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學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教學反思15篇

小學教學反思1

在教學課文最後一段中“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我們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這句話中,孩子都知道該怎麼讀。宋天琪很會說,立即說這是因爲我們很自豪,應該很自豪的讀。我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了,表揚了宋天琪的感悟很準確,便問孩子什麼是自豪呢?有同學立即喊出來是驕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對的聲音,很堅決的聲音“不是,不是驕傲的意思!”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進一步反問孩子是嗎?我看到張俊康正在玩着什麼,故意以他爲例子,說了“張俊康最近的字寫得很有進步,老師表揚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驕傲極了!這是個驕傲。”接着又舉例說當我看到中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看着中國的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的心裏真是無比驕傲!請同學們說說這兩個驕傲意思一樣嗎?在這麼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樣,立即說第二個驕傲就可以用自豪了。那麼我們課文裏的自豪是爲什麼自豪?“爲這所學校的美麗自豪!”“爲小朋友在這裏快樂的生活自豪!”嗯,已經點到了,我就此止步。還是用讀的方法,讀了孩子喜歡的句子,有一些學校環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靜的句子,請孩子們多讀讀這些句子,讀好這些句子。 在生字的學習中,我只重點和大家學習兩個字“舞”和“戴”兩個難字,其餘的幾乎略過不說。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交上來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寫正確,個別孩子不對。不過書寫的質量不高,寫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節課時間練書寫。寫一手好字,是語文課應該追求的,應當是每節課都必須要的。

小學教學反思2

“啓蒙”,顧名思義,就是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啓蒙老師和第一堂啓蒙課。在我的腦海裏有這樣的一堂啓蒙課,讓我永生難忘!

那是在二年級時,當時教我們語文的是周老師。我那時很膽小,上課素來是不舉手發言的。一次,我們正上語文課。周老師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可能是太難了吧!只記得當時沒有一個人舉手。同學們都陷入了沉思,有的用手託着下巴,有的趴在桌上,還有的目不轉睛地盯着黑板。我也趴在桌上思考問題,教室裏出奇的安靜。大約過了幾分鐘,我擡起頭,發現還是沒有一個人舉手。這時,周老師看沒人舉手發言,便決定點名了。我聽了之後,劇烈跳動着的心更加忐忑不安了,連忙又趴在桌上“繼續”思考,其實我早已想好了答案,但還是因爲膽小而不敢舉手。

周老師開始點名了,銳利的目光從第一組掃到第四組,同學們也不約而同地擡起頭。“胡朝焱”一個清脆的聲音打破了原本鴉雀無聲的教室。老師點了我的名,我緩緩地站起來。周老師衝我一笑,像是鼓勵,我小聲地說出了答案,周老師又和藹可親地對我說:“說大點聲,沒事,你說的很對!”我又鼓起勇氣,大聲地說了一遍。老師示意我坐下,又繼續講課。我的回答並未使大家多麼吃驚,然而我的心裏卻像有什麼東西翻動着,令人激動無比。從那以後,每當我回想起那一幕,我便會督促自己要積極舉手發言。

有人肯定會說:這算什麼啓蒙?你又學會了什麼知識?如果你這樣想,那可就不對了。因爲它給了我勇氣,使我在今後的每一天,只要一想起這件事就會信心倍增,鼓起勇氣積極舉手發言。

小學教學反思3

課堂只有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纔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的內容上,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數學作爲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很多的公式和推理要記住,這對於活潑好動的初一學生來說難免有些枯燥。

所以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很有必要。當我講到課本第六章變量之間的關係時,備課時我就在想怎麼將這堂課講得生動有趣。後來剛好看到物理試驗室裏有適合講《小車下滑的時間》的實驗器材,於是就借來用了。同學們一看是做實驗,興趣就高漲了起來。

