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合集10篇

說課稿7.72K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說課稿合集10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小數乘整數》是在整數乘法、積的變化規律等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同時爲後面學習小數乘小數、小數除法等知識作鋪墊。

我根據教材的知識建構和學生思維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爲整數乘整數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方法,能正確計算並能對其中的算理作合適的解釋。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算理。

二、 說教法

1、 情境教學法

2、 啓發質疑法

3、 學練結合法

三、 說學法

1、 自主探究法

2、 聯繫實際法

(怎麼教才能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實現上述目標呢?我準備採用“情境教學法”、 “啓發質疑法”、“ 學練結合法”“物質化的和非物質化的教學手段的運用(如:多媒體體課件整合各種音相資源、自制卡片、小磁鐵、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肢體動作等)以期望學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繫實際,自主探究,正確遷移類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開拓創新的能力。)

四、 說教學設計

依據教參,緊扣教本,我充分利用語言的親和力、電腦課件和自制卡片等物質化和非物質化手段,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安排我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 激趣匯入

課堂伊始,怎樣才能迅速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很快的進入課堂學習呢?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充分挖掘主題圖的內涵,創設明明一家準備進行戶外放飛風箏前的採購活動,用聲情並茂的話語把學生帶入現實生活的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學生熟知的購買食品入手,(意在複習整數乘法,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後提出明明家準備購買三個喜鵲風箏,要學生幫助算要多少錢,還要學生談想法,這時學生的情緒高漲。老師要學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能寫幾種就寫幾種。

教師巡視,走近學生,傾聽心聲,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融洽師生間的關係,當學生和老師的親近感進一步增強時,他們自然會踊躍發言,急於把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分享、與同學們分享。並主動參與購買風箏的行列中。這時老師唯一能做的就是與學生一起快樂分享他們的智慧,凸顯計算策略多樣化,並引導分析比較得出將小數化爲整數的這種方法是比較簡便的,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買?買幾個?共需多少錢?”更是把此次購買活動推向了高潮。學練結合及結合情景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二)自主探究 發現規律

1、自主探索

2、彙報交流

3、總結方法

在學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心之際,老師引導提出“剛纔我們解決的都是有關錢數的問題,如果不是錢數,如0.72×5,那該怎樣計算呢?你能運用剛纔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再次被調動起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爲了在師生面前展現最好的自己,積極主動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

而後再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並相互補充,碰撞思維的火花。最後引導得出0.72×5=3.6,並深刻理解了其算理。也就是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老師起到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作用。在次基礎上,教師再以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小數乘整數的一般方法。難點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實際運用 開拓創新

“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根本目的。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並有所拓展,每題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比如第一題,側重比較每組裏的兩個算式,從而得出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的不同,同時理解它們間的相互聯繫。第3題是運用老師自制卡片題,列舉了學生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整數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判斷並說明理由,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第4題是第2題所發現規律的運用,尤其是最後一小題,答案不唯一,具有拓展性和一定的開放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全課總結 暢談收穫

在總結中談收穫,便於老師和學生進一步溝通,更好地梳理所學知識。

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 、學會生字“沿、際、信”。

2、學習課文,初步理解成語的寓意,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寓意,說話練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幻燈、紙筒。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學習生字。

1、同學們,成語是個大王國,這個王國裏有耍小聰明的狐狸,有拔苗助長的農夫,還有糊塗的國王。今天,老師來當導遊,帶領大家來參觀成語王國裏的一口古老的井。

2、揭題,釋題。

3、認識井沿,學習生字,指導書寫“沿、際、信”,重點指導寫“沿、信”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的誰和誰的故事?他們爲什麼事而爭論?” (板書:天有多大)

2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用“{ ”畫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3、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三次對話。

三、精讀理解,揭示寓意。

(一)學習第一次對話。

1.師生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2.“一百多裏”說明了什麼?

