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小編精心整理了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1

本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

爲了能讓學生有層次地清晰而紮實地把握課文,我把本課教學分爲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整體感知。除解決字詞的問題以外,我還給學生詳細地介紹了潑水節的相關知識,並播放了一段潑水節的視頻,讓學生對潑水節有了一個直觀而形象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讀課文,爲第二課時的品讀做好鋪墊。第二課時就是精讀課文,具體感知潑水節的歡樂了。

爲了能讓學生從這節課的學習中得到儘可能豐富的知識,我在備課時做了很多的準備。首先,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爲“感受潑水節的快樂”。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補文字的空白,而不是機械地去接納文字。針對本篇課文介紹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內容,教學時以讀悟法爲主,讓學生透過想象、表演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讀,在朗讀中感悟,獲得美的體驗。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爲以下幾方面處理得比較滿意:

第一,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在教學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爲潑水節做準備這一處時,爲了能讓孩子們切身體會傣族人民想參加潑水節的那種急切的心情,我讓孩子們自己做一回“傣族人民”,我當記者來採訪他們:“請問小朋友,你們提着桶端着盆這是要幹什麼去呀?”孩子們熱情地回答:“我們這是要去參加潑水節呢!”我的問題接着跟進:“原來你們是要去參加潑水節呀,那你們現在一定非常高興嘍?能跟我們說說你們現在的感受嗎?”在學生說完以後繼續跟進:“你們這麼激動,一定很早就做好準備了吧?”透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真切地體會了傣族人民參加潑水節時的心情,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層次清晰,抓住重點段落重點詞語,紮實地學習課文內容。

第二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段落,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把重心就放在第二自然段上,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簡要帶過,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幫學生理清思路,首先這一段寫了人們爲潑水活動所做的準備,其間透過“早早”和“早已”兩個詞體會人們的急切心情,並透過“滴香水”、“撒花瓣”等體會人們所做的精心準備;然後寫了潑水的盛大場面,抓住“互相追趕”、“拿瓢灌”、“端盆潑”等了解潑水時的情景;最後這一段介紹了清水的象徵意義,讓學生牢記“吉祥如意”這四個關鍵字。整篇課文學完以後,學生基本上都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第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生動且高效。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運用表演法讓學生掌握“提”、“端”、“滴”“撒”等動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恰當;在體會潑水的盛大場面時,透過展示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在感受人們潑水時的歡樂時,觀察書中的插圖理解“笑開了花”;再結合清水的象徵意義給孩子講潑水節來歷的小故事……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方法的結合使這個課堂充滿了活力。孩子在新鮮與愉悅的感受中完成了對知識的學習。

第四,立足文字,靈活拓展。

這節課的`教學,指導朗讀和背誦是基本要求,而我也把這一點貫徹到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每學一段,都讓學生充分進行練讀和背誦。因此,下課時,學生基本上都能把課文有感情地背下來。除了教學書上的課文以外,我還抓住文字中的空白點進行了適當的拓展。比如在講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着誰得到的幸福多”這一處時,我說:“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清水潑在老人身上,祝福他——;清水潑在孩子身上,祝福他——;清水潑在姑娘身上,祝福她——;清水潑在小夥兒身上,祝福他——;清水還可以潑在誰身上,祝福他什麼呢?”這一設定達到了語言訓練和情感延伸的雙重效果。