可想而知,這一節課上課非常得心應手,同學們也從實驗中體會到了樂趣。由此我就反思,其實只要多用點心,多準備點有趣的東西,讓你的這節課有意思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把注意力集中過來認真學習了。

小學教學反思4

《套圈遊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七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對100以內數進位加法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學習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教學重點是掌握100以內數連加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作到以下幾點:

一、利用遊戲情境匯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抽分遊戲”很感興趣,親自參與,引發學生對數的注意,爲估算打下了基礎。在課堂中,由於巧合,男生的運氣很好,每次抽到的分數都很高,這樣,學生很自然的運用“比較”這一方法,估出了男生的分數可能高。教師順勢指導,也可以用整十數來估計。學生的思維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學習效果較好,突破了教學難點。

二、積極引導,對比發現,探討交流。

新課改的數學計算課堂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學生積極思考,運用“口算”和“筆算”兩種方法進行計算,特別是豎式計算,學生列出了三種:分式列、整體列、接着列。我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客觀的選擇,尋找到最準確、最合理的豎式計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發現、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三、與生活經驗相聯繫,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計算的作用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計算問題,特別是購物的時候。所以,設定了爲媽媽作參謀的環節。引導學生主動的解決問題,並利用多種搭配方法練習連加計算。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便於學生間的交流。

以上三點是在教完這節課後感覺成功之處,同時,我認真反思,總結經驗教訓,發現還存在着一些不足:1、情境的創設有些零散,整體性不強,應該讓各個環節處於一個完整的大情景中,可以利用六一兒童節這一情景,“準備節目——爲小明準備禮物”,這樣,與學生的生活更近,興趣更高。2、對於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還應當加強培養,對於學生讀題的能力也應當加強訓練,尤其是圖表。

小學教學反思5

一、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匯入工作,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爲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所有的感活動起來,每個學生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只是在於老師如何開啓,如何去引導他們去、去發現、去感受事物,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板書課題,範讀課文,這種舊的課前引導,只會讓學生產生依賴的情緒,讓學生習慣於教師的“落入”,而不是主動去想課文寫的是什麼。激情是導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是構成學習動機最活躍的成份,爲了能有效地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匯入工作,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鼓勵學生大膽去觀察、去發現。

若要低年級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首先要從他們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着手,使學生對該事物產生興趣,讓學生產生觀察的慾望,教師加以引導,明解目的,而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雜亂無章地去觀察。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大多都是自問自答,沒有讓學生用心地去想,去觀察,使學生的思想處於懶惰狀態。從一年級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更有利於日後習作能力的提高,教育學家斯賓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去觀察、去發現。 比尾巴教後感_比尾巴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要學生願意去想,自主去想,因此想象力是依縛在自主探究上的,教師是放開手,讓學生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讓學生自由地去想,大膽地去探究,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的課堂,教師教,學生聽,這種學習方式被人稱爲“靜聽”課程,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處於被動的“靜聽”狀態,幾乎沒有活動的餘地和自己的經驗,而成爲課程和教材的“奴隸”。新課標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新課標要求教師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敢想、敢說,愛想、愛說。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小學教學反思6

對於教師來說,“反思教學” 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作爲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爲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因此,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爲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爲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6)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成功的教學過程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秉性優點,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性格各異的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與機會。因此,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定,還是釋疑解惑,均應“爲了一切學生”,多層次、多維度、多渠道地開展教育活動。因爲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儘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總而言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以上是筆者對教學反思的撰寫一些看法,可能還有很多錯誤,希望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批評指正。筆者也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反思認知和研究深入進行修正。

小學教學反思7

這是我到新學校上的第一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打算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上課伊始,在引入課題之後,我就利用新學校新設備,在電視上投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對於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爲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爲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文字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文字時,我讓孩子們找找民族小學與我們在讀的小學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讀讀找找。用“這是一所()的小學。”的句式來展開教學。有學生說這是一所團結的小學,從“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上課了,不一樣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等語句中能夠體會到。有學生說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從“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等句子中體會到的。還有的學生說這是一所歡樂的小學。從“同學們向在學校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教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中讀懂的。

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課文中爲什麼要寫到小動物,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我的話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踊躍,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進取舉手發言,還受到了教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吸引了許多小動物”。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挺突出。一些教學設計比較貼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很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還需細心斟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取性,讓他們在課堂上歡樂地學有所得!