3、誰能用讚歎的語氣來讀讀小鳥的話?自己先練一練。

4.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再來讀小鳥的話,進一步理解“天很大”

(二)第二次對話。

1.學習第二次對話,理解“大話”和 “無邊無際”的含義。練習用“無邊無際”說話。

2、同桌分角色讀它們的話,試着爭論一下。

3、多種形式讀第二次對話。讀出青蛙的自以爲是,鳥的誠懇。“天”“大”兩個字要讀重音,以突出“天很大”。

(三)學習第三次對話

1.討論:爲什麼青蛙和小鳥都笑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笑”的不同含義。

2、誰願意做這隻自信的青蛙也來和小鳥辯一辯?抓住重點詞“天天,一……就”指導朗讀

3.實驗,揭示寓意。

4、引導學生從文字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觀天”的人和事,從而讓學生真正明白見多識廣的道理。

5、以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結尾,與學生共勉。

(四)男女生分角色齊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啓發思維。

1.思考: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

2、用下列句式說話:

青蛙跳出井口看見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回家後把《坐井觀天》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咕隆-咚"這一教學活動介紹的是現代生活中出現的售貨機。《綱要》告訴我們:幼兒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互相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所以,本次活動所選的教材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我想讓孩子們感受我們的城市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身邊出現的城市現代化建設也越來越多,這就是我選擇這個活動的原因之一。其次,故事本身生動有趣,小老鼠的形象是孩子比較熟悉和喜歡的,我以小老鼠這一幽默、詼諧、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爲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透過FLASH動畫,展現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小老鼠的心理活動。動畫因它的動感與色彩吸引孩子的眼球,動畫的形象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因此尤爲讓孩子入迷。而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他們會想到底這個"咕隆-咚"是什麼?(自動售貨機)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在認識了自動售貨機後,我在黑板上展示了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投幣設施,透過直觀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動售貨機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二、說活動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活動的目標,是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學前兒童科學活動目標爲依據,確使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得以實現。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分爲二大目標:

1、透過欣賞故事,瞭解自己身邊的投幣設備。

2、關心周圍生活的變化,感受現在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三、說教學重、難點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和探究慾望。本次活動的教育重點和難點是透過欣賞動畫,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投幣設備,瞭解它們的使用方法,體會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學活動中的結構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關係到能否構成問題情境的探究點,有時甚至影響到活動的成敗,我爲活動做了以下的準備:

FLASH:《咕隆一咚》大圖書、自動投幣設備的圖片、錄像等等

五、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教法:直觀法、提問法、講述法。

採用直觀法突破教學難點:課件直觀的展示了小老鼠瞭解"咕隆-咚"的過程,生活中常見投幣機圖片的展示幫助幼兒更有效地理解教學難點。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動畫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以看動畫圖片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興趣。

用提問法和講述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的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用啓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課件和圖片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六、說學法

我們總說教學方法,可見學法和教法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儘量營造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等方法,瞭解自動售貨機的使用方法,感知其便利。

七、說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引出自動售貨機。

先觀察"咕隆-咚"的故事,生動活躍的故事帶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再提出問題,讓幼兒同過生動的課件和影象刺激孩子在頭腦中浮現自己蒐集的資料相關的方法,爲孩子大膽發表觀點和討論活動做好了準備。

2.我們知道的"咕隆-咚"(引出自動售貨機)。

待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後,教師便出示各種"咕隆-咚"--自動售貨機圖片,問幼兒認識這種東西嗎?並說說它怎麼使用,然後小結:像這種把錢投進去,就可以買到東西的機器,就是自動售貨機。

3.我們不瞭解"咕隆-咚"。

出示視頻,與幼兒一起欣賞,並總結介紹各種生活中不常見的投幣設施:點歌機、投幣洗衣機等。

4、延伸活動。

讓幼兒回去自己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自動投幣設備,並且嘗試使用它,讓孩子能親身感受到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總體來說我班孩子對這個活動還是挺感興趣的,由於是農村孩子,家長在孩子生活經驗上的不重視,孩子的前期經驗不足,因此在活動開始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動售貨機是什麼東西,請他們說說生活中常見的投幣機時有些孩子就說不出。還有一些孩子在活動中及興奮,一直圍繞着自己的思維,把老師提問的問題放到一邊,重複着自己想說。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來自湖南科技大學。我說課的題目是《算法的概念》,內容選自於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節,課時安排爲兩個課時,本節課內容爲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方法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五大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現代社會是一個資訊技術發展很快的社會,算法進入高中數學正是反映了時代的需要,它是當今社會必備的基礎知識,算法的學習是使用計算機處理問題前的一個必要的步驟,它可以讓學生們知道如何利用現代技術解決問題。又由於算法的具體實現上可以和資訊技術相結合。因此,算法的學習十分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和實踐能力。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算法的定義,體會算法思想,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

