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天然的斑紋教案範文

天然的斑紋教案範文

天然的斑紋教案範文

課題:天然的斑紋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1-3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義。

2、能否說出不同肌理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具學具:收集的樹葉、羽毛、各種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蠟筆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教學

1、引導學生發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關注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的經驗。

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麼感覺?可以這樣說:樹皮給我的感覺是粗糙的,絲綢的感覺滑滑的,金屬摸上去又硬又涼。還可以做一些對比,譬如:棉布比絲綢粗糙,但比樹皮細膩,皮毛的感覺比皮革溫暖;青的樹葉比枯葉要滋潤,細膩……

2、發展階段

教師介紹,示範兩種拓印的方法: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製作肌理效果的方法還有很很多,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意。也可以讓學生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並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用什麼方法,表現什麼樣的肌理。建議用兩課時,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肌理。

3、收拾與整理

由於這節課會用到多種材料,教室裏會顯得凌亂一些,所以,下課前要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收拾物品。

二、課後拓展

如果學生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將水粉色塗在玻璃等光滑並不吸水的物體的表面,將紙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將墨汁或顏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開後,用宣紙吸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年級上第五課教學參考資料

肌理:與形態,色彩一起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於材料的不同配列,組成和構造而使人得到的觸覺質感和視覺觸感。質地,手感,觸感,織法,性質,紋理等說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夠實際觸摸的稱爲“觸覺肌理”;只能看不能觸摸出差別的稱爲“視覺骨理”,如從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