小學教學反思8

《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一、善於發現,激發興趣

學生在家裏呆了兩個月,生活隨意,注意力不集中,爲了吸引學生,上課伊始,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談發現。學生都非常感興趣,一個接着一個的談着自己的發現,尤其是對於少數民族的服飾,印象更爲深刻。學習興趣有了,爲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文字鋪墊了基礎。

二、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比較多。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認記。比如,要求會寫的生字中有3個是形聲字,“蝴、蝶、銅”,就可根據形聲字的特點識記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讀dǎi,不要讀成tǎi;“昌”是翹舌音,不要讀成cāng;有些字的筆畫較多,比如,“戴、舞”,要引導學生注意筆畫、筆順,避免寫錯。在指導書寫方面,除了指導難寫的字外,其他的都放手讓學生在課後去掌握。在生字的學習中,我只重點和大家學習兩個字“舞”和“戴”兩個難字,其餘的幾乎略過不說.看到孩子們的作業交上來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寫正確,而且書寫特別認真,只是個別孩子書寫的質量不高,寫得不漂亮。寫一手好字,是語文課應該追求的,應當是每節課都必須要的。

三、以想促悟,悟中朗讀

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字的目的。例如對於邊疆的民族小學學生上課的情況,課文中並沒有寫具體,只寫了他們動聽的讀書聲,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點,讓學生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讀書時的情景。有的說:“他們讀得很流利。”有的說:“他們讀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他們讀的繪聲繪色。”……

又如在學習窗外十分安靜一句時,爲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如果我們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鳥、樹枝,我們會怎樣想呢?”這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今天學生理解到位,朗讀到位。

開學第一課,難免會有遺憾,自我感覺在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不夠精煉,問題不夠明確。今後要細心斟酌、精心設計教案。這樣,才能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地學習!今天有部分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發言不夠積極,我相信學生也會慢慢進入狀態的!

小學教學反思9

《馬背小學》是一首淺顯而又向上的兒童詩,全詩描寫了牧民們從小在馬背上生活,他們盼望過上現代化的生活,最後夢想成真的故事。詩歌表達的感情非常強烈,所以在教學前我安排學生自學,查閱“馬背小學”的有關資料,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在讀中感悟詩句表達的感情。爲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採用了齊讀、指名讀、小組競賽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感受牧區小朋友們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在本課學習中,我尤其感到高興的是,學生透過自學和形式多樣的朗讀中感悟到了詩歌的含義。當我問道:“你能體會到作者寫這首詩是爲了告訴我們什麼?”時,小朋友們回答說:“詩歌表達了牧民們渴望發展,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說明了知識是改變生活的最好方法。”“‘馬背小學’給牧民們帶來了知識,也帶來了希望。”同學們還能聯繫實際把自身的學校與牧區學校相比較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條件更優越,表示要好好學習,發明更加美好的生活。

小學教學反思10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時我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讚美之情。

在揭示課題後,我問首先提出了疑問,問孩子們看過課題後有什麼想了解的,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剛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們還不懂得什麼是質疑課題,答案不盡如人意。於是,我便換了一種方式,問孩子們如果是“我們的天華小學”你會怎麼讀呢?孩子們紛紛表示可以用自豪的、驕傲的、讚美的、喜愛的語氣,我馬上乘勝追擊,讓孩子帶着感情來齊讀課題,效果明顯好了不少。

