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1

一、匯入部分

上課伊始,我先說了個牛頓的故事:牛頓因爲看見蘋果落地,進行思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偉大的成果。目的是想告訴學生要注意觀察、思考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的問題,並從中探索出一些規律。然後說,隨着氣候漸漸轉涼,學校將組織同學們進行冬季鍛鍊——跳繩和踢毽。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看從圖上可以獲得哪些資訊,根據這些資訊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反思:自我感覺這樣的匯入效果不錯,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馬上提出一些問題。爲後面的探究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探究規律

在初步認識了28+17=17+28這樣的等式以後,我問:這樣的等式你還能舉些例子嗎?(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我追問,如果一直這樣說下去,能說的完嗎?(學生馬上回答我:不能。)我啓發道:這樣的等式無窮無盡,在這裏肯定有着某種規律,大家想知道嗎?(想)好,大家以4人小組爲單位,研究這些等式裏蘊藏的規律,可以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但要說明表示的理由。經過一番合作,學生的探究結果也出來了,主要有這樣幾種:甲數+乙數=乙數+甲數;△+○=○+△;逗號+句號=句號+逗號;a+b=b+a,這時我又讓他們用文字敘述這一規律。然後我小結: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律。然後指着板書指出:我們剛纔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換律。接着,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探究加法結合律。

反思: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的設計,緊密圍繞並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這節課我強調學生的發言要大聲的說:我們小組的發現是……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覺良好,不過,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

1、在學生得出了加法交換律時,沒有讓學生總結一下研究問題的方法,而是直接讓他們去研究加法結合律。

2、對“關注每一位學生”這個問題,沒有做到。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2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爲《運算律》的第一課時,而在這一單元之前,學生經過了三年多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並對這些已經有一些感性認識的基礎:如在10以內的加法中,學生看着一個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在萬以內的加法中,透過驗算方法的教學,學生已經知道調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結果不變這個道理。最近教學完“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後,我進行了反思,對如何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並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如何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有了進一步的感悟。

一、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

教學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解決熟悉的實際問題引入的,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律。然後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現規律。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二、注意數學學習方法的滲透。

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由於在探索加法交換律時,學生經歷了“觀察發現——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索加法結合律,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爲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將已有學習方法滲透到探索加法結合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個數相加蘊含的運算規律。學生不但理解了加法運算律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中注意溝通知識間的聯繫。

在教學完加法交換律時,我及時把新學的知識和加法計算的驗算結合起來,讓學生回憶交換加數驗算的方法,明確與加法交換律之間的聯繫。在教學完加法結合律時,又出示了兩道口算題9+7、34+27,讓學生回憶口算過程。這樣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及時溝通,加深了對已有知識經驗的認識,同時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在最後的提高鞏固階段,結合練習爲下節課學習加法簡便計算墊下了基礎。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所以到課尾出現了學生由加法運算律聯想到減法、乘法、除法運算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呢這一想法。併產生運用這一數學方法進行探索的願望和熱情。這些數學方法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總之,在學習洋思、杜郎口經驗及實施新課改中,我會不斷地反思,及時地總結,適時地改進,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3

本節教材的例題,都是由主題圖引出的。教學時,應充分利用主題圖的故事性,逐步生成連貫的情境,逐步生成後續的問題,使本節課的教學在內容與表現形式上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教學時,也應遵循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

4.在整個環節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生雖能較快的體會出這兩種加法的運算定律,但在總結、交流加法的結合律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應適當的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要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記憶加法的運算律,提高學生掌握能力。學生的記憶方法過於單調,教師應在開發學生思維上多下功夫。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4

加法結合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加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繼加法交換律之後的加法第二個運算定律,學好加法結合律,對於加法的簡便運算,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程度很有幫助。運算定律是運算體系中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是運算的基本性質。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到了反映加法運算定律的例子,只是他們沒有明確的概念,只知道這樣算起來簡便,特別是對於加法的可交換性、可結合性,這些經驗構成了學習本節課知識的認知基礎。

對於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爲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本節課,我依據“引導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理念設計並實施教學,縱觀本節課,我認爲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趣促學

在複習舊知時設計了對口令的遊戲不但複習了加法交換率的意義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有了探究渴望的基礎上,我提出繼續跟隨李叔叔騎自行車旅行,學生很快的進入了學習的狀態,幫助李叔叔解決問題,學習數學知識。

 2、以學代教

課堂上把學生的思考放在了第一位,爲學生創設了思考、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觀察、對比、交流等方式輕鬆愉快的展開了“加法結合律”的推理和驗證,在教學中我力求把知識學活了,爲學生構建了發表見解的空間,這個環節中我採取的是小組內交流的方法,轉變枯燥的計算爲口語數學,在小組內說說你想怎樣進行計算,這既是對加法結合律的應用,又是對知識的進一步深化的探究過程,同時在學生的交流中也生成了加法結合律的特點和優點。在水到渠成之際我直接點題,這就是加法的結合律。接着讓學生嘗試用字母,符號來表示加法結合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表示的形式很多,真正的實現了新課改理念中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思想。最後適當的貫穿了運算定律的好處,透過一個簡單的計算題就點名了要點——運用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整個課堂寬鬆,學生學起來輕鬆愉悅。

