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集合6篇

說課稿3.0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集合6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首先就本課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這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的一節音樂的韻律活動活動,活動當時正值“六一”期間,也剛好是我們最近正在進行的話題“六一”兒童節中的一節課。韻律活動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綱要》中指出,在韻律活動中,小班幼兒重點根據音樂做上肢或下肢的簡單基本動作和模仿動作,跳簡單的集體舞蹈。

這個《開火車》是一個邀請舞的遊戲,小班幼兒喜歡遊戲,在遊戲中,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體驗到與同伴遊戲的快樂。而在之前的早操中,我們小班年級組也曾經做過《開火車》的律動活動,我們發現小班幼兒對於開火車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每次做到開火車的律動時興致都特別高,幼兒對於開火車的相關動作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也爲今天的《開火車》活動累積了一定的經驗。

《開火車》一直以來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遊戲,在早操、戶外遊戲等環節幼兒都可以接觸到,而此次活動的創新之處是將開火車這樣的形式引用到了音樂遊戲中,選用了我們班上幼兒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邀請舞的形式,在活動中一方面感受了遊戲的樂趣,另一方面也體驗了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喜悅之情。邀請舞這樣的形式需要全班幼兒的共同配合和參與,也提高了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性。

二、活動目標的提出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綱要》中明確提出,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透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目標定爲以下幾點:

1.學習模仿動作“開火車”,能跟隨音樂較輕快地做小跑步。

這一條目標主要注重幼兒的動作發展,讓幼兒熟悉“開火車”的動作,並且能夠根據音樂模仿開火車的動作,在開火車的動作中最主要的動作就是小跑步,在掌握了此項技能之後,再去進行之後的遊戲。

2.藉助遊戲的情境,瞭解邀請舞的動作及其轉換,初步明確“火車頭”和“車廂”所做的相同和不同動作。

這一條目標是在第一條目標幼兒掌握開火車的動作的基礎上,進行邀請舞的遊戲。在這條目標中,對於幼兒的動作技能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加大了動作的難度。

3.知道尋找空地方開火車,感受與同伴舞蹈的快樂。

這是一條情感目標,《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幼兒最重要的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而不應該把幼兒對於技能的掌握結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活動重難點分析。

這節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瞭解邀請舞的動作和規則,瞭解《開火車》這一邀請舞的順序:即開火車--招手邀請--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而在這幾個動作中,我覺得對於幼兒來說比較難的就是“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這一動作的部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在跳轉身變換車頭方向時,車頭與後面當車廂的幼兒要同時向後跳轉180度,當車廂的幼兒越多,這個動作就越困難,因此在這個部分,也需要教師更多的指導與提示。

四、活動之前的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活動前,大多數幼兒都坐過或者看過火車,對於火車的基本特徵都有了一些基本的瞭解。同時在以前的早操中,我們曾經也有《開火車》的律動,因此幼兒對於開火車的遊戲形式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是比較感興趣的。

一、活動過程的設計。

1.活動進場:在活動之前,我讓幼兒開小汽車進入活動室,爲今天的開火車的遊戲做一個小小的鋪墊。由於這是一個音樂活動,因此在過程中我也強調音樂,幼兒開小汽車進場時,聽音樂給幼兒提示,讓幼兒聽音樂開始開汽車。

2.複習歌曲:複習歌曲的部分,我選擇的是幼兒前不久剛學的《好娃娃》這首歌,這首歌我們班幼兒都很喜歡唱,這邊我在複習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讓幼兒邊表演邊唱,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同時也爲接下來的提問做了鋪墊。

3.創編開火車的動作:在這個部分,讓幼兒自由創編開火車的動作,提煉出其中比較典型的動作,引導幼兒重點去觀察手臂和腳的動作,注意手和腳的一起動作,並且幫助幼兒分析動作的含義,創編好以後,讓幼兒根據教師的哼唱,集體做開火車的動作,對音樂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4.學習邀請舞《開火車》:這部分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對於邀請舞,我們班幼兒還是比較陌生的,之前也沒有相關的經驗積累,所以在講解規則的這部分,就需要特別的注意。我並沒有刻意的去講解規則,而是透過自己的示範,一邊示範一邊對於遊戲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做重點的講解。在示範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動作變換的部分。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在教師帶領幼兒玩了一遍遊戲之後,幼兒對於遊戲的規則和玩法也就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接下來就讓幼兒自己遊戲,教師在旁邊做觀察與指導,在動作轉換時做一定的語言提示,在這個過程中,也使所有幼兒都參與到遊戲當中。最後,幼兒開着火車走出活動室,整個活動也在遊戲中結束。從始至終,都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活動。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活動中的難點“原地跳轉180度”還沒有很好的解決,當參加遊戲的幼兒比較多的時候,還是比較困難。除此之外,由於活動時間的原因,整個遊戲只進行了一遍,幼兒的興趣都很高,似乎還都有些意猶未盡,因此今後我也將把這個活動延伸到日常的遊戲當中。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執教的活動是小班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

