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課文《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反思一:《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季羨林老先生是一位有着無窮的人格魅力的學者、教授,他有着豐富的內心和愛心,《幽徑悲劇》是他的一部代表作,歷來爲大家所喜歡。學習這篇文章,要求學生對寫作背景和作者有所瞭解,對“愚氓”這個詞也要有了解。在教學本文時,我作了如下嘗試,現作如下回顧反思。

課文《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一、課前預習,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查找資料,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後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到表現時間的詞語,知道這棵藤蘿經歷過怎樣的劫難,最後在什麼時候被毀的。思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然後帶着這個問題再讀課文。

二、對比賞析,體會作者情感。

文中兩次寫到藤蘿,分別對藤蘿的美麗和被毀後的慘狀進行了描寫,在寫藤蘿的美麗之時,又將它與其他被毀的藤蘿作了對比,針對這一點,我先讓學生抓住具體語句,賞析領略藤蘿之美,體會作者對藤蘿的情感。然後再讓學生賞析被毀後的慘狀,感受作者內心的悲傷。最後讓學生以藤蘿的身份和口吻,對那些“愚氓”控訴內心的悲傷。再次感受作者內心。

三、人物的比較分析

文中除了作者,還提到了另外幾個人,“愚氓”、“偉人”、“世人”,對於這些人物,作者又是怎樣的情感呢?我先讓學生結合具體語境,找到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互相糾正補充,最後明確,原來作者用了反語的手法,對這些人,作者都是持否定的態度。在此基礎上,再讓大家探討分析作者是怎樣的人,並對中心有更深入的理解。

應該說,這篇文章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個挑戰,但在充分的預習和引導的基礎上,學生還是能體驗感受,並較好地進行理解感悟,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中心。如果能適當地補充課外關於藤蘿的材料,再次進行對比閱讀的話,我想效果會更好!

反思二: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20xx年xx月xx日,我在青州師範附小講市優質課《幽徑悲劇》。回來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有值得自己發揚的地方,更有許多需要修正的地方。

1、以讀貫穿全文,並且體現讀的三個層次。

《幽徑悲劇》是一篇散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感悟,是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在設計不同的讀的形式的基礎上,我重點是設計了讀的三個不同的層次。

首先,在讀中感知。這個層次要求學生透過閱讀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大體結構。如學生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悲劇?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感知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其次,在讀中感受。這個層次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換位思考,去感受作者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感情,同時把自己感受融入其中,形成學生自己的個性化解讀。如:閱讀課文,找出寫幽徑中美的事物的句子,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讀文章的第11段,談談你感受最深的語句;請找出你感到痛心疾首的句子,給大家讀一讀。這幾個題目的設定都是爲了引導學生關注文字,從字裏行間感受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觸摸文字的溫度。

最後,在讀中感悟。學習一篇文章,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明白文字,更要引導學生領悟文字背後的內容,要培養學生深刻的思想。如,藤蘿被毀,令人悲痛。那麼,有沒有令作者更痛的原因?這樣的題目就是在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聯繫寫作背景,挖掘作品的深刻內涵。這是感悟社會;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修正自己的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做法,這對學生來說,是更深刻的感悟與收穫。如設計的“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季羨林卻常常爲一些小動植物而落淚,你怎樣看待其人?”,這個問題就是爲了引導學生學習季羨林悲天憫人的情懷,學習他關心天下的胸懷。

2、抓住關鍵詞,進行個性化解讀。

《幽徑悲劇》這篇文章,內容深厚,主題多元,這既給教師提供了拓展的空間,也給學生的理解增加了難度。在設計教案之前,我熟讀課文,力圖找到文章的關鍵詞,找到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解讀。後來,我把“悲劇”作爲文章的關鍵詞,用“微笑”和“絕不會有任何人”兩個詞來解析“悲劇”的內涵。“微笑”,一詞寫出了藤蘿花開得燦爛如笑臉,而此刻,它的根部被人砍斷了,它並知道已經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源,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讓學生感受到藤蘿的悲劇;而一連三個“絕不會有任何人”,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人們對藤蘿所代表的所有美的事物的漠視,透過分析,學生就可以挖掘出文章的內涵。

有待修改的地方:

1、對文章的寫作背景分析不透徹。

《幽徑悲劇》這篇文章寫於1992年,屬於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年代;文章中還牽扯到一段歷史。對於這兩段歷史,學生都不熟悉,造成了理解作者情感的障礙。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爲了把學習任務在一節課內完成,我沒有深入分析寫作背景,使得學生對“藤蘿成爲我的精神支柱”一節的理解處於真空狀態,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就達不到預期的深度。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將在下一次學習本文時,把這段背景加入分析的行列,效果會更好。

