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集合6篇

說課稿1.77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說課稿集合6篇

說課稿 篇1

各們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一數學(上)§3.2等差數列(第一課時)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一方面, 數列作爲一種特殊的函數與函數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爲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爲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a在知識上:理解並掌握等差數列的概念;瞭解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並能運用。

b在能力上: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在領會函數與數列關係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數的方法遷移來研究數列,培養學生的知識、方法遷移能力;透過階梯性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透過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求知精神;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於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爲:

①等差數列的概念。

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應用。

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不完全歸納法,對此並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歸納法推導等差數列的同項公式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同時,學生對“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較爲陌生,因此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難點。

二、學情分析

對於三中的高一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爲豐富,他們的智力發展已到了形式運演階段,具備了教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引導、啓發、研究和探討以符合這類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二、教法分析

針對高中生這一思維特點和心理特徵,本節課我採用啓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透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學法指導

在引導分析時,留出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中心各抒己見,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弄清。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由(一)複習引入(二)新課探究(三)應用舉例(四)反饋練習(五)歸納小結(六)佈置作業,六個教學環節構成。

(一)複習引入:

1.從函數觀點看,數列可看作是定義域爲__________對應的一列函數值,從而數列的通項公式也就是相應函數的______ 。(N*;解析式)

透過練習1複習上節內容,爲本節課用函數思想研究數列問題作準備。

2. 小明目前會100個單詞,他她打算從今天起不再背單詞了,結果不知不覺地每天忘掉2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減爲: 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會5個單詞,他決定從今天起每天背記10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增爲 5,10,15,20,25 ②

透過練習2和3 引出兩個具體的等差數列,初步認識等差數列的特徵,爲後面的概念學習建立基礎,爲學習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由學生觀察兩個數列特點,引出等差數列的概念,對問題的總結又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能力。

(二) 新課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給出等差數列的概念: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強調:

① “從第二項起”滿足條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後項減前項所得;

③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必須是同一個常數(強調“同一個常數” );

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由學生將等差數列的文字語言轉化爲數學語言,歸納出數學表達式:an+1-an=d (n≥1)

同時爲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組數列,由學生判斷是否爲等差數列,是等差數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個數列公差<0,>0,第三個數列公差=0

由此強調: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是0

2、第二個重點部分爲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在歸納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我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給出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d,由學生研究分組討論a4 的通項公式。透過總結a4的通項公式由學生猜想a40的通項公式,進而歸納an的通項公式。整個過程由學生完成,透過互相討論的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又化解了教學難點。

若一等差數列{an }的首項是a1,公差是d,

則據其定義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

進而歸納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an=a1+(n-1)d

此時指出:這種求通項公式的辦法叫不完全歸納法,這種匯出公式的方法不夠嚴密,爲了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在這裏向學生介紹另外一種求數列通項公式的辦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將這(n-1)個等式左右兩邊分別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當n=1時,(1)也成立,

所以對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數列{an}的通項公式。

在迭加法的證明過程中,我採用啓發式教學方法。

利用等差數列概念啓發學生寫出n-1個等式。

對照已歸納出的通項公式啓發學生想出將n-1個等式相加。證出通項公式。

在這裏透過該知識點引入迭加法這一數學思想,逐步達到“注重方法,凸現思想” 的教學要求

接着舉例說明:若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1,公差是2,得出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來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運用

同時要求畫出該數列圖象,由此說明等差數列是關於正整數n一次函數,其圖像是均勻排開的無窮多個孤立點。用函數的思想來研究數列,使數列的性質顯現得更加清楚。

(三)應用舉例

這一環節是使學生透過例題和練習,增強對通項公式含義的理解以及對通項公式的運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透過例1和例2向學生表明:要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的a1、d、n、an這4個量之間的關係。當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時,可根據該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數列8,5,2,…的第20項;第30項;第40項

(2)-401是不是等差數列-5,-9,-13,…的項?如果是,是第幾項?

在第一問中我添加了計算第30項和第40項以加強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第二問實際上是求正整數解的問題,而關鍵是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項a1與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礎上將例2當作練習作爲對通項公式的鞏固

例3 是一個實際建模問題

建造房屋時要設計樓梯,已知某大樓第2層的樓底離地面的高度爲3米,第三層離地面5.8米,若樓梯設計爲等高的16級臺階,問每級臺階高爲多少米?