教材分析:

圓溜溜的蛋寶寶對小班的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小小的鵪鶉蛋和胖胖的雞蛋、鴨蛋是他們餐桌上的常客,可是這些大大小小的蛋寶寶能變出不同的小動物,這一現象對他們來說還顯得有些神祕。正是這種有趣的神祕不僅符合小班幼兒好奇的天性,而且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正是透過生動活潑的旋律和簡單易懂的歌詞爲孩子們揭開了這層神祕的面紗。這首2/4拍的歌曲,節奏歡快,歌詞琅琅上口,易於小班幼兒演唱。歌詞中所描述的毛絨絨、胖乎乎的小雞的形象,和富於動感的意境,易於幼兒動作的想象和表現。

正是由於教材本身的適切性和其所蘊含價值點的豐富性,因此大家會在青島市編、省編以及上海的建構等多種版本的教材中找到它。

設計意圖:

今天,我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教材,目的就是想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將新理念、新教法、新思路融入到老教材當中去,從而讓老教材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我想與大家共同分享我的認識與思考。

目標定位:

基於現階段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以下三點:

1、學習用好聽的聲音歡快、活潑地演唱歌曲,掌握切分節奏的演唱方法。

2、創造性地用動作、表情等表現小雞出殼時的可愛摸樣,並能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歌曲仿編。

3、體驗小雞出殼時好奇、歡快的情緒,從而更喜愛小動物。

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用好聽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

活動的難點是:正確的演唱切分節奏,跟隨音樂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活動準備:

經驗方面:觀看小雞出殼的視頻,積累相關經驗;

物質準備:與歌曲內容相吻合的可操作的背景圖以及伴奏音樂等。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在遊戲化的情境中感受理解音樂和學習表現音樂”這一理念將貫穿於活動組織的每一個環節。

首先,在活動開始,師生伴隨着《小小蛋兒把門開》的背景音樂進入活動室。在潛移默化的情境中感受歌曲旋律,營造師生和諧輕鬆的氛圍,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採用角色扮演法將活動難點之一切分節奏的掌握前置在該環節中予以解決。

師生在共同欣賞春意盎然的綠草地的同時,教師透過扮演小草這一角色,自然的將切分節奏融入與小朋友的互相問好中。透過動作的提示,點頭--鞠躬正確把握切分節奏的時值。“小朋友們你--們好”“小草小草你--們好”。在師生不同形式的相互問候的過程中,既掌握了切分節奏,又自然滲透情感教育,真正實現教育無痕。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將完成活動目標1和目標2中的第一部分以及目標3。這一環節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創設遊戲情境。在草地上發現一個蛋寶寶,先請幼兒猜想:裏面住着誰?再透過聽聲音分辨出結果:裏面住的是小雞;最後透過學習一句魔語,也就是歌曲前兩句,幫助小雞從蛋殼裏出來。(先猜想--再聽辨--後學幫)圍繞目標,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孩子們在練習魔語幫助小雞出殼的遊戲情境中,在帶有期盼情緒的玩樂中,產生想唱得願望,自然掌握了歌曲的前兩句演唱。

在此過程中,我還將靈活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演唱情況運用遊戲化的語言激勵、引導幼兒主動學唱,唱清歌詞、唱準節奏。

第二步:引導感知理解。我先運用可變性操作教具變出小雞,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豐富幼兒對小雞的感知,學習“毛茸茸”“胖乎乎”;再請幼兒誇一誇小雞的模樣(歌曲第三句),滲透對小雞的喜愛之情。最後小雞聽到小朋友的誇獎高興地唱起來了(歌曲最後一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與教師、與教具、與同伴的互動中理解歌曲內容,從而喜歡唱。