緊接着,透過課件讓孩子們瞭解各個民族的風情和習俗,並適時地讓孩子們補充。學生們興趣很高,瞭解到了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許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生活,瞭解了不同民族的風俗人情。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美麗的學校共同學習,這所獨特的學校也讓孩子們無限嚮往。

在教學時,我儘量做到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以理解文字的目的。例如對於邊疆的民族小學學生上課的情況,課文中並沒有寫具體,只寫了他們動聽的讀書聲,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點,讓學生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有的說:他們讀的書聲朗朗。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接着,我繼續讓孩子觀察課文插圖上小動物的神態、動作,適時進行拓展。

整個課堂輕鬆活躍,但在想象這一環節上因時間問題,沒有放手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孩子自由發揮,因此學生在表達時仍存在語言蒼白、想象力不夠豐富,留下了遺憾。考慮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落實以生爲本,不過多在意時間,在朗讀以及寫作上多進行訓練,打牢基礎。

小學教學反思11

《郊遊》是一首曲調簡單、節奏緊湊的兒童歌曲,整個旋律歡快、樂段清晰,適合開展樂器演奏活動,針對開展此活動的調控策略,我簡單反思如下。

首先,當預設問題不當時。我覺得自己有些問題設計不合理,如活動中我預設問題:這是《郊遊》的節奏圖,仔細看看,你有沒有發現哪兒是一樣的?孩子們只能說出具體的節奏型,並不能發現兩段是一樣的。我及時進行了語言調控,直接介紹,如:仔細看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模一樣的節奏型,中間一段是跟這兩段不一樣的。我預設的目的是期望幼兒自己觀察發現,但缺忽視了這些單調符號對中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臨時改換策略,讓幼兒初步感受整個樂曲的節奏特點。

其次,當幼兒情緒興奮時根據預設計劃按部就班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還免不了遇到幼兒情緒興奮的時候。如《郊遊》開展中有一個環節認識樂器,討論配器方法。當孩子們觀看圓舞板、鈴兩種樂器,聽過聲音後,都迫不及待的拿起它們,自由的敲打起來,樂器聲、說話聲、嬉笑聲頓時掩蓋了我接下來的活動要求。我清醒地認識到斷然呵斥會對幼兒產生無形的傷害,而聽之任之無法繼續開展活動,所以我綜合採用了情緒感染法、暗示法、趣味激勵法等,如:“樂器寶寶真好玩,現在它們玩累了,讓他們休息一會兒吧!瞧…的樂器寶寶已經休息好了,真棒!”很快幼兒手裏的樂器安靜下來。在運用調控策略的時候我們除了要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也不能忽視幼兒心理需求,滿足幼兒正常需求的同時以幼兒能接受的方法接納老師的建議。

小學教學反思12

反思一:在《種子的萌發》這節課中,我重點引導同學自主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課前,同學自身就在家做了這個探究實驗,上課時採取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各小組都能較好地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並得出初步的結論。課堂上學習氣氛寬鬆,同學參與度高。

除了探究課文中給定的幾個環境條件外,我還讓同學增加了一個項目,即探究種子萌發過程中,是否需要陽光。從而與植物生長的必需條件相比較,能加深記憶。並且這個項目只須透過生活經驗就能驗證的。

進行實驗時,驗證是否需要空氣這一過程中,不能完全地使實驗瓶呈真空狀態,只能儘量地減少瓶子裏面的空氣。我認爲這是實驗缺乏的地方。若能達到真空,則能得到較明顯的實驗結果。

選取種子也是很關鍵的,經過對比挑選,綠豆種子比較容易萌發,而且萌發需時短,建議採用。

反思二:本節教材內容中知識方面的要求,基本上與舊教材相同,有些知識點還有所刪減,如對種子萌發需要外界條件的原因未作要求。教材突出表示在對同學能力方面的要求,佈置了四個同學活動,培養和訓練同學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生物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是一門科學課,而科學課不能是教師“講科學”,同學“學科學”,而應是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去“做科學”。教學中應設定問題串,激發同學探究的熱情,講清讓同學在實驗中觀察什麼,研究什麼,明確每步實驗操作的目的。

