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1

本課描寫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感受人們歡樂的氣氛和心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重點放在人們是如何潑水的,也就是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在教學時,我將其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層描寫潑水節的準備,從“早早地”“早已”看出人們期待已久的心情,又從“撒,滴”看出人們的精心準備。在學習時,讓學生找一找這些動詞,說說人們的心情。

第二層次是潑水時的情景,這裏有兩個長句,比較難讀。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找出這兩句長句中的關鍵動詞“拿,灌,端,潑”,先讀好這些動詞。其次做做這個動作,邊做邊讀,學生們不僅樂讀,而且能讀好。最後設計了一個比賽讀的環節,更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第三層次是描寫清水的寓意,我以潑水節由來匯入,讓學生明白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着幸福多。讓學生說一說“你要把祝福送給誰?”,進行說話訓練。

從整體看,教學步驟清晰,條理明確,效果較好。學生也能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就是在最後的寫字教學時,時間較少,沒有講具體,也沒能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2

(一)引導學生進行角色參與,如:說說你是怎麼準備的,爲什麼活動還沒開始你就早早地來了,引導學生體會傣族人民盼望過潑水節的那份急切的心情。

在處理潑水的那部分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盡情地潑一潑,並設計了幾個談話環節,調動學生的情緒,豐富學生的語言。你想把水潑向誰,爲他送上怎樣的祝福。我的用意十分明確,就是爲了入情入境,讓學生藉助表演,藉助談話讀好文字,讀出文字中蘊含的那份喜悅,感受人們的那份熱情。但目的明確,實際效果總與我理想中的境界相差一截。

尤其是最後一句“怎麼能不高興呢!”我提醒學生這是一句感嘆句,可學生始終沒有讀出感嘆的語氣,指名讀,示範讀後,還是沒有到位。我想學生並沒有像我理想中的那樣,情緒並沒有調動起來,我想與我的情緒也有關係,我並沒有熱情飽漲地參與進去,言語還不夠有煽動性。

(二)在教學中我以視頻出示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一下潑水的熱鬧場面,同時也指導學生仔細觀察,但這裏指導不夠細緻。在這裏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一段資料,引導學生用上課文中的表達方式,指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規範積累語言。如:“大家互相追趕,你用水槍向我身子上射,我拎桶往你頭上澆……”指導學生把話說具體,說形象,藉助課文的表達指導學生觀察,學會表達。

上完課感受最深的是我的教學想了很多,但具體實施起來還不夠細緻,上得不夠到位。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3

《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

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的歡樂場面。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進行教學,貫徹了以讀爲本的教學原則,透過學生的自讀、感悟,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由於潑水節離我們小朋友的生活比較遙遠,比較陌生,因此,如果僅靠朗讀來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就沒有深刻的感性認識。基於這點,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的錄像片段給小朋友看,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這一點是最遺憾的。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4

在《小學語文教師》上看到過一個故事,故事裏的孩子這樣評價他的語文老師,我們的語文老師有點傻,我們知道的他還一個直問個不停。

孩子是最純真無邪的,這說明我們在課堂上做了許多無用功。回顧我的課堂,何嘗不是如此,每篇課文我都要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但這些問題是不是孩子一看就會的,是不是孩子們喜歡研究的,我還真沒仔細地想過。該學《歡樂的潑水節》了,我倒要嘗試嘗試,看學生們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問題,再看看他們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和老師提出的問題情感上有什麼不一樣。

生字認識了,我拋出了第一個問題:默讀一次課文,邊讀邊想,有不明白的詞或句子,在旁邊畫個問號,一會兒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學生們讀書很靜,不時勾勾畫畫,比平時多了幾分書生氣。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

詞語方面的有“一年一度”“香水”“意味”“回想”;句子方面有“誰準備的清水呀,爲什麼還要撒上鳳凰花的花瓣?”“爲什麼人們身上溼淋淋,臉上還會笑開了花?”“西雙版納在哪裏?”“潑水節是怎麼來的?”聽着學生們提出的問題,我心花怒放,這些是多麼好的教學資源呀,有好多我備課時都沒有想到呢?

第二節課,我和學生們順着作者的思路,帶着他們提出的問題在課文裏走了個來回。我們邊讀書邊解決問題,讀着想着,彷彿真的來到的西雙版納。

一節課,除了潑水節的來歷是我補充的,大部分問題是學生自己解決的,他們向我充分展示了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由衷地讚揚他們不簡單。

課堂應該研究真實的問題,學生們自己的問題,這樣的課堂者有效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纔是思辨的課堂。這樣的訓練,在遇到合適的課文還要繼續下去。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反思5

《歡樂的潑水節》主要緊扣“歡樂”一詞,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祥和、歡樂的氣氛。由於這是少數民族的節日,對於我們這的下朋友相對比較陌生,僅靠朗讀來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主要是將多媒體落到實處,與朗讀想結合來理解課文內容,人們潑水的歡樂以及那盛大的場面我透過課件的展示,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因此我在教學的時候主要是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我是這樣教學的:

師:盼望以久的潑水節終於來了,那麼參加潑水節要準備些什麼呢?快去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你做了什麼準備?

師:有人來得還要早呢!你來做什麼的呀?

(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話“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裏有的滴上香水,有的灑上花瓣。”)

師:小姑娘、小夥子們,你們爲什麼來這麼早啊?

(讓小朋友感受到那激動興奮的心情,有的同學甚至聯想到了春遊前的那個晚上,可以說是身有體會了)

接下來是開始潑水的部分:

師:從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這份歡樂的?

深入細緻地分析課文,爲什麼身上溼淋淋,人們還那麼高興呢?爲什麼是感嘆號呢?你想把水潑向誰,祝福他什麼……

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學生可以說是學得不亦樂乎,深刻體驗到了潑水節的歡樂,在最後有感情地朗讀全段時,那高興勁,那個有感情喲,讓我現在還彷彿聽到了那琅琅的讀書聲,這節課我上得很愉快,學生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