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中班音樂《小白兔和大黑熊》教學反思模板

音樂遊戲《小白兔和大黑熊》主要讓幼兒感受音樂ABA結構,體驗感受三段的不同。能夠培養孩子傾聽要求的習慣、大膽地用肢體動作表現小白兔和大黑熊不同的音樂形象。

中班音樂《小白兔和大黑熊》教學反思模板

成功之處:

1、直觀教學,讓孩子們對音樂裏的形象特徵更具體。

我們都知道中班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爲特徵的,需要直觀的教具和具體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理解音樂。所以在音樂欣賞之前,我先在網上搜尋到了該活動的PPT。活動時,我邊出示PPT,邊講述故事。然後,播放音樂,請孩子們辨別音樂分幾段,分別是誰在走路?孩子們很快就辨別出開頭和最後是小兔子在走路,中間是大黑熊在走路,一共三段。

2、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孩子們與音樂情節融爲一體。

本節課我以開放式的活動,讓孩子們離開板凳教學,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輕鬆、自由、開心愉悅地一起模仿小動物,聽音樂表演,孩子們很感興趣。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玩了幾次就會了

不足之處及整改:

1、語言迴應上鼓勵的不多,迴應時太單一,沒有及時給予提升的`評價,有時把答案直接給予孩子,而且有時教師語言的完整程度不夠。

在初次聽音樂時,我並不是讓他們完整欣賞,而是分段欣賞。在我的分段欣賞下,幼兒很容易明白三段音樂的不同。教師太早地給予了孩子,少給了孩子思考的空間。

在聽音樂後,小朋友都很積極,幼兒表達時語言較完整,而且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有時,有的小朋友回答了,但不完整,我並沒有及時幫助他意識、改正錯誤。我自己也心急想得到答案,忽略了細節。我在每一位幼兒講述完後,沒有及時給予評價和提升,只是在幼兒全部講完回答後,給予評價迴應肯定。其實可以在每一位幼兒講述完後就及時對他的講述進行評價效果會更好,如:有的小朋友能夠完整地說完,我可以說:“哦,他說的非常完整哦,如果還能配上形象的動作,效果會更好哦!”透過這樣先揚後抑再引的迴應方式,能給後面上來講述的幼兒一些提示,讓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好的發揮。

2、規則意識地強調,讓幼兒更好區分音樂分段。

本節課的目標中要能透過音樂,感受這首音樂ABA結構。雖然整節課孩子們都知道了三段音樂不同,明白什麼時候是小兔子,哪一段是小熊,可以孩子們在過渡環節上,做的不是很到位。當時就只顧讓孩子區分ABA,沒有提醒孩子,當聽到第二段時,小兔子應該怎麼辦。看整體情況,孩子們起初比較混亂,在第二段音樂時小兔子們沒有躲起來。但是後面老師提醒後,孩子們知道聽到不同的音樂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