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抓住每個同學的“眼球”和思想,組織課堂教學,讓每個同學學有所得,是本節教學中最難駕馭的。

教學點評

1.第一課時的說課稿中,教師引導同學在解剖、觀察兩種類型的種子結構後,讓同學運用已獲得的種子結構的知識,再觀察、識別自身帶來的種子的結構,有效地指導了同學運用知識、推理、判斷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透過討論、比較,最後填寫比較表,並相互交流,促使同學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有所提高。

2.第二課時的匯入是利用同學課下實驗的現象,引出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和種子的成分,符合同學的認識規律,邏輯性也強。探究種子成分的實驗活動,都是在教師指導下,一步步推進,一步步得出結論,條理性強。最後再探究其他種子的成分,使說課稿意圖得以實現,同學的學習能力得到發展。

3.第三課時,教學中將教材中的圖6??5的實驗方案,分解爲單一因素讓同學設計方案,並進行討論、交流,同時對設計方案進行評獎,有效地激發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方法。

反思三:經過同學設計、實驗、彙報後得出結論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合適的溫度和空氣。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的實驗結果不是這樣。我把種子也浸在水裏就是說沒有空氣,但我的種子卻發芽了,說明種子的萌發不需要空氣。”這下子可熱鬧了,有一局部同學立即和和,一局部同學竭力反對、還有一局部同學發表自身的意見,讓你目瞪口呆。片段:

生:水裏有氧氣,所以在水裏的種子也能發芽。

生:氧氣不能溶解在水裏,說明水裏沒有氧氣,所以收集氧氣時用的是排水集氣法。

生:水裏沒有氧氣的話魚、蝦就會死光,爲什麼還有魚和蝦呢?

生:水裏有氧氣的話,爲什麼把燃燒的火柴放進去會滅掉呢?

生:水裏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支援燃燒所以火不能在水裏燃燒。

生:既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又是不能呼吸的,爲什麼種子沒有悶死......

有時候同學的想法很有趣,但卻可以真正的說明同學的思維已被很好的激發,我沒有參與,讓他們自由發表自身的意見,等同學爭論的差不多了,我說話了:“同學們說的都非常有道理,但不論怎麼樣確實那個同學的種子發芽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如何設計實驗呢?”同學開始討論。

生:把水燒開,涼了、就沒有空氣了,再把種子浸在水裏這樣就可以了。

生:可以找一個比較長的瓶子,水裝的'很深,一些種子埋在水底,一些種子放在靠近水平面的地方。

同學的實驗設計突出了同學思維的深度,不能不說同學對一些爭論的問題已經可以想到用不同的科學實驗來解決,說明同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來學習科學的知識。所以說不要低估了我們同學,同學的認知水平雖然有差別,但可以互相彌補、有交*,整體來講同學是有潛能的,把他激發出來就需要老師的戰略,所以老師的教育任務是艱鉅的。

有時候真的怪我們的實驗條件太差(已經夠好了,只是相對於科學家的實驗條件來說的。哈哈!)不能讓同學用奇怪的方法來證明奇怪的想法。當然也有好處,可以激發同學從實際條件動身設計更爲合理的實驗方法。

小學教學反思13

《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學完了,這是一篇抒情散文,課文描寫了我國西南邊疆一所美麗而充滿歡樂的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同時,也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學完後,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感覺自己在引領學生讀懂課文的重點語句和指導學生第一次寫好鋼筆字方面做得較好,而對學生關於民族知識的拓展方面還不夠。

