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柳葉兒》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柳葉兒》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葉兒》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瞭解文中“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引導學生品味課文中生動描寫的語句及一些飽含感情的語句。

3、品味文中優美的景物描寫,片斷仿寫。

教學重點:

1、“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

2、生動描寫的方法,片斷仿寫。

教學難點:

“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以小記者的身份,採訪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圍經歷過艱苦歲月的人,瞭解他們的童年樂趣是什麼,他們是怎樣度過艱難歲月的,並做好記錄。

一、匯入新課:

指名背誦古代詠柳的詩句。

夢迴江南,楊柳依依,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美它的多姿。”宋學孟卻總是忍不住要摘下一片嚼一嚼,他在咀嚼什麼呢?他在咀嚼那難以忘懷的一段歲月和歲月中永難忘懷的一段往事,讓我們跟着作者的思路,一同走進作者的“心空”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的語氣語調。

2、學生自由讀課文,查字典解決字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用“文章講了一個 的故事”的句式說話。

在嚴重饑荒的歲月,我上樹爬高、搶樹葉兒、吃柳葉兒的故事。

3、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確文章主要寫了幾件事?

三、深入研討課文

閱讀就像旅遊,除了觀賞沿途美景,還要探究其美在何處,爲什麼美。欣賞一篇美文,我們除了去捕捉表層的資訊,還應從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語言運用等多個角度進行品味鑑賞。

1、對吃柳葉我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樂),找出文中你認爲寫“樂”的語句,品味“樂”在何處?學生自由讀,讀後共同探討。

顯示爬高本領,吃柳葉的樂趣。

2、對吃柳葉我現在的感覺是怎樣的`?(苦中帶澀)找出具體語句品味一下。

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樂是實寫,因爲那時我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在今天看來,這種“樂”的滋味是何等苦澀啊。

搶柳葉兒:天太早,萬物還沒醒來,八歲的我已經和三叔去搶柳葉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爬樹的情景:硬地冰涼,可見其早,牙齒“咯嘣嘣”可見其冷,露珠滴進脖子,可見滋味不好受。

看日出的情景:把太陽想像成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的,全是肉做的”,這個比喻是我內心真實的寫照,是極端飢餓在我頭腦中的折射,太餓了,隨時都會想到吃,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中又摻進了多少苦澀。

吃柳葉兒:“我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這裏寫我的貪婪和數量之多,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我的飢餓、瘦削到何種地步。

總結:童年我的樂趣是爬樹、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實際上這是特殊年代裏的特殊經歷,因爲當時我小,所以有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文章明在寫品“柳葉兒”之樂,實質不斷渲染生活之苦,正因爲生活極苦纔有了嘗柳葉兒之樂。今天的人也吃野菜,但與課文中所寫的完全不同了,請你聯繫今天的生活,說說你的感受或體會。

4、把你採訪的關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事蹟互相交流一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讓我們嘗試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品味本文的寫作藝術,並進一步鑑賞主旨。

如:“那一年春天,地裏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三個“吃光了”反覆強調,顯示飢餓的程度,揭示搶摘柳葉兒的原因,“又搶”二字證明摘柳葉乃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分成四人小組,合作找出你認爲描寫優美或精彩的語句,先動情讀一讀,再賞一賞,最後說說好在哪?

四、仿寫練習

1、比較閱讀:第8節與第10節中都有爬樹的描寫,你認爲兩段在寫法上有何不同?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

第8節爬樹重在顯示爬高的本領,用的動詞如“抱”、“搖”、“彈”、“擺”,最後寫了顯示本領後的樂趣。

第10節,重在寫爬樹的感覺, “冰涼”、“涼颼颼”、“一陣陰涼”。

兩段寫作目的不同,寫法也不同。

2、仿寫第10節開頭的景物描寫:

學生讀,指名說選了哪些景物,寫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法上有何特點?

溼潤、清涼、朦朧、寧靜,充滿詩情畫意。寫景由近及遠,以動襯靜。

學習這種方法,仿寫一段描寫早春景色的景物描寫。

3、仿寫第11節一句話。

先讓學生品味第11節看日出的情況描寫,體會“兀地”、“跳”、“罩”、“化”等詞的表達效果,然後仿此句寫一句描寫“日落”的景物描寫。

寫完後同位互賞互評

寫完後指幾名學生讀,學生共評:是否抓住早春特點,是否學習本段寫法。

五、作業

閱讀張潔的《挖薺菜》,比較兩文在結構、感情、語言,對苦與樂的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點。

六、板書設計

柳葉兒(抒發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回憶搶柳葉、吃柳葉兒的往事:苦中帶澀 再次抒發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教學反思我認爲閱讀教學至少要完成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要讓學生多讀、多品味,理解課文內容。二是要讓學生學習文章的寫法,能學以致用。因此,教案設計兩個仿寫訓練,雖然只是兩個小片斷,甚至一句話,但卻讓學生有方法可循,學生所需時間不多,收到的效果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