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爲指導,使道德存在於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爲更多兒童所瞭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紮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常規教學

教學目標

1.透過第一單元《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的教學,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增多,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確的安排課餘生活,合理規劃課餘生活,遇到問題,能真誠坦率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遠離菸酒,拒絕毒品,提高防範意識。

2.透過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好班委,負責組織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爲班級和同學服務,共同商定班級事務。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

3.透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的教學,引導孩子們瞭解我們的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生活着56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雖然生活環境、文化習俗等都有差別,但是我們彼此尊重,互幫互助,成爲相親相愛一家人。

4.透過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民族瑰寶美麗文字,瞭解祖國的古代科技,認識源遠流長傳統美德,爲偉大祖國感到驕傲自豪。

教學資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着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爲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爲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爲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透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透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爲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爲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爲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爲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爲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裏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爲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4.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

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爲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爲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三、教學方法設計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道德概念和行爲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爲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爲依託,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瞭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7.根據小學生心理髮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採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透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8.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啓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透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篇2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慾都很強。因而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交往,從而爲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家鄉的名稱、位置、知道自己居住的小區,用觀察和體驗的方法感知自己家鄉獨有的環境和風土人情。

2、瞭解班集體的`含義以及人員組成情況增強對班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產生對班集體的熱愛之情。

3、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併爲此而高興。知道如何化解自己的煩惱,懂得別人遇到煩惱時要積極幫助。

4、初步瞭解夏天植物生長、動物生活的變化規律,感受自然的美好,產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教材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事件,採用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如: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可以是唱、跳、畫、說等多種形式,這也符合學生的年齡層次特徵。培養學生的多種表現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爲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三、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

2、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

3、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4、初步瞭解各種自然現象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四、教學措施

1、轉變教師角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有趣味性的教案,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援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2、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3、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同學們養成愛思考愛生活的習慣。兒童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爲。本期所任教的四個七年級班,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還有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求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又要養成他們良好的行爲習慣,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學會做人。其次要加強能力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與教材體系

教學內容與教材體系目前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是全新的教材。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本課程是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必修課程。”據此,教材改革力求徹底轉變以“學科爲中心”的課程觀,教材的構架以學生成長的生活邏輯爲主線,以相關學科知識爲背景和支撐,統整了課程標準規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等幾方面的內容以培養學生學會生活、成長所需的思想道德素養和一些基本技能,發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據本套教材編寫設計的思路,七年級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走向新的學習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因此,我們確定了七年級上冊的教育主題是健康快樂的生活,愉快的學習。透過這個主題,涵蓋、整合並完成課程標準中規定的關於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領域的內容。

三、欲達到的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到合格以上標準。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情景,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增強法制觀念,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四、減輕學生負擔並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認真細緻批改學生作業,全收全改,及時收發。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不少於10節,多聽與本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務水平

1、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思品的一節公開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資訊,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複習、預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採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緻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計劃範文篇4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凸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二(6)班的《道德與法治》老師。全班共4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5人。因爲剛剛接手,對班上學生了解不深,還需要在教學中儘快地熟悉學生,瞭解學生,並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採取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編排注重圖文結合,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堅持以學生品行教育爲主線,切實抓好學生品行教育和養成良好習慣教育兩個環節,爲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2.本教材遊戲較多,透過遊戲和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爲學生形成積極地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3.本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爲主要題材。課程將從課堂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生活的所有空間。

四、教學目標

1.透過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的教學,不僅讓孩子們關注身邊最常見的傳統節日,感受節日的氣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濃濃的親情,而且還透過延伸、拓展學習,讓孩子們瞭解源遠流長的祖國傳統節日,關注祖國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傳統禮儀、積極的民間文化等,集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鏈條。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相結合。

2.透過第二單元《我們的班級》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級自己愛,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班級生活規則大家定、齊遵守,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

3.透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場所》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養成遵守秩序,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等良好行爲習慣,學習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滲透《環境保護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

4.透過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從愛自己的家鄉做起,瞭解家鄉的美麗山水、豐富物產,認識爲家鄉做出貢獻的可親可敬的人們,爲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驕傲自豪。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根據小學生心理髮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採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透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3.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爲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爲依託,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5.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啓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透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