第三步:引發體驗表現。此次活動,我的範唱以變魔法的形式安排在了幼兒感知理解歌曲內容之後。教師變魔法的成功可以大大激勵幼兒後面的演唱興趣,同時,教師的範唱又爲幼兒起到了應有的示範引領作用,給幼兒建立了歌曲的整體印象。

在這一環節中,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還將蛋寶寶有意識的藏在草叢中、大樹後,既增添了神祕感,又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過程中提高了對方位的表達能力。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的對幼兒提出的演唱要求層層遞進的,請在唱清楚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用動作表現小雞出殼時的樣子。再透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小雞出殼爲什麼高興?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表現出演唱歌曲時的歡快、好奇的愉悅心情。從而完成目標3。達到把歌曲唱好的目的。

整個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滿足了幼兒的學習慾望,又滿足了幼兒好玩的心理需求。活動中無論是遊戲化的情境創設、還是靈活多變的教具運用,還是層層遞進的啓發提問,能夠激發幼兒去主動地體驗遊戲中的快樂,能很快地帶動每個孩子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在遊戲中輕鬆、自然地熟悉歌曲的整體形象。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鞏固、遷移、拓展。這一環節將完成目標2中的第二部分目標仿編歌曲。

在這部分活動中,我注重面向全體,有機整合數學、科學等領域知識,充分挖掘教材的最大價值,讓幼兒多多參與,引導幼兒找找、猜猜、說說、唱唱、動動,使幼兒始終保持參與的熱情,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圓圓的蛋裏還會孵出小雞、小鴨、小鳥。一隻只蛋就是一個個祕密,等待着孩子們去開啟它的神祕之門。熟悉、有趣、充滿奧祕,這一切都吸引着好奇的幼兒,爲幼兒主動學習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礎。而教師對幼兒的演唱要求也在幼兒不知不覺的一次次演唱中層層遞進,使得目標得以鞏固和落實。

活動結束,我爲幼兒拋出的問題“蛋寶寶裏還會變出誰?請你回去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把它編進歌曲裏”。這一提問,除了將幼兒的探究興趣引向深入,還將活動目標引向家庭得以深化,引向日常生活中得以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具體組織此次活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一.活動設計意圖:

我班孩子入園三個多月,從入園的那天起幾個孩子就每天在美工區裏,拿着蠟筆畫這畫那,我知道這是孩子喜歡畫畫的一種表現,但孩子的小肌肉還尚未發育成熟,握筆的力量很弱,不可能完整的畫出一幅畫,只能透過其它的活動形式來讓孩子盡情發揮自己的繪畫才能,如:手掌印畫、圖形粘貼、線條畫、撕紙粘貼等,每次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管畫得好不好都能主動的去動手操作,爲了能讓孩子在現有的能力水平上,嘗試更多的繪畫形式,使自己繪畫水平得以提高,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所以設計了這次的活動。

二.目標的制定及重難點的處理:

我班孩子喜歡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但孩子動手的能力還很差,特別是對筆的掌握很困難,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了此次活動的目標,這個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用食指壓印和線條添畫的方法畫出小蝌蚪的`基本形象,這是活動的技能目標,活動的另一個目標是讓孩子透過今天的活動,使孩子更加喜愛今後的繪畫活動,這是活動的情感目標,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自己喜歡的纔會感興趣。活動的重點在於,每組4個孩子是否能用食指指腹蘸適量的顏料在圓紙上均勻地壓印並保證畫面的乾淨,在這個問題上,活動材料的準備很重要。我給孩子們準備了適量的顏料,不多不少,減少了孩子在蘸顏料時出現的各種意外,同時在示範時,也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均勻把蝌蚪鋪滿畫面。活動的難點在於,孩子是否能畫出不同方向遊的蝌蚪,要想讓孩子畫出不同方向遊蝌蚪,蝌蚪的頭的方向和尾巴的位置,是孩子最難把握的,所以在教師示範時,就給孩子示範了不同方向遊的蝌蚪,只要變化手指的方向,蝌蚪的頭的朝向和尾巴的位置是相反的,幼兒就容易理解了,在孩子繪畫時教師必須進行個別指導,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完成繪畫活動。

三.活動的材料:

