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採茶撲蝶》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採茶撲蝶》,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採茶撲蝶》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點,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活潑、愉快的情緒。

2.瞭解舞蹈輕柔的動作、歡快的風格,嘗試用動作表現採茶的勞動情景。

活動準備:

準備扇子、籃子、圍裙等小道具。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講一段簡短的故事,引導幼兒藉助故事清潔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旋律、節奏和情緒。

2、幼兒跟隨教師練習採茶的各種動作。

3、引導幼兒根據後半段音樂漸輕的特點,想一想:採茶姑娘最後有沒有撲到蝴蝶?

4、啓發幼兒圍繞故事清潔想象採茶姑娘撲蝶的動作並進行創編,如:看見蝴蝶時高興的情緒、神情、撲蝶時輕柔的.動作,蝴蝶飛走時焦急的神態,追逐蝴蝶時活潑地跳來跳去的情景。

5、啓發幼兒分角色創編動作結伴表演,如:有的幼兒當蝴蝶,有的當採茶姑娘,兩兩相對錶演,也可幾個幼兒共同圍成圈,先採茶後再撲蝶。

6、引導幼兒將創編的動作進行組合,並嘗試表演出來。

7、教師幫助幼兒練習,重點突出手腕的動作。

8、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作、方式、道具,邊聽樂曲邊做動作,把想象的內容用動作表現出來,並隨時提醒幼兒注意體驗美感。

活動反思:

民間音樂活動《採茶撲蝶》,樂曲是一首民間有代表性的樂曲,節奏歡快富有表現性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它設計成採茶人和蝴蝶的遊戲很符合樂曲的情境。心得體會

1.分段欣賞樂曲,幼兒感知、探索樂曲中樂段的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樂曲中“叮”的聲音,探索如何撲蝴蝶,撲了幾次,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熟悉樂曲旋律,嘗試分角色玩遊戲。遊戲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有兩個不同的角色,爲了便於幼兒學習,教師先分別讓幼兒熟悉採茶人和蝴蝶的動作,然後由教師做採茶人和幼兒一起遊戲。當幼兒熟悉遊戲時,教師再退位,由幼兒兩兩合作玩遊戲。

3.難點細化,注重細節。教師用清唱樂譜的方式重點練習難點樂段,同時藉助手腕花,讓幼兒清楚瞭解角色動作,便於更快的學習遊戲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