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障礙跑教學反思

對於教學中反思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象技術,與觀察手段一起爲以後的教學後反思提供資訊。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障礙跑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關於障礙跑教學反思

關於障礙跑教學反思一

在三年級障礙跑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跑過、跳過、爬過、繞過若干障礙。在遊戲環節部分中,我讓各組嘗試做一遍遊戲,然後請各組討論:“爲什麼有的同學過障礙很快,而且不犯規;有的很慢還犯規?”各組經過討論,進一步明確遊戲既要快過障礙,又不能犯規的要求。“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兩個要求呢?”我再次啓發學生從活動中去體驗,去尋找答案。接着各組繼續進行第二次嘗試練習。這一次各組過障礙的速度比第一次明顯加快,犯規也少了。同學們在體驗還發現了一些規律性的做法:“跳溝”前要加速,繞杆前要減速。尤其是我班一名同學與衆不同的“爬過”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他同學到達低橡皮筋前,都採用從頭到腳依次爬過的方法,而他卻把身體橫過來與低橡皮筋平行,採用俯臥“橫爬”方法,所以他的動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師及時肯定了大家的“發現”,有表揚了這位學生肯動腦筋、大膽創新的精神,並進一步啓發學生:“想想,只要不犯規,還有什麼更快、更好的過障礙的方法?”學生的練習情緒更加高漲,又出現“繞杆時身體主動內傾”和用“翻滾動作過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創舉”……

透過這節障礙跑的教學課,我發現對學生創造性地培養應該從小開始。實際上,兒童在幼兒時期就常表現出良好的創造力,他們會用積木在自己的牀上、地板上構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激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並使他們形成創造性學習的習慣,不僅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潛能,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創設條件,提供誘發創新思維的刺激,讓學生獲得充分的創新體驗。本課從教學中的問題出發,刺激和引發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他們充分體驗到創新的滿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的創意與我們的設想不一致時,千萬別“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動方式或遊戲規則常常會在這樣的情境中產生。提倡學生進行創造性地學習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師的指導,也不是說樣樣事情都需要學生去創造,我們體育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將老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創造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體育課纔會更精彩,學生也會更加喜愛。

關於障礙跑教學反思二

本課採用引入教學情景、進行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體驗體育課的情趣所在,學會自己克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在自己感悟、交流中掌握了跑、跳等體育技能,體驗體育學習和成功的快樂,達到了教學目的,符合新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

一是體現了“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理念。

二是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理念。這節課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例如在30米障礙跑接力練習時由學生選擇過障礙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一輪練習結束後,進行自我和相互評價;教師在學生練習或比賽時予以指導和評價,這些都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

三是充分體現了“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理念。這節課充分考慮了學生在身體條件、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各盡所能地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使每一個學生體驗到了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

當然,在這節課上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學生跟着老師做熱身操時,身體表現比較僵硬。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儘量堅持讓學生每節課都做熱身操,使之成爲一種習慣。

關於障礙跑教學反思三

本節課是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設計的,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爲中心,課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合作、創新意識,活動效果很好。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髮展有顯著的特徵: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因心理髮展不均衡,注意力不集中,興趣容易轉移。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些特點,喚起學生的情趣,豐富學生的感知,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時時產生新鮮感,寓樂於教學中。本課中,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積極的指導者和評價者。例如,在障礙跑活動中,教師不直接將障礙擺好,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來擺障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潛能。在拼圖遊戲活動中,當有兩組學生的創編缺乏創造時,教師給予他們的是鼓勵和支援,最後給予了他們表揚。

、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在本課障礙跑的設計中,主要針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前,透過簡單的講解,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創作”思路,給學生以創作“原型”,起到了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們根據各自對教師指導的不同理解,以及器材的利用程度不同,創編出不同的障礙。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營造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並不是“放羊”,教師的指導與引導是必要的。本課中,我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儘量使整個課堂教學自始至終充滿着活力。

標籤:障礙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