難點:把自然語言轉化爲算法語言。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瞭解算法的含義,體會算法的思想;能夠用自然語言描述解決具體問題的算法;理解正確的算法應滿足的要求。

2.能力目標:讓學生感悟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由具體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對計算機的算法語言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明確算法的要求,認識到計算機是人類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進一步提高探索、認識世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分析

採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法,以多媒體爲輔助手段,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論證、邏輯思維能力。

四、學情分析

算法這部分的使用性很強,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雖然是新引入的章節,但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五、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景:我首先向學生們展示章頭圖,介紹圖中的後景是取自宋朝數學家朱世傑的數學作品《四元玉鑑》,告訴學生們章頭圖正是體現了中國古代數學與現代計算機科學的聯繫,它們的基礎都是“算法”。

「設計意圖」是爲了充分挖掘章頭圖的教學價值,體現1)算法概念的由來;2)我們將要學習的算法與計算機有關;3)展示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4)激發學生學習算法的興趣。從而順其自然的過渡到本節課要討論的話題。(約4分鐘)

2.引入新課:在這一環節我首先和學生們一起回顧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並引導他們歸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步驟,從而讓學生經歷算法分析的基本過程,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引導學生關注更具一般性解法,形成解法向算法過渡的準備,爲建立算法概念打下基礎。緊接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複習回顧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引導學生分析解題過程的結構,寫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算法,並把它編成程序,讓學生輸入數據,體驗計算機直接給出方程組的解.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算法是用來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從而提高學生對算法的普遍適用性的認識,爲建立算法的概念做好鋪墊。

之後,我就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到底什麼是算法?如何用語言來表達算法的涵義?這裏讓學生們根據剛剛的探索交流、思考並回答,然後老師進行歸納,得出算法的基本概念,並幫助學生認識算法的概念,指出有窮性,確定性,可行性。這樣可以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算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來,體會算法思想。(約8分鐘)

3.例題講解:在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兩道例題,以幫助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並應用到實際解決問題中去,而不只是單純的對數學思想的領悟。

這兩道例題均選自課本的例1和例2。

例1是讓我們設定一個程序以判斷一個數是否爲質數。質數是我們之前已經學習的內容,爲了能更順利地完成解題過程,這裏有必要引導學生們回顧一下質數應滿足的條件,然後再根據這個來探索解題步驟。透過例1讓學生認識到求解結構中存在“重複”。爲匯出一般問題的算法創造條件,也爲學習算法的自然語言表示提供前提。告訴學生們本算法就是用自然語言的形式描述的.並且設計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

(1)寫出的算法必須能解決一類問題,並且能夠重複使用.

(2)要使算法儘量簡單、步驟儘量少.

(3)要保證算法正確,且計算機能夠執行.

在例1的基礎上我們繼續研究例2,例2是要求我們設計一個利用二分法來求解方程的近似根的程序。我們首先要對算法作分析,回顧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根的過程,然後設計出解題步驟。二分法是算法中的經典問題,具有明顯的順序和可操作的特點.因此透過例2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算法的邏輯結構,領會算法的思想,體會算法的的特徵。同時也可以鞏固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提高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的表達水平.另外,藉助例題加強學生對算法概念的理解,體會算法具有程序性、有限性、構造性、精確性、指向性的特點,算法以問題爲載體,泛泛而談沒有意義。(約20分鐘)

4.課堂小結:

(1)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基本特徵

(2)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可以用自然語言描述。

(3)能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並能寫出一此簡單問題的算法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是一堂課內容的概括和總結,有利於學生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整體的認識。(約6分鐘)