首先,在引領學生讀懂課文方面,我花的心思比較多,由於學生剛剛結束漫長的暑假,對以前的朗讀指導有所遺忘,學生在假期裏都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有的同學甚至能熟練地把課文背誦下來,但是卻只求熟練,沒有深入課文內容,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是就讀而讀。比如,你從哪些語句中能看出窗外十分安靜,學生接着就能找到文中的語句並熟練地讀出來,我進一步引導學生,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學生能抓住“不搖、不叫、停”等詞語來體會,那你能透過讀把這種靜表現出來嗎?學生雖然讀了,但仍然不到位,這時候,他們只是簡單地壓低了自己的聲音,沒有讀出其中的韻味,這時,我適時進行範讀,然後讓學生試着讀,再指名讀,學生基本能領悟其中的韻味,讀出了意境。透過指導,學生再聯繫上下文來讀,同學們便能體會到這裏的學生上課時的認真和讀課文的好聽,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一下子高漲起來,爲突破對學校的熱愛這個難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本課的生字書寫的指導中,我頗費了一番思考,學生雖然對寫字並不陌生,但是,這一課的寫字卻擔任着學生寫好鋼筆的重任,也就是說,學生今後能不能寫好鋼筆字,西部細化寫鋼筆字,關鍵要看今天我對於鋼筆字的教學效果。首先,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減小學生對於寫鋼筆字的懼怕心理。“同學們,老師很高興,你們又開始掌握一項新本領,在一年級老師教會了你們寫鉛筆字,今天老師非常高興再教你們用鋼筆來寫字,想不想把鋼筆字寫得漂亮?”學生熱情高漲,齊聲說:“願意!”爲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鼓勵學生說:“同學們,看你們的認真勁兒,看你們的聰明勁兒,我一看就知道你一定能把鋼筆字寫得漂漂亮亮,老師還期待着欣賞呢,想不想寫給老師看?”“想!”同學們大聲地說。在接下來的指導中,我面面面俱到,從同學們的坐姿,腳放的位置,筆尖的朝向,筆桿的位置,一一指導,一一鼓勵,學生寫得非常認真。就連原來寫字在那裏總愛愣神的同學,也興致勃勃地認真書寫,看到所有的同學的認真勁兒,我真高興。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練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的。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認爲在指導學生收集相關知識方面做得還不夠,下一步還要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自主性,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小學教學反思14

上完《小小的船》一課後,我細細反思,認爲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以讀爲本,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新課標給基礎教育帶來了一股清風,同時也給我們這些奮鬥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老師們在語文教學中都認識到了“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充分地讀書是一個培養語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讀的重要性毋庸多說,那麼,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讀,才能讀出情,讀出趣,讀出樂,讀出思,而不至於像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呢?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讀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們願意上去坐一坐嗎?”(自由讀)“現在和小夥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讀)“看你們玩得這麼開心,帶老師上去一次吧。”(齊讀)學生讀時興趣盎然。與此同時,我還注意變換形式朗讀,有範讀、自由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閉着眼睛想像讀等等。此外,我還注意讀的層次,如學“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一句時,學生開始讀得不到位,我就採用了導讀的方式,問學生:“怎樣的月兒怎樣的船?”學生讀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兒再彎一點,小船再小一點。學生讀得又好一點了。我又拿着手中彎月的圖片對學生說:“再讀得美一點,這個彎彎的月兒就會變成一隻小船了。”學生興致更高了,這一遍讀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彎月一翻過來,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學生開心極了。

二、讀與思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在“讀”字上苦下功夫,語文教學出現了勃勃的生機,與此同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語文課僅僅靠讀行嗎?我認爲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可見,語文教學中,讀與思應齊頭並進,二者不可偏廢。在教學中我常常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提問題。在《小小的船》一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到詩歌中去尋求問題,提出問題,並採用在黑板上貼小問號的形式激發學生質疑。透過朗讀、思考、查找資料,師生共同把小問號逐一開啟。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我自己比較喜歡的是研究月亮的變化這一環節。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見面,初三初四一根線”之後,我問學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畫面自編兒歌,顯示了學生的創造才能。特別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後月亮又是怎樣變化的”這一問題後,學生經過思考,把後半個月月亮變化的規律也推斷出來了。這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

