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教案:一隻小蜜蜂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一隻小蜜蜂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語言教案:一隻小蜜蜂教案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昆蟲並知道他們的運動方式。

2、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編兒歌。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遊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兒歌。

活動重難點:

能將找到的昆蟲與動詞相匹配。

能根據找到的昆蟲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小蜜蜂頭飾一個;板畫:花叢;各種昆蟲頭飾若干。

2、幼兒對部分常見昆蟲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小蜜蜂,引出兒歌《一隻小蜜蜂》。

(1)師:今天天氣可真好,蜜蜂寶寶飛到了一片花叢中玩耍,它玩的可開心了,它東飛飛,西飛飛,突然它在草叢中發現了一位好朋友,這位好朋友會是誰呢?

(2)師:它是誰?(小蚱蜢)小蚱蜢是怎樣運動的?。(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好麼?

(3)師:小蚱蜢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仔細聽哦!

2、學習兒歌《一隻小蜜蜂》。

(1)師: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蚱蜢,跳呀,跳呀。

(2)師:小蚱蜢的.兒歌好不好聽啊?那你們想不想和它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呀?

(3)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2—3遍。

二、出示昆蟲頭飾,嘗試創編兒歌。

1、出示小蝸牛,並引導幼兒創編兒歌。

(1)師:花叢中,除了小蚱蜢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昆蟲寶寶,小蜜蜂接下來又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2)師:蜜蜂寶寶又遇到了誰?(小蝸牛)小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呀?(爬)是爬呀爬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小蝸牛也想到那首好聽的兒歌裏去,我們一起幫幫它好嗎?

(4)師: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蝸牛,爬呀爬呀。

2、請幼兒找一找還有哪些昆蟲寶寶,引導幼兒說一說找到的昆蟲寶寶並嘗試創編兒歌。

(1)師:你們都找到哪些昆蟲寶寶啊?(小蝴蝶

師:蝴蝶寶寶是怎麼運動的呢?

(2)師:還有誰找到了不一樣的昆蟲寶寶?(小螞蟻)

師:小螞蟻是怎麼運動的?

(3)師:還有嗎?(小蟋蟀)它是怎麼運動的?

(4)師:請你們動動小腦筋,把你們找到的昆蟲寶寶編進兒歌裏好嗎?

(5)請找到小蝴蝶的小朋友上臺來說一說兒歌。

(6)請找到小螞蟻的小朋友上臺來編一編。

(7)請找到小蟋蟀的小朋友上臺來編一編兒歌。

三、結束部分,送昆蟲寶寶回家。

(1)師:寶寶們,今天和這麼多昆蟲寶寶做了這麼好玩的遊戲,你們開心嗎?昆蟲寶寶也很開心,但是呀,他們玩了這麼久,很累了,他們想請寶寶們把他們送回家,你們願意嗎?

(2)出示昆蟲寶寶們的“家”,請寶寶們送昆蟲寶寶回家。

師:這裏是會爬得昆蟲寶寶的家,這是會跳的昆蟲寶寶的家,這裏是會飛的昆蟲寶寶的家,可千萬別送錯了哦。送完的寶寶也去休息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