5.佈置作業:課本練習1、2題

[設計意圖]課後作業的佈置是爲了檢驗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以及實際接受情況,並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所學內容。對作業實施分層設定,分必做和選做,利於拓展學生的自主發展的空間。

六.板書設計:(略)

說課稿 篇5

課文《氣象學家竺可楨》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記敘了我國氣象學家竺可楨幾十年如一日,精心觀測天氣和大自然變化,並認真做記錄,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爲我國的氣象科學、農業生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爲祖國蠃得了榮譽。文章脈落清晰,語言平實,沒有太多深奧難懂的字詞,因此,對內容的瞭解上無須花太大力氣,但是,竺可楨,很多學生不認識,如何讓學生感受竺可楨對科學執着的精神,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針對《新課標》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以及課文自身的訓練重點,我擬定了以下目標:認知目標: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掌握”等詞語的意思;技能目標:能根據提供的情節複述課文一、二段;情感目標:學習1到4節,感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整節課,讓學生經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兒童往往是透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而圖畫和音樂則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課一開始,我便出示竺可楨像,配以低沉的音樂這樣匯入:1974年的一個清晨,一位老人,一位滿頭銀絲的老人與世長辭了。在去世之前,他躺在病牀上,虛弱地支撐着身子坐起來,擰開收音機的旋鈕,收聽天氣預報。他戴上了老花鏡,哆哆嗦嗦地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行小字:氣溫最高零下1度,最低零下7度,東風一至二級,晴轉多雲。這是老人留下的最後一篇氣象記錄。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讓我們一起來呼喚他的名字吧。生齊讀課題——氣象學家竺可楨。

形象的畫面,低沉的音樂,加上老師那極富煽動性的語言,彷彿把學生帶到了竺可楨的病牀前,未成曲調先有情,爲課文下面的教學鋪墊了情感基礎。

那麼,如何讓學生在平實的語言中體會竺可楨對科學執着的精神呢?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談談你讀了整篇文章後腦中出現了哪些詞語?在學生用簡要的詞語概括了對竺可楨的感受後,我便讓學生回憶一下,閱讀寫人文章的方法。一篇文章作爲一個個體,在閱讀教學中具有其特殊性,但我們在強調其特殊性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共性——即相同主題、題材、體裁的文章的相似的解讀方法。讀懂一篇文章重要,但學會閱讀一篇文章更重要。

在學生歸納出寫人文章以找事件——抓言行——悟品質的方法學習後,我便讓學生自己去找一找,你認爲文章當中的重點句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培養他們鑑賞、體味字詞的能力。這裏我不會以自己認爲的重點強加給學生,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讓學生在找出重點句後說一說爲什麼選擇了這個句子。在學生自選的重點句理解後,我便找切入點,其實也就是將學生找的重點聚攏爲一點:竺可楨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研究工作上。

語文教學,就是要對詞和句不斷地品味,閱讀教學,不只看到華美的字詞,事實上,作者也往往將他們的感情融入到淺顯易懂的,看似平淡的字詞中。讓學生透過讀一到四小節再找一找,從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氣象科學的研究上。其實這就是抓言行。“最後一篇氣象記錄,總是帶着,每天清晨,常年如此,從不間斷,只有病了······”當然,如果學生個人的力量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理解不了竺可楨的執着時,怎麼辦?合作。有交流就有教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豐富了學生探究所得。

前面教學以學生爲主,那麼,老師的作用在哪裏體現呢?對話!老師是閱讀對話中的一員。對話的主題往往是由老師最先發起的,對話的過程往往是由老師主導的,對話的方向是由老師調控的。因此,本課教學我可以提領以下幾個問題:竺可楨去世前一天還在做什麼?他心中想的是什麼?從竺可楨的日記中,你可以想象他去了哪些地方?38年,四十多本日記和筆記,共有千萬字!從這些數字你體會到了什麼?算一算,他每天寫了多少個字?大自然的哨兵,有什麼職責?把竺可楨,把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比作哨兵,你從中又感受到了什麼?竺可楨去世時的追悼會上,有許多人唸了深情的悼詞,如果你在場,你能用課文1、2小節的語句爲內容,說一說悼詞嗎?