這道題我採用啓發式和討論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啓發學生注意每級臺階“等高”使學生想到每級臺階離地面的高度構成等差數列,引導學生將該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模型------等差數列:(學生討論分析,分別演板,教師評析問題。問題可能出現在:項數學生認爲是16項,應明確a1爲第2層的樓底離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級臺階離地面的高度而第16級臺階離地面高度爲a17,可用課件展示實際樓梯圖以化解難點)

設定此題的目的:1.加強同學們對應用題的綜合分析能力,2.透過數學實際問題引出等差數列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3.再者透過數學實例展示了“從實際問題出發經抽象概括建立數學模型,最後還原說明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的數學思想方法

(四)反饋練習

1、小節後的練習中的第1題和第2題(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目的:使學生熟悉通項公式,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

2、書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級寬33cm,最低一級寬110cm,中間還有10級,各級的寬度成等差數列。計算中間各級的寬度。

目的:對學生加強建模思想訓練。

3、若數例{an} 是等差數列,若 bn = k an ,(k爲常數)試證明:數列{bn}是等差數列

此題是對學生進行數列問題提高訓練,學習如何用定義證明數列問題同時強化了等差數列的概念。

(五)歸納小結(由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1.等差數列的概念及數學表達式.

強調關鍵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 an= a1+(n-1) d會知三求一

3.用“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六)佈置作業

必做題:課本P114 習題3.2第2,6 題

選做題:已知等差數列{an}的首項a1= -24,從第10項開始爲正數,求公差d的取值範圍。(目的:透過分層作業,提高同學們的求知慾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五、板書設計

在板書中突出本節重點,將強調的地方如定義中,“從第二項起”及“同一常數”等幾個字用紅色粉筆標註,同時給學生留有作題的地方,整個板書充分體現了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解讀

《雨說》是一首現代詩歌,對於詩歌的教學,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課文的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本課學習目標是:

(1)、理解詩歌的主題,把握雨的象徵含義。

(2)、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體會詩歌輕柔、喜悅的風格。

2、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領悟詩歌內容。

3、教學難點:

捕捉詩歌的意象,透過聯想、想像體驗情境,感受詩歌的感情基調。

二、教法方法

根據以上分析,我採用下列方法,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1.誦讀感悟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 採取多種形式,有層次、有梯度地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

2.聯想想象法;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像,解讀意 象,促進朗讀的 提升;

3.探究學習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地位。

三、學法指導

朗讀體會;聯想想像;記憶背誦;

四、教學流程

(一)解讀標題激發興趣

首先讓學生回憶《馬說》、《愛蓮說》中對“說”的理解,說在古代是一種文體,既可以議論,又可以抒情,那麼《雨說》中的“說”是什麼含義?副標題

“爲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對我們學習詩歌有什麼幫助?

(解說:之所以這樣匯入,是因爲標題是詩歌的眼睛、視窗,以此爲突破口,可以讓學生明確詩人的寫作目的。)

(二)瞭解作家及作品

(讓 學生了解詩人,瞭解作品,有助於更深地欣賞詩歌。)

(三)、鑑賞詩歌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欣賞配樂朗讀,然後自由朗讀課文。

(根據自己的理解,標明重音、停頓,體會情感基調,學生讀完後,老師作適當點評。)

(2)請齊聲朗讀,聽雨向我們訴說了什麼?請用一句話概 括每一節詩的內 容。

(解說:這個問題的設定,可以讓學生整體感知詩的內容,又把握作者的思緒,爲下面鑑賞全詩作鋪墊。)

2.聯想想像解讀意象

(過渡:既然“雨”對我們說了這麼多話,那“雨”是怎樣說的呢?雨說的這些話集中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思考:詩歌藉助了哪些意象來表現主 題?(老師要舉例介紹意象如:雨、田圃、牧場、魚塘、小溪、等),請一邊默讀,一邊想像這些意象 所呈現出的畫面,配上色彩、聲音等。

(老師先展示畫面,讓學生回到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機,春雨的氣息。

學生就不知不覺地進入詩歌的意境,老師一起和學生討論交流,不 時插入這 樣的話:

