誰不同意老夫子的觀點?”我笑着問道。 響應的聲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於學生們的態度,也有些驚異他們的獨立思想。我決定將課堂自然一些進行到底,於是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聽取他們反對“捨生取義”的原因。 “我們以前接觸過保爾這個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話說的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可以再麻木的‘捨生’了,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學生A心直口快,當然觀點顯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強詞奪理了。

“對我們中學生而言,這個觀點離的似乎太遠。前段時間新聞裏播放說已經將‘見義勇’改爲‘見義智爲’,可見,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取義不捨生’。”學生B有理有據、簡捷明快的發言博得了一陣喝彩。 …… 在衆多的言論之中,除了學生B的‘見義智爲’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強調一個片面的觀點: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謂義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們列舉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從貪腐犯說到肇事者,從“評按說法”說到“焦點訪談”……他們不屑的說着:現在有誰還“捨生取義”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悽悽然,優秀傳統的教育缺乏,教學與現實嚴重脫節,致使教師處在了尷尬的位置。我明白,他們接觸的社會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潛意識裏早就否定這個觀點,根深蒂固。我還想據理力爭,想爲我們偉大的古思想家拉動一些支援者,更想糾正這些年輕的腦袋瓜裏存在的“腐朽”思想。 我急性列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傷勢做決定,你會怎樣做? “我會看看左右沒人,趕緊逃跑。”一個調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說。

“哎……”傳來一片唏噓,接着有幾名同學起來指責他天良的喪失。(我很高興大多數孩子人本善良) “如果你開車,撞倒了一個人,而且很嚴重,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擔責任在第一時間救治傷者……”我將事例“升級”。 顯然,同學們陷入了沉思中。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選擇逃,接受良心的譴責,或者法律的更嚴懲,選擇後者,接受法律的懲罰,但良心稍安。你們做選擇,舉手表決。”我幫忙分析。很高興,他們一個個表示願意選擇後者,儘管眼中還有一點點的茫然。 接下來我們列舉了當今社會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們的想法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開始對“捨生取義”的勇士,發出由衷的讚歎,而對那些見利忘義、自私無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極大的反感和鄙夷。 “現在社會上見利忘義的現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就好象沒有了靈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屍走肉,雖生尤死,受萬人唾棄,而那些捨生取義的勇者至今傳誦…… 當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義不捨身’,所以學生B獲得最佳發言人!” 在一片掌聲中我們結束了討論,從學生折射來的目光裏,我知道這節課的收穫還是不小的。最後佈置了一個小作文題目《魚我所欲也》,來寫自己的一次選擇經歷,期望在作文過程中總結所學,學會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選擇,這該是學習該課文的最終目的。

雖然這節課沒有按照我預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也讓我着實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尷尬局面,但我慶幸,最終的教育效果還是好的。我在想,語文的教學並不只是單純的語文知識的教學,而是要靈活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靈活的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接軌,能學有所用。作爲教師,如果不斷的喚喚這羣孩子的良知,對於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型該有不小的幫助。

標籤:教學 所欲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