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預習導學單導學案設計(部編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瞭解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3、品味樸素自然、意味雋永的語言。

 教學重點: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寫並體味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樂觀曠達的心境。

學法指導:朗讀法合作討論法

【課前預習導學】

1、關於作者: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藝術家。他的詩浪漫瑰麗,氣勢不凡;他的詞境界高遠,開啓宋詞豪放一派;他的書法大氣淋漓,並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繪畫也自成一家,爲後人所稱道。在散文方面,作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僅創作數量很大,而且以氣勢縱橫,變化多姿,暢達明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2、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官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斷章取義。八月,將他逮捕入獄。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他幾次都差點丟了性命。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說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

張懷民,1083年貶黃州,起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絕不掛懷於貶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慼之容,爲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3、解題: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抒情議論,並透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核舟記》,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小石潭記》。

一、初讀課文

1、讀準節奏(A+B+C)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二、再讀課文,對照書上註釋、查閱工具書並結合相關資料,逐字逐句理解文意。

1、解釋下列詞語(A+B+C)

(1)欣然起行()(2)遂至承天寺()(3)水中藻荇交橫()(4)蓋竹柏影也()(5)相與步於中庭()

(6)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7)庭下如積水空明()

2、翻譯下列句子(A+B+C)

(1)相與步於中庭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三、三讀課文

1、文章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談一談?(A+B+C)

2、敘述部分分別交代了哪些要素?(A+B+C)

3、文章是如何描繪月色的?試把文章中寫月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並說說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A+B+C)

4、在作者寫景的基礎上,我們來續寫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適?(1、叢中蛙鳴不斷。2、村中狗吠雞鳴。3、幾處納涼人笑語陣陣。)爲什麼?(B+C)

5、文章的最後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具體談談自己的想法。(B+C)

6、你認爲文中的“閒人”包含了哪幾層意思?(C)

四、作業:

1、導單(ABC類已標出)+背誦

一、翻譯句子。(A+B+C)(25分)

(1)相與步於中庭。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二、本文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號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與父________、弟___________合稱“三蘇”,三人同爲_________之列。(A+B+C)(21分)

2.描寫月下承天寺庭中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了的___________修辭手法,爲我們營造了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B+C)(9分)

3.“月色入戶”意思是___________,這句話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A+B+C)(6分)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C)(5分)

A.本文寫在作者貶職期間,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感情與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與“閒”字相關。

C.本文寫景較爲簡潔,用素描的筆法,寫月色,寫景物,給人清靜雅緻的感覺。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7-20題。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ニ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

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月色甚美,遊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

級,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於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選自李流芳《遊虎丘小記》,有刷改)

【註釋】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釣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鐸:懸於檐下的風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A+B+C)(5分)

A.相與步於中庭/與無際偕訪仲和於此B.生平過虎丘才兩度/先自度其足

C.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皆若空遊無所依D.時聞風鐸/隔篁竹,聞水聲

2.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B+C)(10分)

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

3.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B+C)(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