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教案《水果》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水果》,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水果》

小班教案《水果》1

【設計意圖】

秋天是各種水果收穫的季節,秋天的水果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不僅有不同的名稱,還有形狀的不同,顏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對於小班的幼兒,他們有時不能正確把握各種水果的特點,他們對水果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只能根據外部的特徵來區別事物。一些水果的外形,幼兒已有了一定的經驗認識,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內部也藏有許多的教育契機,爲此我結合主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幾種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透過各種感官感知其特徵。

2、能夠自己剝桔子和香蕉,喜歡吃多種水果。

【活動準備】

1、剝掉皮的橘子一個,用消過毒的手帕包好。

2、桔子,蘋果、梨、香蕉等水果。

3、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樣東西,請小朋友用鼻子聞一聞,看看是什麼?(出示用手帕包好的桔子,引導幼兒用鼻子聞出桔子。)

二、引導幼兒觀察幾種常見水果的典型特徵。

1、鼓勵幼兒正確說出桔子的名稱和其典型特徵。

如:這是什麼?桔子寶寶長的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味道的?

2、共同觀察其它水果。

出示幾種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提問:你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吃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3、教師小結:蘋果、梨、桔子、香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水果很有營養,請小朋友們多吃水果,身體會很健康。

三、遊戲《送水果寶寶回家》。

請幼兒將蘋果、桔子、香蕉、梨等按名稱分類,並放在相應的盤子裏。

四、鼓勵幼兒練習

剝香蕉皮、橘子皮,並品嚐多種美味的水果。

1、說說水果的吃法。

這些水果怎麼吃?請幼兒說出蘋果、香蕉、桔子、梨的吃法。

2、教師和幼兒一起洗手。

3、幼兒自己動手練習剝香蕉,桔子,教師將剝好的桔子,香蕉等做成水果拼盤讓幼兒品嚐。

(4)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品嚐了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的?

五、結束部分:

表演《蘋果歌》

小班教案《水果》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勇於探索,喜歡探索的良好習慣。

2:嘗試利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真水果,蘋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動過程:

1:學習兒歌《水果歌》 教師出示裝圖片的盒子,請幼兒摸出圖片,能說出圖片上水果的顏色。

教師將圖片貼在展示板上,邊貼邊教幼兒說兒歌。

將所有圖片貼完,教師帶幼兒說兒歌2-3遍,並請幼兒上前邊點圖邊說兒歌。

2:探索活動《真假水果》 教師拿出猴子的手偶,說,“你們好,我是猴子”。

教師說:“哎呀,我現在肚子好餓啊,你們給我點吃的吧?好不好,你們知道我喜歡吃什麼嗎?”

教師可讓幼兒假裝喂猴子吃點東西。幼兒喂完了,猴子還不飽。

教室帶着猴子假裝找東西吃,找到了一個裝着水果的大袋子,這是猴媽媽留給它的。

猴子開啟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麼都咬不進去。教師問幼兒,這是爲什麼?

原來猴媽媽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師佈置任務,請小朋友幫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裏。

教師將幼兒分組,每個幼兒3-4個幼兒,由一位老師負責,幼兒探索真假水果的區別。指導老師的指導:不能直接告訴幼兒哪種是真的,哪種是假的,可引導幼兒透過手,鼻子,眼睛等多種感官去發現。

幼兒分享成果。教師將幼兒聚集在一起,請每組的一些幼兒說說她們如何辨別水果的真假。教師用刀切開幼兒找出的真水果。

活動反思:

水果是小朋友熟悉並且喜歡的食物,水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顏色、形狀和味道等也多種多樣。讓幼兒在充分的體驗中學習認識水果,整個活動很受幼兒的歡迎。但是同時,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活動的秩序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穩定性。在這個活動的進行中,我也出現了這個問題。

小班教案《水果》3

活動目標:

1、聽故事,在畫面中發現故事線索,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2、在製作和贈送水果牛奶的情境中,知道水果營養好,愛吃水果。

活動準備:

圖畫書、背景圖、製作水果牛奶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圖畫書裏躲着許多水果,找一找,你能看見它們嗎?