田圃裏的種子,張大嘴巴,等待着春雨的滋潤;遼闊的牧場仍是一片

枯黃 ,往日歡叫的牛羊也不見其蹤影;小溪寒淺,無力的靜臥着,多想再聽聽它清脆悅耳 的歌唱……

就這樣學生走出文字,融入自然,進入心靈。而心靈的情感是豐富的,爲了把學生的情感與文字的情感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3.品味詩句體會情感

問:從雨的訴說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請結合關鍵詞句來說明。

我讓學生找出認爲最能體現本詩主題的一些詩句,並說出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例如:如“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愛心”點明“雨”就是愛的天 使,而“絲縷”則形象描繪出愛之細之柔,“天地”,極言愛之廣之濃,無私與博大。

(解說:這個問題的設定既讓學生品讀關鍵詞、句,又可以領會春雨無私奉獻精神的偉大、崇高)

(雨說實際上是詩人說 ,雨的愛就是詩人的愛)

問:“雨說”這個提示語 ,在詩中反覆出現了幾次?(這五次,逐步地將詩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請將這五個樂章冠以不同的標 題。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情感浸潤的同時,把握詩人情感昇華的 軌跡。)

問:春雨對我們說了這麼多話,我們對春雨也說幾句心裏話吧?

(解說:這個問題讓學生梳理剛纔零散的理解,表達對雨 的深深的敬意。我認爲這是在前面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的一次理性的昇華。)

4.反覆朗讀讀出感情

1)詩人爲什麼要 借雨來訴說,爲什麼不直接對孩子們說?(用擬人的手法,將春雨塑造成一位充滿愛心 的天使,符合兒童的心理。)

2)、最後,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開展朗讀擂臺賽。如輪流讀,小組讀,一句一句讀,一節一節讀,全詩連貫讀,比一比誰讀出感情最恰當。

3)、力求當堂背誦。

(四)、總結、拓展

詩人鄭愁予給我們送來了一位溫柔可親、勇敢樂觀、無私奉獻的愛的使者,正是她把我們帶進了這樣美的意境中,讓我 們沉浸在雨的滋潤裏,意猶未盡!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作詩的知己,讓珍貴的生命的花朵,帶着靈 魂的閃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們的生命。”

(既然雨可以對自然萬物溫柔的訴說,那自然萬物也可以感謝雨的饋贈。

有創造性的設定了這樣一段仿寫。)

拓展:按照例句形式仿寫,桃花說:“這是一場紅色的雨,它落在我身上,我就開出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

柳樹說:“這是一場綠色的雨,它落在我身上,我就換上了嫩綠的新裝。”

這一段 仿寫, 以角色對調的形式,不露痕跡地讓學生領會到擬人化修辭的藝術魅力。

(五)作業佈置

五、教學理念設計:

本節課老師採用誦讀感悟、聯想想象、探究學習的方法,緊扣一個“說”,一線串珠, 說深、說實、說透,將學生對意象的體驗,情感的品味,融爲一體。

讓學生走出文字、進入自然、進入心靈,心靈的情感和文字的情感對話,學生在情感的層面上充分交流,形成情感的昇華。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朋友”爲主題。編選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從中體會到友情的美好與可貴,培養尊重朋友、愛朋友的美德。本文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富有情趣。青蛙和小魚的對話親切、樸實,可進行朗讀指導。

二、教法設計:

爲突破教學重點分散難點,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學中多處創設了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使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始終在積極奮發的狀態中進行學習。另外,在學生已有的讀、問、議、比的學習方法之上,以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抓提示語中的重點詞讀好對話,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也是本課的教法之一。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透過讓學生讀一讀、問一問、議一議、比一比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由讀、練讀、指名讀、小組讀、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賽讀等多種形式在讀中進行感悟,激發學生興趣,發展想像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透過老師導語引入,學習有趣的童話故事,然後利用揭示課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又透過識記生字“邊”的筆順。

(二)初讀課文,識記詞語。讓學生自讀課文,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的感知,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接下來多種形式的讀課文,採用隨文識字的方式,並利用相機學習本課的三個多音字和生字詞,提出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同時將語言材料變成形象感知的事物,用精美的、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認讀、識記生字詞的興趣,爲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本課的重點部分是三次對話。教學中充分使用多媒體出示相關段落,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習。透過自由讀、分角色讀、評讀、比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揣摸人物的心理、神態,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比賽競爭的意識。