跨越式教學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加大資訊量,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兒歌,它語言親切,意境恬靜,畫面優美。在教學中,我除了引導學生讀文悟境,還把拓展閱讀也作爲教學的重點。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關於月亮的詩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識,學生都很感興趣。他們在父母親的幫助下,透過上網,向父母親請教,翻閱書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關於月亮的資料。課堂上孩子們背詩、唱歌、故事接龍、參加“爭當月宮小博士”的活動等,對月亮的瞭解越來越深,積累了不少知識,並從中得到了鍛鍊,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資訊的能力。

四、以人爲本,尊重學生,學生全員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學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鬆,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悅的狀態下,靈性纔會自然而快捷地產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我在執教《小小的船》一課時,爲學生搭建了一個活動的舞臺。學生在這個舞臺上質疑、釋疑、創作、唱歌、跳舞、講故事、誦讀詩歌……

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纔是真正的主角。他們在這個舞臺上盡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華。正因爲教師充分地尊重學生,以學生爲本,爲學生服務,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採用了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學生一整節課熱情高漲,思維的火花不斷地涌現,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每一個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1、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忽視了學生語言的完整性,沒有強調學生說完整的話;2、激勵性的語言過於單調,雖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但老師表現不夠幽默。

小學教學反思15

本學期我們幾所學校組織了綠洲共同體,加強各個學校同個科目老師之間的交流。

透過相互交流聽課,來發現不足和長處,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

我僅對我所帶的體育教學進行反思,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一、利用遊戲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透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

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透過遊戲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喜歡體育,喜歡上體育課。

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很少學生喜歡上老師帶的體育課,而是喜歡自由活動。

這說明我們上的傳統體育課不能得到學生喜歡,必須要革新。

如果我們的每節體育課都能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在不知覺中讓學生學到體育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開朗的性格。

那麼我相信每節體育課學生都在盼望着。

二、賞識教育法激勵學生進步。

賞識教育,也就是激勵教育,是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優點加以肯定,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更努力的學習。

在體育教學中,我認爲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

學生是有感情的,是有自尊的,是非常渴望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和認可的。

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找出學生的特長,優點,加以表揚,肯定。

比如記得一次達標訓練課,練的是跳繩,一個六年級男生,甚至一下都不會跳。

我教他好長時間,都沒有學會怎麼跳,我都想放棄了,對他說:“你自己練習一會吧”。

接下來,他一直在練習,雖然到下課時候他還是一個不會跳,我還是表揚了他這種堅強的意志,並鼓勵他說:“下課找時間多練習,相信你一定能跳好的。”下一節上他們班課的時候,這個男生已經可以跳六十多個了,我又當全班學生的面表揚了他,讓同學學習他這種精神,並幫他制定了目標,最終達標的時候他的跳繩甚至比其他項目還要好。

賞識教育不僅要對學生肯定和表揚,還要在肯定表揚的同時,找到學生不足的地方,當然這些不足對他的特長來說只是“白玉微暇”,至少老師讓他覺得是這樣。

然後幫他定個目標,讓他明白老師相信他能達到這個目標的,從而激勵他去努力學習。

三、培養善於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在體育課上,因爲是室外上課,難免發生一些意外。

比如,一場班際拔河比賽中,因教師發現一名外班的學生參與了某班的比賽,故大聲斥責,結果使該班的學生轉移了注意力而導致失敗。

這種由於決心書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學生難於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

工作第四年了,從剛工作時,素質教學向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又到現在的新課程回到技能教學等,教學思想在實踐的教學中不斷的改變。

在教學第一線的我在這幾年實踐教學中也有幾個疑惑,在課堂組織上,該充分地放手,還是要收?針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動作要領到底要不要講得那麼細,課中的分解動作練習有沒有必要講的很透徹……等等?這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在學習了動作要領及分解動作之後,動作反而不協調了,很難把分解動作一一連貫起來,變形的動作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是不利的。