2、交流各自的家中誰愛吃水果,愛吃什麼水果。

3、故事中最愛吃水果的是誰呢?從畫面中尋找答案:牛。

4、瞭解圖畫書的名稱“愛吃水果的牛”。

二、理解故事

1、牛吃了什麼水果?這些水果長在哪裏,什麼樣?

2、主人每天怎樣帶牛去吃水果?(發現主人一會兒趴在地上摘西瓜,一會兒爬上樹摘梨、找木瓜,一會兒又帶牛上山,到果園吃水果。體會主人對牛的關心和愛護。)

3、一天晚上,天氣突然變了,主人和鄰居們都怎麼了?

4、牛呢,它怎麼沒有感冒?

5、牛想什麼辦法救大家?

6、主人和鄰居喝了牛做的水果牛奶怎麼就恢復健康了?

三、製作香蕉奶昔

1、每位幼兒用小刀切一小段香蕉。

2、將切碎的香蕉放人攪拌器。

3、教師在攪拌器內加入牛奶,攪拌成香蕉奶昔。

四、完整欣賞故事

1、邊看圖畫書邊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2、結尾部分扮作生病的主人和鄰居,品嚐自制的香蕉奶昔,表示喝了果奶,感冒都好了,大家都又愛吃水果又愛喝牛奶。

附故事 愛吃水果的牛

在村子裏住着一頭愛吃水果的牛,每天主人都要餵它吃很多水果。有紅紅的西瓜,長得高高的木瓜,還有像星星一樣的楊桃……

一天晚上,突然颳起了一陣冷風,主人着涼病倒了,村子裏其他的鄰居們也生病了,只有愛吃水果的牛沒有生病,它還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各種水果。

牛看見自己的主人病了,心裏又着急又難過。它連忙擠出草莓牛奶,給主人喝。主人每天喝着牛擠出的各種水果牛奶,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牛又將自己擠出的牛奶分給村子裏的鄰居們喝,他們的病也好了。

最後,大家都變成愛吃水果的`人了。

小班教案《水果》4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數學活動要利用生活和遊戲中的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並透過實際操作感知理解數與數的關係。因此,作爲幼兒教師來說,在組織教學活動中,不要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幼兒,而應創設豐富刺激的環境,可操作性、挑戰性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在這個活動的設計中,我創設了幫懶羊羊招待客人的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了可操作性的材料,讓幼兒透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4的形成。(重難點)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餐桌)、自制果盤人手一份、自制水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出示課件(懶羊羊)提問:來了幾個好朋友?

2、懶羊羊家要來幾個客人呢?(課件上出現美羊羊、喜羊羊、沸羊羊等,幼兒數來了幾個客人)初步感知3添上1是4。

二、在幫懶洋洋準備招待客人的物品的情境中感知4的形成

1、課件出示餐桌

提問:(1)你們家裏來了客人你都是怎麼招待他們的?

(2)我們要幫懶洋洋準備什麼呢?

2、課件出示準備的餐具

提問:看看準備的餐具夠不夠?引導幼兒觀察課件上的餐具,感知3添上1是4。

3、:懶羊羊家來了4個客人,可是懶羊羊準備的餐具都不夠,只准備了3個,多虧了小朋友們幫忙,幫他添上了1個,成了4個,

三、幫懶羊羊分水果鞏固4的形成。

1、盤子裏的水果有蘋果、香蕉、梨、橘子,要求幼兒把每個盤子裏的水果都變成4個。(幼兒分組操作)