這些問題,把學生直接帶進了文章的重點,尤其是以複述的形式說悼詞。

當然,閱讀教學,重在讀。透過讀,學生與文字面對面地接觸,透過讀,課文規範化的語言模組整體地儲藏到頭腦中。但是讀,怎麼讀?這裏老師的情感對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那抑揚頓挫的,極富感染力的語言,總能把學生帶進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氛圍中。因此,我努力這樣引:

這最後一天,最後一篇,最後一次,凝聚着老人對科學多大的執着啊,讀!每天清晨,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雪,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他始終——接着讀!

看!巡邏的哨兵,正向我們走來!讀!

38年,38年哪,四十多本,近千萬字,我們怎能不把它讀好呀!

······

透過以上的引領,學生對文字的情感能不被激起嗎?

當然,老師課堂預設和學生的生成並不一定成正比的,可能還有差距。這裏,老師只有在真實的課堂之中進行調控、處理了!整節課,我以圖匯入,以自悟解疑,以導促思,以讀貫穿,力圖使課堂成爲學生自我實現的場所,成爲老師點烯學生智慧火花的樂園。

說課稿 篇6

《小草之歌》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要訓練的重點是:學生能抓住重點語句深入理解,體會他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瞭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受到“愛”的教育與啓迪,培養自己的愛心。教學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閱讀,積極思考,主動積累語言。

《小草之歌》中的之跟“的”的意思一樣,即小草的歌。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點,讚美了小草的奉獻精神。 我在教學中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有

(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結。

(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三)要訓練學生會認的字七個,會寫的字十個,要求掌握的詞語有九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小草圖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這篇課文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學生字。我採用的是查讀法p畫讀法等適合學生的一些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應用了講讀發和談話法

應用情景再現法把小草的圖片重現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在最後我出示小草的圖片,請同學添上讚美的話,就是要訓練學生用規範的語言p積累語言。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例如:題目中的“之”當什麼講?題目串起來怎麼講?從而引出:小草的歌。“誰爲小草歌唱?歌唱些什麼?”引出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引出下文。自讀詩歌,畫出新詞,並把帶新詞的語句讀一讀。每節課中我都讓出時間,空間給學生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訓練他們,讓他們發現問題並能把問題解決掉,達成目標。

這是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和學生一起合作學習,有利我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利益個別指導,幫助後進生。同時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爲這是一篇現代詩,詩歌的特點是想象豐富p形象感強,文字優美p意境深遠,富有音樂性和節奏感。我抓住詩歌的特點進行教學。(1)我幫助學生疏通文字後,讓學生初讀課文,瞭解詩歌的結構層次。理解

詩歌的層次並不是讓學生歸納每節詩的意思,而是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表達順序。

(2)理解領悟詩歌的含義時,我帶領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草當作人,讓小草進行自述,顯得親切p生動p易懂。我引導學生說詩歌是從那幾方面讚美小草的,體會小草爲什麼會有這種自豪的感情。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小草對人類的貢獻。

(3)我和學生一起讀詩歌,讀出韻味,讀出節奏,讀出小草的無限深情,表達出對小草的讚美之情。

課後練習:

1、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3、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我的採集本》上。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5、整理《我的採集本》和“詞語花籃”,繼續豐富內容。

6、練習朗讀、背誦P92《愛的奉獻》(“語文百花園五”中的“積少成多”內容),進一步體會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先引導學生讀讀]。課後練習我每節課後安排了三個練習題。每個題的題量很小,可以做到練習的精,樣式多,學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我每完成一個大目標,我都要小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也是對自己教學效果的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我和學生學到的知識都得到了及時的反饋。我認真的板書:

小草之歌

第一部分:小草對大自然奉獻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貢獻。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頑強。 我會以新的理念、積極的心態,不斷學習的思想去迎和我的學生,也希望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心理學中,拖延——是指儘管瞭解其消極結果,但還是對既定的行爲活動進行有意推遲,通常會導致不滿意的表現。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常常表現爲:作業拖拉、吃飯慢吞吞、計劃的事情不能按時完成等。