3、 查找不足

本節課在實施教學中暴露出了不可迴避的問題:

(1)在學生用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時,有的學生表達的.不夠清晰,這時我只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沒有做過多的強調。

(2)在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上自我感覺還不夠豐富,缺少創新的激勵性評價。

(3)在最後反饋測評過程中時間過於倉促,易錯的地方強調不夠。(第3題可以刪掉,節省的時間用來強調易錯地方)

(4)課堂用語還不夠規範,欠精欠準。

總之,透過這次活動的歷練,讓我對數學教學研究更加渴望,渴望透過自己的學習和鑽研對數學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力求透過自己的努力創出具有獨特風格的高效課堂。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5

1、本節課中力求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會用字母來表能夠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上課過程中,池老師注意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課堂上教師把學生的思考放在了第一位,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們從思考中獲得了快樂,從運用中得到了啓示。

其次,注意滲透數學的學習方法,即讓學生踏踏實實經歷了“列式計算——觀察思考——猜測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知識研究的基本過程。學生自己想,自己說,自己舉例,自己得出規律,積極主動的探究活動貫穿始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於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徵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徵。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徵,透過“由此你想到了些什麼”引發學生由三個例子的共同特徵聯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再透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律。

本課圍繞“觀察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方法展開,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透過本課的學習不但掌握了加法結合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所以到課尾出現了學生由加法運算律聯想到減法、乘法、除法運算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呢這一想法。併產生運用這一數學方法進行探索的願望和熱情。這些數學方法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6

一、匯入,《加法結合律》,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所以我設計的匯入是複習式的匯入,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明白數學是服務於生活的,加法的交換律不是爲了交換而交換,而是爲了簡算,二是讓學生回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爲今天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做好鋪墊。

二、教學過程、本節課的教學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進一步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教學中,讓學生觀察、猜測、舉例、印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律、領悟加法交換律在計算中的重要性。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學生課上進行的是不完全歸納的方法,但是他們體會的是一種數學方法的滲透。

三、練習題的設計、是在學生歸納總結出了交換律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疑問“學習這些運算律有什麼作用呢”而設計的。透過透過猜測、嘗試,獲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趣,同時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敢於嘗試的良好習慣。

四、拓展創新。這一問題的設計,我認爲這樣不僅使學生學會藉助知識延伸學習新知識,同時還爲學生提供了猜想的機會,拓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途徑,爲下一次課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當然,這節課當中仍然很多不足之處,這些不足有待於今後在工作中再細心琢磨,用心經營,以待能夠更好地詮釋教材,實現課堂學習的最優化!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7

加法結合律就要讓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自己去探索規律了。由於加法結合律一個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徵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徵。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徵,透過“由此你想到了些什麼”引發學生由三個例子的共同特徵聯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再透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律。

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們從思考中獲得了快樂,從運用中得到了啓示,所以整堂課學生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規律。學生思維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圖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對加法交換律的概括與提升,又能發展符號感。

我還注意讓學生在交流共享中充實學習材料,比如說:讓學生再寫這樣的算式進一步驗證,增強結論的可靠性。注意滲透數學的學習方法,即讓學生踏踏實實經歷了 “列式計算——觀察思考——猜測驗證——交流合作——得出結論”這一數學知識研究的基本過程。學生自己想,自己說,自己舉例,自己得出規律,積極主動的探究活動貫穿始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自我感覺不是很好,由於我的心理素質的問題,在課堂上一緊張,個別環節不夠緊湊,這也是本人的教學機智不夠靈活,缺乏經驗,還應該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總結、完善自己。

《加法結合律》教學反思8

《加法結合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所以我設計的匯入是複習式的匯入,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明白數學是服務於生活的,加法的交換律不是爲了交換而交換,而是爲了簡算,二是讓學生回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爲今天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做好鋪墊。

本節課的教學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進一步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教學中,讓學生觀察、猜測、舉例、印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律、領悟加法交換律在計算中的重要性。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爲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學生課上進行的是不完全歸納的方法,但是他們體會的是一種數學方法的滲透。

練習題的設計是在學生歸納總結出了交換律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疑問“學習這些運算律有什麼作用呢”而設計的。透過透過猜測、嘗試,獲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趣,同時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敢於嘗試的良好習慣。

拓展創新問題的設計,我認爲這樣不僅使學生學會藉助知識延伸學習新知識,同時還爲學生提供了猜想的機會,拓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途徑,爲下一次課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當然,這節課當中仍然很多不足之處,這些不足有待於今後在工作中再細心琢磨,用心經營,以待能夠更好地詮釋教材,實現課堂學習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