(四)發揮想象,拓展表達。

成功是求知的有力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動力,爲此在學完課文後本課又安排了分角色讀一讀的實踐活動。目的是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內化整合,進行再創新,使每個學生都力求在不同程度上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愉悅和快樂,樹立良好的信心。 同時爲學生營造一個想像的情境, 想對青蛙、小魚說什麼?讓學生幫小魚想想還有什麼辦法能看到岸上的事情?充分開掘學生的思維,大膽展示心靈自由,迸發熾熱的創新熱情。在充滿創造性的活動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高,個性得到張揚,創新潛能得以發揮,不留痕跡地把人文教育寓語言訓練之中,使學生在情感態度上,又一次得到昇華。

說課稿 篇4

一、教學對象:小學五年級學生

二、教學內容

健康常識:面板的功能與衛生。

三、教材分析

本課選用的教材主要講述面板的結構、面板的功能和麪板的衛生保健。

關於面板的結構,結合附圖,講述了面板的表皮、真皮和麪板的附屬物。

關於面板的功能,聯繫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結合面板的有關結構,講述了面板的保護、分泌、排泄、調節體溫和忍受外界刺激等生理功能。

關於面板的保健,主要講述了參加戶外體育鍛煉、冷水浴、日光浴等能改善面板的血液循環,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可減少面板病的發生。講述了保持面板清潔,有利身體健康的道理。

四、本課教學目標

透過本次課的學習,90%的學生能說出面板的主要功能及注意面板衛生的意義。掌握保持面板衛生的主要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參加討論,敢於發表意見的品質。培養學生和同伴相互協作配合的精神。

五、設計思路

這是一節小學五年級的健康常識課,就小學生而言,大多數學生比較喜歡室外體育課,如何提高學生室內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果呢?在這節課中,我把上課的地點由教室轉移到電腦室,把體育室內課和電腦結合起來,運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和圖片的結合,把枯燥的內容轉化成實實在在看得見摸的着的東西,讓學生上網去查找和本節課有關的資料,然後小組根據自己所查找的的資料進行交流、討論、小結,然後再全班進行交流,最後教師根據學生所瞭解到的再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講解,這樣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過程,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的興趣起到積極的作用,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瞭解和掌握。

本課介紹了面板的結構,即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以及面板的附屬物,並聯系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介紹了面板的各種功能,這樣的安排有助於學生很好的理解面板的功能。還講述了面板的衛生保健,針對少年兒童的特點,主要提出了加強面板的鍛鍊,保持面板的清潔等問題。在學習了面板結構、理解面板功能的基礎上講清道理,指出正確的做法,使學生容易理解,樂於接受。

面板的結構比較複雜,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先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再結合課件、圖片進行講解。

六、教學方案及教學過程分析

1.課的匯入

在課的匯入部分,我首先設定了這樣的幾個問題,課件出示:1.面板有哪些部分組成?

2.面板對人體有什麼功能?3.如何保持面板的衛生,讓它有效的發揮出它的生理功能?

要解答這些問題,就需要知道面板的結構和功能。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利用他們所掌握的電腦知識,到網上去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查閱電腦資料時,教師巡迴看看他們所查找的資料,給他們介紹一些有關的網站。(爲了避免學生走彎路,事先在學校的網站上做好幾個與面板有關的相應網站的超連接,如:健康在線;中華;中國美容化妝品網——科學護膚等幾個網站)

2.釋疑解惑

根據剛纔學生所查找的資料,再根據老師前面的幾個問題,大家把收集到的資料來分分類。(出示問題)

1.面板由哪些部分組成?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根據自己所查找的資料首先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後教師進行小結。

課件出示:面板的結構圖。(教師結合圖解和同學們一起研究面板的結構圖)

面板覆蓋在人體的表面,它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面板內還有汗腺、皮脂腺和毛髮等附屬結構。身體各部位面板的厚度不同,手掌心和足底處的面板最厚,約有4毫米,眼皮等處的面板最薄,只有半毫米。

2. 在學生了解了面板的結構後提出第二個問題,面板對人體有什麼功能?