2、展示幼兒的操作結果,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水果變成4個的

3、:懶羊羊準備的水果有的只有3個,不夠客人吃的,小朋友們又幫他添上了1個變成了4個,這下招待客人沒問題了,客人們吃的很開心。

四、

今天我們幫懶羊羊招待了客人,小朋友們也知道了3添上1是4,家裏來客人的時候請你幫爸爸媽媽招待客人。

小班教案《水果》5

在紙趣活動《一盤水果》的課結束後,我便及時地對自己的這堂課做出了反思,每次上課之前我都會在腦海中預想一些小朋友可能會問的問題或者是一些突發的狀況,但只有等到真正上課時你纔會發現總有一些問題是你所料不及的,對於這節手工課也是出現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具體反思。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兩個活動目標:1.嘗試用撕、貼的方法制作一盤水果。 2.樂於參加紙工活動,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第一個環節,我着重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首先,我以談話的形式與幼兒進入主題,與幼兒談談喜歡吃什麼水果,味道怎麼樣?平時媽媽會給你準備什麼樣的水果拼盤,會放入哪些水果?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拋出後,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的回答問題,有的說蘋果,有的說橘子,有的說哈密瓜等等,這個環節的成功接下來的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二個環節,我出示活動之前就已經做好的一盤水果的紙工,告訴幼兒“今天,老師也爲幼兒準備了一盤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準備了一些什麼水果吧”當幼兒看到我出示的一盤水果後,當我出示“一盤水果”後,孩子們你爭我搶地想要把看到的水果回答出來。後來,當我說清幼兒也來自己做一盤水果時,幼兒表現得更加興奮了,當我在示範如何製作一盤水果時,每個孩子都很認真的在看,生怕錯過哪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操作,孩子們每人一張操作紙,在操作之前我也請幼兒注意保持場地的整潔,不要亂扔垃圾,所以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沒有亂扔,做完以後也將垃圾扔進了垃圾桶裏面,甚至有些幼兒做完以後還去撿掉在地上的垃圾。

透過反思本次活動,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多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方法,讓幼兒在玩中學到本領,在體驗中獲得知識。不應拘泥於太多的條條框框,而應讓幼兒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如在貼水果時可以請幾位幼兒上來示範貼一下,透過形象直覺地感知,親身的實踐,能夠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語言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小班教案《水果》6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嚐活動中學習分享的方法。

3、體驗與同伴分享食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帶1種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並切好裝盤(提供一次性紙盤,上面包上保鮮膜;或用自家的飯盒裝,便於認清是己帶的),餐盤人手1個,叉子或勺子、圖書、各類插塑、積木若干。

2、活動前請幼兒把手洗乾淨。

3、幼兒靠活動室牆邊坐好,教師將桌子擺在幼兒前面的空地上,再將幼兒帶來的水果放在各小組的桌子上。

活動過程:

1、集體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教師:今天我們開"水果品嚐會"。請小朋友們說說,你帶來了一種什麼好吃的水果?(幼兒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

教師:請小朋友們走到桌子邊,端好自己的盤子,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邊品嚐邊說一說水果的味道。(注意觀察幼兒在品嚐中的表現)2.分享水果,學習分享的方法,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請你們說一說,你剛纔品嚐了什麼水果?

教師: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吃了兩種水果,你是怎麼做的?快告訴大家。

教師:怎樣才能品嚐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說,將自己的盤子放在桌子中間,不端盤子,這樣可以品嚐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嚐別人的水果。這個方法真好,這樣我們就可以品嚐到許多種不同的水果了。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2、幼兒再次品嚐水果,體驗分享的樂趣。

 3、遷移經驗,再次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這兒有圖書、插塑、積木,都是我們喜歡的。如果你們每人都想得到這些圖書、玩具,應該怎樣辦?

幼兒自由選擇圖書或玩具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對個別不願意分享的幼兒加以引導。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時,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自帶的玩具,透過輪流玩玩具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小班教案《水果》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綜合運用搓、團圓、壓扁、粘合、捏等技能,表現出常見

的水果特徵。

2、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腦,捏出自己喜愛的水果。

活動準備:

1、橡皮泥若干盒。

2、泥工板若干。

3、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夏天來了,水果也多了起來,小朋友知道夏天有那些水果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夏天有西瓜,李子、桃子、黃金瓜、梨瓜等等,那這些水果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水果的特徵。

1、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特徵。

教師:今天,胡老師帶來了許多水果的圖片,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圖片上的水果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水果的特徵並用語言表達)

1、和幼兒一起討論這些水果的製作方法。

教師:剛剛我們看見了那麼多的水果,今天,胡老師就讓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用橡皮泥做水果,好嗎?