小班孩子動手能力差,想激發孩子的動手慾望,準備的材料必須是,能吸引孩子的、孩子喜歡的,這樣孩子才能激發孩子去動手,所以就用了活動的青蛙紙偶,爲了給孩子營造池塘的氛圍,孩子將4人一組在一張淺藍色的圓形紙上進行繪畫,這是孩子之前沒有體驗過的。活動的重點材料是,用盤子裝顏料,如果顏料多了,孩子蘸時容易滴落,顏料少了孩子蘸不上,這些原因都會影響繪畫的最終效果,所以,在盤子裏放幾張皺紋紙,讓顏料吸附在皺紋紙上,這樣孩子蘸顏料時就會均勻很多,這也是保證繪畫效果的一個方法。孩子印畫好後,爲了讓孩子能有個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把手上的顏料用溼毛巾擦乾淨,再用蠟筆添畫蝌蚪的尾巴。

四.活動的過程:

小班的孩子注意力時間短,對動物比較感興趣,容易被動物形象所吸引,所以,活動始終圍繞幫青蛙媽媽找孩子的這一主題來開展活動。活動的開始,教師一一呈現出四個青蛙媽媽,教師模仿青蛙媽媽說出自己遇到的困難,激發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能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這也是暗示孩子是分4個小組活動,讓孩子初步體會到合作作畫的樂趣。接着,是教師示範畫的環節,教師的示範很重要,孩子沒有這方面的繪畫經驗,對於蝌蚪的姿態不瞭解,因此教師必須在示範時強調變化手指的方向變化手指的方向了,蝌蚪的尾巴也要跟着變,重點強調蝌蚪的尾巴在頭的後面。接下來就是孩子自己繪畫的環節,教師根據孩子繪畫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在孩子印畫好蝌蚪的頭後,提醒孩子用溼毛巾把手擦乾淨,然後用蠟筆添畫尾巴。孩子畫好後,爲了保證活動的完整性,讓一組一組的孩子把畫好的畫送給青蛙媽媽,體會幫助別人後的快樂,最後在教孩子一首簡單的兒歌來結束此次活動。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設計意圖:

本月小班的教學主題是《春天來了》,各班都在佈置主題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的採用老師畫枝幹,幼兒點畫桃花或柳葉;有的採用老師剪,孩子來粘貼等師幼共同參與的方式進行佈置。看着一隻只生動的青蛙從老師的剪刀下“蹦出來”,孩子們都羨慕地說:“真好看,老師我也想剪,老師你教我吧……”興致非常高。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爲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手巧心靈”。基於這些原因,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培養小班幼兒對剪紙的興趣,鍛鍊手部肌肉,開發其智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拿剪刀的正確方法。

2.嘗試用剪刀剪直線。

3.體驗剪紙的快樂,激發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難點:正確使用剪刀,

活動準備:

1.PPT(剪紙作品欣賞)

2.剪刀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顏色的卡紙、印有大碗輪廓的白卡紙若干、漿糊、抹布每組一份

3.布偶熊一隻,樂曲《圓圈舞》。

活動過程:

一、欣賞剪紙作品,激發幼兒剪紙的興趣。

1. 教師播放PPT,請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什麼?(幼兒:大樹、花草、蝴蝶、青蛙、小兔、小朋友等)

教師:“它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畫一樣嗎?小朋友畫畫用的是油畫棒、彩筆,那你們知道屏幕上的這些花草、蝴蝶等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好看嗎”(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好看)

2. 教師示範。

師出示剪刀和彩紙:“現在老師就來剪個漂亮的蝴蝶給你們看”師邊念兒歌邊示範: “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裏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蝴蝶飛來嘍!”

師:好看嗎?你們想剪嗎?

(此環節設計思路:播放剪紙作品是想透過幼兒的感官直接感受剪紙有着不同於繪畫的造型和立體美,教師的現場示範給幼兒更直接的感知,兒歌通俗易懂,幼兒易於接受,從而產生對剪紙的興趣,增強了親自動手試一試願望。)

二、初步學習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

1.老師示範剪刀的使用方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左手捏住紙的下端,右手拿剪刀,從下往上剪。

師邊念兒歌邊操作:“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裏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

2.幼兒練習使用剪刀。

(1)師幼一起動手:幼兒每人一把剪刀,自選一張卡紙,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練習剪刀的正確方法:“小手變成小xx,插進剪刀的把手中,張開剪刀的大嘴巴,放進要剪的小紙條,“咔嚓”一下,閉攏剪刀的大嘴巴,然後再張開剪刀的大嘴巴,繼續咔嚓咔嚓……”

(2)幼兒自主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給有需要的幼兒提供幫助。

(3)討論:引導幼兒說說在剪紙時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剪紙時,你有什麼發現,遇到了什麼困難?”

