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摸球問題》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摸球問題》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摸球問題》教學設計範文

《摸球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透過互動摸球遊戲,直觀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透過“猜測—試驗—分析試驗數據”經歷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在活動交流中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準備

學具布袋不同顏色的小球

教學過程

一、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1、體驗“一定”

師:老師這裏有個魔法袋,知道里面是什麼嗎?(球)那能知道什麼顏色嗎?(不能)看了才知道是吧?現在誰想來摸摸看呢?

生1:摸出來是黃球。

生2:摸出來也是黃球。

師:還有誰想試試。你們覺得他會摸到什麼球呢?

生:黃球。生嘗試

師:怎麼摸出來都是黃球呢?(生:裏面都是黃球)開啟袋子看看。

師:如果再讓你摸一次,你還能摸出黃球嗎?肯定嗎?一定嗎?(板書:一定)

生:因爲裏面都是黃球,所以再摸一次一定是黃球。

2、體驗“不可能”

師:那你們可能從這裏面摸出紅球嗎?爲什麼?

(結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不可能)

拿出一些藍球放入袋子中攪動一下:這樣可能摸出紅球嗎?(進一步說明不可能)

3、體驗“可能”

師:現在這裏面不能摸出紅球,那可能摸出什麼球呢?

生:可能摸出黃球,也可能摸出藍球。

4、引入課題:像這樣的可能性,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可能性。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猜測(在袋子裏放入9個黃球1個藍球)

從口袋裏摸出一個球,摸到的球可能是什麼球?摸到什麼球的可能性大呢?

把你們的猜測填在書本84頁的想一想。

2、操作、體驗

師:都說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想不想自己摸球來驗證驗證?

出示小組合作的步驟:

①從小組長開始,輪流摸球,每人每次摸出一個球,由小組長記錄下顏色,然後把球放入袋子內再摸。

②摸完後完成課本填一填。

③小組交流,實驗結果與你的猜測一致嗎?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

小組開始操作

3、交流

請小組長將結果進行交流,看看每一組是不是都是一樣的結果。

生:摸到黃球的次數多,摸到藍球的次數少,跟我們的猜測一樣,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師: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4、小結

師:從剛纔的摸球遊戲中,你有什麼感受?

引導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數量的多少決定了可能性的大小。

三、拓展延伸

師:現在我們換一種玩法:這裏有幾個袋子,裏面球的大小和輕重一樣,但是不知道他們各自的顏色和數量。請小組同學輪流摸球,還是由小組長記下所摸出球的顏色,待會我們再透過實驗結果來猜猜裏面球的顏色。

小組操作

全班彙報摸球結果,對袋子內球的顏色進行猜測

生:摸到什麼球的次數多,所以可能性比較大,袋子裏這種顏色球比較多。

師:根據提示對號入座。

10個黃球10個藍球8個黃球2個藍球2個黃球8個藍球

5個黃球5個紅球3個黃球3個紅球4個藍球

問題:哪個袋子一定摸到黃球(藍球)?

哪個袋子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四、總結幸運星大抽獎

師:今天透過摸球遊戲,你們學會了什麼?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最後想抽出一名數學課的幸運之星。想一想,會抽到男生還是女生呢?爲什麼?

可能性大就一定抽到嗎?

《摸球問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猜測—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進一步認識客觀事物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養學生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

3、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滲透概率的思想。

【重點難點】

1、學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體會到數據表示的簡潔性與客觀性。

2、學會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探索新知。

【教具準備】課件及同桌兩個學生準備10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有白球和紅球)。

【教學過程】

一、複習、探究、運用

1、遊戲:男生女生各選一名代表,用猜拳決定誰獲得摸球的機會,上來摸球的同學能一次就摸到白球,就勝出。當然老師要選擇最認真聽的,最積極舉手的同學來參加,誰願意來?

(活動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幫選手出出主意,支援一方選擇2號盒,不支援的一方選擇1號盒子。)

採訪勝利者:作爲勝利者,請你接受老師的採訪,你獲勝的祕訣是什麼?

採訪觀衆同學:同學們,你們都幫他出了什麼主意?你的理由是什麼?

2、探究(用“0”和“1”表示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師:同學們說的內容都用到了我們數學上的知識,誰知道是什麼?(板書:可能性)

師:剛纔同學們都用到了用來描述可能性大小的詞語,回憶一下,是哪些詞語?(一定、不可能)

師:你能結合剛纔的遊戲,用數分別表示一定和不可能發生的事嗎?並說說你的理由。用0描述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用1表示一定發生的事情)

3、運用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在我們的身邊就有一定發生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你能找到這樣的.事或現象,並用“1”和“0”描述它發生的可能性嗎?

(1)玻璃杯從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那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爲“?”

(2)太陽每天早晨升起的可能性爲“?”

(3)公雞下蛋的可能性爲“?”

(4)一粒有1~6個數字的骰子,隨便怎麼投擲,出現數字“7”的可能性爲“?”

二、遷移、鞏固、提升

1、遷移:

師:同學們剛纔已經能夠用“1”和“0”準確地描述出一定發生和一定不發生的事情,相反,都什麼樣的事情用“1”和“0”表示呢?

師:在剛纔的遊戲中,如果老師把1號與2號去掉,若想摸到白球,你會選哪個?爲什麼?

師:可能性大,大到什麼程度?可能性小,小到什麼程度?可以用什麼數表示?

你還能用分數表示其它盒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嗎?

師:根據白球的個數和總球數,我們預設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是,我們猜得對不對呢?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在裝有7個白球1個紅球的袋子中摸球20次,記錄摸到白球的次數,並計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填寫表格)

(關於隨機性的說明)師: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比如我們拋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應該是1/2,可是有一次我連續拋了10次,有8次朝上。這是怎麼回事呢?歷史上有許多數學家做了很多次的實驗:

當次數有足夠多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結果會保持在1/2左右。

師:那麼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推匯出來的能不能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

2、鞏固:

再放入一個白球呢?從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怎麼會不同呢?(袋子裏求得總數發生了變化)

再放一個白球呢?…(、)

要是摸到的黃球的可能性是袋子裏可以怎樣放球呢?

3、提升:逐一出示實物圖,學生說出各是什麼牌(紅桃A 紅桃2 紅桃3 黑桃A 黑桃2 黑桃3)

提問:把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討論:一共有6張牌,紅桃A有1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張牌,摸到每張牌的可能性都是1/6。

問:你還想到什麼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彙報。(小組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寫在紙條上)

問:觀察這幾組數字,你發現了什麼?(每組數字相加起來都是1)

三、實踐、應用、討論

1、成語裏的數學:

十拿九穩 百發百中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用可能性的知識來解釋這幾個成語的含義。

2、遊戲中的數學

王夢辰和費宇豪兩名同學的賽前資料:

誰獲勝的可能性大?爲什麼?

四、全課總結:

1、說說自己的收穫。

2、教師講評:身爲大將軍的狄青何嘗不知道:擲一枚銅錢,出現正、反面是隨機的。擲兩枚銅幣會出現四種可能。回師時,按原先所約,把錢取下。將士們一看,原來那些銅幣兩面都是鑄成一樣的。

3、關於可能性的遊戲活動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透過遊戲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這不僅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親身體驗摸球遊戲中蘊含的可能性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透過猜想、觀察、想象、分析、驗證等學習方式理解並掌握知識,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與此同時,也關注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練習部分,學生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標籤:摸球 教學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