2、課堂生成缺少精彩。

語文課理想的狀態是學生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中解決問題,並帶着新生成的問題走出課堂。而這一節課,學生透過預習,能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課堂上卻沒有形成爭論、辯論的精彩場面,學生思維碰撞沒有形成燦爛的火花,也沒有形成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思考玩味的新的問題,這是很大的遺憾。在以後設計問題時,還需要再琢磨更貼切的角度,激發出學生更多的思維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有些可能自己一時沒有察覺,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還需繼續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反思三: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幽徑悲劇》是季羨林先生的作品,教這篇文章,我用了兩課時。這篇文章學生初步理解會有一些困難,教師要能夠注意引導,激起學生的共鳴。教後反思如下:

一、目標明確,環節安排得當。

第一課時的目標是整體把握,理清文章寫作思路,並透過質疑探究,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第二課時的目標是透過品析語句,學習精練、雅緻的語言特點。根據兩課時的目標設計課堂環節,朗讀與分析結合,討論與思考結合。課堂環節安排得當,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課堂目標達成情況較好。

二、賞析佳句和質疑探究的有效調整。

把學生對詞句的瑣碎講解變爲賞析,要求學生必須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說話,必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觀點和情感。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創新發言。在問題設計中,把引起學生爭論的兩個題目作爲討論重點。第一個問題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寫了古藤的悲劇,那又爲什麼以“幽徑悲劇”爲標題呢?透過這一環節,就自然過渡到問題探究上,教師主動“挑起事端”讓學生爭論。第二個問題是:面對幽徑上這株古藤的悲劇,作者又是怎樣做的呢?爲什麼作者在最後說要把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遠永遠地背下去?學生討論後總結出本文主旨。

三、對學生讀寫訓練提出要求。

在學生充分賞析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寫下來,讀出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落實到口頭上,落實到筆頭上。讀,可以非常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去充分體驗課文語言的魅力。在激情與陶醉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要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而絕不是說教。當然如何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值得每一個語文老師深思。

反思四: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上這節展示課之前,我曾在另外一個班進行試講。雖然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的參與也很積極,但總感覺整節課顯得支離破碎,教學目標不明顯,學生過多的對語句進行生硬的支解性分析,而沒有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師生對文章的深層挖掘也不夠深入。後來有幸請到了濰坊市教科院李科長,在他的的精心指導下,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思路進行了重新調整:

一是把字詞、詩句展示過程省去。

因爲這些已經在預習課解決了。只要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來了,這也算是展示,何必一定要讓學生再講解一遍呢?展示課應該是解決預習課上沒能解決的問題,它不是預習內容的翻版和再現,而是預習課的提升。這樣我就把課堂重點放在對語句的評析和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據此設計了兩個學習目標:(1)透過品析語句,學習精練、雅緻的語言特點;(2)透過質疑探究,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學生展示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部分–文章思路、佳句賞析和問題探究。這樣可以使教學環節得以簡化,目標更明確,重點更突出。

二是賞析佳句和質疑探究過程的調整,這也是本節課教學思路的最大轉變。

把學生對詞句的瑣碎講解變爲賞析,要求學生必須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說話,必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觀點和情感。最好能聯繫印發的補充文章回答問題。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創新發言。在問題設計中,我把能引起學生爭論的兩個題目做爲討論重點,因爲學生展示的目的之一也是爲了引發爭論,從而促成小組內、小組間的學生互動。如果設計問題如果太簡單,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就引不起學生的爭論。我在學生賞析完佳句後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寫了古藤的悲劇,那又爲什麼以“幽徑悲劇”爲標題呢?透過這一環節,就自然過渡到問題探究上,教師主動“挑起事端”讓學生爭論。第二個問題是:面對這樣的悲劇,作者又是怎樣做的呢?爲什麼作者在最後說要把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遠永遠地背下去?學生討論後總結出本文主旨。

三是對學生讀寫訓練的調整。

在試講時沒能突出這一重點,本節課我重新做了調整。在學生充分賞析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寫下來,讀出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落實到口頭上,落實到筆頭上。尤其是讀,可以非常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去充分體驗課文語言的魅力。在激情與陶醉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的語文課要教給學生什麼?是繁瑣機械的分析記憶還是真實豐富的情感體驗呢?我想答案應該是非常明確的。以上這三點不僅僅是一節展示課教學思路的調整,它更是一種教學觀念的調整,我認爲這纔是最大的收穫。

本節課雖然是作爲一節示範課,但由於準備時間倉促(週四下午接任務,週五下午調整備課思路,週六上午講課),更主要是由於自身原因,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對文章本身的挖掘不深。過分注重於課堂結構的完美,而把一些重要細節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