怎樣纔算是一堂好的體育課?一直困惑着我,看看名師、專家等一些講座後,都各有一套,我想這都是個人成功的經驗之談吧。

要上好一堂好的體育課,必須根據自己的特點去上,符合學校的實際。

新課程期間我們有的老師認爲上體育課沒有必要排着整齊的隊伍集合,慢跑。

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及想法,不能讓學生覺得上操場好像上刑場一樣。

提出了現在的體育教學有些教師還是以競技項目爲主,以增強體質爲教學目標。

實際上增強體質在一堂體育課中很難體現,例如某一班級學生上課,教師用分組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分別推鉛球6次,立定跳遠6次。

應該說每個同學在一堂課練完這個數字量不能說少,但算算運動時

間,每次算它7秒鐘一次,6次42秒,立定跳遠10秒一次,6次60秒,總共是2分鐘的運動量,再加上慢跑,做操,頂多合起來10分鐘,10分鐘的運動時間能體現一堂課的強度嗎?顯然在這種課中很難體現運動強度,而且立定跳遠一直從一年級開始學到四年級還有這個內容,從技術教學來說,很簡單的一個內容一兩個課時都學會了,所以讓我們思考的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如何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從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

因此我們要改變只教運動技術不教身體鍛鍊方法的教學,要改變正規比賽的技能不教有鄉土氣

息與生活結合密切的身體技能的教學,要使學生明白道理,學會方法,並能在練習的過程中與同學和睦相處。

新課程思想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健體,要重視培養獨立從事科學鍛鍊身體的能力。

於是我們有些教師由此認爲體育教學要實現多項轉變,由“重視學會”轉變爲“重視會學”;由“重視體育技能學習”轉變爲“重視體育能力的培養”;由“重視技能掌握”轉變爲“重視情感體驗”。

於是在教學中就出現了“自定目標、自主學習、自主鍛鍊”等名目繁多的教學手段。

上學期我們去聽了幾堂教研課,整堂課的內容設計都合乎學生的興趣,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運動技能蕩然無存,教師和學生輕輕鬆鬆在歡笑中下了課。

總覺得這樣的體育課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了嗎?學生的體能得到鍛鍊了嗎?

作爲基層的體育教師的總有一種迷茫的感覺,總覺得體育課程改革純理論的東西過多,具體實際指導的、可操作性的東西太少。

我們是不是真要天天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不進行體育訓練與競賽?理論與實踐總是存在着一定的距離。

像現在的班級,每個班都有50個學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興趣不相同,有的喜歡打籃球,有的喜歡踢足球、投擲等等。

假如都依照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

這樣的話和一堂活動課也就差不了多少了,況且在其他老師的眼裏認爲這是一堂“放羊課”。

其實“放羊課”是特別難上的課。

所謂“放羊”,要有足夠的“草”讓“羊”吃,要有安全的場地讓“羊”吃飽。

像這樣的課是不是一堂好的體育課還有待討論!而且像現在我們很多學校的環境也不允許,一堂體育課,操場上有三四個班在場地上,人很多,學校的場地、器材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活動。

常常出現這兒跑去撞到人,那兒投球砸到人了,更別說其它項目。

高喊了幾年的素質教育,快樂體育,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還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打轉,四列橫隊集合、慢跑、講解示範等等。

上好一堂好的體育課,是每個體育老師追求的目標。

一堂好的體育課的標準是什麼呢?我們都很彷徨、很迷茫。

理論說的總是那麼好,很多專家的建議也很好,但是我想很多專家都是從體育硬件設施比較好的學校爲出發點來講我們的課堂的。

更多學校的設施還是跟不上現代教學的步伐的。

所以不管怎樣,每個學校

標籤:教學 小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