學生利用剛纔網上所查找的資料小組間先進行交流。

在交流的基礎上,每個組選派代表把自己這組所查找到的資料和全班的同學進行交流。最後教師進行總結。

面板的功能:(課件出示)

面板對人體是極端重要的,它的功能主要有:

①覆蓋在體表,保護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是防禦病原體入侵的重要防線。

②透過排汗,排出部分代謝廢物。

③透過面板內血管的收縮或舒張以及排汗,可以調節體溫。

④具有感受痛、觸、冷、熱和壓力等刺激的能力,因而也是重要的感受器官。

對於面板的一些具體的功能,教師可以舉些學生能夠理解的例子進行講解。

感受外界刺激:教師提出幾種現象引導學生思考。(並出示課件)

面板接觸到冰有什麼感覺?(涼。)

手碰到火有什麼感覺?(熱。)

手被針刺有什麼感覺?(痛。)

有物體觸到面板有什麼感覺?(觸覺。)

手中託着一個鉛球有什麼感覺?(壓。)

我們透過上面的瞭解知道了面板的結構以及面板的功能,那面板的結構和它的功能之間存在哪些關係呢?(課件出示面板結構與功能關係表)

在學生了解了面板的功能後,提出我們只有經常注意保持面板的清潔,纔能有利於面板進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怎樣來保持面板的衛生?

學生根據上網查找的資料回答。

根據回答教師進行小結

如何保持面板的衛生?

進行適宜的日光浴、水浴和空氣浴,能夠促進面板新陳代謝,提高面板對冷、熱及其他刺激的適應能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動。

另外:飲食,心理,睡眠,運動等對我們的面板也有一定的影響。

面板有許多小毛孔,可以排出汗液和皮脂,如果不常洗澡,毛孔被堵塞,就會影響面板的正常工作,使汗液和皮脂不易排泄出來,細菌就會乘機而入,有可能導致感染性面板病。清潔面板是必要的,但也不能過分。過於頻繁地潔面會導致面板天然保護層受損,滋潤成分不足,面板乾燥和敏感。因爲面板不能很快地重建其自身的保護,即便是最好的美容產品也只能作爲面板自身保護的補充,而絕不能全部替代。

3.總結歸納,課的延伸。

總結這節課,歸納這節課所學的面板的結構、功能以及保持面板的清潔的方法等知識,要求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掌握的這些知識。並對同學們的表現提出充分的肯定。

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1、教材來源: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球是幼兒比較喜歡玩的運動器械之一,在秋天這一季節,人們應該增強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以防秋天帶來的腹瀉、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裏、幼兒園裏到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皮球、足球、橄欖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鉛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滾球、投籃、拋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兒雖然知道各種球,但是對球的種類、質地、作用、形狀、特點、玩法等還不瞭解,因此有必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有關球的知識,透過各種球類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心態,體驗合作樂趣,激發幼兒集體榮譽感,增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情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藝術、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A、透過操作摸弄,激發幼兒對球在水中沉浮現象感興趣。B、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C、學習運用三種以上的油畫棒進行塗色、滾畫,從中感受多種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夾球,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樂一起快樂的遊戲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幼兒分組探索老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分組探索,並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力較弱的幼兒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球滾畫。

二、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互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教師透過講解談話,把實物和教具演示給孩

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運用實物展臺觀看各種球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和區分各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球,讓幼兒對球的種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更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的才襖做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次活動有幾組操作活動:A探索水中的球。B、滾球畫。C給球寶寶設計服裝。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來。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球的外形特徵、特性、玩法的多樣性,讓幼兒透過看一看、摸一摸、記一記、畫一畫、滾一滾、夾一夾中來認識各種類型的球。

3、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

幼兒獲得探索球的興趣,知道有的球水中會浮上來,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工具會把球夾出來……,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的和諧統一:

三、 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 表達法: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球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徵,然後用語言說一說表達出來,教師再出示準備的遊戲材料,激發幼兒探索球的興趣。

2、 嘗試法:《綱要》指出教師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

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在探索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四組:A玩水中的球、B進行滾球畫、C嘗試用各種工具夾各種類型的球,D給球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透過分組探索,幼兒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有的工具能把球夾起來,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夾出來……。