教師:蘋果是圓圓的。上下有小坑。可以先把橡皮泥團圓,再在橡皮泥的上下壓按出小坑。香蕉是彎彎長長的,可以把橡皮泥搓成長條以後彎曲而成。西瓜可團圓後在捏長一下,把它變成橢圓形

教師:小朋友還可以再想一想,你還吃過或看過什麼水果,它們是什麼形狀,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做。可以自己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應該怎麼做。

三、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評價幼兒作品。

1、教師請小朋友起來說一說自己做了些什麼水果,是怎麼樣做成的,並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小班手工教案:好吃的水果》摘要:和幼兒一起討論這些水果的製作方法。 教師:剛剛我們看見了那麼多的水果,今天,胡老師就讓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用橡皮泥做水果,好嗎? 教師:蘋果是圓圓的。上下有小坑。可以先把橡皮泥團圓,再在橡皮泥的上下壓按...

小班教案《水果》8

一、活動目標

1、能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辨別不同果味的飲料。

2、體驗自己動手調製飲料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裝有熱水的杯子、勺子、小籃筐、飲料、6種味道的果真、糖果圖片一張與水果圖做成PPT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色飲料,引起幼兒興趣

1、我帶來了一瓶好喝的飲料,看看,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也是黃色的呢?今天,水果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剛剛你們說了這麼多黃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種躲在裏面呢?誰來聞一聞,看你猜得對不對。

2、出示紅色飲料,這是什麼顏色呀?什麼水果寶寶也是紅色的呀?哪個紅色的水果寶寶會躲在裏面呢?請你來嘗一嘗。

(二)幼兒動手調製飲料

1、小朋友,你們喝過果真嗎?還有一些水果寶寶呀也想和我們小朋友捉迷藏,他們躲在了果真裏面,我們一起去找出來好嗎?

要求:先看一看果真粉末的顏色,然後用勺子舀一點放到杯子裏,攪一攪,再用鼻子聞一聞,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記在心裏,再來嘗一嘗驗證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後把杯子放回框子裏面。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集體交流,你喝到了哪種水果的味道,(蘋果)他是什麼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

4、總結:剛纔,我們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嘴巴嘗一嘗的方法,找到了許多的水果寶寶,真棒。

(三)經驗遷移

1、展示PPT,看,這些是什麼呀?(五顏六色的糖果)看起來真好吃,你看見了什麼顏色的糖果,紅色的糖果讓你想起了什麼水果呀?(紅色的糖果讓我想起了紅色的草莓)

2、除了糖果,水果寶寶還會藏在哪裏呀?(餅乾、麪包等)

小班教案《水果》9

活動領域:

語言、健康、藝術

活動目的:

1、 學習兒歌《吃水果》,熟悉兒歌內容,理解兒歌含義。

2、 學習朗誦兒歌,學習用動作表現兒歌。

3、 正確發音:削、剝、擠、切。

4、 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圖卡若干;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剛纔我們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水果,你是怎樣吃這些水果的?

2、 請個別孩子自由選擇甘蔗、香蕉、橙子、楊桃,說一說它們的食用方法,教師引導孩子說出削、剝、擠、切等詞語,一邊學習,一邊展示圖卡,學習相關的句子:削削甘蔗,剝剝香蕉,擠擠橙汁,切切楊桃。哇,真好吃!

3、 教師把句子連起來完整朗誦一到兩遍,請孩子欣賞,學習朗讀。

4、 檢查孩子的學習效果,請孩子加上動作進行兒歌表演若干次。提醒孩子注意,當我們吃到水果的時候,應該用特別高興的聲音表現出來。

5、 請孩子思考,除了香蕉要剝着吃,還有什麼水果要剝着吃呢?教師示範仿編:剝剝葡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大膽開動腦筋進行仿編。教師在孩子仿編時出示相應的圖卡幫助孩子記憶。

6、

請孩子將仿編的兒歌連起來朗誦。

7、 跟隨錄音機的音樂學習演唱歌曲。

8、 延伸活動:吃水果。給孩子準備果汁機、塑料刀,進行水果大餐活動。

活動反思:這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活動。活動前,我們請孩子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活動後,還進行了水果品嚐會,整個半日活動設計意圖明顯,讓孩子在操作中學到了自己平時在家裏不敢嘗試的本領(切水果),效果良好。在語言活動中,透過讓孩子親自感知,激發孩子學習語言的慾望,並引導高水平孩子自己進行創編活動,孩子們很快就熟悉了兒歌,能正確掌握髮音。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能提出不同水平的問題引導不同水平的孩子。但在活動中,老師要注意自身活動的每一動作都對孩子起着言傳身教的作用,特別在衛生常規方面,老師要做到充分的準備。

