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三顧茅廬》的說課稿

說課稿1.21W

《三顧茅廬》已經學習完畢,重點帶領學生學習的第三顧茅廬的情景,也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總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可以探討。

《三顧茅廬》的說課稿

1、催發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

整節課上,我始終飽含着期待,滿懷着讚許,用真誠鼓勵與學生一起討論、思考和學習,試圖促成學生同文字、教師的主動“對話”,試圖將學習的過程變成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過程。看着孩子們躍躍欲試的神情,愉悅興奮的表情,求知若渴的態度,我相信他們一定和我一樣,享受到了體驗和再創造的快樂,蓄積起了投入新學習任務的熱情。

同時,在教學中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讀、思、議、看,也能使學生提高參與的熱情。比如學生在找到並交流“劉備吩咐兩個弟弟在門外等候,自己輕輕走過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這一句話時,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劉備可能會對兩個弟弟吩咐些什麼,又會用怎樣的口氣怎樣的態度?學生想象的語言很豐富,模仿的口氣也很像。有的說:“二弟三弟,你們且在門外等候,我先進去。”有的說:“三弟,你性情急躁,現在門外等候,莫要驚擾了孔明先生;二弟,你也一起等候。”一字一句,惟妙惟肖,可見,學生已經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對文章裏生動的記述和描寫也能產生強烈的感受了,已在腦子裏喚起相應的形象,已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這樣,學生就會被形象的言語所吸引,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境界;就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在閱讀當中得到樂趣。

2.注意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文章中的關鍵性詞語,是作者爲表達主旨而經過反覆斟酌推敲選定的。可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聯繫文章上下文來品一品,讀一讀,當然還可以透過補充相關的知識輔助理解,等等。這些方法的運用,能使學生在閱讀中較爲準確地理解詞語,領會中心。而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方法的教授,相信學生也會遷移至其餘文章的學習當中,成爲自己的東西。

而對文章整體的研讀把握,我則側重於那些集中表現文章中心內容的段落。《三顧茅廬》的最精華所在,最能體現文章中心的.當屬第三顧茅廬的情景,所以此段作者花了心思,花了筆墨來重點描寫。孩子們便不僅能明白文章要有詳略的意圖,更知道應在哪個部分側重學習,重點研讀了。

3、在師生合作中適時引導

這堂課中,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是非常融洽的,孩子們自由找句子,自由合作,自由討論,自由使用不同方法理解句子、領會中心,最後還自由組合彙報。但是在如此“自由”的情況下,看似形散但神卻不散,因爲孩子們始終圍繞着“劉備誠心誠意”這一主線展開學習的,萬變不離其中。

但如何使學生的發言、討論、感悟更有深度,更有層次?這就使老師在孩子們的學習活動中“應變”、“點撥”甚至“周旋”等的引導工作便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在教學中,在學生的交流反饋中,我經常會適時地追問一句,以期有更佳的學習效果:

S:“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半里地的時候就下馬了,這說明劉備很有誠意。”

T追問:“半里多地大概有多少米?”

S算:“250米。”

T繼續問:“這麼遠,諸葛亮又看不到,爲什麼這時候就要下來呢?”

S們想了想,大聲喊:“劉備下馬步行不是做給諸葛亮看的,而是真心誠意地尊重他。”

T再問:“當時什麼人才騎馬?”

S:“將軍。”“有身份的人。”

很多S馬上領悟到:“劉備這樣做是降低身份,和諸葛亮這一村民平起平坐,表示尊敬。”

而在教學“謁見”一詞時,學生進能解釋詞語的意思,但我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向學生提供了當時劉備和諸葛亮懸殊的身份地位,還告知他們劉備當時已經47歲,而諸葛亮年僅27歲,讓學生領悟到劉備顛倒軍臣之禮,顛倒長、晚輩的身份就是想讓諸葛亮知道自己的誠心誠意,求賢若渴。老師抓住機會追問,提供背景材料,甚至是利用文字空白啓發學生想象,都能起到很好的點撥作用,能促成學生思維的深入,理解的深入。

當然,本堂課中遺憾之處還有不少,最使我耿耿於懷的便是沒有放手讓學生來演一演:讓學生體會劉備“趕緊下拜”的動作時,學生坐在座位上模仿動作,造成他們有表演的慾望,卻沒有表演的空間,“下拜”做不到位,感悟也不到位了。在劉備遇見諸葛亮時說的那一番有誠意的對話也可以讓孩子們來模仿、表演,相信學生的興趣會更濃,氣氛會更熱烈。所謂以演助讀,可以將平面的文字“還原”爲可感的場景,還原的過程即是感受體悟的心智歷程。而我卻恰恰忽略了學生的這一心理歷程,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