第五,過渡語言恰到好處,簡潔優美。

如:複習詞語後小結:“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透過文字去分享傣族人民的歡樂吧!”學第一自然段時引入:“走進迷人的西雙版納,看!高高的佛塔,聖潔美麗;寧靜的村寨,世外桃源;美麗的孔雀在濃綠的椰樹下悠閒的散步;悠悠的瀾滄江水碧波連連。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美麗時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的潑水節又到了!請小朋友們讀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時引入:“在熱切的期盼中,最爲熱鬧的潑水活動就要開始了!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人們爲潑水活動做了哪些準備?”講到人們爲潑水活動做準備時:“是啊,潑水節這天人們無比激動,早早做好了準備。還沒開始潑水呢,大街上就熱鬧起來了,到處洋溢着——(歡樂)!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歡樂,這份激動吧!”播放潑水的場面要展示圖片時:“潑水節中最快樂的就是潑水活動了,想看一看潑水的場面嗎?”感受了潑水的盛大場面後小結:“大家盡情地潑,盡情地灑,一朵朵水花在人羣中盛開,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這真是一個——(歡樂的潑水節)!”揭示了清水的象徵意義以後:“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此時此刻,大街上瀰漫着香氣,縈繞着祝福,這真是一個——”引入第三自然段時:“潑水活動結束了,潑水節的歡樂還在繼續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說說你又知道了什麼。”最後總結全文:“這樣一個歡樂的潑水節,令我們流連忘返。下面,就讓我們伴着歡快的音樂,再次感受潑水節的歡樂吧!”這些過渡語使整個課堂顯得乾淨利落,脈絡清晰,並且給人以美的享受。

當然,這節課也並不是一堂完美的課。在授課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如背景音樂的時間太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聽覺疲勞;要給孩子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不要急於讓個別學生說出答案;潑水節的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提前收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等。但總的來說,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2

這節課總算講過了,感覺還不錯。備課的過程是快樂的。課餘時間,我幾乎是在電腦備課室度過的,只要蒐集到有關潑水節的資料就馬上儲存,只是想讓自己瞭解得更多,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同時,這個過程有艱辛,也有不少的驚喜,當我一次次查閱到一些精美的圖片、瘋狂的潑水節視頻,看到了自己不曾瞭解的“美”的東西,我也是“歡樂的”。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生動描寫了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本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我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爲“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到潑水時的歡樂”。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以讀悟爲主,讓學生透過想象、表演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讀,在朗讀中感悟,獲得美的體驗。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利用圖片、音頻、視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潑水節、西雙版納瞭解很少,在課文開始,我透過“熱情好客的傣朋友聽說我們班的同學沒參加過潑水節,今天特

意爲我們補過一個。想參加嗎?請同學們閉上眼,讓老師帶你們到西雙版納吧!”的開場白把學生“帶到”西雙版納,緊接着出示一組關於西雙版納的圖片,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情境中,進入了文字。

2、體驗中感悟。

透過讓學生親自“滴”香水,“撒”花瓣,“拿”起瓢“灌”,“端”其盆“潑”來體會這些動詞。當視頻歡樂的潑水節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時,他們完全被生動直觀的情景吸引了,於是我藉助歡快的音樂帶領學生參與互動潑水的活動,讓學生從一名活動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盡情狂歡,感受潑水時的歡樂。 “你把水潑給了誰,你想祝福他什麼?” “我撒在老師身上,我祝願您??” “我撒在祖國身上,我祝願您??” “我撒在全世界的小朋友身上,我祝願您們??”學生們純真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愛的洗禮。

3、在體驗中朗讀。

在體驗了激動、歡樂後讓學生帶着這樣的心情朗讀。這樣的朗讀是情真意切的,不再是裝腔作勢。學生興致勃勃地談自己“潑水”時的感受和體驗,並帶着這種體驗把課文讀好,我想語文教學中的“大道無痕”大概就是如此吧。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看似已經較好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同樣讓我感到有些遺憾。

1、而對於極個別性格內向不敢表現的孩子,老師只顧着完成教學任務,他們常常是以“看客”的身份存在,一節課“默默無聞”,甚至於有些在課堂上雲裏霧裏,不知所云“混”完了一節課。如何讓這些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該是今後努力的目標之一。

2、朗讀指導還不是很到位,低年級的學生還是停留在字的理解上,所以在指導朗讀時可以提醒學生把哪個詞語讀好了,情感也就出來了。

3、我的語文素養、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