小班教案《水果》10

設計思路: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多彩的季節,幼兒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季節,而且秋天豐收的水果幼兒更加熟悉,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孩子們也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就利用秋天的水果來進行一些數活動,試着將幼兒數學活動生活化,讓幼兒透過遊戲的情境來感知數量,以及不同的對應匹配的方法。於是我就就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水果店》。

教學目標:

1、在開水果店的過程中感知“8”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瞭解吃水果對身體有益。

教學準備:

1、水果拼圖(數點對應)

2、各類水果樹、水果等

3、貨架:(分別貼上隨意排列的各種圖形

4、燈籠若干(紅、黃、綠、藍)

教學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媽媽要開店了,猜猜要開一傢什麼店?

2、拼圖遊戲,知道要開水果店。(要求幼兒數點對應)

3、說說爲什麼要開水果店?

師小結:因爲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水果的品種非常多,而且營養又好,人人都愛吃,有利於身體的成長,所以要開水果店。

二、摘水果:請幼兒摘水果,說說、講講、數數自己摘了些什麼水果,它是怎樣的?

三、送貨

1、幼兒把自己摘的水果送到貨架上。(引導幼兒物物對應,不受顏色、形狀、排列的影響,只要數量相同就送對了,瞭解不同方法的對應。)

2、每組檢查,幫助糾正。

師小結:讓幼兒知道盡管標記與標記排列的順序不同,但是數量相同也能夠交朋友。

四、掛燈籠

1、請幼兒說說新店開張怎麼慶祝?(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掛燈籠(要求幼兒必須看清楚標記上的顏色、數量、數字進行對應)

3、參觀燈籠,引導幼兒發現燈籠有規律地排列。

五、延伸活動:媽媽的水果店開張了,我們一起去品嚐水果。

小班教案《水果》11

活動目標:

1.願意吃各種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

2.初步瞭解常見水果的營養價值。嘗試自己剝香蕉和桔子。

3.體驗品嚐水果的快樂。

4.使幼兒對探索水果的生長現象感興趣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從家中帶來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子。

2.蘋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圖片若干及標記圖。

3.教師事先準備畫有蘋果、香蕉、桔子、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圖。

4.活動前做好水果拼盤。

活動過程:

一、遊戲"水果找家"匯入,激發興趣。

1.T請S從裝有水果的托盤裏拿出自己準備的水果:你們手裏都有什麼水果寶貝呢?(S自由回答)

T:誰知道這些水果寶寶是什麼味道呢?逐一出示水果:蘋果是什麼味道?梨子是什麼味道?香蕉、桔子呢?

2.T出示水果標記圖,請幼兒將水果歸類:香甜的蘋果要找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酸甜的桔子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軟軟的香蕉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請小朋友送它回家!

二、初步瞭解幾種常見水果的營養價值。

1.T拿出畫有五官的水果娃娃,模擬水果的口吻詢問:小朋友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你們爲什麼喜歡我?

(1)T說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幫助你們排大便。

(2)T說出桔子、蘋果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幫助你們預防感冒。

(3)T說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們喜歡我,我就能讓你們不咳嗽。

2.T: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們誰能說出它的好處,說過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兒說:吃了香蕉能幫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兒說:吃蘋果能預防感冒,"蘋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

三、品嚐美味的水果。

1.T:寶寶,你們會自己剝水果嗎?(T讓幼兒嘗試剝,然後老師示範)你們剛纔很能幹,不但說出了水果的好處。而且還會自己剝香蕉、桔子呢!水果們要好好慰問你們,請你們一邊嚐嚐它們的味道,一邊想想它們的好處。不過,在品嚐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幹嘛呢?(把小手洗乾淨,別讓細菌進入小肚子裏去)

2.T將事先製作好的水果拼盤盛在幼兒的小碗裏,請幼兒品嚐。T:每種水果都有營養,我們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寶寶做朋友,要是隻喜歡一種水果,其他水果就會不高興了。鼓勵幼兒不挑食。

四、遊戲"水果寶寶蹲蹲蹲"

1.T:請小朋友們到簍子裏選一樣最喜愛的水果寶寶貼在身上,一起玩"水果寶寶蹲蹲蹲"的遊戲,並說出它的好處。

2.T請小朋友帶着水果寶寶一起到教室外面去遊戲吧!