(4)教師小結:剪紙時左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右手剪一剪、左手移一移,重複到完成爲止。

(此環節以兒歌形式教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增加趣味性,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同時也鍛鍊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練習剪直線

1.教師出示布偶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想吃一碗長壽麪,小朋友來幫它做一碗香噴噴的麪條好不好?麪條是什麼樣的?(長長的、細細的)

2.幼兒動手剪麪條。

(1)幼兒自由剪麪條,引導幼兒邊剪邊說:“小熊請你吃麪條”、“麪條長又長”。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注意個別指導。

教師:“用完剪刀後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2)給幼兒提供“碗”、漿糊,引導幼兒將剪好的麪條粘在碗裏。(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桌面乾淨,碎紙扔在盤子裏)

(此環節以爲小熊做麪條的遊戲形式,進一步增強趣味性,鞏固幼兒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提高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共享成功的快樂。

(1)幼兒給小熊送麪條。

教師:“老師已經味道了麪條的香味了,小熊也餓了,現在就把你做好的麪條送給小熊嚐嚐吧,祝小熊生日快樂!”

(2)幼兒自由欣賞討論。

(3)幼兒與小熊一起跳《圓圈舞》。

教師:“小熊今天真開心,謝謝小朋友給它做了這麼多好吃的麪條,它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跳舞”(音樂起全體隨音樂跳舞,活動結束)

(此環節採用送麪條、和小熊一起跳舞慶祝的形式,旨在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成功後的快樂,教師沒有對“麪條”的形狀、質量做任何的評價,是體現了《綱要》、《指南》的精神:注重幼兒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提高幼兒對剪紙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就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

活動延伸:在區角中設定“剪紙區”投放幼兒剪紙作品、剪刀、各種紙張等,供幼兒繼續練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爲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爲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爲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 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爲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爲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爲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爲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 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着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透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繫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着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纔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裏是怎麼樣的?透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透過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對美術的興趣。

2、學習畫一個封閉的圓,並在圓的基礎上添畫成小雞。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名幼兒胸前一隻母雞圖,藏三支油畫棒。

2、若干只剪成雞窩的粉色卡紙。

教學過程:

1、幼兒別上母雞圖,帶上三支油畫棒。隨音樂《老母雞》學母雞拍拍翅膀進入室內坐下來。

2、小母雞們有什麼本領呢?哪隻母雞能幹,用你的油畫棒生個雞蛋。

其它小母雞也來生雞蛋吧,我們去找個雞窩生個蛋,雞窩在哪兒呀?音樂四遍,幼兒隨音樂自由畫蛋。

生了這麼多的雞蛋我們心情怎麼樣?

3、如果能把雞蛋孵出小雞來,那一定更幸福吧。這次讓母雞媽媽先來試試。(音樂時,教師邊示範邊念兒歌:啄破一個洞洞,露出尖尖嘴巴,伸出二隻小腳,嘰嘰嘰嘰叫媽媽。)我孵出小雞來了,你們想不想把蛋孵成小雞呢?(音樂四遍,幼兒自由地找個圓畫成小雞。教師提醒幼兒把一些空的雞窩畫小雞。)

4、小母雞們真能幹,大家想想小雞們喜歡去哪裏玩,愛吃什麼食物,我們給它添畫上去。

5、我們真能幹,不僅會生蛋還能孵出小雞來。我們帶雞寶寶去外面曬曬太陽,做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幼兒掌握了畫圓的方法,我透過出示漂亮的母雞圖片,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在示範畫圓前,我應該帶領幼兒用手在空中比劃一次畫圓,這樣有助於幼兒後面的用畫筆在畫紙上畫圓。在示範畫圓時,我應該隨即的強調一下拿畫筆的正確姿勢,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動中應該更加的細心與全面。在幼兒動手畫圓時,我不但注意指導個別幼兒,還隨時顧忌全部的幼兒,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幼兒,這點在以後的教育活動中要繼續保持。結束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以後我可以請幼兒自己來給大家介紹作品,這樣能更好的帶動幼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