3、 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

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愛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師讓幼兒體驗觀察球在水中的變化,增加幼兒探索球的興趣,同時,讓幼兒在遊戲學會自主探索、觀察、合作、分享等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四、 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組織程序,活動的流程爲:激發興趣、觀看圖片——分組探索——交流探索體驗,展示作品——遊戲《大皮球》。

(一) 激發興趣、觀看圖片:《綱要》提出:教師要爲幼兒

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教師以球寶寶來班級做客爲線索,透過實物展臺觀看球的圖片,讓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徵,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 分組探索:

當老師帶領幼兒參觀準備的材料時,幼兒對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他們想動手試試看看水中的球是什麼樣子的,想用夾子玩玩球會發生什麼樣?想把珠子放在盒子裏滾一滾會出現什麼圖案……,幼兒就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兒不知不覺的在邊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三) 交流探索體驗,展示幼兒作品。

《綱要》指出:教師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發表不同意見,

幼兒在分組操作完後,同伴間會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後的感受,因此及時設問:“你在玩時發現了什麼,你給球寶寶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你用了什麼珠子進行滾珠畫……?”幼兒透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會浮出來,珠珠球在水中會沉下去,大夾子不能夾起珠珠球,並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從而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老師再透過實驗驗證,讓幼兒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夾子與球的關係,代替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又能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四) 遊戲“大皮球”

活動結束,我讓幼兒一起跟着《大皮球》的音樂一起玩遊戲,讓幼兒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還可以透過音樂《大皮球》來遊戲,增加幼兒活動的樂趣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 概述

本節課是造型表現課。在本冊教材中處於承接的一個環節中,前面是第六課《星空》,下一課是《我們的奧運》,教材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和運動都有一定關聯,星空是運動到相對靜止,而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靜止的。運動無處不在,運動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着。想要告訴學生這樣一個資訊:繪畫表現題材中的運動,就是時間在繪畫形式上的一種凝固;表現運動的方法就是表現運動的瞬間美。學習運動規律,認識美的運動。使學生對錶現形式有進一步的認識。教材中設計有三個活動,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不是很好,學校地處農村的環境因素,還有物質條件的限制,故對第三個活動“小雕塑”進行省略,而着重於體驗然後進行簡單的繪製描述。

2、 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藝術創造能力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認知能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A、讓學生了解運動美的本質特點。

B、讓學生學習如何分析有關動態線的知識。

C、讓學生嘗試運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現出運動的形態,能運用簡煉的線條,勾勒運動中的人物形象。

D、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因爲運動的不確定性和時間性,確定本課程的重點是“如何分析運動的過程中最具表現力的瞬間”,它對學生接下來的表現運動美的過程有重要意義,知所以然而然。根據運動的本質特點,確定“動態線的分析”爲本課的難點,這關係到課程能否接下去展開,以及學生能否瞭解運動的表現方法、角度的關鍵。課本抽象部分(28面——29面)只作簡介。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程的性質及學生個體與羣體的差異,我主要採取“直觀法”和“啓發——引導法”。以實例爲線索,充分運用教具、輔助材料。不斷採用欣賞、分析、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 (教學模特:生活中、同學中常見的動作如投籃、掃地、跑步、田間勞動、教師板書等)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漸漸的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的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運用掛圖、實際動作、現場演示來活躍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綜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啓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正確選擇的方法。

(三)學法指導

着重於學生體驗方面,創設特定的情景(撿掉地上的物體),讓學生切身體會。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研究。還有利用大量的實例和演示,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使學生沿着形象簡潔、手法概括、表現以象徵爲主的這樣一種思路的前提下,進行對學生的啓發、引導。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由新課程匯入、授課、指導、歸納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一、 新課程匯入

1、 利用3分鐘 鈴響後,有的同學還未及時歸位,課堂秩序還未安定的這段短時間,迅速捕捉班上某位同學匆忙的身影,並提醒他就位。(說話可大點聲,使班上學生都能聽見)

2、 (5分鐘)

上課後,播放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 設問:你們能說出這歌曲的名稱及出處嗎?