本次心理活動課就是針對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拖延,浪費時間的問題而設計,以李想的故事爲切入點,透過情景創設讓學生認識拖延的具體表現。透過聯繫實際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拖延在自己身上的表現,在遇到拖延問題時我們該怎麼辦?希望這節課可以透過指導學生做事不拖延,教育學生做事情要從抓緊時間開始,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處理好學習、活動與休息的關係,用積極的態度去爭得時間,做事不拖延。我相信,如果能夠學會科學合理的利用時間,對孩子來說一定會終身受益。因此我設計了《和“拖延”壞朋友說再見》這一節針對小學三年級的心理輔導課。並擬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拖延的具體表現,學會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了解做事拖延的危害,找出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3、情感與態度:讓學生克服拖延,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和抓緊時間做事的態度。

三、說重難點

我將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孩子在輕鬆的活動中認識到自身拖延的行爲,改善拖延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而我的教學難點則放在讓學生學會改善拖延的方法並應用在生活中。

四、說教學過程

故事匯入

首先基於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給他們出示一個關於鬧鐘的謎語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吸引注意力,接下來用鬧鐘這個可愛的形象引導孩子們觀看《寒號鳥》的視頻,找出寒號鳥死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拖延。使學生在心理上對拖延有一個形象的認識。

找出拖延壞朋友

透過上一環節,學生已經對“拖延”有了基本的概念,但同時可能也會疑惑,拖延也會存在在我們的身邊嗎?具體表現是怎樣的?帶着這些疑問,我們走近情景故事《李想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大多數孩子假期生活的一個縮影,假期到了,孩子們總是有很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但在實際行動中往往事與願違。總會因爲各種事情而分心,時間就這樣慢慢溜走了。直到假期快要結束,纔開始着急、後悔。總是很疑惑:我的時間去哪了?

這裏我會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讓他們來討論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李想計劃的事情沒有完成?這個環節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認知來找出李想身邊的“壞朋友”----拖延。使學生對拖延這類行爲產生更加具體化的認識。

在李想的故事中“習慣性拖延”是最大的時間偷竊者,李想的暑假就是典型的“時間拖延”個案。其實許多同學都因無法克服李想那樣的拖延惡習,所以出現各種各樣的拖拉。這裏我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認識到原來自己有時也是“李想”,也容易出現李想的問題。預設學生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作業拖拉

2、吃飯慢吞吞

3、上學遲到……

很多時候明明家庭作業也不多,學生卻要做到深夜。特別在考試前,很多同學甚至晚上熬夜,卻收效甚微,這都是因爲不能抓住每分每秒,科學合理的利用時間。這個設計讓學生了解做事拖延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會影響休息,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影響學習。所以我們趕緊和“拖延”這個壞朋友說再見吧!

趕走“拖延”壞朋友

透過李想的故事和自己的拖延問題,學生們知道了拖延的各種危害,那接下來,學生一定會迫不及待的想要改變,這種改變不僅僅是明白道理就可以的,一定要切實可行,從行動上懂得珍惜時間,改變拖延。這裏,我設計讓學生按照剛纔的小組繼續討論如何趕走拖延,珍惜時間,你有什麼好的辦法,看看哪個小組的辦法最多,最行之有效。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其實學生們都是有心人,他們都希望做自己趕走拖延這個壞朋友。在學生交流評選之後,我也會給學生們一些有效管理拖延問題的方法。

比如:一 、做事之前先計劃,分清主次抓重點。二、善於抓住零星的時間,合理利用整塊時間。三、學習一定要專注,先緊後鬆不分心。四、當日事當日畢,拒絕拖拉。接着引導學生閱讀書本45頁的18種有效管理拖延問題的方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具備了一定時間觀念,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

四爭當時間達人

在掌握了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之後,學生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將這些方法付諸實踐,在課堂這個有效的範圍內,我設計了一個整理書本的比賽,最快整理好的學生可以評爲時間達人,以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也將抓緊時間做事,改變拖延應用於實踐。