小班教案《水果》12

活動目標:

1.根據形狀猜測水果,並能說出水果的相應顏色,鞏固對紅黃兩色的認識。

2.學習揉搓紙球,並根據水果顏色選擇相應顏色的紙球在水果輪廓線內粘貼填色。

3.能積極參與動手操作,並堅持完成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認識一些水果,知道它們的形狀和顏色。

2.物質材料準備:《好餓的小蛇》截圖ppt;樹幹圖每組一張;紅黃兩色皺紋紙、膠水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激興趣,理解故事內容。

這是誰?它在哪裏?

原來這是條好餓的小蛇,好餓的小蛇扭來扭曲在散步,同時也在找東西吃。

二、根據形狀猜水果,認識水果顏色。

1. 根據月牙形猜水果,並認識黃色。

你猜猜,好餓的小蛇吃了什麼?(香蕉)

你怎麼知道是香蕉的?香蕉是什麼顏色的?

還有什麼水果也是黃色的?

2. 根據圓形猜水果,並認識紅色。

你猜猜,好餓的小蛇還吃了什麼?

你怎麼知道是蘋果的?蘋果是什麼顏色的呢?

還有什麼水果也是紅色的?

剛剛好餓的小蛇吃了黃色和紅色的水果,可它還沒吃飽,還想吃呢!可樹上的水果都隱身了,躲起來了,怎麼辦呀?我們來幫忙找一找好嗎?

三、學習揉搓團紙球,感受填色快樂。

1. 教師示範填色操作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操作要求: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水果輪廓,想一想它應該是什麼顏色的?再選擇相應顏色的皺紋紙,放在手心揉一揉、團一團,一個紙球做好了,再用膠水粘一粘。

2. 幼兒嘗試填色遊戲

小朋友,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好餓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來,好嗎?

四、相互欣賞果園,獲得成功體驗。

小朋友們幫好餓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來了嗎?誰來說一說你找到了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

小朋友,你們今天開心嗎?爲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

小班教案《水果》13

活動內容:

水果印象

預設目標:

1、嘗試用色彩對兩種水果進行寫生活動。

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表達和一組畫面所蘊含的美感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做畫工具:顏料、油畫筆、較厚的畫紙、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蘋果)

預設過程:

一、啓發幼兒觀察水果。

1、小朋友都認識這些水果吧?有什麼水果呢?

2、我們先看看這些水果有什麼顏色,每個水果的顏色是不是一樣?

3、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水果的樣子,它們是什麼樣的?教師啓發幼兒構圖。

1、我們來看看這些水果是怎樣擺放的?(啓發幼兒從水果的數量、擺放的位置進行觀察)

2、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你們看到的水果用顏料把它們畫出來。可以從你最想畫的水果,或是最喜歡的吃的水果開始畫;也可以從你看到的離你最近的水果開始畫;小朋友邊看邊畫,注意觀察你畫的這個水果的旁邊、前後是不是還有水果,它是怎麼擺放的?有什麼顏色?長得什麼樣?

二、教師啓發幼兒用色以及塗色應注意的事項。

1、動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樣畫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麼顏色能使你畫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水果的輪廓,輪廓線可以畫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樣子全部畫好之後,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水果塗上漂亮的顏色;塗水果的顏色時可以把輪廓線壓蓋一部分,但不要把輪廓線全部塗掉了;最後選擇背景色,把水果周圍空白的地方塗上顏色,可以多選擇一些顏色,使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單調,塗背景色的時候,應注意儘量不把水果的輪廓線塗掉,一種顏色可以塗大塊點,然後再選擇其他的顏色塗在空白的地方,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很豐富、飽滿。

四、提出衛生方面的要求

1、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2、筆不能亂甩,小心顏料碰到小朋友的身體;

3、要愛惜別人的作品,不能在別人的作品上亂畫。

五、幼兒進行寫生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六、作品賞析

1、讓我們來看看誰畫的水果最好看,爲什麼?

2、誰畫的最細緻?水果的樣子把握地最準?

