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強調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生從被動壓抑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讓學生在主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我們要改變以教師爲中心的種種教學方式,提倡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每一個教師在備課時都應該着重考慮的問題。葉聖陶先生曾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自主學習強調的是自由,自主創新。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我們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入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真正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學知識、練技能,學交往,學做人,求創造,體現注重知識爲載體,發展能力,健康人格。 

一、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尊重學生是教育原則和教育本質的要求。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其成長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和個性。因此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創造各種條件引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和潛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相信學生,學生能解決的儘量讓學生去解決,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體精神在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維後產生動力,得到弘揚,使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個性也得到發展。

二、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繫,透過學生自主參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繫,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透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展知識與技能,提升生活經驗,促進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如我上活動課時,首先,讓學生回顧鍛鍊心理品質的方法:①多讀書。②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尤其是公益活動。 ③經常與大自然接觸。其次,每個小組選兩個代表展示老師留的作業:朗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何成爲生活的總統》兩本書的讀書心得。第三,讓各組組長、副組長說出他們讀了哪幾本書,主演內容是什麼,有什麼感想收穫。第四,談談自己的小組爲班級、學校、社區、社會做了那些好事;最後教師進行總結。透過學生自主參與,擴展知識技能,從而有利於教師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和鍛鍊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傾力打造合作交流的民主平臺 

要怎樣體現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化得於充分發揮呢?首先,小組合作前要先確立活動目標,即對具體的問題解決,有個明確的方案,在整個小組中達成共識。其次,有的放矢,明確分工,讓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人、記錄員、資料員、首席發言人、第二發言人,甚至是專提反方意見的“反對人”,並在一定時間後,角色轉換,使每個成員都有愉快的學習體驗。教學中構建一個合理、有序、平等、情感化的合作學習模式也是至關重要的。正如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給予的積極情感的食糧很少,必然引起學生很多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所以,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共同體驗,淡化教師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選好合作學習的內容。合作學習作爲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宜採用,一般而言,教者對合作學習的內容應選一些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有一些爭議、依靠個人力量較難以完成的問題。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探究慾望強烈的內容,問題的呈現方式應儘可能趣味化、科學化。 

     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預設問題 

學貴在疑,學生的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的,而問題是否有趣,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教學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7課《可貴的沉默》,課始,可先板書大大的“可貴”二字,再板書小小的“沉默”二字,接着引導學生理解“沉默”,怎麼理解就怎麼說,當全班無人發言時,相機啓發學生說此情此景就叫“沉默”,學生一下子就明白“沉默”的意思。隨後再引導學生看課題設疑:爲什麼說這是可貴的沉默?學生在這一問題的指引下,學習的慾望立刻被激化,他們不由自主的拿起書讀起來。再如教學《豐碑》一課時,可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紅軍長征途中艱難行走的畫面,那呼呼的北風,漫天的雪花,沒膝的大雪,紅軍單薄破舊的衣服,讓學生透過聽覺、視覺感受紅軍的行軍艱難,由此引出課文中所描述的這是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可就是這樣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文中卻說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又屬於誰呢?這是爲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師精心預設的提問下被激化,馬上拿起書認真地讀起來。 

2.開展比賽 

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的設定比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組織讀書比賽、講故事比賽、複述課文比賽、背書比賽等,在比賽過程中,教師適當的採用激勵措施,效果更佳。關鍵是教師要做到目中有人,要一心想着學生,想着學生的發展。如在教學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21課《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時,可根據兒童詩的特點,引導學生透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兒童詩的意境美,領悟到我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不僅僅是因爲它美,更重要的是它能給別人帶來更多的快樂,教學中可在學生拓展延伸環節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我還想變成什麼?仿照文中的詩句,讓學生去說去演,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效果明顯。 

3.鼓勵質疑 

讓學生質疑問題不但能夠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時,課末可引導學生再讀最後一段,體會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感受到船長的沉着冷靜,臨危不懼時,有的同學卻提出這樣的問題:面對危險哈爾威船長選擇的是犧牲自己的生命,這難道不是對自己生命的褻瀆? 

面對這一棘手問題,再組織學生讀文,討論感受到船長心中裝的是船員和乘客,惟獨沒有的是他自己,從而感受到船長的崇高品質和高大形象。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五、自我激勵,自我評價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充分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注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讓學生找到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儘量地發掘他們閃光點,強化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當學生取得成績和進步時,要及時鼓勵和表揚,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及時的點撥。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是否合理有效,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得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改變學生原有的不科學、不合理的學習方法,其過程較長,難度較大,這需要教師對這項工作有更清醒的認知,要長期不懈的堅持方能奏效。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轉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始終應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積極倡導自主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生絕不會認爲學習語文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們將感到是一種無限的快樂,學習興趣陡增,課堂也將會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無疑,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形成與發展。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