▲ 學生回答: [ 《鐵道游擊隊》中戰士小波所唱的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 請剛纔“匆忙”的那位同學模仿“小波彈琴的動作”

▲ 師問:你還記得你剛纔匆忙進教室的樣子嗎?和《鐵道游擊隊》中戰士小波坐在微山島上,面對平靜的湖水、夕陽而彈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有什麼感覺比較?試說一說。

(行色匆匆、緊張的——抒情、平靜輕鬆的)(動作體驗)

3、 小結: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所表現出來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請翻開課本第七課《運動》。

二、 講授新課(第一課時)

課堂構成:初步講解→學生討論→講解→比較→從而認知→練習

1、 (10分鐘)

欣賞寫實雕塑作品

A:首先欣賞雕塑作品《擲鐵餅者》

① 第一步,分析作品的造型手法:具象、寫實。

讓學生了解具象造型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客觀的現實形象。瞭解寫實

就是真實的對事物進行刻畫。因爲具象手法能更好的捕捉運動的形態。

② 第二步,提示:作品從動作和形體(健壯的人體)表現了力量美、

形體美、韻律美。

③ 第三步,.分析作品的表現角度:

抓住運動過程中的最具表現力、最能說明主題“擲鐵餅”的瞬間動作。

人物抓住鐵餅→彎腰→做動作→即將擲出的剎那

B:展示圖片

①教師展示各種具典型性動作的圖片

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感受動作的美感

②請同學對不同的動作進行討論,並說一說。(讓學生先說)

教師對同學的討論進行收集、歸納,板書在黑板上。

2、 (4分鐘)

然後分析在寫實基礎上進行變形的《風》(課本中範例)

主要使學生對《風》和 《擲鐵餅者》有一個直觀上的比較,比較《風》和 《擲鐵餅者》在表現手法上的差異。如:寫實手法。寫實基礎上的變形→誇張、概括、提煉等。

3、 (10分鐘)

在前面兩次欣賞過程的基礎上,着重來認識動態

A先展示各種具典型動作的圖片。

B然後講解圖中動作的動態線。

①靜止動態:一段時間內相對靜止不動的動態,如看書。

②規則性動態:人物進行規律性的重複運動的動態。

一種是人的位置不變,只是部分肢體處於循環往復的某種運動動態,如織毛衣、洗衣等。

另一種是人在進行中所做的規律性動作,如跑步、騎自行車、插秧、鋤草、教師在板書

關鍵在於要抓住有代表性的動作瞬間。一般來說,一個動作在開始或結束時較有代表性,如人拿鋤頭挖土,當鋤頭被舉起到最高位置或已經入地的瞬間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描寫快速運動,則要反覆觀察。

③不規則動態:打球、練武、格鬥等突然性動作。這部分較難,要多練習多積累一些經驗才行。

④動態線:用去曲取直的方法對人體運動趨勢的概括。注意動態線和水平線構成的角度,即傾斜度或垂直關係等。傾斜度畫錯了,動態趨勢也就錯了。畫人物運動,先找準動態線。

注意重心,(請一位同學做彎腰撿東西的動作,然後分析其動作構成的動態線)

C接下來展示人體運動示意圖,並介紹講解。

D讓同學將教師的講解和“第一節B部分同學的討論”作一個比較。

4、 (15分鐘)

練習

A學生練習:用線條概括出課本中27面“活動一”旁邊,蘭紅光的攝影中舞蹈者的運動形態。

B教師巡迴輔導。

C佈置:下節課每人帶一片樹葉

三、 第二課時

1、 複習匯入:

收集展示上節課完成較好的學生練習,進行講評

2、 瞭解抽象的動作美。對課本上的範例進行介紹

抽象手法能更好的把握運動的特點,在把握動態的前提下,對形體進行高度概括。

①《五月的風》

穩定的構圖,螺旋上升的線條表現升騰。

②《懷抱》

誇張、對比

③其他抽象圖片

一種方向、一種目標 向上的、朝氣蓬勃的

一種嚮往

3、 練習:學生嘗試勾勒樹葉飄落的運動軌跡

4、 小結: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小結

5、 總述:

本課程的學生練習,目的在於嘗試,故教學過程中,不對學生提要求,鼓勵學生大膽去畫。板書方面的設計,基本按照說課過程的所列的幾大要點進行。

標籤:精品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