小班教案《水果》14

活動目標:

1、在數量比較中瞭解數字大表示數量多,數字小表示數量少,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透過尋找大家喜歡的水果,感受共同制定下週水果食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水果PPT;大調查表;頭像若干;水果卡片;愛心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喜歡吃的水果(按數取物)

1、 水果店裏的水果

提問:喜歡吃水果嗎?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水果店裏去選水果?

提問:你知道現在水果店裏有些什麼水果?(幼兒泛說)

2、 喜歡吃的水果

提問:果籃裏有幾種水果?

過渡語:阿姨每天要爲我們準備餐後水果,想了解你們喜歡吃什麼。

提問:在這些水果中哪些是你比較喜歡吃的?爲什麼?

3、選2—3種喜歡吃的水果貼在餐盤上。

4、幼兒操作並互相檢查。

二、找找兩人都喜歡吃的水果(找相同)

過渡:剛纔,我們找到了自己比較喜歡吃的水果。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把二個

喜歡的水果連在一起,找找2個人都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有幾種?

提問:兩個人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

小結:只要把水果盤子放在一起,找到你有、朋友也有的水果就是二個人都喜歡的水果。

三、統計大家都喜歡吃的水果(嘗試投票統計)

過渡:二個人都喜歡吃的水果一眼就能看出來,那能看出大家都喜歡吃哪些水果嗎?怎樣才能又快又方便地找到大家都喜歡吃的水果呢?我們一起來投票統計。

提問:一個星期,我們到幼兒園幾天,我們每天都吃一種水果需要幾種水果?

小結:我們需要共同選出5種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水果)

(出示統計表)共同回憶果籃中的水果。

每人取一個愛心貼在最喜歡吃的水果旁邊。

提問:哪種水果,喜歡吃的人最多?你怎麼看出來的?

小結:愛心多的表示數字大,也就是喜歡的人多;愛心少的表示數字小,也就是喜歡的人少。今天我們已幫廚房選好了下週我們喜歡的水果。不過每種水果都有各自的營養,我們都要吃。

四、延伸活動:

將結果告訴阿姨。

小班教案《水果》15

活動目標:1、知道常見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內部形態特點,感受水果外在和內部結構的美感

2、瞭解水果的多種吃法、知道多吃水果營養好。

3、學習用形容詞表述觀察結果。

活動準備:幼兒自帶一個水果。教師準備不同種類的水果各一個,一把水果刀。每組一個盤子、盤子裏有許多切好的水果塊,牙籤一盒。水果寶寶外衣的圖片一套,水果胸飾。

活動過程:一、複習兒歌《七個妞妞來摘果》引出主題。

師生共同念兒歌。師:七個妞妞摘了哪些水果?這些水果穿着怎麼樣的外衣呢?

二、幼兒交流自己帶來的什麼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徵。

師:小朋友你帶來的是什麼水果?它穿着一件怎麼樣的外衣呢?

以小組爲單位,讓幼兒充分感知自己帶來的水果,並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紹,

師:你帶來的水果叫什麼名字,它穿着一件怎麼樣的外衣?

三、探索果肉寶寶。

1、觀察水果橫切面。

切開水果:用實物展示臺放大形象。讓幼兒觀察果肉的橫切面,感知水果內部結構的排列特點,尋找水果祕密。

師:果實裏面有什麼?什麼顏色?象什麼?你還發現什麼?

1、品嚐水果。

每桌一個裝有各種水果塊和盤子以及牙籤,讓幼兒邊品嚐邊推測這是什麼水果。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並完整介紹水果的名稱、結構特點。

三、遊戲活動:給水果寶寶穿衣服。師出示各種水果外衣和水果寶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水果外衣特點,以及果肉寶寶的特徵,請幼兒上來操作圖片,幫水果寶寶找到外衣。

四、遊戲活動:水果蹲。

介紹遊戲玩法:請幾位幼兒上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胸飾並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兒介紹自己的水果名稱,然後遊戲開始,先請一位小朋友邊說邊向下蹲四次,然後其它水果接着說,並做相應的動作,若沒有快速接上作爲失幾者下臺,若說錯了(臺上沒有的水果),也是失敗者也下臺,最後一個站在臺上的人爲勝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寶寶”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寶寶接着說:“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