讀詩歌提希望

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有效管理拖延的方法後,我會引入《明日歌》的故事來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希望透過這個通俗的歌謠,讓學生認識到拖延的危害,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從現在起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現在的事情馬上做,養成做事不拖延,抓緊時間的好習慣。接着引導孩子制定《今日計劃表》,爲自己做一份計劃,和同桌互相監督每一天的完成情況。最後我會讓學生回家完成書本上的這個親子分享的環節,讓孩子從父母口中瞭解自己是否有拖延的習慣,應該怎樣改變。我還會讓學生們蒐集一些珍惜時間的格言,把它們做成書籤送給自己的同學,既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也將這種情感傳遞給他人。我相信,如果學生從小就直到要改變拖延的壞習慣,懂得珍惜時間,一定會受益終身。

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購物策略》一課。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簡析

《購物策略》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學與飲食”中的第二節,新的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讓學生透過準確計算,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購物》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也爲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這一數學理念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鋪墊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本單元知識、技能方面所做的要求及我對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的理解,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使學生透過購物的不同策略,體驗到數學與日常

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從而

進一步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2、知識目標:

(1)透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學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2)能透過準確的計算,多角度的思考,解決哪個更合算的實際問題。

3、能力目標: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能與他人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形成與人合作的能力。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透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學會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教學程序設計

爲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問

題中來,在課堂中經歷自主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後生成新的問題走出課堂的過程。本節課我將採用“問題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模式包括:(點擊)走進生活、發現問題;分散集中、生成問題;深入探究、解決問題;反饋練習、深化問題;拓展延伸、昇華問題。下面就這五個環節具體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活、發現問題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新課伊始我將學生引入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學校要組織咱們去春遊,春遊之前你要準備些什麼呢?”學生對春遊比較感興趣,因而能踊躍發言,我就順勢引出有幾家超市正在促銷飲料的課件,讓學生自主發現課件中蘊涵的數學資訊。(出示課件)

(二)分散集中、生成問題

疑問是智慧的視窗。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十分重要的一環。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遵循這一理念,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提出了一個發散思維的問題:“根據剛纔的數學資訊,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學生各抒己見後,我將學生的問題整理成爲本課要解決的三個主要問題:

a、要買一小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爲合算?

b、要買一大一小兩瓶飲料,去哪個商店較爲合算?

c、如果每位同學準備200毫升飲料,全班56人去哪個商店購買合算?

這一環節中我爲學生提供了置於問題情境之中的機會,引導學生思考尋找眼前問題與已有知識體驗間的聯繫,營造了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氛圍。爲下一步鼓勵學生表達,在理解基礎上,對不同答案展開討論,並分享彼此的思想、結果,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礎。

(三)深入探究、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獨立思索、透過親自動手計算解決前兩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對於第三個問題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得出結論。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兩種方案。特別是第二種方案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意識也將生活中的飲食衛生觀念滲透其中。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至感到豁然開朗,這是數學學習的一個新境界。”對促進學生髮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反饋練習、深化問題

學習是爲了更好的實踐、應用。圍繞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一組購買酸奶的練習。(點擊出題)這部分既包括了“有幾種買法”這一基本的練習,同時又深化了“怎樣買合算”這一購物的常用策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昇華問題

在前四個環節中學生已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那麼本環節則用一道有難度的思考題(點擊出題),達到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作用。

總之,本節課我力求以“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讓學生在探索中體味到做數學的樂趣,進一步瞭解了數學的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說課稿 篇9

指導思想:

“仰臥推起成橋”是小學三年級教材中技巧項目。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體會身體倒置的體位感覺和運動感覺,提高控制身體平衡能力,發展腕、臂、肩帶和腰腹的力量。本課的教學以“以人爲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爲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此,我改變原有教學內容缺少主線的教學結構,以利用身體擺一座“橋”爲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完成“仰臥推起成橋”。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關鍵的時期,比較樂於參與體育活動,並樂於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學會多種運動基本技能,並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專長,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依賴性強,但是自我約束能力差,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集體活動中和他人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教學思路:

