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課文

課文白鵝的教後反思

課文5.95K

《 白鵝》一課主要着眼於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而且高傲的可敬可愛。從作者剛把鵝抱回家,它左顧右盼的姿態中,留下了高傲的第一印象。到跟它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後,感受到的:“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作者用明貶實褒的寫法再現了它對白鵝的喜愛。整篇文章趣味十足。

課文白鵝的教後反思

第一課時就從高傲入手,重點品讀叫聲和步態。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好好思考:

1、重視朗讀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後,應該及時跟進,鼓勵個性化的朗讀。

如:第三自然段對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的教學。學生說到這兩個詞表達的程度不一樣。因爲生客進來了,鵝要叫的兇一點。籬笆外的不用叫的那麼兇,警告一下就行了。這樣的回答已經非常到位了。馬上請這位同學讀這句話。之後,誰能像他那樣讀一讀?誰還想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如果該生讀的不到位。可以這樣做:誰能讀的更高傲一點?或者誰能把他的感受讀出來?誰再來試試。多麼高傲的一隻白鵝,我們一起來讀。

如果能這樣處理,在學生有了體會後,及時跟進,把他的感受推波助瀾,擴散開來,在教室裏形成一種競讀的氣氛。朗讀的效果更好了,課堂的氣氛也渲染出來了。

2、抓住學生語言中的閃光點

在理解“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時,有一個同學說到了,鵝厲聲叫囂是因爲生客進來了,引吭大叫是因爲人在籬笆外。進來和籬笆外其實是理解這兩種叫聲的一個眼。如果能夠適時抓住這個眼,進行引導,在不同的情況下鵝的叫聲是不一樣的。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的體會到“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是不一樣的,不能更換。

3、以學生爲主體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學應以學生爲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不能用老師的理解和講授來壓制學生表達自己意見、談論自己感受的空間,要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課堂上,我有些強勢,不僅聲音太大,而且自己講解的內容過多,很多學生不敢或者沒有機會放開心胸地表達自己對白鵝高傲的解讀,應該在教學中積極主動的尋找和製造激發學生思考和交流的契合點,放慢語速來,用鼓勵眼神和教學話語來激勵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的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4、注重細節

(1)控制語速;

(2)教學用語靈活多樣,同一個教學用語一堂課內重複不超過兩遍。