1.匯入激趣

透過讓學生回憶各種形式的橋,引導學生利用身體搭一座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匯入課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是主要是根據興趣來定的,對於他們喜歡的課程他們會樂於學習。而對於他們不喜歡的課程他們則表現得毫無興趣,甚至置之不理,因而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爲重要,從而保證學科教學的順利進行。

2.熱身準備

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採用學生喜愛的幾個小遊戲,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做到了以玩促學、以趣帶學,使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既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爲完成用身體造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仰臥推起成橋

透過前面的熱身活動,在教學“仰臥推起成橋”時,我注意到將這一技術動作分解成幾個層次,透過遊戲、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掌握“仰臥推起成橋”的技術。

首先要解決的是推手的問題:我利用遊戲:照鏡子,使得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用手支撐起自己的身體,達到推手的目的。其次是讓學生仰臥在墊子上完成“仰臥推起成橋”,透過“抽墊子”這個遊戲,使學生體驗到這個動作的重點和難點在於蹬地、推手、挺髖。在充分準備練習的基礎上,在同伴的幫助下,學生完成“仰臥推起成橋”這一技術動作。獨立完成“仰臥推起成橋”動作。學生根據要求完成動作,最後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展示自己的“橋”,互評成功的“仰臥推起成橋”。

4、遊戲:攜手鑽橋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橋的理解,透過遊戲,使學生再次體驗“仰臥推起成橋”動作,更加鞏固剛剛學會的技能。

5、恢復身心,小結

放鬆運動擺造型中,透過倆人合作擺造型,四人合作擺造型,最後的八人合作擺造型以及讓學生給自己今天的學習取名字,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組:深深地懷念中的第一篇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

一、說教材

本冊教材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最後一冊教材,是銜接中小學語文學習的橋樑。俗話說: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因此,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語文閱讀作文能力的提升,不僅對中學語文學習有益,更是學生終生學習的必備能力。

本組課文共有4篇,都是追憶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蹟。有大義凜然的李大釗,有捨身引路的郝副營長,有日夜操勞的開國總理周總理,有捨己救人的張思德。雖然他們所處的時期不同,但是爲人民服務的信念是相同的,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是相同的。一個民族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忘記英雄。

《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透過作者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貞革命的偉大精神,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和深深地思念。這篇文章除開頭外,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李大釗忠於革命的偉大精神,受到革命的薰陶感染。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李大釗能夠從容的面對危險,平和的面對家人的悲傷,以及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教給他們讀書作文的方法。“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教給學生尋求“活水”的方法,他們才能夠思如泉涌,妙筆生花。

二、說學情

本班62人,學習語文的興趣都很濃厚,並且具有比較紮實的語文基礎知識。他們的朗讀入情入境,他們的表達酣暢淋漓,他們的傾聽全神貫注,他們的筆尖真情流露。在這樣的課堂,教這樣的學生,只需要教師的點撥引導,只需要教師的“授之以漁”,“原生態”的語文課堂即可呈現,當然這只是預期的效果。

三、說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天天看書,終生與書爲友,這是一條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着思想的江河。

理念一:課堂書聲琅琅,享受精神食糧

理念二:課前查找資料,課堂加深理解

理念三:學習表達方法,讀寫相得益彰

葉聖陶先生曾說:學生眼前要閱讀、要寫作,將來一輩子要閱讀、要寫作。因此設計了:寫一件令你記憶深刻的事情,運用前後照應的表達方法,把內容寫具體。達到了學以致用。

四、說方法策略

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定教。

從教學內容出發,朗讀感悟。

從教學效果出發,積極體驗。

五、說教學流程

1、詩歌匯入,聯想入題

2、整體回顧,理清脈絡

3、對比朗讀談發現

4、自由朗讀,品味其人

5、重點引導,加深理解

6、縱觀全文,交流收穫

7、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其實,語文很小,不過“字詞句點”,語文很大,包羅“氣象萬千”,語文教學就是把大千世界縮小了給學生看,語文教育就是把小東西放大了裝進學生的心田。

春暖花開,面朝大海,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語文人。

以上是我的說課。謝謝大家!

標籤:說課稿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